【护理】临床护理规范——第二十七章病理妊娠护理常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国的发病率为9.4%~10.4%,国外为7%~12%。本病明确强调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血压、蛋白尿症状与妊娠之间的因果关系。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症状,分娩后即随之消失。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护理措施
    (一)轻度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护理
    1.加强产前宣教 向孕妇及家属讲解相关知识,督促孕妇每天数胎动,监测体重,及时发现异常。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产前检查次数,加强母儿监测措施,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
    2.保证休息 病情较轻的孕妇可在家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取左侧卧位为宜,休息不少于10小时。必要时也可换成右侧卧位,避免平卧位。保持精神放松,心情愉快。
    3.合理饮食 孕妇需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蔬菜、补充维生素、铁及钙剂。食盐不必严格限制,但全身水肿的孕妇应限制食盐入量。
    (二)子痫前期、子痫期孕妇的护理
    1.孕妇应住院治疗,病室应环境安静,空气新鲜,保证充分休息与睡眠,尽量采取左侧卧位,经常巡视孕妇,及时满足其生活需要。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
    2.遵医嘱按时测血压,如舒张压上升,提示病情加重。并随时观察和询问孕妇有无头晕、头痛、恶心等自觉症状。
    3.注意胎心变化,以及胎动。
    4.适当限制食盐入量(每日少于3g),每日或隔日测体重。每日记录液体出入量。测尿蛋白,必要时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查肝肾功能、二氧化碳结合力,眼底变化等项目。
    5.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
    6.掌握药物的治疗和护理
    (1)硫酸镁是目前治疗子痫前期、子痫期的首选解痉药物。掌握硫酸镁的用药方法、毒性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1)注射法:常规硫酸镁混合液12ml(25%硫酸镁10ml+2%普鲁卡因2ml)臀部深部肌内注射,每4~6小时可重复用药。注射部位如有硬结或疼痛,可行局部热敷促进药物吸收。
    2)注射法:首剂量4g(25%硫酸镁16ml+5%葡萄糖溶液20ml)静脉慢推,再给5g(25%硫酸镁20ml+5%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点滴,速度为1g/h,5小时滴完,每日总量<25g。静脉注射时应严格控制输入速度,以保证药物浓度,并注意勿使药液外漏。
    3)反应包括:膝反射消失、呼吸<16次/分、尿量<25ml/h或<600ml/24h,每次给药前及用药期间必须保证不出现毒副作用并有足够尿量。
    4)解救措施:注射前准备好钙剂,如10%葡萄糖酸钙10ml,若出现硫酸镁中毒立即静脉注射解救。
    (2)使用镇静、止搐药物主要事项:地西泮10mg肌注或静脉注射,静脉推注宜慢。冬眠合剂:冬眠Ⅰ号(哌替啶100mg+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1/3量肌内注射。冬眠合剂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产妇应卧床休息不能单独下床活动,以免发生意外。镇静药物对胎儿呼吸有抑制作用,故在接近分娩时应限制使用。
    7.子痫患者的护理
    (1)安置患者于单人房间,避免声光刺激,所有治疗、护理操作应相对集中,动作要轻柔,减少任何不必要的刺激。
    (2)患者一旦发生抽搐,应尽快控制。硫酸镁为首选药物,必要时可加用强有力的镇静药物。
    (3)专人护理,防止受伤:在子痫发生后,应立即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立即吸氧。置开口器于口腔,防止唇舌咬伤。患者取头低侧卧位。加床档,防止抽搐时坠床。
    (4)昏迷时应禁食,头偏向一侧,取出义齿,随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以免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加强口腔护理。
    (5)保留尿管,观察尿量及性状,做好皮肤护理。
    (6)观察记录抽搐发生次数、持续时间、间歇时间,积极预防抽搐再次发生。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胎盘早剥、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肾衰竭的临床表现,若临产,应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
    (三)产褥期的护理
    1.产妇在产褥期仍需继续监测血压,产后48小时内应至少4小时观察1次血压。
    2.产后48小时内应继续硫酸镁的治疗及护理,防止发生抽搐。
    3.使用大量硫酸镁的产妇,产后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恶露较多,应严密观察子宫复旧情况,防止产后出血。
    (四)健康指导
    1.指导孕妇及家属了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危害,定期做产前检查,及早治疗。
    2.孕妇应注意休息和营养。保持心情舒畅,争取每天卧床10小时以上,并以左侧卧位为佳,以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供血条件。
    3.饮食应清淡,降低食盐摄入量。
    4.如本次妊娠提前终止,指导产妇血压正常后1~2年后再妊娠,妊娠时应早期到高危门诊就诊检查。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有受伤的危险 与发生抽搐有关。
    2.恐惧/焦虑 与胎儿安全及自身病情有关。
    3.潜在并发症:胎盘早期剥离。
    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以致发生体液失衡及新陈代谢障碍,甚至危及孕妇生命,称为妊娠剧吐。发生率为0.35%~0.47%。
    一、护理措施
    1.提供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2.保持环境清洁,呕吐后及时清理床单位及环境,给予口腔护理。
    3.指导孕妇少量多餐。避开各种食物的气味,进食后避免躺下。
    4.详细记录每日出入量,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
    5.营养不良者,遵医嘱均匀给予静脉高营养。
    6.及时送检各种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7.剧吐、尿酮体阳性者应禁食,呕吐好转后可逐步进少量饮食。
    8.解除孕妇思想顾虑,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二、主要护理问题
    1.焦虑 与呕吐严重及担心胎儿情况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呕吐严重、不能进食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与呕吐严重、静脉补液有关。
    胎膜破裂发生在临产前称胎膜早破。病因很多,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性感染、羊膜腔压力增高、营养素缺乏、宫颈口松弛等均可导致。90%患者突感较多液体从阴道流出,无腹痛。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与破膜时孕周有关。孕周越小,围产儿预后越差,常引起早产及母婴感染。
    一、护理措施
    1.破膜后应立即卧床,臀部抬高,防止发生脐带脱垂,并尽快住院治疗,密切注意胎心的变化。对胎膜早破发生于37周前,迫切要求保胎者更为重要。
    2.破膜12小时后,未临产者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破膜发生于37周后、超过24小时尚未临产且无头盆不称者,应引产。
    4.破膜发生于37周前,应密切观察孕妇体温,心率,宫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变化,及早发现感染体征。
    5.破水后立即听胎心,注意羊水量及其性状,以了解有无胎儿宫内窘迫现象。
    6.每日测体温3次,观察体温变化,及早发现有无感染征象。
    7.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1: 40聚维酮碘液冲洗会阴3次,同时勤换会阴垫,防止逆行感染。
    8.每日查血常规,注意胎心变化,每日做胎心监护1次。
    9.护士应督促孕妇每3~4小时排小便1次,防止发生尿潴留。
    10.健康指导
    (1)指导孕妇及家属一旦发生胎膜早破,应立即平卧,抬高臀部,尽快送往医院。
    (2)向孕妇解释胎膜早破的发生原因及对妊娠的影响。让孕妇积极参与护理。
    (3)指导孕妇保持会阴部清洁,会阴垫保持干燥,预防感染。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感染 与胎膜破裂有关。
    2.有胎儿受损的危险 与脐带脱垂及胎儿宫内窘迫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与绝对卧床有关。
    4.焦虑 与担心胎儿预后有关。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胎盘早剥的发病率:国外1%~2%,国内0.46%~2.1%。
    一、护理措施
    1.监测生命体征,注意休克的早期症状,胎盘早剥易引发凝血功能障碍,应密切观察全身性出血倾向,准备充足的抢救物品及药品,警惕DIC的发生。
    2.注意腹痛、出血情况,观察腹痛性质、程度,用甲紫在腹部标出宫底位置,指示宫底高度变化,了解内出血情况,保留会阴垫以查看阴道出血量及凝血功能。
    3.对已经诊断为胎盘早剥的孕妇,应纠正休克。护士应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积极补充血容量,同时监测胎儿状况。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胎心的变化。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皮下、黏膜或注射部位出血,子宫出血不凝,有时有尿血、咯血及呕血等现象;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护士应高度重视上述症状,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医师。观察子宫收缩强度、宫底高度及宫体压痛等情况。
    5.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情况,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及新生儿抢救准备工作。
    6.心理护理 给产妇以心理支持,解释治疗及护理措施的目的,减轻孕妇的恐惧心理。
    7.预防感染,保持外阴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
    8.预防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容易发生产后出血,因此分娩后应及时给予宫缩剂,并配合按摩子宫。产后要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
    9.产褥期护理 加强营养,纠正贫血。保持会阴清洁,防止感染。指导母乳喂养,死产者及时给予退乳处理。
    10.健康指导
    (1)指导产妇采取合理的避孕措施。
    (2)根据产妇情况给予母乳喂养指导,及时指导对死产者采取退乳处理。
    (3)指导产妇产后42天及时到门诊复查。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有胎儿受损的危险 与胎盘功能障碍有关。
    3.焦虑/恐惧 与胎盘早剥起病急、进展快,危及母儿生命有关。
    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成为前置胎盘。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阴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一、护理措施
    1.孕妇应绝对卧床,采取左侧卧位,血止后方可轻微活动。
    2.定时间间断吸氧每日3次,每次1小时,以提高胎儿血氧供应。
    3.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保留会阴垫,估计出血量,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注意休克的早期症状,有异常者立即通知医师。禁止阴道检查及肛查。
    4.护士应加强巡视,了解产妇心理和生活需要,主动给予生活照顾和精神安慰。
    5.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预防产后出血及感染 产妇回病房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阴道流血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7.及时使用宫缩剂预防产后出血,产后应密切观察宫缩情况及出血量。
    8.预防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更换会阴垫,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9.增加营养,纠正贫血,适当延缓下床时间。
    10.健康指导
    (1)指导病情稳定的孕妇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指导孕妇自我监测胎动,定期产前检查,发现异常应随时就诊。
    (2)产褥期禁止盆浴及性生活,保持会阴部清洁,防止感染。
    (3)做好避孕工作,产后42天及时来院复查。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出血性休克。
    2.有感染的危险 与胎盘剥离面接近宫颈外口,细菌易从阴道侵入有关。
    3.有胎儿受损的危险 与出血严重时胎儿发生宫内窘迫有关。
    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之间分娩者称为早产。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出生体重多小于2500g,各器官发育尚不够成熟。据统计,早产儿中约有15%于新生儿期死亡。
    一、护理措施
    1.加强孕期保健工作,指导孕妇加强营养,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抬举重物、性生活等。宫颈内口松弛者应于妊娠14~16周做官颈内口环扎术。
    2.卧床休息,尽量左侧卧位。慎做肛查和阴道检查,积极治疗合并症。
    3.应用抑制宫缩药物
    (1)利托君加入5%葡萄糖静脉点滴,药物浓度遵医嘱。输液时注意孕妇心率、血压、宫缩的变化,并限制静脉输液量,防止发生肺水肿。心率若超过140次/分,应通知医师给予处理。出现胸痛,应立即停药并作心电监护。注意监测血糖。
    (2)25%硫酸镁加入5%葡萄糖液静脉缓慢点滴,药物浓度遵医嘱。
    (3)预防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 保胎过程中,每日监测胎心,教会孕妇自数胎动。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在分娩前按医嘱给予地塞米松6mg,每12小时1次,连用2日。可促胎肺成熟,是避免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4)临产后通知儿科医师,准备暖箱、气管插管及其他抢救用品。
    (5)分娩时应作会阴侧切,缩短第2产程,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胎儿娩出后立即遵医嘱按新生儿体重肌内注射维生素K1
    (6)给予产妇心理支持,做好健康宣教。
    (7)新生儿按早产儿护理常规护理。
    4.健康指导
    (1)加强孕期指导,保证休息,取左侧卧位为宜。积极防治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降低早产的危险因素。
    (2)告之孕妇早产的征象,若出现先兆早产症状及时就诊。
    (3)为产妇提供早产儿的喂养知识及护理知识。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有新生儿受伤的危险 与早产儿发育不成熟有关。
    2.焦虑 与担心早产儿预后有关。
    凡平时月经周期规律,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294日)尚未分娩者,称过期妊娠。其发生率占妊娠总数的3%~15%。过期妊娠是胎儿窘迫、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及巨大儿、难产的重要原因。
    一、护理措施
    1.仔细核对孕周,判断胎盘功能,根据胎盘功能及胎儿情况决定终止妊娠的方法,做好引产以及剖宫产的准备工作。
    2.完成血尿常规、阴拭子的检查。护士应关心、体贴产妇,减少其紧张情绪,以取得配合。
    3.引产护理 引产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胎心、宫缩及产程进展。进入产程后,产妇应左侧卧位、吸氧。注意羊水性质,及早发现胎儿窘迫,并及时处理。
    4.为预防感染,按无菌原则进行阴道操作引产。
    5.随时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急诊剖宫产的准备。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有胎儿受损的危险 与胎盘功能减退及羊水减少有关。
    2.焦虑 与担心胎儿健康有关。
    一次妊娠宫腔内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胎儿时称多胎妊娠。多胎妊娠易引起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贫血、胎膜早破及早产等。早产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高,故属高危妊娠范围,临床上应给予足够重视。
    一、护理措施
    1.加强产前检查次数,注意多休息,尤其妊娠最后2~3个月,要求卧床休息,防止跌伤意外。卧床时最好左侧卧位。
    2.加强营养,注意补充铁、叶酸及钙剂,预防贫血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3.心理护理 帮助孕妇完成多次角色转变,保持愉快心情,积极配合治疗。指导家属按新生儿数目准备新生儿用物。
    4.临产及分娩期
    (1)临产后立即配血,用套管针输液,同时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宫缩情况。
    (2)根据胎儿数,准备新生儿用物及抢救用品。
    (3)预防产后出血 最后一个胎儿娩出后应立即静脉输入催产素加强宫缩,同时在腹部压沙袋,用腹带包扎6小时后取下,防止腹压骤降引起休克。
    (4)如行剖宫产术前备沙袋,产后定时巡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
    (5)胎儿娩出后应做好标记,以便区分大小。
    (6)产后仔细检查胎盘,以确定单卵或双卵双胎,遵医嘱胎盘送病理。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的并发症:早产、脐带脱垂或胎盘早剥。
    2.有胎儿受伤的危险 与早产及胎膜早破有关。
    3.潜在并发症:出血 与子宫张力过大影响子宫收缩有关。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