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医改】 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模式
作者:王泓 日期:2011-11-29
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模式
王泓
王泓
我国现行的公立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管理、质量管理、学科建设、制度建设、意识形态建设都制约了我国公共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
1. 公立医疗机构存在制度管理和机构管理的缺陷
1)公立医疗机构存在制度缺陷和管理缺陷:公立医疗机构制度缺陷是,我国自1956公私合营以来,国家的医疗机构全部是公有制的,改革开放后才逐步有了私立医院,目前我国与国外最大的差异国家医疗机构是以国家举办国家医疗机构为主体。
国际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他们的医疗机构分三大部分:国家公立医院、慈善医院和私立医院。而其支付基本医疗的办法均是国家医疗管理机构和国家医疗保险机构向全部医疗机构购买公共卫生医疗和基本医疗服务。
2)公立医疗机构管理缺陷是:我国医疗经济管理队伍缺失。多年来我国医疗机构管理队伍一直沿用专家治院的办法,使国家在医院经营管理和医院专家队伍两方面都蒙受收损失。
2.国际化的医院管理队伍四大部分组成:医院经营管理团队、医院医疗专家团队、医院护理团队、社会工作者团队组成。其中:医院经营管理团队和医院护理团队是固定的;医院医疗专家团队50%是固定医生,50%是流动医生,而社会工作者团队全部是志愿者全部是流动的。
3. 产权改造:国家50%的公立医疗机构进行经济体制股权改造,参加改造的公立医疗机构国家股权占51%,社会资本占49%。
4.产权与经营权分离:无论是参加股权改造的公立医疗机构还是不参加股权改造的医疗机构,产权与经营权分离,全部医疗机构均按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5.购买政策:国家向一切医疗机构购买公共卫生医疗和基本医疗服务;
6.人事管理: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全部按劳动法采用劳动合同制办法执行,一切医疗机构临床医师50%为固定性工种,50%临床医师为流动工种,采取这样的方法是更的医疗机构惠及更多的优秀医疗人才,提升国家总体医疗水平,充分发挥我们的医疗人才优势;全国临床医生,固定性医师和流动性医师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特需医疗服务的劳动报酬,均以服务的医院所签订的的劳动合同为准。
无论是固定医师还是流动医师,医疗范围合同必须在5年以上,流动医师必须按固定时间行医时间签订合同;任何医生不得以任何在发生不可抗力时间拒绝参加医疗救助病人。
职业培训: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的德育素质与医疗技术培训医疗机构的必备条件之一。
7.财务管理:医疗机构财务制度转为企业财务制度;国家不采取不符合国家经济体制的收支两条线医疗经济政策,以杜绝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所带来的不发达地区地方财政经济困难的局面,同时杜绝由于双轨制代来的更大腐败;
8.物资管理:医疗物资供应国家统一招标,药品、耗材、试剂、仪器、设备、全部采用直通车供应模式,减少环节,减低成本,杜绝腐败;
9.精兵简政:公立医疗机构要精兵简政,党、政、工、青、妇一体运营,改变现行的分体运营的局面。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