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老年医学医疗诊疗规范——第二篇 老年综合症 第十三章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 malnutrition)是指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剩,对机体功能乃至临床结局产生不良影响。衰老对营养不良的评价有很大影响:衰老与身体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骨密度、肌肉量、身体含水量都有所下降,与此同时,脂肪含量升高,常有腹部脂肪堆积;衰老同样影响了器官功能;但这些改变的个体差异较大;而器官功能的下降又影响了对营养的评价和干预。
    一、老年人营养不良的类型
    (一)营养不良( undernutrition)
    1.分型
    (1)消瘦型:以能量不足为主,体重指数(BMI)<18.5kg/m2
    (2)水肿型:以蛋白质缺乏为主。
    (3)混合型:既缺乏能量,又缺乏蛋白质。
    2.病因
    (1)原发性营养不良:多为进食不足所致。
    (2)继发性营养不良:多为器质性疾病导致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所致。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包括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认知功能减退,伴随的慢性疾病、食欲下降、牙齿功能减退、药物性因素以及医源性原因等。
    (二)营养过剩( overnutrition)
    肥胖的老年人并不少见。过度肥胖与一些疾病相关,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骨关节病等。BMI>35kg/m2的老年人其功能状态可能会变差,相关疾病的风险也增加。对于肥胖的老年人,单独的年龄并不是限制其减肥的因素,但应当充分评估减肥的风险及获益,重点不是减少多少体重,而是达到一个较为健康的体重。可以考虑给予适合的饮食、行为,以及体力活动方面的指导;但是对于那些肥胖的衰弱老年人来讲,重点不是去刻意减肥,而是如何去保持身体的力量和柔韧性,以维持其生活质量。
    二、老年人营养不良的评定
    (一)概要
    营养评定是指临床营养专业人员通过膳食调查、人体组成测定、人体体格测量、生化检查、临床检查及复合营养评定,对患者营养代谢和机体功能进行检查和评估,用于制订特殊患者营养支持计划,考查适应证和可能的不良反应,监测营养支持的疗效。
    目前临床上常用主要筛查工具有:
    1.主观全面评定(subjective globe assessment,SGA)
    2.微型营养评定(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
    3.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s,MUST)
    4.营养风险筛查(malnutrition risk screening,NRS 2002)
    (二)主要内容
    1.病史及查体 应重视体重、饮食习惯和胃肠道功能的改变,基础疾病的性质、种类和严重程度,特殊的饮食习惯或限制。除与疾病相关的临床检查外,应注意有无牙齿松动或脱落、口腔炎、舌炎、皮肤黏膜和毛发的改变、水肿、腹水、恶病质、伤口愈合情况等。体重在1个月内减少5%,或在6个月内减少10%,就被认为是病态表现。当BMI<18.5kg/m2时,就有出现疾病的高风险。
    2.功能评价 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精神和身体功能异常。
    3.实验室检查 炎症和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量化指标;将临床表现与生化指标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
    (1)血清白蛋白含量:目前被认为是反映疾病预后的一个预测因子,在老年人中,低白蛋白血症与功能受限、肌量减少、住院日延长,增加并发症、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等相关。但是低白蛋白血症对于指示营养不良不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因其受创伤、疾病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较大;随着增龄,白蛋白会轻度下降。前白蛋白半衰期较短,能够反映体内蛋白合成的短期变化情况;但是作为评价营养状态的指标,其局限性和白蛋白是一样的。
    (2)血清胆固醇水平:低胆固醇血症提示患者的临床预后常常不良。病重老年人(如晚期肿瘤)的胆固醇水平通常在4.14mmol/L(160mg/dl)以下。但是研究也发现,低胆固醇血症有时和营养的摄入无关,它只是一个非特异性的反映身体状态差或炎症反应前期的标志。
    (3)水平衡:注意机体有无水肿及脱水情况。
    (4)人体组成测定:总体脂肪、总体水和瘦体组织测定等。
    三、老年人的营养支持
   (一)原则
    1.尽早纠正低血容量以及酸中毒、低钠、低钾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2.根据年龄、BMI、是否禁食、原发病及同一疾病的不同病程、引流量和是否伴随心、肺、肾疾病,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途径、适量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制订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
    3.首选肠内营养,有利于维持肠道功能,实施方便,并发症少,易于长期应用。若不能耐受或无法进行时才选用肠外营养。
    4.纠正老年人的营养不良不可操之过急,尤其是严重营养不良时,先补给所需营养素的半量,再逐步增至全量。
    5.在纠正营养不良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才能更好地纠正营养不良。
    (二)老年患者不需要营养支持的情况
    1.不可治愈、临终患者,不可逆转的昏迷患者,以及有生前预嘱放弃使用营养支持的患者。在与患者及家属或法定代理人充分沟通、取得同意后,可考虑放弃或终止营养支持(参见第一篇第六章相关内容)。
    2.需急诊手术的患者,术前暂不实施营养支持。
    (三)老年人营养支持要点(部分引自《肠内肠外营养操作指南2004》)
    1.由于老年人个体差异较大,食物选择需个体化。一般建议:
    (1)适当摄入水、纤维、钙、维生素D和维生素B12
    (2)减少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3)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45%~65%,脂肪占总热量的20%~35%。
    (4)蛋白质摄入0.8g/(kg·d),占每日总热量的10%~35%。在应激和创伤的情况下,蛋白质增至1. 5g/(kg·d),但患有肝肾疾病的患者要依据病情调整蛋白质摄入量。
    (5)>60岁的男性摄入纤维量>30g/d,女性>21g/d。
    2.老年人脱水并不少见,衰老过程中常伴随口渴感减退,摄水减少,导致血浆黏稠度增加,尿浓缩,最后导致脱水。一些疾病也会导致摄水量减少,如认知功能下降或者功能状态下降,使得老年人无法感觉或表达口渴、不能自主取水和饮水。老年人需要保证30ml/(kg·d),或者1ml/(kcal·d)的摄水量。当发热、感染或使用利尿剂时,摄水量还应增加。需要警惕的是,老年人对液体负荷量过多的耐受性下降,在纠正脱水的同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出入量,注意观察有无水负荷过多的表现。
    3.肠内营养途径 尽可能口服,应选择适合老年人口味、浓度高的流质饮食。若口服饮食不及需要量的50%,需给予管饲饮食。管饲时首选鼻饲,应采用匀速滴入的方法,从低浓度、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病情重且需营养支持较久时,可考虑造口术,包括内镜辅助下的胃/空肠造口(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with jejunal extension tube,PEG/PEG-J),或开腹手术做胃或空肠造口术。
    4.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 依据老年人特点,多选用平衡饮食,富含蛋白质、糖和少量脂肪以及易于消化吸收的含纤维饮食。
    5.肠外营养支持 老年人常需限制液体摄入量,往往需要输入高渗性液体。由于其外周血管条件较差,应考虑合适的静脉通路,如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或深静脉插管,但应注意可能发生的血栓、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
    6.肠外营养液应配制成混合营养液输入,从低热量开始,可按25kcal/(kg·d),糖:脂=2:1,氮0.16g/(kg·d)给予。同时供给足量的维生素(包括水溶性和脂溶性)、电解质及微量元素。肝病患者应加用支链氨基酸。
    7.患有慢性疾病,长期服药的患者,应考虑营养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关系。
    8.无论是口服营养饮食、管饲营养还是肠外营养,均应随着需求量的改变而改变。
    9.预防胜于治疗 尽可能根据老年人对食物的喜好加强食物摄入;可以通过改变食物的色泽、质地、温度和设计,并加用一些调味剂来弥补老年人因衰老而退化的味觉和嗅觉,同时也可以减少盐和糖的摄入;除非是临床上必需的,否则尽量避免治疗性饮食。进食时,老年患者应先完成餐前准备,如佩戴眼镜、义齿、洗手、漱口等,并处于比较舒服的进食体位,进食时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李磊 朱鸣雷)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