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临床护理规范——第一篇 内科部分 第一章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作者:王泓 日期:2014-06-15
肺炎是指肺实质(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和肺间质等)的炎症,由病原菌、理化因素、过敏因素等引起,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为突发的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和铁锈色痰。
一、护理措施
(一)环境要求
环境清洁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室内通风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避免患者直接吹风,以免受凉,室温保持在18~20℃,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防止空气干燥,气管纤毛运动降低,痰液更不易咳出。
(二)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患者卧床休息,以减少组织氧的消耗,促进机体组织恢复,病情缓解后逐渐增加机体活动量,以活动后不感心慌、气急、劳累为原则。
(三)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每日1000~2000ml,以补充液体,稀释痰液。
(四)心理护理
由于起病急、病情重,患者及家属往往无思想准备,因而表现为焦躁不安,病情危重者甚至表现为恐惧,应多与患者主动沟通,鼓励其说出心里的感受,给予关心和尊重,操作沉着冷静,给患者以安全感和信任感,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烦躁。
(五)高热护理
1.观察病情 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儿童、老年人、久病体弱者。
2.保暖 寒战时可用空调、热水袋、被褥保暖,若用热水袋时避免烫伤;遵医嘱使用异丙嗪及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
3.降温护理 高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袋(冰帽)冰敷,或遵医嘱给小剂量退热药降温,在降温过程中注意观察体温和出汗情况,儿童注意防止惊厥,过度出汗应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4.及时补充营养及水分 发热时机体分解代谢增加,糖、脂肪、蛋白质大量消耗,患者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宜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失水明显或暂不能进食者遵医嘱静脉补液,不宜过快,尤其是对老年人和有心脏疾病的患者,以防肺水肿。
5.口腔清洁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同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口腔干裂,口唇疱疹,口腔溃疡等,应在餐后、睡前进行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湿润、舒适。
6.皮肤清洁 协助大量出汗的患者进行温水擦浴,及时更换衣服和被褥,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六)促进排痰
采取有效的咳嗽、翻身、拍背、雾化吸入,遵医嘱予祛痰剂等方法促进排痰。
(七)改善呼吸
有低氧血症的患者给予氧气吸入,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改善呼吸困难。
(八)胸痛的护理
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等。患者胸痛常随呼吸、咳嗽而加重,可采取患侧卧位,或用多头带固定患侧胸廓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予止痛药。
(九)用药的护理
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最主要的治疗环节,遵医嘱早期、足量应用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并注意观察疗效及毒副作用。
(十)重症肺炎出现中毒性休克时
1.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休克征象,及时抢救。
2.迅速给予高流量吸氧,改善组织缺氧状态,注意保暖和安全。
3.尽快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保持通畅,遵医嘱给予扩容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碳酸氢钠溶液、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恢复组织灌注、改善微循环功能、控制感染,注意防止液体溢出血管外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影响疗效。
4.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意识、尿量、皮肤、黏膜的变化,判断病情转归。
(十一)健康指导
1.预防指导 向患者宣传肺炎的基本知识,告知其病因及诱因,患者应避免受凉、淋雨、吸烟、酗酒及过度劳累。
2.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情绪稳定,生活规律,充分休息,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3.用药指导 告知肺炎治疗药物的疗效、用法、疗程、副作用,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防止自行停药或减量,定期随访。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导致的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2.体温过高 与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有关。
3.疼痛 与炎症累及胸膜有关。
4.清理呼吸道低效 与痰液黏稠、咳嗽无力有关。
5.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6.知识缺乏 与缺乏肺炎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40岁以上发病多见,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好发于冬春季。引起肺心病的因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见,占80%~90%,其次有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等气管和肺部疾病。
一、护理措施
(一)休息与活动
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可选择舒适的坐位或半坐位,减轻心脏的负荷,有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缓解症状。卧床期间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缓慢、重复的肌肉松弛活动,如腓肠肌的收缩与放松。缓解期应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呼吸功能锻炼。对有肺性脑病先兆者,用床档或其他器械约束肢体,必要时专人护理。
(二)饮食护理
给予高纤维素、易消化、不产气、清淡的饮食,若患者有明显水肿、腹水或少尿,应限制钠水摄入,钠盐<3 g/d,水<1500ml/d,增加蛋白质的摄入,碳水化合物控制在总热量的60%以下,尽量少食多餐,输液时应根据病情控制输液量和速度。
(三)病情观察
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观察患者有无发绀,是否烦躁、失眠甚至出现定向障碍;监测血气分析,尤其是PaO2和PaCO2;监测血压、心率、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电解质检查结果,有心力衰竭者应了解体重、皮肤水肿和盐的摄入情况。
(四)吸氧护理
根据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程度不同,合理用氧,一般予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氧浓度一般在25%~35%,流量1~2L/min,监测氧疗效果。
(五)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神志清楚的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体弱、长期患病者应定时更换体位、拍背排痰,神志不清者予以吸痰。
(六)用药护理
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1.对二氧化碳潴留严重、呼吸道分泌物多的患者慎用镇静药、麻醉药,如必须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是否有抑制呼吸和咳嗽反射的情况。
2.肺心病患者对洋地黄类药物耐受性低,易出现中毒反应,用药前应注意纠正缺氧,防治低钾血症。
3.利尿药应用后可出现低钾、低氯性碱中毒,痰液黏稠不易排出和血液浓缩,应注意预防。使用排钾利尿药时应遵医嘱补钾。利尿药尽可能安排在白天给药,避免因频繁排尿影响睡眠。
4.使用抗生素时,注意观察感染是否得到控制,有无继发感染。
5.对肺性脑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药,应注意保持气道通畅,适当增加吸入氧浓度。
(七)健康指导
1.改善环境卫生,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劝导患者戒烟,必要时辅以有效的戒烟药。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的发生。
2.加强营养,给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膳食,并保持口腔卫生。
3.缓解期根据心、肺功能状况及体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气功、太极拳、耐寒锻炼等,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心、肺的储备能力。
4.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姿势,以利于气体的交换和节省能量,如站立时,背靠墙,使膈肌和胸廓松弛,全身放松;坐位时凳高适宜,两足平放在地,身体稍向前倾,两手放在双腿上或趴在小桌上,桌上放软枕,使患者胸椎与腰椎尽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卧位时抬高床头,稍抬高床尾,使下肢关节轻度屈曲。
5.避免劳累,注意休息,定期门诊随访。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咳痰增多,呼吸不畅,水肿,尿少或神志淡漠,嗜睡或兴奋躁动,口唇发绀加重等,提示疾病病情加重或变化,应立即就诊。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组织弹性减低、通气功能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气道感染、痰液多而黏稠、排痰不畅、无力咳嗽有关。
3.活动无耐力 与缺氧、疲乏有关。
4.体液过多 与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减少导致水潴留有关。
5.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等。
6.焦虑 与本病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有关。
7.知识缺乏 与缺乏肺源性心脏病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肺脓肿是各种病原菌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坏死性炎症,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形成脓肿。临床上以高热、胸痛、咳嗽、咳大量脓臭痰为特征。X线显示肺部空洞伴液平面。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一、护理措施
(一)环境要求
肺脓肿患者咳痰量大,常有厌氧菌感染,痰有臭味,因此应定时开窗通风,维持室内空气清新,以消除病房内痰液的臭味,并注意保暖。
(二)休息与活动
高热、中毒症状明显者应卧床休息,毒血症状缓解后可以适当活动。
(三)饮食
鼓励患者多饮水,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
(四)卫生
肺脓肿患者高热时间长,唾液分泌少,口腔黏膜干燥,咳大量脓臭痰,利于细菌繁殖,易引起口腔炎症和黏膜溃疡,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易引起菌群失调诱发真菌感染,宜在晨起、饭后、体位引流后及睡前漱口、刷牙,防止污染分泌物误吸入下呼吸道,做好口腔护理。
(五)病情观察
观察痰的颜色、性状、气味和静置后是否分层。准确记录24小时排痰量。当大量痰液排出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排痰是否通畅,咳嗽是否有力,避免脓痰窒息;当痰液减少时要观察患者的中毒症状是否好转,如中毒症状严重,提示痰液引流不畅,要做好痰液引流,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发现血痰,应及时向医师报告,痰中血量较多时,应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
(六)寒战、高热护理
1.观察病情 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情况,尤其是儿童、老年人、久病体弱者。
2.保暖 寒战时可用空调、热水袋、被褥保暖,若用热水袋时避免烫伤;遵医嘱使用异丙嗪及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
3.降温护理 高热时可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袋(冰帽)冰敷,或遵医嘱给小剂量退热药降温,在降温过程中注意观察体温和出汗情况,儿童注意防止惊厥,过度出汗应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4.及时补充营养及水分 发热时机体分解代谢增加,糖、脂肪、蛋白质大量消耗,患者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宜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失水明显或暂不能进食者遵医嘱静脉补液,不宜过快,尤其老年人和心脏疾病的患者,以防肺水肿。
5.口腔清洁 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同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口腔干裂,口唇疱疹,口腔溃疡等,应在餐后、睡前进行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湿润,舒适。
6.皮肤清洁 协助大量出汗的患者进行温水擦浴,及时更换衣服和被褥,并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七)咳嗽、咳痰的护理
肺脓肿患者通过咳嗽可以排出大量脓痰,因此,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经常活动及变换体位,以利痰液的排出。嘱患者多饮水,使痰液稀释而易于排出,要注意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气味和静置后是否分层,准确记录24小时排痰量,如发现血痰,应及时向医师报告,痰中血量较多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准备好抢救药物和用品,嘱患者取患侧卧位,头偏向一侧,警惕大咯血或窒息的发生,必要时于床旁准备负压吸引器。
(八)体位引流的护理
根据病变部位采取适当体位,原则上病变部位位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有利于潴留的分泌物随重力作用流入大支气管和气管,进而排出。引流时间一般为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钟,宜在饭前进行,引流时辅以胸部叩击,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以提高引流效果。引流过程中应注意病情变化,如面色苍白、发绀、心悸、呼吸困难等异常,应立即停止。引流完毕,擦净口周的痰液,给予漱口,并记录排出的痰量和性质,必要时送检。
(九)胸痛的护理
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等,患者胸痛常随呼吸、咳嗽而加重,可采取患侧卧位,或用多头带固定患侧胸廓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予止疼药。
(十)用药护理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祛痰药、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注意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十一)心理护理
部分患者由于口腔脓臭气味害怕与他人接近,应指导患者正确对待本病,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减轻口腔臭味,同时主动询问和关心患者,使其敢说出内心感受,并积极进行疏导,鼓励其与人交往,及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解释各种症状和不适的原因,说明各项诊疗、护理操作的目的、操作程序和配合要点,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信心,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十二)健康指导
1.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多注意休息,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应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平日多饮水,戒烟、酒。保持环境整洁舒适,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重视口腔护理,在晨起、饭后、体位引流后及睡前要漱口、刷牙,防止污染分泌物误吸入下呼吸道。
2.疾病知识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肺脓肿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及预防知识,指导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如肺炎、皮肤疖、痈或肺外化脓性病变。不挤压疖肿,防止血源性肺脓肿的发生。
3.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鼓励患者以有效的咳嗽方式进行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及家属遵医嘱用药,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方式、不良反应、疗效及坚持疗程的重要性,提醒患者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清理呼吸道低效 与痰液黏稠,痰液多有关。
2.体温过高 与肺组织感染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慢性疾病消耗有关。
4.胸痛 与炎症累及胸膜有关。
5.知识缺乏 与缺乏肺脓肿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支气管扩张是指直径>2mm、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张。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或)反复咯血。本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随着免疫接种和抗生素的应用,本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一、护理措施
(一)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室温保持18~20℃,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如果空气干燥,气管纤毛运动减弱,痰液更不易咳出。
(二)休息与活动
高热和咯血患者需卧床休息,协助患者选取舒适体位,慢性患者适当活动,如散步,以分散患者注意力,让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和生活活动,增加自信心。
(三)饮食与卫生
加强营养,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发热患者给予高热量流质饮食,以补充机体能量消耗。指导患者晨起、睡前、饭后和体位引流后漱口,以增加食欲,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1500ml,充足的水分可稀释痰液,有利于排痰。
(四)病情观察
观察痰的性状、颜色、量和气味,必要时留取送检,对咯血患者应密切观察咯血量及颜色、呼吸、血压、脉搏、体温变化,有无窒息先兆和窒息发生,一旦发生应立即抢救。
(五)促进痰液排出
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湿化呼吸道,遵医嘱给予患者雾化吸入,同时服用祛痰剂,使痰液稀释,以利于痰液的排出。
(六)体位引流
根据病变部位采取适当体位,原则上病变部位位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有利于潴留的分泌物随重力作用流入大支气管和气管排出。引流时间一般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钟,宜在饭前进行,引流时辅以胸部叩击,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以提高引流效果。引流过程中应注意病情变化,如面色苍白、发绀、心悸、呼吸困难等异常,应立即停止。引流完毕,擦净口周的痰液,给予漱口,并记录排出的痰量和性质,必要时送检。
(七)咯血的护理
1.注意观察咯血的先兆症状,如胸闷、心前区灼热感、心悸、头晕、喉部发痒、口有腥味或痰中带血丝,出现上述症状要通知医师及时处理,防止大咯血。
2.保持患者安静,并给予精神安慰,消除恐惧与顾虑,防止情绪波动再度引起咯血。
3.给予一级护理并作好护理记录。患者平卧或卧向患侧,平卧时头宜偏向一侧。
4.嘱患者将痰或血块尽量咳出,轻轻呼吸,不可屏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5.备好抢救车、药品、氧气、气管切开包、纤维支气管镜、吸引器、输血用物及备血。
6.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静脉点滴缓慢注入垂体后叶素(10U溶于10~20ml生理盐水),至少10分钟推完,观察有无恶心、便意、腹痛及血压升高等副作用,心绞痛、高血压患者及妊娠者禁用。
7.注意观察意识状态、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密切注意失血性休克的出现,及时通知医师,并按休克护理。
8.患者突然出现胸闷、躁动、呼吸困难、咯血不畅时,应立即将患者臀部垫高,头低位。轻拍健侧背部,排出血块,保持呼吸道通畅。
9.适当给予镇静剂,慎用镇咳药,禁用吗啡及可待因,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和咳嗽反射,使血块不易排出,引起窒息。
10.出血期应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食物,禁食刺激性食物。保持排便通畅,避免过度用力及剧烈咳嗽。
11.出现喷射性大咯血时,立即通知医师。若咯血突然停止,并从鼻腔中喷射出少量血液,呼吸浅表,发绀或血块留置在血管中,引起窒息,立即用顺位引流,取头低位,倾斜45°~90°,捶击患者背部,以利血块咳出。如无效,即刻配合医师做气管插管或用气管镜吸出凝血块。
(八)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时间长,患者易产生悲观、焦虑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讲解支气管扩张反复发作的原因及治疗进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焦虑不安心理,患者咯血时应陪伴在床旁,安慰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及时帮助患者清除污物,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术,如缓慢深呼吸等,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消除紧张情绪。
(九)健康指导
1.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消除紧张心理。补充足够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多饮水、稀释痰液,以利于排痰,注意口腔卫生,戒烟。
2.疾病知识指导 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护理过程。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制订长期防治计划及积极治疗呼吸感染,根除上呼吸道感染灶,指导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掌握有效咳嗽、雾化吸入、体位引流方法以及抗生素的作用、用法和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和家属学会对感染、咯血等症状的监测,定期门诊复查,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
二、主要护理问题
1.焦虑/恐惧 与担心大出血有关。
2.清理呼吸道低效 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有关。
3.潜在并发症:出血。
4.窒息的危险 与大咯血有关。
5.活动无耐力 与疾病导致的体力下降有关。
6.知识缺乏 与缺乏支气管扩张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应做好患者的护理,以减少患者痛苦。
一、护理措施
1.病室空气必须流通、新鲜,无灰尘、煤气、烟雾、漆气及其他一切刺激性物质。病室内避免布置花草,以免香气诱发哮喘发作。
2.给予营养丰富的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禁止食入可能引起哮喘发作的食物,如鱼、虾、蟹类等。急性发作时,以流质食物为佳,注意补充水分。
3.了解患者生活及工作环境,观察发作诱因及饮食习惯,以便寻找过敏原及避免接触过敏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发作先兆,如口干、咳嗽、胸闷、气短、出汗、呼吸困难等,以便及时通知医师,给予相应处理;观察咳嗽、咳痰情况,必要时雾化吸入,协助拍背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4.哮喘发作严重时,协助患者选择舒适的卧位,加强监护,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伴发绀、呼吸困难等,遵医嘱给予吸氧,及时纠正低氧血症,必要时机械通气。因患者呼吸频率快,水分大量蒸发,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补液。
5.心理护理 很多患者因哮喘反复发作,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所以医务人员对待患者要亲切,多与患者交流,讲解哮喘的诱发因素及用药注意事项,注意倾听患者反馈。在急性发作时守护及安慰患者,解除患者紧张情绪。
6.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环境中的过敏原,去除各种诱发因素,指导患者及家属能辨认哮喘发作的早期征象、症状及适当的处理方法。
(2)生活环境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并定时通风,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在公共场所的活动。应戒烟及远离二手烟。
(3)饮食宜少食多餐,不可过饱。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尽量避免能引起哮喘发作的食物,如虾、蟹等。
(4)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5)正确使用定量吸入器。遵医嘱按时服药,勿擅自停药或减量。定期到门诊复查,在医师的指导下减药或换药,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与疾病致肺通/换气功能障碍及气道炎症、支气管痉挛有关。
2.睡眠型态紊乱 与心悸/憋气有关。
3.焦虑/恐惧 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4.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有关。
5.活动无耐力 与疾病致体力下降有关。
6.知识缺乏 与缺乏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保健知识及药物正确使用知识有关。
7.体液不足 与患者发作时呼吸频率快易丢失水分有关。
自发性气胸是指因多种原因造成肺组织和脏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者。本病属呼吸科急症之一,患者可有胸痛、气急、窒息感,严重者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发绀、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可治愈。
一、护理措施
1.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下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和屏气动作,保持大便通畅,2天以上未解大便应采取有效措施。患者应戒烟,并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平时注意补充营养,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不挑食,不偏食,适当摄入粗纤维素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面色变化,观察患者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的程度,及时与医师联系,采取相应措施。
4.根据病情准备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物品及药物,并及时配合医师进行有关处理。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应观察创口有无出血、漏气、皮下气肿及胸痛情况,若伤口敷料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避免感染。
5.尽量避免咳嗽,必要时遵医嘱给止咳剂。可给予胸痛剧烈患者相应的止痛剂。及早给予氧气吸入,遵医嘱合理氧疗。
6.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存在心理恐惧,护士要增强患者安全感,细心体贴、关怀周到。医务人员的医德和技术是患者获得安全感的基础。尽量避免消极暗示,使患者放松,感到舒适。
7.健康指导
(1)生活规律,戒烟酒,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加强营养。
(2)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抬、举重物,避免屏气。
(3)保持大便通畅,可鼓励患者适当多饮水,多吃青菜、香蕉等食物。必要时用开塞露、缓泻剂。
(4)坚持呼吸锻炼,改善肺功能,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尽量减少公共场所活动。如有突发胸痛、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及时就诊。
二、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 与病变刺激胸膜有关。
2.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疾病致通气障碍和呼吸节律异常有关。
3.躯体移动障碍 与医嘱限制活动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慢性疾病消耗有关。
5.舒适的改变 与胸痛、胸腔闭式引流有关。
6.焦虑 与呼吸困难、胸痛及气胸复发有关。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lung cancer),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是当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常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和血行播散。早期以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多见。
一、护理措施
1.环境要安静舒适,晚期患者需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坐位。
2.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增进食欲。化疗期间可给清淡饮食。
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观察化疗、放疗的副作用:如出现声音嘶哑、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头晕、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应通知医师及时处理。白细胞减少者,注意防止交叉感染。
4.护理操作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注意用药剂量、方法,选择适宜的血管,避免药液外渗,造成组织坏死。
5.做纤维支气管镜和活组织检查、胸腔穿刺、胸腔积液离心沉淀脱落细胞等检查时,护士应向患者做好宣教,做好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工作,标本及时送检。
6.咳嗽、胸痛可适当镇咳、镇痛;喘憋伴胸腔积液者可抽胸腔积液,给氧缓解症状;咯血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使用止血药;全身乏力,食欲缺乏,消瘦,恶病质可给予支持疗法;化疗反应需对症处理。
7.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随时了解患者思想情况,严格交接班,以防患者发生意外。
8.健康指导
(1)修养环境要舒适安静,避免空气污染。宣传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提倡不吸烟或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对肺癌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肿瘤,早期治疗。
(2)指导患者加强营养支持,注意饮食搭配,科学进餐。多食新鲜水果及蔬菜,保证足够热量,进食丰富的蛋白质(如瘦肉、豆制品、鸡蛋、鱼虾等)及维生素,保持排便通畅,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ml。
(3)合理安排休息,适当活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调整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4)督促患者坚持化疗或放射治疗,讲解化疗药的副作用,嘱患者定期检测血象。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疼痛等症状加重或不缓解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5)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上的支持,使之正确认识疾病,保持身心轻松,增强治疗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疗,维持生命质量。
二、主要护理问题
1.焦虑/恐惧 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疾病致肺通/换气障碍有关。
3.清理呼吸道低效 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有关。
4.疼痛 与病变累及胸膜有关。
5.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与长期卧床有关。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慢性疾病消耗有关。
7.睡眠型态紊乱 与心悸/憋气,焦虑,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有关。
8.活动无耐力 与疾病致体力下降有关。
9.有感染危险 与化疗致白细胞减少有关。
10.舒适的改变 与疼痛有关。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常有低热、乏力、盗汗、咳嗽、咯血等表现。感染途径以呼吸道传染为最常见,患者的痰液、咳嗽、喷嚏的飞沫喷射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可引起肺部感染。护理肺结核患者时,严格消毒隔离很重要。
一、护理措施
1.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最好让患者独居一室,选择朝阳或通风条件好的房间。患者的寝具、食具独用,并定期消毒。痰杯固定,定期煮沸消毒。痰液以洗消净浸泡。患者不宜与儿童接触,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以免病菌扩散传染,影响他人健康。咳嗽和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口鼻。被褥经常放在太阳下暴晒,餐具可作煮沸消毒。开放性结核患者应尽可能转到结核病院。
2.活动期或咯血时应卧床休息,恢复期患者可以参加户外活动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3.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含钙质食物。饮食要有规律,选择上不能偏食,以保证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患者应戒烟、忌酒。
4.了解患者服药情况,督促患者按时服药,询问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给予相应处理。
5.病情观察 了解患者的生活条件,生活环境及心理状态。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观察有无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症状。有无全身中毒症状,如乏力、午后低热、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和夜间盗汗等。观察有无并发症,如气胸、肝肾功能损害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咳嗽、咳痰的护理 遵医嘱给予相应止咳祛痰药。喉痒时可用局部蒸气湿化,痰多时采取体位引流。
7.发热的护理 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必要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小剂量解热镇痛药,并监测体温变化。
8.盗汗的护理 及时擦身,更换衣服,避免衣被过厚。
9.咯血的护理 患者发生少量咯血时,首先要稳定患者情绪,嘱其头偏向一侧,避免引起窒息,咯血刚停,不宜立即起床活动。患者如突然大量咯血或咯血突然停止,并伴有胸闷、气急、烦躁、出冷汗,甚至面色发紫,这是窒息的预兆,应立即让患者侧卧,鼓励和帮助患者将血块咳出,必要时负压吸引。
10.胸痛的护理 采取患侧卧位,遵医嘱给止痛药。
11.心理护理 患者易产生悲观情绪,当出现大咯血时,患者会感到紧张、恐惧。护士要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使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2.健康指导
(1)宣传消毒隔离的方法,预防传染;严禁随地吐痰,不要对着他人咳嗽或打喷嚏。尽可能和家人分餐、分床、分碗、分筷、分毛巾等,物品定时消毒。尽量减少公共场所活动,以免传染他人。
(2)指导患者生活规律,戒烟、酒,少去人多的场所,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营养搭配和饮食调理,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增加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复发。
(3)定期复查,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向患者说明药物治疗坚持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五大原则的重要性。介绍有关药物的剂量、用法及副作用等,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主动配合。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清理呼吸道低效 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疾病致肺通/换气障碍有关。
3.体温过高 与机体感染致病菌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慢性疾病消耗有关。
5.活动无耐力 与疾病致体力下降有关。
6.知识缺乏 与缺乏肺结核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7.有窒息的危险 与大咯血有关。
8.焦虑 与疾病具有传染性、不了解疾病预后有关。
肺间质纤维化是各种原因引起肺部分正常组织被纤维化的组织代替,失去正常的气体交换功能。活动后气促、干咳是该病最典型的症状。
一、护理措施
1.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舒适的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减少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给予中流量吸氧3~5L/min,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疾病缓解期根据情况鼓励患者在室内活动并间断吸氧。疾病恢复期如果体力允许指导患者进行室外活动。
3.缺氧导致机体能量消耗增加,因此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饮食,经常变换食谱,注意少食多餐。进餐时可以吸氧,避免进餐时因气短而导致食欲下降。
4.病情观察 注意患者咳嗽、咳痰情况,应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培养标本并及时送检。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呼吸深浅度等,重症患者应用心电监护,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有无二氧化碳潴留,以调整用氧。
5.咳嗽、咳痰明显的患者,应遵医嘱给予祛痰止咳药,不宜选用强力镇咳药,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影响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嘱患者饮水1500~2000ml/d。气短加重者应告诫患者持续吸氧,以改善静息状态下的呼吸困难和活动后的喘息。
6.发热患者遵医嘱给予头置冰袋、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或解热镇痛药。根据医嘱给予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7.患者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症状时,遵医嘱予以不同方式的吸氧,注意气道湿化。对于重度呼吸衰竭的患者可应用机械通气治疗。
8.糖皮质激素的用药护理 治疗此病最重要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药物治疗期间应注意以下事项:严格按医嘱坚持服药,告诫患者切忌不要随意停药或减量,因为突然停药易造成病情反复,如要减药必须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进行。激素治疗期间应进食含钙、含钾较高的食物,如牛奶、鱼、虾皮、橘子汁等,防止低钙、低钾血症;长期服用激素可造成骨质疏松,应避免参加剧烈活动,否则易造成病理性骨折;注意口腔护理,长期大量应用激素,易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应每日刷牙2~3次,每日常规检查口腔黏膜,如已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可用氟康唑生理盐水涂抹;用激素期间,由于机体抵抗力低,容易加重或诱发各种感染。因此,应严格无菌操作,尽量避免留置尿管等侵袭性操作。严密观察激素的副作用,如满月脸、水牛背、水钠潴留、胃溃疡、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症状、停药后反跳等,及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患者对激素的不安心理。
9.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多数呈慢性过程,预后不良。因此,患者在病情反复且逐渐加重的治疗过程中会产生恐惧、悲观、预感性悲哀等不良情绪反应,医护人员要主动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并争取家属及单位对患者的支持,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10.健康指导
(1)居住环境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指导患者及家属识别与自身疾病有关的诱发因素,如避免吸烟及接触二手烟、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及减少呼吸道感染等易使本病反复发作及加重的因素。
(2)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氧疗知识、用药知识及药物副作用,嘱其按时按量服药,勿擅自减药停药,使患者在出院后仍能继续进行吸氧治疗,按医嘱服药。
(3)合理安排生活起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4)多食高维生素(如绿叶蔬菜、水果)、高蛋白(如瘦肉、豆制品、蛋类)、粗纤维(如芹菜、韭菜)的食物,少食动物脂肪以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
(5)鼓励患者进行呼吸锻炼,掌握活动的方法及原则。如做呼吸操、慢跑,以不感到疲劳、喘憋为宜。告诉患者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嗽、咳脓痰或伴有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到门诊就诊。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清理呼吸道低效 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疾病致体力下降有关。
3.知识缺乏 与缺乏肺间质纤维化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是指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临床上以咳、痰、喘为主要表现。
一、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23~25℃)、湿度(50%~60%)适宜。病室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冬季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吸入冷空气。
2.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丰富维生素的流食、半流食为宜,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少吃产气食品。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
3.急性期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抬高床头,取半卧位或坐位.恢复期可适当增加活动量。
4.持续低流量吸氧。
5.氧疗 指导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吸入氧浓度为25%~30%,吸氧流量为1~2L/min,每天持续15小时以上。告知患者氧疗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坚持氧疗,密切观察氧疗后患者症状有无改善。
6.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呼吸深度、频率、音调、口唇和甲床的颜色。监测血氧、血气变化及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情况。
7.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地咳痰,学会腹式呼吸。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同时观察痰的颜色、性状、气味等。排痰困难者可行雾化吸入或体位引流,必要时吸痰。
8.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做好生活护理,保持口腔、会阴、皮肤、头发、手足的清洁。
9. 健康指导
(1)休养环境要舒适安静,每日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2)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避免接触感冒人员,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戒烟,并减少被动吸烟。
(4)多食高维生素(如绿叶蔬菜、水果)、高蛋白(如瘦肉、豆制品、蛋类)、粗纤维(如芹菜、韭菜)的食物,少食动物脂肪以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
(5)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注意劳逸结合。
(6)坚持呼吸锻炼,配备家庭氧疗设施,必要时低流量吸氧。指导患者掌握氧气疗法及注意事项。
(7)指导患者全身运动与呼吸锻炼相结合,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与疾病致肺通/换气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与长期卧床有关。
4.睡眠型态紊乱 与心悸/憋气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慢性疾病消耗有关。
6.焦虑/恐惧 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7.活动无耐力 与疾病致体力下降有关。
8.知识缺乏 与缺乏COPD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氧分压低于60mmHg和(或)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
一、护理措施
1.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限制探视,减少交叉感染。
2.急性呼吸衰竭应绝对卧床休息,并保持舒适体位,如坐位或半坐位以利呼吸。慢性呼吸衰竭代偿期,可适当下床活动。
3.进食富有营养、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饮食。原则上少食多餐,不能自食者,给予鼻饲,以保证足够热量及水的摄入。必要时静脉输液。做好口腔护理,以增进食欲。
4.病情观察 除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瞳孔变化及唇、指(趾)甲是否发绀外,特别注意以下几项指标:
(1)神志:对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患者,在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神志的细小变化,注意有无呼吸抑制。
(2)呼吸:注意呼吸的节律、快慢、深浅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
(3)痰液:观察痰量及性状,痰量多、黄色黏稠,表示感染加重,应及时通知医师,留标本送检。
5.氧气疗法 依病情及病理、生理特点,采取不同给氧方式,争取短时间内使氧分压高于50mmHg,氧饱和度达到80%以上。
6.保持呼吸道通畅 神志清楚的患者,指导其咳嗽、咳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遵医嘱予患者雾化吸入,鼓励其多饮水。不能自行排痰者,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及时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防止缺氧窒息。
7.遵医嘱予患者用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如使用呼吸兴奋剂时,给药过快、过多,可出现呼吸过快、面色潮红、出汗、呕吐、烦躁不安、肌肉颤动、抽搐和呼吸中枢强烈兴奋后转入抑制,应减药或停药。纠正酸中毒使用5%碳酸氢钠时,注意患者有无二氧化碳潴留表现。
8.纠正肺水肿应用脱水剂、利尿剂,注意观察疗效。心功能不全时,静脉点滴不宜过快、过多。
9.病情危重、长期卧床者,应做好皮肤护理、生活护理。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出入量。备好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人工呼吸器、吸痰器、氧气、强心剂、呼吸兴奋剂等。
10. 应用呼吸机患者的护理
(1)熟悉呼吸机性能,呼吸机发生故障或病情变化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2)严密观察
1)观察患者自主呼吸的恢复和均匀程度,以便适当调节呼吸频率、潮气量、呼吸比。
2)观察患者有无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是否同步。注意有无通气不足、有无呼吸道阻塞引起烦躁不安及管道衔接处是否漏气。
3)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的变化。正压吸气可使心排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如心功能改善,心率、血压平稳,四肢暖,皮肤红润,无汗,说明呼吸器使用得当。
(3)保持呼吸道通畅,掌握适宜的氧浓度,一般在40%以下,及时吸痰,防止痰栓形成,注意防止套囊脱落。
(4)预防并发症
1)注意呼吸道湿化,防止异物阻塞引起的窒息。
2)监测血气及电解质变化,防止缺氧、低血压、休克的发生。
(5)加强基础护理,积极预防护理并发症,如压疮等。做好安全护理,及时加床档,躁动者可适当约束。
11.健康指导
(1)注意休息,生活规律,戒烟、酒,少去人多的场所。积极预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根据季节变换增减衣服。
(2)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劳逸结合。
(3)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的饮食。
(4)坚持呼吸锻炼,改善肺功能。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与疾病致肺换气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气管插管致不能咳痰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与长期卧床或气管插管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慢性疾病消耗有关。
5.活动无耐力 与疾病致体力下降有关。
6.焦虑/恐惧 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7.便秘 与长期卧床致肠蠕动减慢有关。
8.语言沟通障碍 与气管插管致失音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有关。
10.潜在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由于某些原因而致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时有呼吸暂停,伴有缺氧、鼾声、白天嗜睡等症状的一种较复杂的疾病。该病好发于肥胖者、老年人,是一种常见的、有一定潜在危险性的睡眠呼吸紊乱,临床上以每晚7小时睡眠中发生30次以上呼吸暂停,或每小时睡眠发作5次以上呼吸暂停,或呼吸紊乱指数>5为诊断标准。
一、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在零点以后,尤其是凌晨2~5时,更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警惕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疾病的发生,防止SAS患者夜间猝死。
2.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注意睡眠情况,出现呼吸暂停时唤醒患者。
3.给予低流量吸氧。病情严重者给予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
4.加强BiPAP呼吸机管理,注意面罩有无漏气,保护受压部位的皮肤。
5.控制饮食,多食水果、蔬菜。指导患者戒烟、禁酒、侧卧睡眠等。
6.加强安全保护,防止外伤。
7.健康指导
(1)生活规律,戒烟、酒。饮酒、服用镇静安眠药可加重呼吸暂停,指导患者尽量避免此类药物。
(2)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3)合理膳食,坚持减肥。
(4)学会并遵医嘱使用呼吸机。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与疾病致肺通/换气障碍有关。
2.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与疾病致内分泌紊乱有关。
3.睡眠型态紊乱 与疾病致嗜睡和睡眠中呼吸暂停有关。
4.活动无耐力 与疾病致体力下降有关。
5.焦虑 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 与使用呼吸机面罩有关。
7.知识缺乏 与缺乏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相关知识有关。
纤维支气管镜术是在局麻下经喉插入金属镜,在直视下观察病变、进行活检或刷检、钳取异物、吸引或清除阻塞物。
一、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说明检查目的、过程,解除顾虑,取得合作。
2.术前禁食8小时。
3.术前检查 手术同意书、肝功能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查结果、血小板及出凝血检查结果。65岁以上者术前应有心电图检查结果。
4.丁卡因麻醉剂过敏试验。
5.携带病历、X线胸片,2%利多卡因20ml1支,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
6.取下义齿。
7.患者床旁备好氧气、吸痰器、抢救药品。必要时心电监护。
(二)术后护理
1.患者稍事休息后返回病房,向患者说明可有少许血痰、喉部不适、声音嘶哑。
2.术后2~3小时待麻醉作用过后方可进食。并尽量少说话,使声带得到休息。
3.术后24~48小时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肺部体征等。
4.避免以下并发症发生
(1)麻醉不足或分泌物过多,出现喉支气管痉挛。
(2)通气障碍,缺氧引起心律失常。
(3)出血。
5.促进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主要护理问题
1.焦虑/恐惧 与缺乏此项检查相关知识有关。
2.舒适的改变:疼痛 与损伤咽喉部有关。
3.潜在的并发症:感染、误吸等。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