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技】检验科医疗诊疗规范——第二篇 临床基础检验11-20
作者:王泓 日期:2014-06-19
【临床意义】
1.红细胞的生理性变化
(1)生理性增高:新生儿红细胞数量往往偏高;居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红细胞数量偏高;饮水不足或出汗过多,可暂时性出现红细胞数量偏高现象。
(2)生理性减少:妊娠期妇女因血浆容量相对增加会使红细胞数量相对减少;3个月的婴儿至15岁的儿童因生长发育迅速而使得造血原料相对供应不足,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可呈现暂时性降低;老年人因骨髓造血功能逐渐下降,其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量比年轻时相对降低。
2.红细胞病理性增高
(1)相对性增高:见于脱水、连续呕吐、严重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水摄入量明显不足等原因,使得血液相对浓缩造成。
(2)绝对性增高:慢性肺心病、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3.红细胞病理性减少
(1)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再生障碍贫血和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等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2)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造成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某些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等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3)各种失血性贫血:外伤或手术造成的急性失血、消化道溃疡、钩虫病等原因引起的慢性失血均可导致红细胞减少。
【标本要求】
1.EDTA-K2抗凝静脉血或末梢血。
2.预稀释的静脉血或末梢血。
【方法与原理】
1.方法 显微镜计数法。
2.原理 血液经过红细胞稀释液稀释并混合均匀后滴入改良Neubauer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经计算得到单位体积内红细胞总数,进而换算成每升血液内红细胞总数。
【仪器和材料】
显微镜、改良Neubauer计数板、小试管、10μl定量取样器、加样器滴头、塑料滴管、2.0ml加样器。
【试剂】
红细胞稀释液(赫母液)内含氯化钠、无水硫酸钠和升汞。
【操作步骤】
1.每次使用前应将计数盘和盖片擦洗干净,以免稀释标本充入时受阻,影响血细胞分布的自然性和随机性。
2.用加样器吸取红细胞稀释液2.0ml,加于小试管内。
3.用10μl定量取样器吸取10μl血液标本,用吸水纸擦去管尖周围多余的血液,轻轻注入红细胞稀释液内,反复吸取稀释液清洗毛细吸管或滴头内壁2~3次,立即混合均匀,制备成1: 200倍的红细胞稀释悬液。
4.用塑料滴管取少量混合均匀的稀释标本,充入计数盘内,静置2~3分钟,待细胞下沉后,用高倍镜计数中央红细胞计数区内5个中方格内的所有红细胞数量。注意充入计数盘时不能有气泡,不可有过多的稀释标本溢出计数池外。计数时对压线细胞的处理方式,建议采用计数左上两边,不计数右下两边的方法。五个计数中方格之间的细胞数相差不应高于±10%。计数时可采用弓字形路线。
5.结果的判读 所计数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量之和经过计算可得到每升血液内红细胞总数。计算公式: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总数×5×10×200×106一红细胞数×l012/1
(注:×5表示换算为0.1mm3内红细胞数;×10表示换算为1mm3内红细胞数;×200为稀释倍数换算;×106为换算成国际单位制)
【参考范围】
成年男性:(4.0~5.5)×1012/1。
成人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注: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检测手段的进步,目前国人红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此范围。椐1995年北京市六家三甲医院联合调查2013例正常人静脉红细胞数参考范围为:男性(4.30~5.86)×1012/l;女性(3.7~5.25)×1012/L供参考]
【临床意义】
1.血小板的生理变化 新生儿血小板数量较少,出生3个月后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动脉血高于静脉血,静脉血高于末梢血。下午血小板数量高于清晨,冬季高于夏季。
2.血小板增多
(1)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2)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计数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
3.血小板减少
(1)血小板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化疗药物治疗等。
(2)血小板破坏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
(3)血小板消耗过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疾病。
(4)某些细菌和病毒感染:败血症、伤寒、麻疹等。
【标本要求】
1.EDTA-K2抗凝静脉血或末梢血。
2.预稀释的静脉血或末梢血。
【仪器和材料】
显微镜、改良Neubauer计数板、小试管、20μl定量取样器、加样器滴头、塑料滴管、500μl可调加样器。
【方法与原理】
1.方法 显微镜计数法。
2.原理 血液标本置于稀释液后,大部分红细胞和白细胞被溶解,血小板被保留下来。将标本混合均匀后滴入计数盘内,在显微镜下计数,经计算得到单位体积内血小板总数,进而换算得到每升血液内血小板总数。
【试剂】
草酸铵血小板稀释液。
【操作步骤】
1.用加样器吸取血小板稀释液0.38ml,加于小试管内。
2.每次使用前应将计数盘和盖片擦洗干净,以免稀释标本充入受阻,影响血小板分布的自然性和随机性。
3.用20μl定量取样器吸取20μl血液标本,用吸水纸擦去管尖周围余血,轻轻注入血小板稀释液内,并反复吸取稀释液清洗毛细吸管或滴头内壁2~3次,立即混匀,制备成1: 20倍的血小板稀释悬液。
4.待红细胞溶解充分后(稀释标本逐渐呈透明状)用滴管取少量混合均匀的稀释标本,充入计数盘内,静置10~20分钟,待血小板完全下沉后,用高倍镜计数中央红细胞计数区内5个中方格内的所有血小板数量。滴入计数盘时,不能有气泡,不可有过多的稀释标本溢出计数池外。计数时应将显微镜聚光器尽量放低,光圈尽量减小,使得在较暗的光线下计数折光性较强的血小板。计数时对压线细胞的处理方式,建议采用计数左上两边,不数右下两边的方法。五个计数中方格之间的细胞数相差不应高于±10%。稀释后的血小板标本应尽快在1小时内计数完毕,否则血小板可能会出现变形和破坏,影响计数准确性。
5.结果判断 所计数5个中方格内的血小板数量之和经过计算可得到每升血液内血小板总数。计算公式:5个中方格内血小板总数×5×10×20×106=血小板数×109/L
(注:×5换算为0.1mm3内血小板总数;×10换算为1mm3内血小板总数;×20为稀释倍数换算;×106换算为国际单位制)
【危急值报告】
血小板计数≤50×109/L或≥100×109/L应及时报告临床医生。
【参考范围】
成人:100~300×109/L。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或化脓性炎症;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破坏,如中毒、尿毒症、酸中毒、铅中毒等,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手术后;恶性肿瘤,粒细胞白血病,心肌梗死,血管栓塞等。
(2)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某些传染病,如伤寒、副伤寒、布氏杆菌病、疟疾;某些病毒感染,如乙肝、麻疹、流行性感冒等;慢性理化损伤,如放射线损伤、长期服用氯霉素等;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细胞减少症等;过敏性休克,高度恶病质,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病。
2.嗜酸性粒细胞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等;皮肤病,如牛皮癣、湿疹、真菌性皮炎等;寄生虫病,如钩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绦虫病等;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其他,如猩红热、溃疡性结肠炎、X线照射后、脾切除术后等。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多见于伤寒、副伤寒,严重组织损伤,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
3.嗜碱性粒细胞
(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骨髓纤维化,脾切除术后以及罕见的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此外,癌转移和铅、铋中毒亦可见增多。
(2)嗜碱性粒细胞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4.淋巴细胞
(1)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的相对性增多;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如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肾移植术后发生排异反应时,在排异前期,淋巴细胞绝对值增高;淋巴细胞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2)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在严重化脓性感染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导致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对减低,但其绝对值仍在正常范围。 5.单核细胞 (1)单核细胞增多:某些感染,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结核、伤寒;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的恢复期;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MDS;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2)单核细胞减少: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
6.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和(或)出现幼粒细胞的现象称为核左移,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患者,如大叶性肺炎。在伤寒、中毒性休克、败血症情况下,也可出现。当白细胞总数升高并伴有中晚幼粒细胞出现时,称为核极度左移,多见于类白血病反应或白血病。
7.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外周血中的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超过3%称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和应用抗代谢化学药物治疗后;在感染的恢复期也可出现一过性右移现象;如在疾病进展期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变化,提示预后不良。
【标本要求】
最好采用末梢血直接涂片,也可使用EDTA-K2抗凝静脉血涂片。标准的血涂片应该具有明显的头、体、尾三部分。
【方法与原理】
1.方法 显微镜分类法。
2.原理 各种细胞成分的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血红蛋白等碱性物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为红色,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的嗜碱性颗粒与碱性染料亚甲蓝结合染为蓝色,中性颗粒细胞为淡紫色。因此,经过染色后可以看到不同着色的血细胞,经由人工辨认对各类白细胞进行分类。
【仪器和材料】
显微镜、载玻片(新载玻片常有游离碱质,应用清洗液或10%盐酸浸泡24小时,然后再彻底清洗)、边缘光滑整齐的推片、显微镜专用镜油、分类计数器。
【试剂】
瑞氏染色液(Wright stain):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解于甲醇而成;磷酸盐缓冲液。
【操作步骤】
1.推片 取末梢血一滴,置于载玻片的一端,以边缘平滑的推片一端,放在血滴前方,逐渐后移接触血滴,血液立即沿推片散开。然后将推片与载玻片保持30°~45°角,平稳的向前推动至载玻片的另一端,载片上便留下一薄层血膜。血涂片制成后,立即在空气中挥动,使其迅速干燥,以免血细胞形态改变。血片要求薄厚适宜,头、体、尾部分明显,细胞分布均匀,血膜边缘整齐与载玻片两端留有空隙,血膜整体没有断裂。制备合格的血片和正确的染色方法是保证细胞分类的关键步骤。白细胞数量过少以及贫血的患者,推片与载玻片间角度稍大些可使所涂血片稍厚,以便于观察。白细胞数量多及血细胞比容增高的患者可推较薄的血片,推片与载玻片间角度稍小些可使所涂血片变薄。
如使用EDTA-K2抗凝静脉血推制血片,应尽量在采血后立即推制。血液在抗凝剂中保存的时间过长会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杆状核细胞、单核细胞及某些幼稚细胞形态发生改变或进行性改变,对形态学辨认造成一定困难。
2.染片 将血片平放在染色架上,先加瑞氏染液数滴,使其覆盖整个血膜,固定细胞1分钟。按1: 1~1:2加缓冲液,使其与染料混匀,染色10分钟左右。用缓冲液或接近中性的水冲去染液,待自然干燥或用滤纸吸干后,待检。
3.分片 先用低倍镜观察染色效果,正常情况下,血膜外观为淡紫红色。在显微镜下,红细胞染为粉红色,白细胞胞浆中的颗粒能显示各种细胞的特有色彩,细胞核染天青紫红色,染色质清楚,粗细松紧可辨。同时用低倍镜扫视全片,注意是否有较大的细胞和血液寄生虫等。
白细胞总数与分类细胞数的关系
白细胞数(×109/L)
|
应分类白细胞数(个)
|
3~15
>15 <3 |
100(1张血涂片)
200(1张血涂片) 50~100(2张血涂片) |
用油镜进行常规血细胞分类:选择血片中体尾交接处染色良好区域分类,为防止重复,建议以“城垛式”进行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可使用分类计算器或采用画“正”字方式分类计数,求出各类细胞数量,以百分率报告。
4.结果判断 按各类细胞的形态学特点进行细胞分类,可辅助以标准细胞参考图谱。在不能确定细胞类别时,应与其他2人以上操作人员进行讨论或转呈血液专科实验室会诊。
5.分片后用擦镜纸将显微镜镜头擦干净,保留血片标本。
【参考范围】
成人(%)
|
儿童(%)
|
|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
1~4
50~70 0.5~5 0~1 20~40 3~8 |
3~8
30~65 1~5 0~1 30~56 2~6 |
【临床意义】
请参考白细胞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项。
【标本要求】
EDTA-K2抗凝静脉血或EDTA-K2抗凝末梢血。
【方法与原理】
1.方法 显微镜计数法。
2.原理 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在含有伊红的低渗溶液中被染成橘红色,红细胞及大部分其他白细胞破裂后溶解。计数一定体积内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即可算出每升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总数。
【仪器和材料】
显微镜、改良Neubauer计数板、小试管、20μl定量取样器、加样器滴头、塑料滴管、500μl可调加样器。
【试剂】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稀释液:含石楠红、丙二醇。
【操作步骤】
1.每次使用前应将计数盘和盖片擦洗干净,以免稀释标本充入受阻,影响血细胞分布的自然性和随机性。
2.用加样器吸取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稀释液0.38ml,加于小试管内。
3.用20μl定量取样器吸取20μl血液标本,用吸水纸擦去管尖周围多余的血液,轻轻注入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内,并反复吸取血小板稀释液清洗毛细吸管或滴头内壁2~3次,立即混匀,制备成1: 20倍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稀释悬液。
4.用塑料滴管取少量混合均匀稀释标本,充入计数盘内2个计数池,静置2~3分钟,待细胞下沉后,用10倍物镜计数2个计数池共10个大方格内(中央和四角大方格)的嗜酸性粒细胞数。滴入计数盘时不能有气泡,不可有过多的稀释标本溢出计数池外。计数时对压线细胞的处理方式:建议采用计数左上两边,不数右下两边的方法。注意细胞染色情况,分辨被染色的嗜酸性粒细胞和未被破坏的非嗜酸性粒细胞。
5.结果判断 经过计算可得到每升血液内嗜酸性粒细胞总数。计算公式:10个大方格内嗜酸性粒细胞×20×106=嗜酸性粒细胞数×109/L(注:×20为稀释倍数换算;×106为换算成国际单位制)
【参考范围】
0.02~0.5×109/L。
【临床意义】
1.网织红细胞增高 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时,网织红细胞可持续上升;骨髓受白血病或癌症等浸润时,血中网织红细胞也可呈不规则的病理性轻度增高。
2.网织红细胞降低 骨髓红细胞生成减弱,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MDS。
3.网织红细胞计数还可用于判断骨髓增生情况,评价治疗效果。
【标本要求】
EDTA-K2抗凝静脉血或EDTA-K2抗凝末梢血。
【方法与原理】
1.方法 显微镜法。
2.染色原理 网织红细胞是未成熟的红细胞,胞浆中残存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核糖体),经煌焦油蓝活体染色使其呈浅蓝色或深蓝色的网状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人工计数得到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
【仪器和材料】
显微镜,Miller网织红细胞窥盘、载玻片等。
【试剂】
10g/L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溶液。
【操作步骤】
1.染色 于小试管中滴加一滴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溶液,加入血标本1滴于上述试管中,血液与染液为1:1混合染色。明显贫血患者可适当增加血液成分的比例。新生儿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过高,可适当加大染液的比例。
2.制片 染色15~20分钟,取一滴标本制成薄血片(参考白细胞分类的制片部分)。制好的血片呈蓝色或蓝绿色,头体尾分布均匀的血片。
3.计数 使用油镜,选择红细胞分布均匀,网织红细胞染色较好的部分进行计数。首先观察视野下红细胞总数,然后计数视野下含有被染色呈网状结构的红细胞数量。
Miller网织红细胞窥盘示意图(图2-3):
图2-3 Miller网织红
细胞窥盘示意图
Miller网织红细胞窥盘计数法:在显微镜目镜下安装Miller网织红细胞窥盘,通过大小方格间9:1的比例关系来分别计数红细胞数量和网织红细胞数量。使用显微镜油镜,选取细胞分布均匀的区域,分别计数A区和B区的网织红细胞数,A区的红细胞数乘以9即相当于整个大方格内红细胞的数量。
采用Miller网织红细胞窥盘时应尽量使大方格范围内红细胞分布尽量均匀。为保证红细胞观察数量在1000个以上,A区内的红细胞数量累积应在112个以上。
4.分片后用擦镜纸将显微镜镜头擦干净。
5.结果判断 应该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的网织红细胞数,以百分率报告。
采用Miller窥盘的计算方法:累计多个视野下小方格内红细胞数量乘9超过1000时,即相当于计数了大于1000个红细胞总数,此时同等数量视野下大方格内的网织红细胞数也被累积计数。
网织红细胞数%=大方格内Ret数/(小方格内RBC数×9)×100%
【参考范围】
成人:0.5%~1.5%。
新生儿:2.0%~6.0%。
【临床意义】
参见血常规各单项临床意义。CH和CHCM测定原理不同,但与MCH和MCHC的参考范围范围及临床意义一致。
HDW是表示每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是否均一的参数,主要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和研究,例如在镰状红细胞贫血、α-及β-地中海贫血的诊断上有一定价值。
【标本要求】
EDTA-K2抗凝静脉血。
【方法与原理】
1.方法 采用激光散射原理和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对各种血细胞进行分析,应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仪器共有5个检测通道来完成各种血细胞的检测。
(1)嗜碱性粒细胞通道和过氧化物酶通道完成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测定。
(2)红细胞/血小板通道完成红细胞、血小板以及相关参数的测定(包括RBC、PLT、MCV、MPV、CH、CHCM、RDW、PDW等)。
(3)血红蛋白比色通道得到血红蛋白结果,并与红细胞和MCV计算得到MCH、MCHC、HDW及HCT。
(4) RET通道完成网织红细胞多参数分析。
2.原理
(1)激光散射:经试剂稀释、染色、球形化的血细胞在鞘液包裹下排成一列以恒定流速定向通过流动池(FLOWCELL)光检测区。当鞘液流中的单个细胞通过激光束(光源为半导体激光,发射波长为670nm)被照射时,细胞因本身的各种特性(如,体积大小、染色程度、细胞核密度、细胞成分浓度等)可阻挡或改变激光束的方向,产生与细胞特征相应的各种角度的散射光。利用设置在流动池周围高角度5°~15°和低角度2°~3°的两个信号检测器(光电倍增管)来检测光散射。低角度散射光主要反映细胞的数量和表面体积大小;高角度散射光主要反映细胞内部颗粒、细胞核的复杂性。细胞数量与细胞通过激光束时产生的光散射次数相关。各种检测信号被放大、甄别后经计算机处理可得到细胞的多项参数并产生散射图和直方图(图2-4)。
(2)细胞化学染色:利用过氧化酶测定通道和嗜碱性粒细胞通道进行白细胞分类(图2-5、图2-6)。过氧化物酶通道中,根据细胞化学染色的特点,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最强的过氧化物酶,中性粒细胞含有较强的过氧化物酶,单核细胞除早期原始阶段外,均含有较弱的过氧化物酶。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过氧化物酶活性。早期的原始粒细胞为阴性,原始粒细胞以下各阶段都含有过氧化物酶,并随着细胞的成熟而增强。嗜碱性粒细胞通道中,试剂中的邻苯二甲酸溶解红细胞、血小板,除嗜碱性粒细胞外,其他所有白细胞膜被破坏,胞质溢出,仅剩裸核,可用激光散射法检测。完整的嗜碱性粒细胞其体积较其他白细胞的裸核大,位于散点图的上部。
(3)网织红细胞测定原理:通过专用的网织红细胞试剂(氧氮杂芑750)将网织红细胞进行染色处理,染色后的网织红细胞内RNA含量不同,用吸收光检测法对网织红细胞进行分析,并根据网织红细胞的成熟程度不同将网织红细胞分类为较成熟的(L Retic)、中等成熟的(M Retic)、较幼稚的(H Retic)三类(图2-7)。
【仪器和器材】
德国BAYER公司ADVIA 120/2120型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图2-5 过氧化物酶通道
图2-6嗜碱性粒细胞通道
【试剂】
1.CBC试剂套装含RBC、HGB、BASO三种单独试剂,用于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测定。
2.DIFF试齐0套装含PEROX/SHEATH、PEROX 1、PEROX 2、PEROX 3四种试剂,用于分类。
3.鞘液 SHEATH/RINSE鞘液和冲洗液。
图2-7网织红细胞通道
4.AUTORETIC用于网织红细胞测定。
5.EZ KLEEN用于仪器系统清洗。
6.DEFOAMER 去泡沫剂。
7.CSF专用试剂(外带)。
8.配套的血细胞质控品和网织红细胞质控品,冰箱2~8℃保存。
【操作步骤】
1.开机、质控及检测项目预设
(1)打开电脑和显示器开关,根据提示同时按Ctrl+Alt+Del键。输入开机密码,确认,再输入登录密码,确认。
(2)打开ADVIA 120/2120血液分析仪主机电源,位于主机前面板右侧ON键,等待仪器压力、温度、试剂本底等各项指标自检。自检结果合格时屏幕数值栏显示为绿色。仪器试剂剩余量会同时显示在显示屏上,注意及时更换补充。电脑显示器左上方会显示Ready To Run,表示仪器和电脑系统已经进入工作状态。打印此仪器状态屏幕并签名保存。
(3)在电脑系统中修改储存数据的日期文件夹:Customize→SystemSetup→System Options→Data Options,将日期改为今日日期,如040520表示2004年5月20日,改正后,Save保存,确认OK,形成当日数据文件夹。
(4)质控品测定:质控品从冰箱中取出后,应恢复至室温,建议复温时间为30分钟以上。每天做3个水平CBC+DIFF即高、中、低值质控品和一个水平RETIC质控品。将质控品条码面向操作者放在标本架上,保证仪器能扫描识别条码,按Start/Stop键,仪器自动运行。测定完成后,通过QC程序检查当日质控情况。需要检查C/D L、C/D H、C/D N、RETIC L、RETIC H等项目并确认是否在控。打印当日质控数据,签名装订在册。若失控,请查找原因,并填写失控记录。QC通过后方可进行患者标本检测。
(5)预设检测项目:CBC表示仪器将预设标本按照血细胞计数项目运行;Diff表示运行白细胞分类计数;Retic表示运行网织细胞分析。可预设单项目、也可同时预设二项目或三项目,通常情况下需选用CBC+DIFF项目,Save保存。同时设置标本号和标本架号,OK确认。将标本逐一编号,并与仪器设置一致。
2.全血标本测定步骤
(1)仔细观察每份患者标本的抗凝情况,是否有细小凝块等。
(2)自动进样:将标本逐一编号后按顺序排列在标本架上,将标本架按顺序码放在仪器进样区。
(3)手动进样:通过开盖或闭盖方式随时插入待检标本,还可选择其他编号和数据传输以及打印方式。
(4)确认Start/Stop键指示灯为绿色。按Start/Stop键,仪器则按预设项目及标本号测定标本。
(5)操作者在Run Screen状态下观察仪器运行状态,标本测定情况、图形和数据、异常提示信息等。
(6)每50个标本插入一支已检测过的新鲜血标本作为比对,比较本次WBC、RBC、HGB结果与前一次结果↓值WBC≤7.5%; RBC≤3%; HCT≤3%;HGB≤3.5%;PLT≤12.5%。若达标,继续检测标本;若其中有任一项超出范围需停止检测。查找原因处理后重新测定作为比对的新鲜标本和患者标本。所有的新鲜血比对结果需操作者签名、装订、存档。
(7)注意观察每份患者标本细胞分布直方图、仪器的异常提示信息和报警信号并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8)血小板低于80×109/L,需手工镜检法复核;白细胞高于30.0×109/L,建议人工镜检复核;贫血患者检查应注意红细胞的相关参数及直方图,必要时镜检复核,观察红细胞形态。
(9)血液病患者可参考本仪器得到的白细胞分类结果,如分类图形出现明显异常时,应放弃该分类结果,直接涂片镜检分类。
(10)当LUC%(大的未染色细胞)结果高于3%时,建议用显微镜进行白细胞分类复核,防止异常细胞的漏检。
(11)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与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法有一定相关,但当Perox散射图中嗜酸性粒细胞分布区和粒细胞分布区出现明显交叉时,该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和绝对值不能采用。
(12)检测完毕后显示原始结果及图形,内置打印机可打印原始数据,还可通过LIS系统传输数据。
(13)可通过预设的程序,浏览、打印或通过网络将结果发送到计算机系统,审查和打印结果。
3.脑脊液标本的检测(ADVIA 2120)将300μl的脑脊液标本与300μl配套的脑脊液试剂颠倒混合5~10分钟后,室温放置至少4分钟后,在仪器上选择Manual Sample ID→Cerebrospinal Fluid模式进行检测。
4.录入新批号质控品参数
(1)在Tools Modify→Control Dictionary菜单下进行操作。
(2)插入新批号质控品参数软盘,点击Import键,出现对话框提示可以安装的质控信息,依次选择需要的质控水平。
(3)Tools Modify→Table Dictionary菜单下再次选择所要安装的质控批号及质控项目。
(4)每选择一个水平的质控后,点击确定后的质控数据及有效期,数据将保存到仪器的质控文件夹中。
5.仪器保养及关机步骤
(1)日保养仪器
1)除去位于Perox反应室上方的盖,用浸有EZ CLEAN试剂的棉签擦拭Perox反应室。
2)用滴管滴入EZ CLEAN至Perox反应室,约至二分之- Perox反应室处,通过反复用滴管吸取和排放EZ CLEAN液体来清洗反应室内部,最后用滴管吸出反应室的液体。
3)观察吸出的液体是否有黑色颗粒,如果有必要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其中的液体澄清为止,装回反应室上方的盖。
4)Utilities→Hydraulic Functions选择System Wash 2~3次。
5)清洗Flowcell,按照仪器提示操作,用25%V/V次氯酸钠清洗液清洗仪器Flowcell→RBC/BASO/RETIC通道。
6)清洗Flowcell,按照仪器提示操作,用EZ CLEAN试剂清洗Perox Flowcell。清洗完毕后,仪器左上角显示Ready To Run。
7)仪器表面用中性皂液或温和清洗剂擦拭。
(2)周保养、月保养请参考仪器操作手册。
(3)当日数据归档:选择End of Day,确认OK,Exit退出。
(4)关机:进入Routine Operations菜单,依次选择Log On/Off,Shut DownNT,确定Yes,等待仪器自动停止运行。
(5)关闭主机电源:等待电脑出现Restart字样(此时不可选择Restart)。关闭主机电源及显示器电源。
(6)倾倒废液:拔出废液桶上的废液管,仪器连接线,压力管,将废液桶移到可排放废液的水池中,打开放水开关。废液排尽后,关上开关,重新插好废液管,连接线,压力管。
(7)仪器的其他功能、报警信息处理、故障排除方法、质控方法、保养方法可参考仪器的帮助文件。
(8)填写仪器保养记录,装订每日质控,本底测试结果及新鲜血对比结果并签名存档。
【性能参数】
线性范围
WBC: 0.02~400 000/μI。
RBC: 0~7 000 000/μl。
Hgb: 0~22.5g/dl。
PLT: 5~3 500 000/μl。
Retic:0~24.5%。
【危急值报告】
WBC测定值≤1.5×109/L或≥30.0×109/L,中性粒细胞≤1.0×109/L(血液科、放疗科),HGB≤60g/L,PLT≤50×109/L或≥1000×109/L应及时报告临床医生。
【参考范围】
表2-1为成人参考范围。
表2-1 全血细胞分析参考范围(成人)
项目名称
|
参考范围
|
项目名称
|
参考范围
|
WBC×109/L
NEUT% LYMPH% MONO% EOS% BASO% LUC% LI% |
4.0~10.0
50~75 20~40 3.0~8.0 0.5~5.0 0~1.0 0~4 1.9~3 |
NEUT# LYMPH# MONO# EOS# BASO# LUC# |
2.0~7.5 0.8~4.0 0.12~0.8 0.02~0.50 0~0.10 0~0.4 |
续表
项目名称
|
参考范围
|
项目名称
|
参考范围
|
RBC×1012/L
HGB(g/L)
MCV(fl)
MCHC(g/L)
MCH(pg)
CHCM(g/L)
CH(pg)
PLT×109/L
MPV(fl)
MPC(g/L)
LPLT×109/L
RETIC%
CHr(pg)
MCVr(fl)
|
男:120~160;女:110~150
男:40~50;女:35~45
82~95
320~360
27~31
20~40
<15.0
320~36,0
27~31
100~300
9.4~12.5
男:0.108~0.272
44.8~77.07
306~245
0~14
0.5~2.0
26~31
101~119
|
RETIC#
|
31~82
|
【临床意义】
参考血常规检查中的各个单列项目和血常规18参数测定中的临床意义。
【标本要求】
EDTA-K2抗凝静脉血。
【方法与原理】
1.方法 流式细胞计数法(采用半导体激光器)、鞘液电阻法、RF/DC检测法、SLS血红蛋白测定法。
2.原理 仪器利用七个测量通道完成血细胞分析。
(1)流式细胞术检测原理:将经试剂稀释、染色后的血细胞悬液从样品喷嘴注入鞘流中央,单个细胞随悬液和鞘液流两股液流整齐排列,以恒定流速定向通过流动池光学检测区。当液流中的细胞经半导体激光束通过该流动池照射后产生光散射。前向散色光由光电二极管接收,侧向散射光和侧向荧光由光电倍增管(PMT)接收(图2-8)。来自前向散射光信息,反映细胞的数量和体积大小,其散射光强度与细胞大小成正比;来自侧向散射光信息,反映细胞内涵物的结构和复杂性;用荧光染料染色后的细胞被激光照射时,产生不同波长的荧光散射,来自侧向荧光信息,反映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含量,其荧光强度与核酸含量成比例,随着染色集团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也增强,通过测量荧光强度得到血细胞染色的信息(图2-9)。细胞数量与细胞通过激光束时产生的光散射次数有关。来自各种检测信号被放大、甄别后,经计算机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可得到细胞的多项参数并产生散点图和直方图。
图2-8流式细胞术检测原理
(2)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WBC/BASO)检测通道:利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术检测法。血液与表面活性剂作用后,红细胞和血小板溶解,除嗜碱性粒细胞以外的白细胞皱缩,仅剩裸核。经激光照射后,根据检测到的侧向散射光信号(X轴)和前向散射光信号(Y轴)将细胞定位于二维散点图上(图2-10)。嗜碱性粒细胞与其他细胞因容积差异而区分,嗜碱性粒细胞和裸核数之和为白细胞总数(包括有核红细胞)。
图2-9流式细胞术检测光学原理
图2-10 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散点图
(3) 4DIFF通道:利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术、核酸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法。血细胞与表面活性剂作用后,红细胞、血小板溶解,白细胞膜部分溶解出现小孔,使白细胞膜轻度损伤,荧光染料聚次甲基透过破损细胞膜进入白细胞内,与细胞核和细胞器结合,使之着色。染色后白细胞色深(未成熟粒细胞、异常细胞荧光染色更深,成熟白细胞荧光染色浅),红细胞不着色,血小板稍染色。经激光照射后产生的荧光强度与细胞核酸含量成比例,依据侧向散射光强度(X轴)和侧向荧光强度(Y轴)得到4DIFF白细胞散点图(图2-11、图2-12),包括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成熟粒细胞百分率和细胞计数绝对值,再结合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检测通道结果得出白细胞分类计数。
图2-11 白细胞分类散点图
图2-12白细胞分类散点图
(4)有核红细胞(NRBC)检测通道:利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术、核酸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法。表面活性剂可使血小板皱缩,成熟红细胞溶解,有核红细胞裸核化并缩小,而白细胞膜破坏打孔,胞质保持形态的完整。聚次甲基染料渗入白细胞并与细胞核和细胞器结合(体积大,荧光强度高),同时也使有核红细胞核着色(体积小,荧光强度相对低),经激光照射后,根据荧光强度差异(X轴)可区分白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前向散射光(Y轴)可将有核红细胞和影细胞区分开来(图2-13)。
(5)网织红细胞/光学法血小板(RET/PLT-O)检测通道:利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术、核酸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法。血细胞与试剂中的荧光染料结合,经激光照射后,根据检测到每个细胞的侧向荧光(X轴)和前向散射光(Y轴)信号,得到网织红细胞散点图(图2-14)。因白细胞所含DNA量远大于网织红细胞所含
图2-13有核红细胞散点图RNA量,白细胞荧光强度远超出网织红细胞的荧光范围,网织红细胞的荧光强度高于成熟红细胞,故可对成熟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进行区分。依据荧光强度差异将网织红细胞分为低荧光强度(LFR)、中荧光强度(MFR)及高荧光强度(HFR),并计算出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MFR+HFR)/LFR],以反映网织红细胞的成熟程度。
图2-14网织红细胞散点图
此通道还可依据侧向荧光和前向散射光信号得到血小板散点图(图2-15),当阻抗法发现血小板体积分布异常和(或)当血小板数量极低(<30×109/L)时,仪器会自动提示应进行PLT-0检测。此通道测定血小板,核酸荧光染色时,未成熟网织血小板荧光强度高于成熟血小板,可获得PLT-O计数、散点图及未成熟网织血小板比率(IPF)。
图2-15血小板散点图(光学法)
(6)未成熟粒细胞(IMI)检测通道:利用射频(RF)、电阻抗(DC)和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法。基于幼稚细胞膜上的脂质较成熟细胞少,且氨基酸较易进入细胞内的现象,在血细胞悬液中加入硫化氨基酸后,由于占位不同,结合在幼稚细胞上的硫化氨基酸较成熟细胞多,且对溶血剂有抵抗作用。因此,加入溶血剂时,成熟细胞被溶解,只留下幼稚细胞(含未成熟粒细胞、原始细胞、造血祖细胞)保持完整形态。当细胞通过存有直流和射频两个发射器的检测信号的小孔时,产生两个不同的脉冲信号,通过DC测定细胞大小(X轴),RF检测细胞核与颗粒的密度(Y轴),综合这些信息可得到幼稚细胞散点图(图2-16、图2-17)、百分率和绝对值。在HPC分析模式下,还可定量分析造血祖细胞(HPC),得到HPC百分率和绝对值。
(7)红细胞/血小板检测通道:采用鞘流电阻抗检测系统。在检测器内,样品喷嘴定位在孔的前面且与中心对齐。将稀释后的样品由样品喷嘴推入锥形室以后,由前鞘流内的试剂包裹通过小孔的中心进行检测,产生脉冲信号。通过小孔以后,经过稀释的样品由后鞘流中的试剂包裹送入捕集管中。这样可以防止该区域的血细胞回流,并防止产生假性血小板及异常血细胞脉冲(图2-18)。脉冲数代表细胞数,脉冲高度代表细胞大小。脉冲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得到红细胞和
血小板数及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图2-19),利用RBC累计脉冲高度检测系统计算血细胞比容(HCT),由RBC、HGB和HCT计算得到MCV、MCH、MCHC,通过计算还可得到RDW-SD、RDW-CV、PCT、MPV、PDW、P-LCR等参数。当此通道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结果异常时,可提示转换至RET/PLT-O通道检测,用光学法测定血小板。得到与RBC和PLT计数相关的多项参数。
(8)血红蛋白测量通道:SLS-Hb比色法。红细胞与溶血剂作用溶解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被转化成稳定的血红蛋白衍生物(SLS-Hb)。以稀释液为空白,在555nm波长比色,根据标本的吸光度值换算出血红蛋白浓度,吸光度的变化与血液血红蛋白的浓度成正比。
【仪器和材料】
日本SYSMEX公司XE-2100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电脑和管理软件、打印机。
【试剂】
1.试剂
稀释液 CELLPACK
鞘流液 CELLSHEATH
白细胞分类溶血素 STROMATOLYSER-4DL
白细胞分类染色液 STROMATOLYSER-4DS
嗜碱性粒细胞溶血素 STROMATOLYSER-FB
幼稚细胞溶血素 STROMATOLYSER-IM
血红蛋白溶血素 SULFOLYSER
有核红细胞溶血染色液 STROMATOLYSER-NR
网织红细胞溶血染色液 RETSEARCH-Ⅱ
清洗液 CELLCLEAN
2.质控品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专用质控品eCHECK,高、中、低三个水平。项目包括CBC+DIFF+RET+NRBC全部项目。每天检测高、中、低三个水平质控。质控品2~8℃冰箱保存。
【操作步骤】
1.开机
(1)打开IPU电源开关→自动启动XE-2100的应用程序一显示登录对话框→输入用户名及口令→OK。
(2)打开主机电源开关→仪器自动进行自检操作(微处理器检查、机械部件检查、温度检查以及空白检查)→大约10分钟后,完成空白检查后显示登录对话框→输入用户名及口令→OK。
2.质控品分析 从冰箱中取出质控品复温15分钟,每天做至少两个水平质控品→检查主机处于准备就绪状态(READY LED灯亮)→在主菜单屏幕上,选择功能菜单上的QC→Exec.QC→显示Select Fils文件清单→选择质控品批号→Select→显示Execute L-J菜单→测定质控品→测定完成,结果显示在主机屏幕Execute L-J菜单上→OK→质控数据传入LIS系统→在LIS系统查看质控数据及图形→若在控→运行患者标本→若失控→查找失控原因并处理→重新检测质控品→确认合格→运行患者标本→打印所有质控原始数据→签名、存档→填写失控记录。
(1)手动闭盖方式检测:A.流水线方式:将质控品充分混匀后,将样品管插入样品架最右边的位置上(管位置号10)→将该样品架放在进样器左侧样品架槽内最左侧的分析位置上→按START开关→仪器自动进行吸液和分析。B.单机方式:将质控品充分混匀后,将样品管插入样品架最左边的位置上(管位置号1)→放入进架槽内→按START开关→仪器自动进行吸液和分析。
(2)手动开盖模式检测:翻转试管充分混匀质控品→小心拿下试管盖以免血液溅出→质控品管放入手动取样针中→按START开关→当READY LED闪烁时,切勿取下质控品管,此时正在吸出样品→当READY LED熄灭,并且连续两次发出短促的蜂鸣声,即可取下质控品管→加盖并按要求保存。
(3)自动进样器模式检测:将混匀好的各质控品依次放在标品架1,2,3号位置一将该样品架放在进样器右侧的样品架槽内一按START开关一样品架移向吸液点一仪器通过扫描条码自动识别质控品并自动进行吸液和分析。
3.常规标本的分析
(1)仔细观察每份患者标本的抗凝情况,是否有细小凝块、冷凝集等。
(2)对患者标本进行编号,将样品管放入样品架。
(3)在LIS系统中按同样编号录入患者信息。
(4)全血细胞检测
1)手动模式:检查仪器处于准备就绪状态(READY LED灯亮)→按主机键盘面板上的MANUAI.键一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Select mode and No屏幕一使用数字键输入Sample No(样品ID编号)→将分析模式Mode设置为Manual(手动开盖模式)/Closed(手动闭盖模式)→选择Discrete组合(例如CBC、CBCDIFF)→设置Hpc为Normal→检查所有设置并确认无误→ENTER。
①手动开盖模式:将样品管翻转充分混合→小心拿下试管盖以免血液溅出→将样品管放入手动取样针中→按START开关→当READY LED闪烁时,不要取下样品管,此时正在吸出样品一当READY LED熄灭,并且连续两次发出短促的蜂鸣声,即可拿开样品管一加盖并按要求保存一检测数据自动传输到LIS系统。
②手动闭盖方式:将样品管翻转充分混匀后,将样品管插入该样品架最右边的位置上(管位置号10)→将该样品架放在进样器左侧样品架槽内最左侧的分析位置上→按START开关→仪器自动进行吸液和分析→检测数据自动传输到LIS系统。
2)自动进样器模式:检查仪器处于准备就绪状态(READY LED灯亮)→按主机键盘面板上的SAMPLER(进样器)键→显示Sampler Setting菜单→使用数字键输入Sample No、Rack-Tube(第一个样品架号和样品管位置号)、选择Discrete组合(例如CBC、CBC DIFF)→确认无误后,将样品架放在进样器右侧的样品架槽中→在进样器样品号设置屏幕上,选择功能菜单里的Start(启动)或者再次点击SAMPLER(进样器)键→标本架将自动进入仪器检测区,进行标本分析,检测完成后自动将数据传输到LIS系统→当样品架移向进样器左侧的样品架槽中方可取出样品架一按要求保存标本。
4.造血祖细胞(HPC)分析
1)样品类型是从PBSCT患者处采集的体表血液和脐带血液,选择手动开盖模式进行检测。
2)检查仪器处于准备就绪状态(READY LED灯亮)→按主机键盘面板上的MANUAL键→使用数字键输入Sample No→在Mode选项中设置为Manual→在Discrete选项中一定要包含DIFF分析,否则Hpc分析不能执行→在Hpc选项中设置为Hpc,所有设置结束并确认无误后,按ENTER键→翻转试管充分混合样品管→小心拿下试管盖以免血液溅出→将样品管放入手动取样针中→按START开关→当READY LED闪烁时,不要取下样品管;此时正在吸出样品→当READY LED熄灭,并且连续两次发出短促的蜂鸣声,即可拿开样品管→加盖并按要求保存。
3)分析结束后,在样品号设置屏幕Hpc选项中将Hpc设置成Normal以恢复至正常模式。
5.新鲜血比对
1)在每日测定的前50个标本内挑选一个在质控合格后检测的新鲜血标本进行比对,每隔50个标本插入该新鲜血标本进行检测,使用差值检查法,计算↓值,↓=[(第二次结果一第一次结果)/第一次结果]×100%。比较本次WBC、RBC、HGB、PLT、HCT结果与前一次结果是否在允许范围内。WBC《7.5%;RBC≤3%;HCT≤3%; HGB≤3.5%;PLT≤12.5%.
2)如在允许范围内,可继续检测标本,若有其中一项超出范围需停机查找原因,处理后重新进行该新鲜标本比对测定,合格后方允许运行患者标本检测。所有的新鲜血比对结果需打印、操作者签名、装订存档。
3)若当日第一个比对血标本量已不够再继续比对使用,须从在控标本中再挑选第二个标本进行比对。依次类推,使比对工作连续贯穿于当日工作中。
6.检验结果的审核
1)检测结果自动传入LIS系统,检验人员在LIS系统签发报告。
2)签发报告时应注意观察细胞分布的散点图及直方图、仪器的异常提示和报警信息并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3)检验人员应按照《临检和细胞组结果审核和报告规则的程序》签发报告,对于异常标本需按照《血常规复检规则》进行血涂片复核后,方可签发报告。
7.录入新批号的质控品参数
(l)Change Lot(更改批次):当进行更换批次时,当前批次的QC数据就被删除。且新批次的数据就被移到当前的批次文件。IPU主菜单点击oc→e-CHECK→在Lot选项下选Current→在Level选项下分别选Level 1、Level 2、Level 3→在Mode选项下选Closed→Change Lot→显示当前批次的保存确认对话框→如果有必要保存,点击Yes→在保存选项下,选择存储盘(D盘或E盘),并以要保存的质控数据日期或质控批号命名文件夹→点击保存,各个质控批号依次保存在D盘或E盘。
(2) Lot No(批次编号):点击QC→e-CHECK→选择INST ID为XE-2100;Lot为New; Level为Level 1或Level 2或Level 3;Mode为Closed→点击LotNo→显示New Lot对话框→手动输入Lot No(质控品批次编号)、Exp.Day(质控品有效期)→OK→关闭新批次对话框。
(3)Read File(读取文件):将同封于质控品中的CD-ROM插入在IPU上的CD-ROM驱动器→点击Lot No→显示Lot No对话框→Read File→Browse→选择存储盘,显示用于批次选择的存储在CD-ROM上的文件清单→在Select栏点击所需的文件→OK→关闭新批次对话框。
(4)Target/Limit(设置靶值/界限值):点击QC→e-CHECK→Target/Limit-显示Set Target/Limit对话框→仪器识别号和文件信息将被显示在对话框的上部区域→选择所有检测项目→Read Assay(读取分析值)→显示Read Assay对话框→在Select Data栏,选择Target、Limit→OK→OK。
(5)分别选取Level 1、Level 2、Level 3三个水平的质控靶值及范围,重复上述操作。
(6)运行新质控,并确认在控,打印数据,签名存档。
8.关机
(1)主机关机:按主机键盘上的Shut Down(关机)键→在主机液晶屏幕上显示关机屏幕→将CELLCLEAN放置到手动吸液针中→按Start开关→当ReadyLed闪烁,同时蜂鸣器发出蜂鸣声时,正在进行吸液→使CELLCLEAN保持在当前状态下一当Ready Led熄灭,蜂鸣器停止时,取出CELLCLEAN液→开始关机程序→约15分钟关机程序结束后,显示Turn Off Main Unit(关闭主机)对话框→关闭主机电源。
(2)IPU关机:从File菜单上,选择Exit→显示Do you really want to exit对话框→Yes→关闭Windows系统,任务栏启动(Start)键的下拉菜单上→选择Shut Down→OK→出现对话框(现在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了)时,关闭IPU的电源。
9.维护保养
(1)日常维护
1)运行标本后清洗:按仪器主机面板上AUTORINSE清洗。
2)清洗检测管室和稀释管路(执行每日关机程序)。
(2)每1~2周执行自动进样及手动闭盖清洗碗保养。
(3)每月进行电源箱过滤网清洗。
(4)每运行30 000循环需清洗旋转阀。
(5)需要时进行的维护
1)清洗冲洗块。
2)清洗旋转阀托盘。
3)清洗穿刺取样器托盘。
4)取出凝块(排除堵孔程序)。
5)清洗IMI检测器孔。
6)清洗RBC检测器孔。
7)去除光检测器盒中流动池内的空气泡。
8)清洗光检测器盒中的流动池。
9)更换废液容器。
【判定标准】
正常血细胞分析散点图、直方图见各通道检测原理中的插图。
【参考范围】
参考血常规检查中的各个单列项目和血常规18项参数测定中的参考范围。
【性能参数】
1.精密度手动模式、进样器模式
WBC:3.0%或更低(4.0×109/L或更高)
RBC:1.5%或更低(4.00×1012/L或更高)
HGB:1.0%或更低
HCT:1.5%或更低
MCV:1.0%或更低
MCH:1.5%或更低
MCHC:1.5%或更低
PLT:4.0%或更低(100×109/1或更高)
RDW-SD:2.0%或更低
RDW-CV:2.0%或更低
PDW:10.0%或更低
MPV:3.0%或更低
P-LCR:15.0%或更低
PCT:5.0%或更低
NRBC#:25.0%或更低,或在±0.12×109/1范围内
NRBC%:25.0%或更低,或在±1.5NRBC%范围内(WBC 4.0×109/L 或更高)
RET#:15%或更低(RBC 3.00×1012/L或更高,RET% 1%~4%)
RET%:15%或更低(RBC 3.00×1012/L或更高,RET% 1%~4%)
2.准确度 手动模式、进样器模式
血细胞计数:与标准仪器分析的差值表示。
WBC:±3%范围内,或±0.20×109/L范围内
RBC:±2%范围内,或±0.03 ×1012/L范围内
PLT:±5%范围内,或±10×109/L范围内
RET#:±20%或±0.015×1012/L范围内
RET%:±20%或±0.3RET%范围内
3.线性范围 全血模式
WBC ±2.0%或±0.2×109/L(0.0~100.0 ×109/L)
RBC ±2.0%或0.03×1012/L(0.00~8.00×1012/L)
HGB ±2.0%或±2g/L(0.0~250g/L)
HCT ±2.0%或±1.0HCT%(0.0~60.0%)
PLT ±5.0%或±10×109/L(0~1000×109/L)
MCV±2.0fl
RDW-CV ±1.0%
RDW-SD ±3.0fl
RET% ±20%或±0.3RET%(0.0~15%)
4.交叉污染
WBC:1.0%或更小
RBC:1.0%或更小
HGB:1.0%或更小
HCT:1.0%或更小
PLT:1.0%或更小
5.可能的样本干扰
(1) WBC:如果显示抗溶解RBC、冷凝集素、血小板聚集、有核的RBC、冷球蛋白,会得出不精确的低WBC计数报告。
(2) RBC:如果显示冷凝集素、小红细胞、碎片红细胞,会得出不精确的低RBC计数报告。如果显示白细胞增多(>100×109/L),会得出不精确的高RBC计数报告。
(3) HGB:如果显示白细胞增多(>100×109/L)、脂血、胆红素,会得出不精确的高血红蛋白报告。
(4) HCT:如果显示冷凝集素、碎片红细胞,会得出低血细胞比容分析报告。如果白细胞增多(>100×109/L)、严重的糖尿病、尿毒症,会得出高血细胞比容分析报告。
(5)PLT:如果显示假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聚集、巨型血小板,会得出不精确的低PLT计数报告。如果显示小红细胞、碎片RBC、碎片WBC、冷白蛋白,会得出不精确的高PLT计数报告。
【临床意义】
同全血细胞分析(五分类,XE-2100型)。
【标本要求】
1.EDTA-K2抗凝静脉血。
2.抗凝体液标本。
【方法与原理】
同全血细胞分析(五分类,XE-2100型)。
日本SYSMEX公司XE-5000全血细胞分析仪增加了体液分析通道,其检测原理同全血细胞分析。
【仪器和材料】
日本SYSMEX公司XE-5000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电脑和管理软件、打印机。
【试剂】
同全血细胞分析(五分类,XE-2100型)。
【操作步骤】
1.全血细胞分析(五分类,XE-2100型)。
2.体液通道 仪器面板→选择MANUAL→在Sample No处输入标本编号→选择Mode(模式)为1 Manual(开盖模式)→选择Discrete为3 CBC+DIFF→选择Sample(标本类型)为3 Body Fluid→按ENTER键,进入BF Manual,仪器自动进行Background Check(背景清洗)→背景清洗完毕,仪器处于准备就绪状态(READY灯亮)→充分混匀标本,小心取下样本管盖,以免体液溅出,将样本管放入手动取样针,按下START(启动)键→READY灯熄灭后(短“哗哗”声响两次),拿开样本管,仪器进行检测一测定完成后,从IPU主屏上点击Browser(浏览器)→Research(BF)查看各参数。
【判定标准】
同全血细胞分析(五分类,XE-2100型)。
【参考范围】
同血常规检查中的各个单列项目和血常规18项参数测定中的参考范围。
【性能参数】
1.精密度 手动模式、进样器模式,同全血细胞分析(五分类,XE- 2100型)。
2.准确度 手动模式、进样器模式,同全血细胞分析(五分类,XE-2100型)。
3.线性(全血模式)
WBC±2.0%或±0.2×109/L(0.00~100.00×109/L);±6.0% (100.01~310.00×109/L);±11.0%(310.01~440.00×109/L)
WBC-D ±2.0%或±0.2×109/L(0.00~100.00×109/L);±6.0%(100.01~310.00×109/L);±11.0%(310.01~440.00×109/L)
RBC ±2.0%或±0.03×1012/L(0.00~8.00×1012/L)
HGB ±2.0%或±2g/L(0.0~250g/L)
HCT ±2.0%或±1.0HCT% (0.0~75.0%)
PLT ±5.O%或±10×109/L(0~2000×109/L);±6.0%(2001~5000×109/L)
RET% ±20%或±0.3 RET% (0.00~23.00%)
RET# ±20%或±0.015×1012/L(0.0000~0.7200×1012/L)
NRBC% ±20% (0.0~464.0/100 WBC)
NRBC# ±2.0%或±2.0×109/1(0.00~19.20×109/L)
HPC# 0.000~0.500×109/L
【临床意义】
同全血细胞分析(五分类,XE-2100型)。
【标本要求】
EDTA-K2抗凝静脉血。
【方法与原理】
1.方法 流式细胞计数法(采用半导体激光器)进行白血细胞和五分类分析。鞘流电阻抗检测系统进行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SLS血红蛋白检测法分析血红蛋白。
2.原理
(1)流式细胞术检测原理:同全血细胞分析(五分类,XE-2100型)。
(2) DIFF通道:利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术、核酸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法,此通道可将白细胞分成五类。血细胞与表面活性剂作用后,红细胞、血小板溶解,白细胞膜部分溶解出现小孔,使白细胞膜轻度损伤,荧光染料聚次甲基透过破损细胞膜进入白细胞内,与细胞核和细胞器结合,使之着色。染色后白细胞色深(未成熟粒细胞、异常细胞荧光染色更深,成熟白细胞荧光染色浅),红细胞不着色,血小板稍染色。经激光照射后产生的荧光强度与细胞核酸含量成比例,依据侧向散射光强度(X轴)和侧向荧光强度(Y轴)得到DIFF白细胞散点图,包括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和绝对值,以及白细胞总数。
(3)红细胞/血小板检测通道:同全血细胞分析(五分类,XE-2100型)。
(4)血红蛋白测量通道:同全血细胞分析(五分类,XE-2100型)。
【仪器和材料】
日本SYSMEX公司XS 8001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电脑和管理软件、打印机。
【试剂】
1.稀释液 CELLPACK(PK-30L)。
2.血红蛋白溶血素 SULFOLYSER(SLS-210A)。
3.白细胞分类试剂 STORMATOLYSER 4DL(FFD-200A)。
4.白细胞分类染色液 STROMATOLYSER-4DS(FFS-800A)。
5.质控品血细胞分析仪专用质控品eCHECK,高、中、低三个水平。包括CBC+DIFF全部项目。每天检测至少两个水平质控。质控品2~8℃冰箱保存。
【操作步骤】
1.开机
(1)打开IPU电源开关→自动启动XS 800i的应用程序,显示登录对话框→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确认进入IPU。
(2)打开主机电源开关→等候IPU与主机通信连接→主机自动进行自检操作→自动本底测试→本底通过后,主机指示灯变绿,表示仪器处于待机状态,可以开始检测。
2.质控品检测 从冰箱中取出的质控品复温15分钟,每天至少做2个水平质控品。
点击“手动”→出现“手工样本号”对话框→点击“质控”→出现“选择质控文件”对话框,选择用于质量控制分析的QC文档(QCl-QC20)→点击“确定”→进入L-J XS-800i界面→充分混匀质控标本,打开质控品管盖,将吸样针浸没在质控液中→触动“启动”面板→仪器发出“嘀……嘀……”声音,待声音结束时移开质控液,并加盖妥善放置→仪器自动分析质控样本→分析完毕后显示分析结果→按“接受”按钮并开始检测另一水平质控品→质控数据同时会传输到LIS系统。
在LIS系统查看质控数据及图形,若在控,运行患者标本;若失控,查找失控原因并处理,重新检测质控品,确认合格后方可运行患者标本。打印所有质控原始数据、签名、存档、填写失控记录。
3.常规样本检测
(1)手动模式:点击“手动”→出现“手工样本号”对话框→输入所测标本的样本号→选择分析模式“CBC”或“CBC+DIFF”→选择样本预稀释模式“否”→点击确认→混匀标本,将吸样针充分浸没于标本中→触动“启动”面板,仪器发出“嘀……嘀……”声音,待声音结束时移开标本,妥善放置→仪器自动分析样本→分析结束后在“管理器”中,观看结果、直方图和散点图→屏幕右下角显示下一个标本的检测序列号,待绿灯再次亮时,可按照相同步骤开始下一标本检测。
(2)毛细管模式:样本需按1:7的比例预稀释,点击“手动”→出现“手工样本号”对话框→输入所测标本的样本号→选择分析模式“CBC”或“CBC+DIFF”→选择样本预稀释模式“是”→点击确认→混匀标本,将吸样针充分浸没于标本中→触动“启动”面板,仪器发出“嘀……嘀……”声音,待声音结束时移开标本,妥善放置→仪器自动分析样本,结果为仪器乘以7以后的最后分析结果。
4.检验结果的审核 同全血细胞分析(五分类,XE-2100型)。
5.录入新批号的质控品
(1)自动读取光盘:主菜单点击QC文档,选择要使用的QC文件号(QCl-QC20),主菜单点击“输入”→屏幕显示“输入批号信息”→点击“读取文档”→点击“浏览”→选择QC文件夹所在光盘或软盘→确定→双击分析值文件夹[批号Control级别1(11080804)],读取分析值→确定,回到“输入批号信息”屏→确定。
(2)手工输入:主菜单点击QC文档→选择要使用的QC文件号(QC1-QC20)→主菜单点击“输入”→屏幕显示“输入批号信息”→在材料栏,选择Con-trol级别1→输入批号→输入有效期→在手工设定栏,分别输入各参数的靶值、限制范围→确定。
6.关机 双击菜单→关机→跳出关机对话框→执行→主机关机程序开始,自动冲洗2分钟→关机程序结束后跳出对话框,提示关闭主机电源→关闭主机电源→在IPU窗口文件菜单下选择退出→确定→关闭应用程序→关闭Win-Aows系统→关闭电脑电源。
7.保养
(1)每日保养:每天关机自动清洗。如24小时待机,手动清洗,点击菜单一控制器→保养→自动清洗及冲洗Flowcell等。
(2)每月保养:每月或累计1200次分析之后开展一次维护,控制器→维护→每月清洗下执行。
(3)需要时进行的维护
1)更换废液容器。
2)自动清洗。
3)清洗抽吸装置托盘。
4) RBC检测器小孔清洗。
5) RBC检测器堵塞清除。
6)去除气泡。
7)清洗Flowcell分析池。
【判定标准】
WBC直方图及散点图见图2-20,RBC/PLT直方图见全血细胞分析(五分类,XE-2100型)内容。
【参考范围】
同血常规检查中的各个单列项目和血常规18项参数测定中的参考范围。
【性能参数】
1.精密度手动模式
WBC≤3.0%(≥4.0×109/L)
RBC≤1.5%(≥4.0×1012/1)
HGB≤1.5%
HCT≤1.5%
图2-20白细胞分类散点图和白细胞直方图
MCV≤1.5%
MCH≤2.0%
MCHC≤2.0%
PLT≤4.0%(≥100×109/L)
RDW-SD≤3.0%
RDW-CV≤3.0%
PDW≤10.0%
MPV≤4.0%
P-LCR≤18.0%
PCT≤6.0%
2.准确度 手动模式
WBC ±3%或±0.2×109/L
RBC ±2%或±0.03×1012/L
PLT ±5%或±10×109/L
3.线性范围 全血模式
WBC ±3%或±0.3×109/L(0.00~100.00×109/L);±6%(100.01~300.00×109/L);±11%(310.01~400.00×109/L)
RBC ±3%或±0.03×1012/L(0.00~8.00×1012/L)
HGB ±2%或±2g/L(0.0~250g/L)
HCT ±3%或±1.0 HCT%(0.0~60.0%)
PLT* ±5%或±10×109/L(0~2000×109/L);±16%(2001~ 5000×109/L)
4.可能的样本干扰 同全血细胞分析(五分类,XEH2100型)。
【临床意义】
参考血常规检查中的各个单列项目和血常规18参数测定中的临床意义。
【标本要求】
EDTA-K2抗凝静脉血。
【方法与原理】
1.方法基于VCS技术,结合全新的智能微数技术(AccuCount),先进的非线性柔变轮廓分类(AccuGate)及智能动力系统(Intellikinetics)。
2.原理
(1) Volume——电阻法:针对细胞体积的测量,运用库尔特原理进行真正的三维体积测量,即根据电阻的变化测量细胞的大小并计数。当细胞通过小孔时,细胞膜作为绝缘体,对直流电产生阻抗,从而产生与体积相关大小的脉冲。
(2) Conductivity——传导性:针对细胞内部结构的测量,运用射频能量测量细胞的高频传导性。高频传导性与细胞的体积和内部组分有关。去除体积的影响后得到阻光性参量,它直接与整个细胞的密度有关,也可以说是与细胞的内部结构有关。阻光性参量的一个重要用途是依靠单个通道就可以将嗜碱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区分开来。
(3) Laser Scatter——激光散射:针对细胞颗粒特性的测量,10°~70°的全角度激光散射量与细胞大小、颗粒特性、膜表型、反射性等有关,去除大小的影响得到转动性光散参量,它是准确区分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一个重要参数。
【仪器和材料】
美国Beckman Coulter LH 750型自动血液学分析仪,配套电脑和管理软件、打印机。
【试剂】
1.试剂 稀释剂、CBC溶解剂、DIFF Pak、Retic Pak、清洗剂。
2.质控品 Beckman Coulter LH 750型自动血液学分析仪专用质控品,高、中、低三个水平。包括CBC+DIFF全部项目。每天检测高、中、低三个水平质控。质控品2~8℃冰箱保存。
【操作步骤】
1.开机及质控
(1)打开电脑开关,输入用户名称和口令,启动工作站。
(2)执行血细胞分析仪开机程序,首先打开仪器电源,按稀释器键盘的PowerOn启动仪器,如果电源气泵灯为红色或未亮,或者分析仪屏幕空白时,表示气泵关着。按稀释器键盘上的Prime Apert启动气泵系统。然后按稀释器键盘上的Start Up,开始自动开机测试,完成开机后应检查开机测试是否合格。
(3)运行质控:质控品从冰箱中取出后复温,建议15分钟以上。操作人员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软件查看质控结果是否在控,如失控应查找失控原因并进行纠正,填写失控记录,质控数据应及时打印并签名存档。
1)自动进样方式:确定质控品已在工作站正确设定。将质控品放到标本架上,注意条形码应向外,将标本架稳妥置于仪器右侧加载床上,仪器自动开始检测。
2)手工进样方式:确定质控品已在工作站正确设定。在稀释器键盘输入质控批号,充分混匀质控品,开盖后将手动进样器针头浸入试管,仪器自动吸取质控标本。当听到“嘟”的一声,移去质控品。
2.患者标本测定
(1)选择测定模式:在工作站监视屏幕下方Default Type处选择处理标本的默认实验类型。可以选C、CD、CDR、CR和R。屏幕显示当前测定模式。
(2)标本进样及测试
1)自动进样模式:将标本放入标本架,注意条形码应向外,将标本架平放在稀释器右侧加载床上,仪器自动开始测试。仪器自动读取标本的条形码及其位置信息,相应结果自动传输到实验室信息系统。
2)手工进样模式:使用便携式扫描器读取试管条形码,或由稀释器键盘输入标本号。其余同质控的手工进样方式。
(3)结果查询和处理:在中央命令栏选择Patient显示患者测试屏幕。在此屏幕中选择Results&Graphics结果或图形屏幕,显示标本测定的参数、识别信息统计、CBC数据、分类数据、网织红细胞数据等。注意观察标本结果的二维点射图、三维点射图、细胞分布直方图、仪器的异常提示信息和报警信号并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3.关机 操作每日关机(每24小时至少执行1次):在稀释器键盘,按ShutDown,让清洁剂浸泡管道30分钟以上,再按Power Off关机,最后关闭仪器电源。按退出键注销电脑工作站,最后关闭电脑。
4.日常保养
(1)每日保养:每日开关机时执行Start Up及Shut Down,仪器自动进行清洗。
(2)每两日保养:运行F06、F85、F87、F93等保养程序,擦拭自动及手动进样器,清洁条码阅读器,仪器除尘。
(3)每月保养:清洗计数池,清洗分血阀、清洗空气过滤网。
【判定标准】
正常血细胞分析图见图2-21。
【参考范围】
参考血常规检查中的各个单列项目和血常规18参数测定中的参考范围。
【性能参数】
线性范围
WBC:0.00~400 000/μl(0~400×109/L)。
RBC:0~8 000 000/μl(0~8×1012/L)。
Hgb:0~25g/d1(0~250g/L)。
PLT:0~3 000 000/μl(0~3000×109/L)。
MCV:0~150fl。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