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技】检验科医疗诊疗规范——第二篇 临床基础检验21-30
作者:王泓 日期:2014-06-19
【标本要求】
使用EDTA-K2、EDTA-K3或EDTA-Na2抗凝静脉血。
【方法与原理】
根据各种细胞和细胞内成分的化学性质不同及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不同,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和化学亲和作用使血细胞受色,不同的血细胞着色程度不同,经显微镜进行血细胞形态学辨认,从而对各类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
【仪器和材料】
日本Sysmex公司SP-100/1000i自动血片制备仪、配套试剂、玻片。
【试剂】
1.CELLPACK用于冲洗整个血液吸出管线。
2.CELLCLEAN是一种强碱性洗涤剂,除去自动血片仪载片制备装置水洗后残余的剩余试剂、细胞残余和血液蛋白质。
3.瑞一姬染液A液用于自动血涂片制备装置中血片的着色。
4.瑞一姬染液B液(缓冲液) 用于将着色剂进行稀释和缓冲,从而得到最适当的着色效果。
5.甲醇。
6.玻片 推荐使用的规格为尺寸:76mm×26mm,或75mm×25mm;厚度:0.9~1.2mm;磨砂部分长度:15~20mm;边角处理:切边圆形边缘。
7.血液采集管 标准真空采血管。
【操作步骤】
1.开机 按主机显示器右侧的启动开关打开电源,等待仪器自检,包括系统检查、关机检查和机械初始化,自检结果正常后,电脑显示器左上方会显示Ready,表示仪器和电脑系统已经进入工作状态。
2.制备血涂片
(1)手动模式制备涂片的设置:按Manual→SAMPLEID输入标本识别号→输入设置需要的手动运行模式,可以选择[Smr+Sta]、[Smear]、[Stain](注意:手动模式前需要手动混匀血液。)。
堆片+染色(Smr+Sta)模式:Sample Setting→输入编号→ENTER→将血液采集管放置于标本架10号位置上,采集管对准左侧抓手→Manual Start。
单纯染色(Stain)模式:手工涂片后,在磨砂部位编号,将血涂片放置于单片盒内,打开仪器上方黑色盖子,拉开手动染片夹→放入单片盒→ManualStart。
可选择设置范围为:
1)标本管(选择标本管类型).[Micro]微量管;[Closed]闭合管。
2)角度(设置涂片角度):由[Level l]至[Level 5]分为5级。
3)载片(设置载片位置):[Either]、[Pos.l][Pos.2]。
4)主计算机查询(设置主机查询):[Use]或[Not Use]。
5)载片数(设置每个标本制备的载片数):[1]或[2]。
(2)自动模式制备涂片
1)单机版模式:将样本放在与样本号相同位置的样品架上,放在仪器进样槽内(入口),按流水线RS-N(传送)的Start键。
2)流水线模式:血液分析仪检测后将结果传送到Labman中文软件,Lab-man根据设置好的推片规则判断该标本是否需要推片,如需推片Labman可将相应的样本通过流水线送至染片机,确定试管位置、标本号后发送到流水线控制软件Lasc,推片机则将该标本自动推片。
(3)查询涂片和染色结果:按Smearlist可查询标本是否涂片,是否染色。
(4)样本编号、条码号、试管架和位置好会自动打印在玻片上。
3.关机
(1)完成每天工作后,执行关机1,清洗液压系统:完成每天的运行工作以后,运行关机1程序。如果仪器连续运行,每24小时至少运行一次关机1程序。
将内充大约2ml CELLCLEAN溶液的血液采集管置于标本架10号位置上,采集管对准左侧抓手的前面用于吸液→Shutdown→OK 1。
(2)等待清洗完毕,关闭主机电源。
(3)填写当日保养记录并签名。
4.维护和检查
(1)日常维护和检查
运行关机1程序(清洁液压系统)
1)清洁展开玻璃:Maint→Spreader glass→Execute→涂片装置移动→擦拭展开玻璃→OK→Cancel。
2)检查捕集室和排液管中的水位。如果有,将其倒掉。
3)更换着色室内的着色溶液:Maint→Reagent Replace→Stain 1,Stain 2→OK。
(2)每周一次的维护和检查
1)清洁着色过程:Maint→Rinse→Stain Line→OK。
2)运行关机2程序:将内充大约2ml CELLCLEAN溶液的血液采集管置于标本架10号位置上,并放在左侧抓手的前面用于吸液→Shut down→OK 2。
(3)每月一次的维护和检查
1)清洁支架、右侧的支架槽、左侧的支架槽和测量线。
2)按需要清洁单片盒:取出仪器上的单片盒,并充上甲醇→停留大约10分钟→10分钟以后倒掉甲醇,充上离子交换水(或纯净水)→将单片盒彻底干燥,直到盒内外没有水滴。
(4)仪器的其他功能、故障排除方法、保养方法可参考仪器的帮助文件。
【临床意义】
CellavisionTM DM96是辅助进行血涂片形态学检查的设备,可用于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形态学特性描述,血小板估测和分布的分析。有关白细胞分类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临床意义参考白细胞分类检查。
【标本要求】
瑞一姬染色的血涂片。
【方法与原理】
血涂片经瑞一姬染色后,置于Cellavision分析系统内。通过高质量数字影像和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系统,仪器提取细胞的大小、形状、颜色、核质比等360多个参数,并对细胞进行全面图像分析,包括各类血细胞形态、白细胞分类、血小板数量和分布、其他异常形态等。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自动完成涂片的进样、定位、镜头调焦、加油、抓取图像和预分类等工作,操作人员在电脑屏幕上对已经分类的图像结果进行确认来完成整个形态学检测。
【仪器和器材】
瑞典Cellavision AB公司Cellavision DM96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玻片、Cellavision专用镜油、条码、玻片匣。
玻片推荐使用规格,尺寸:76mm×26mm,或75mm×25mm;厚度:0.9~1.2mm;
磨砂部分长度:15~20mm;边角处理:切边圆形边缘。
【操作步骤】
1.开机 打开仪器操作电脑开关,打开仪器主机开关,直到仪器显示灯闪动后长亮,进行用户登录,密码为“admin”,点OK键。
2.样本检测 将染色后的血涂片贴好样本条码,放入玻片匣,将玻片匣放入装载舱,关门,按电脑屏幕上右箭头键,样本自动进行检测。
3.结果分析 在数据库中将需要查看的样本添加到Worklist,双击Worklist中的样本进入分析界面,由操作人员验证细胞预分类是否符合规范并对预分类错误的细胞重新分类。观察顺序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最后签字。
4.关机
(1)取出所有玻片(Slide)/玻片匣。
(2)左上角File中Exit退出系统,选择Yes,按电脑电源键(短按),选择Shut off关闭电脑,关闭仪器主机。
(3)填写当日保养记录并签名。
5.维护和检查
(1)日维护
1)清洁载物台上的镜油(用干净的脱脂棉、棉签或者纱布擦拭)。
2)检测完毕后从下抽屉取出全部的玻片匣。
3)查看仪器内部油罐的油量是否足够第二天使用。
建议高负荷实验室1~2天进行细胞定位检测,操作方法与正常标本一致,但条码需要贴QC开头的,按照Tools、Cell Location、查看QC细胞定位结果。
(2)周维护:使用脱脂棉清洁物镜(用蘸有乙醚的擦镜纸擦拭50倍、100倍的镜头)。注意:小心擦拭,保证物镜上没有镜油残留,擦拭完毕后需做质控保证仪器状态。
仪器的其他功能、故障排除方法、保养方法可参考仪器的帮助文件。
常规注意事项:镜油量低于红线时需要添加镜油。添加镜油时请避免气泡,并不超过黑线。
【参考范围】
1.白细胞
成人(%) 儿童(%)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5 3~8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 30~65
嗜酸性粒细胞 0.5~5 1~5
嗜碱性粒细胞 0~1 0~1
淋巴细胞 20~40 30~56
单核细胞 3~8 2~6
2.红细胞 瑞氏染色血涂片正常成熟红细胞形态:双凹圆盘形,细胞大小相似,平均直径7.2μm(直径范围6~9.5μm);淡粉红色,红细胞的边缘厚而中央薄,中央1/3位生理性淡染区;胞质内无异常结构。
3.血小板 瑞氏染色血涂片正常血小板形态:多为圆形、椭圆形或略欠规则,直径为1.5~3μm,呈散在或簇状分布。胞质呈淡蓝或淡红色,中心部位有细小、分布均匀而相聚或分散于胞质中的紫红色颗粒。
1.门诊及病房的初诊患者符合下列任意一条,即进行血涂片复核。
初检患者自动化血常规分析的形态学复检规则
(1)共同规则(Sysmex XE-2100/XT-1800i/XS-800i/Bayer2120)
序号相关参数
|
复检界定标准
|
1白细胞计数(WBC)
2血小板计数(PLT) 3血红蛋白含量(Hb) 4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C) 6白细胞分类(DC) 7中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NEUT#) 8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LYM#) 9单核细胞计数绝对值(Mono#) 10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EOS#) 11嗜碱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BASO#) 12血液科标本 |
<3.0×109/L或>30.0×109/L
<80×109/L或>1000×109/L <70g/L或>180g/L <75fl或>105fl >380g/L 无分类 <1.0×109/L或>20.0×109/L <0.4×109/1或>5.0×109/L >1.5×109/L >2×109/L >0.5×109/L 全推 |
(2)Sysmex系列(Sysmex XE-2100/XT-1800i/XS-800i)共同报警信息
序号相关参数
|
复检界定标准
|
1红细胞报警(RBCIPMessage)
2白细胞报警(W1BCIPMessage) 3白细胞报警(WBCIPMessage) 4白细胞报警(WBCIPMessage) 5白细胞报警(WBCIPMessage) 6白细胞报警(WBCIPMessage) 7血小板报警(PLTIPMessage) |
不均一性红细胞或红细胞聚集或红
细胞碎片或红细胞溶血不良 原始细胞 未成熟粒细胞 白细胞异常散点图 核左移 有核红细胞 血小板异常分布或血小板聚集 |
(3)Sysmex XE-2100 /XS-8001共同报警信息
按照复检规则筛选每日血常规标本,筛出的血常规标本,将LIS号填写在《临检组血细胞分类镜检表》中,形态复检组人员进行制片染色及显微镜下分类。
分类结果按照当日编号填写在《临检组血细胞分类镜检表》中,签字存档,表格与血片均保存1年。
2.如果同仪器分类结果差异较大(具体标准见表),则填写入工镜检结果,并计算绝对值后发出,删除仪器分类数据。
3.如果结果符合仪器数据及图形报警信息,则可发仪器数值,并在备注栏注明“分类已镜检复核”。
4.若为罕见异常分类结果,可请骨髓形态镜检人员进一步帮助鉴定。
5.所有需要人工复检的血常规报告由形态复检组人员在LIS中审核该报告。
6.需要人工复检的血常规报告在标本接收后1小时内,遇到时间超时的报告要主动与患者及临床沟通,说明具体原因,避免报告延迟引发的纠纷。
7.PLT需镜检的标本在复核后将数值及是否聚集信息均填写在《临检组血细胞分类镜检表》中,并签名确认。
8.急诊检验夜间遇到分类不确定的情况要在备注中注明建议血涂片镜检复查。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加 正常人血沉速度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加快,因此老年人血沉相对较快。幼儿期间的生理性贫血期、妇女经期、孕妇妊娠3个月至产后1个月血沉会加快。
2.病理性增加 急性炎症如急性细菌性感染、风湿病、高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结缔组织病、慢性肾炎、肝硬化、巨球蛋白血症、组织损伤及坏死如心肌梗死、高胆固醇血症、恶性肿瘤、贫血、血管炎等。
3.疾病复发时或活动,血沉加快,因此是判断疾病复发或活动与否的指标之一。
【标本要求】
1.枸橼酸钠抗凝血标本,3.8% (0.109mol/L)枸橼酸钠0.4ml与静脉血液1.6ml充分混合均匀。
2.BD公司黑色头盖的专用真空采血管,将血液抽取到刻度线为止,并立即充分混匀,防止凝血,抗凝剂和血液的比例应准确保持在1:4。抽血后立即送检,3小时内完成测定。
【方法与原理】
1.方法 魏氏血沉测定法。
2.原理 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带有负电位,能保持红细胞间互相分离状态,使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红细胞下沉速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下沉阻力和电位变化两方面。血液经抗凝处理后,在魏氏血沉管内直立1小时后,读红细胞自然沉降的毫米数,以第1小时沉降毫米数报告。血沉下降速度与血浆蛋白的量和质、血浆中脂类的量和质、红细胞的大小多少以及是否成缗钱状相聚有关。
【仪器和器材】
魏氏血沉管、血沉架、洗耳球、定时钟和橡胶盖。
【试剂】
3.8% (0.109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或专用黑色头盖真空抗凝管。
【操作步骤】
1.将送检的标本轻轻摇动混合均匀,并观察送检标本是否合格。
2.将魏氏血沉管下端插入试管内,用洗耳球在管的上方加负压,吸取标本至血沉管的0刻度处,然后将其移至血沉架上,垂直竖立,如倾斜度>3°将会对血沉测定产生明显影响。
3.打开定时器,定时60分钟。
4.为防止血液向下渗出,应在血沉管下端加一橡胶盖。
5.室温静置1小时,观察血浆高度(即血细胞血浆交接处),以红细胞下沉的毫米数报告。如果交接处不明显,可选择交接变化区域的中心部位读取结果。
【参考范围】
男:0~15mm/h。
女:0~20mm/h。
【临床意义】
同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标本要求】
采用Greinaer Bio-One公司黑色头盖的专用真空采血管,准确抽取血液1.6ml,并立即颠倒混匀8次。抗凝剂和血液的比例应保持在1:4。抽血后立即送检。3小时内完成测定。
【方法与原理】
1.方法 光电比浊、红外线扫描法,动态分析红细胞下沉的各时段血浆的透光度。
2.原理 采用魏氏法测定原理。血液在专用血沉管内经抗凝处理后,被放置在血沉仪内,红细胞开始自然沉降。仪器每隔一定时间对血沉管进行扫描,通过透光度的改变来判断红细胞沉降的位置并换算为红细胞沉降的毫米数,以1小时沉降毫米数报告。血沉下降速度与血浆蛋白的量和质、血浆中脂类的量和质、红细胞的大小多少、是否成缗钱状相聚有关。
【仪器】
Greiner自动血沉测定仪和Vacuette自动血沉测定仪。
【试剂】
仪器配套专用含3.8% (0.109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血沉测定试管,Bio-Rad质控物(两个水平)。
【操作步骤】
1.打开仪器开关和打印机开关,仪器自动运行预热和自检程序。
2.将质控品随机放入检测孔内,判断结果是否在控。
3.将送检标本及对应化验单逐一编号,颠倒混匀标本。
4.将血沉管按编号插入仪器的相应检测孔内,或选1 ID→仪器出现insert ID提示语→输入样品号(如6001)→按面板Ent键→将血沉管插入仪器检测孔内。此时仪器在相应的位置显示a,如仪器显示E表示所测标本有问题。
5.仪器开始扫描和测定。可随时插入新标本,仪器可分别对每个插入的标本进行定时测定。仪器测定标本时加盖仪器茶色顶盖,以免外界光源影响检测结果。
6.测定完毕后在相应的位置显示X,此时仪器可自动打印结果,也可通过屏幕显示测定结果、或自动传入LIS系统。
7.工作完毕后按“Power”关机,并确认测试孔内无标本后,依次关闭打印机和血沉仪。用沾有中性皂液的潮湿软布轻轻擦拭仪器外观。
8.结果判断按仪器打印的结果报告数据,或通过选择DISP和N键在屏幕上依次阅读和记录结果或在LIS系统中审核报告。用30分钟快速测定方法时,对血沉较高的标本有一定影响,如仪器显示E,需检查标本量是否合格、是否溶血或凝血,如果标本不合格,需重新采集合格标本重新检测。
【参考范围】
同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健康人中浓度很低。任何伴有侵袭性细菌感染,炎症或者组织受损的疾病情况下,患者血清中都会伴有CRP浓度的增高。CRP增高非常迅速,在炎症开始后的6~12小时中就可以检出CRP升高的情况。CRP的峰值比其他炎症指标更早出现,可提供用作诊断炎症疾病的早期指标。
【标本要求】
1.EDTA-K2抗凝静脉血或EDTA-K2,抗凝末梢血。
2.血清标本。
【方法与原理】
1.方法免疫比浊法。
2.原理 标本中的CRP和抗人CRP抗体包被的微粒进行反应,反应生成物改变了溶液的浊度,通过QuikRead仪器进行比浊测定,其浊度大小与标本中的CRP成正比。
【仪器和材料】
芬兰Orion Diagnostics公司QuikRead快速C反应蛋白分析仪、20μl定量加样器和一次性滴头。
【试剂】
1.QuikRead试剂盒包括CRP试剂帽、缓冲液、比浊管、磁卡。
2.QuikRead配套质控品。
【操作步骤】
1.打开开关,仪器进行自检。
2.将磁卡磁条面向操作者在刷卡槽内刷卡,磁卡内含有相应试剂的批号和有效期、相关参数等。请注意使用同一批号的磁卡、缓冲液和试剂帽。读卡完成后,仪器显示READY FOR USE。
3.测试空白本底取1ml缓冲液于比浊管中,当仪器显示Blank measured, Add reagent时,按下试剂帽的中间部分,将干试剂加到比浊管中,从测定孔中取出比浊管,按屏幕显示……时,颠倒混匀标本数次。仪器显示Insert the cuvette for measurement时将混匀好的比浊管放到仪器的测定孔中,在120秒后显示结果,空白结果应<8mg/L。
4.按照以下5~8步骤测定质控品,确认在控并签名存档,若失控则停止运行患者标本,查找失控原因,处理后运行患者标本,并填写失控记录,签名存档。
5.将1ml缓冲液加入比浊管中,用20μl定量加样器取20μl全血加入比浊管缓冲液中,反复吹打数次以便将管尖内残留标本全部打入管内。盖上CRP试剂帽,拧紧,轻轻混匀(注意不要颠倒),溶液变成亮红色,将比浊管插入到仪器的测定孔中,注意不要触摸比浊管底部。
6.仪器显示Measuring blank,在40秒内仪器可完成空白检测。
7.当仪器显示Blank measured,Add reagent时,按下试剂帽的中间部分,将干试剂加到比浊管中,从测定孔中取出比浊管,按屏幕显示……时,颠倒混匀标本数次。
8.仪器显示Insert the cuvette for measurement时将混匀好的比浊管放到仪器的测定孔中,在120秒后显示结果。
9.在结果未出来之前,不要将标本从测定孔中取出,记录结果后,才可以测定下一个标本。一旦将标本取出,结果会自动消失。如果当前所测的结果丢失,需要重新进行测定。
10.若结果超出160mg/L,需稀释重新测定。
11.如果用血清标本只需加样12μl即可,其余步骤相同。
【参考范围】
<8mg/L。
【临床意义】
由于淋巴系统病变,淋巴回流受阻,内压增高使淋巴管与泌尿道之间形成通道,淋巴管内乳糜液流入肾盂,从尿中排除,尿呈乳白色,称乳糜尿。
因丝虫或其他原因阻塞淋巴管,尿路淋巴管破裂而形成乳糜尿。丝虫病患者乳糜尿沉渣中常见红细胞,并可找到微丝蚴。同时用于胸腔或腹腔积液的乳糜定性实验。
【标本要求】
尿液或胸腹水标本3~5ml。
【方法与原理】
苏丹Ⅲ脂肪染色法:根据脂肪特性,用乙醚等有机溶剂抽提乳糜微粒、脂肪小滴,再用脂溶性染料苏丹Ⅲ对乙醚提取物进行染色识别。经乙醚萃取后的样本,其浊度程度减轻或变澄清。萃取物染色后涂片,镜下可见脂肪颗粒被染成大小不等的橘红色球形小滴。
【仪器和材料】
显微镜、一次性吸管、载玻片、100mm×10mm玻璃试管。
【试剂】
乙醚和苏丹Ⅲ饱和溶液(95%乙醇加苏丹Ⅲ粉末,制成饱和溶液备用)。
【操作步骤】
1.在玻璃试管内加入标本3~5ml,再加入等量的乙醚,封住试管口,用力充分振摇,使脂肪溶于乙醚。静置数分钟后,2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
2.用一次性滴管吸取乙醚与标本相交处界面层的标本,将其滴于载玻片上,立即加饱和苏丹Ⅲ染液染色。
3.立即放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全部标本分布区,特别注意标本边缘区,观察是否有橘红色脂肪小滴。
4.结果判断偶见细小橘红色脂肪小滴可做可疑报告,见较大和多量橘红色脂肪小滴报告为阳性。注意区分显微镜下被染为橘红色脂肪小滴和黄色脂肪小滴的区别。
【参考范围】
阴性。
【临床意义】
1.主要用于妊娠筛查和诊断。
2.异常妊娠,如宫外孕时,hCG低于正常妊娠,仅有60%的病例可出现阳性。
3.不完全流产、正常产后4天或人工流产后2周内仍可阳性。
4.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畸胎瘤等患者尿液中hCG也会升高,临床上应该注意其与正常妊娠的鉴别。
【标本要求】
一次性洁净容器留取新鲜尿液标本,以第一次晨尿为宜,并及时送检。
【方法与原理】
胶体金标记免疫法(免疫层析法),层析膜条由保护膜、玻璃纤维膜和硝酸纤维素膜三层组成。在中间的玻璃纤维膜下端包被上胶体金标记的hCG单克隆抗体(可溶于尿液中);在下层的硝酸纤维膜上端检测线包被另一hCG单抗,在对照线包被羊抗鼠IgG抗体(不能被洗脱)。
【试剂】
尿妊娠试纸。
【操作步骤】
打开试纸包装,在化验单、标本管和试纸板上统一编号。加入3~4滴样本(大约150μl)于加样孔内,于5分钟后观察结果(勿超过8分钟)。
结果判断:试纸条上端为质控区(C),下端为测试区(T)。
阳性(+):在质控区(C)及测试区(T)均出现红线。
阴性(+):仅在质控区(C)出现一条红线。
无效:质控区(C)没有线条出现,表明结果无效,须重新测试。
【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及观察红细胞形态 主要区分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
(1)均一性红细胞血尿:以红细胞增多为主,尿蛋白不增多或增多不明显,多为非肾小球性血尿,大部分红细胞为正常形态或单一形态红细胞。红细胞外形及大小正常,血红蛋白含量一致,淡黄色,细胞膜完整。偶见丢失血红蛋白影红细胞或棘形红细胞,但形态不超过2种。
(2)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常伴有尿蛋白增多和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肾小管细胞等。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多为肾小球性血尿,即变形红细胞性血尿。表现为红细胞大小改变,形态异常和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布及含量变化,红细胞体积可相差3~4倍,多为两种以上类型变形。变形的红细胞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大红细胞、小红细胞、面包圈样红细胞、古钱币样红细胞、酵母菌状或葫芦状、颗粒状红细胞、影红细胞、皱缩红细胞、红细胞肿胀或缩小、棘形红细胞、新月形红细胞、破碎红细胞等,其血红蛋白含量不一。
2.白细胞 正常人尿中可有少量白细胞,当白细胞超过正常数量范围均属病理现象,尿中白细胞多为中性粒细胞,也可出现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变态反应疾病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尿中出现大量白细胞,可由以下疾病引起:①中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泌尿、生殖系统急性炎症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也可见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分泌物污染尿液。②尿中出现大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常见于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慢性炎症、新月形肾小球肾炎、应用抗生素、抗癌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单核细胞减少或消失。③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过敏、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间质性肾炎、药物所致变态反应、泌尿系其他部位的非特异性炎症。④闪光细胞(在低渗条件下见到中性粒细胞呈布朗分子运动,由于光折射在油镜下可见灰蓝色发光现象,其运动似星状闪光)多见于肾盂肾炎活动期或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期。⑤脓细胞(是由炎症过程中被破坏、变形或坏死的中性粒细胞形成)见于泌尿系原(继)发性感染或泌尿生殖系邻近器官和组织疾病。
3.上皮细胞来源于肾小管、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对泌尿系统病变的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见于肾实质损害时,可出现以下几种:
(1)肾小管上皮细胞:多见于肾小管病变;肾小管有急性坏死。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常见,若成堆出现,多提示肾小管坏死性病变。
(2)移行上皮细胞:来源于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处,单独出现少量移行上皮细胞并无明显临床意义。
1)表层移行上皮细胞:又称大圆上皮细胞,多见于膀胱炎。
2)中层移行上皮细胞:又称尾形上皮细胞或纺锤状上皮细胞,多见于肾盂、输尿管和膀胱颈的炎症。
3)底层移行上皮细胞:多见于尿路炎症。
(3)鳞状上皮细胞:又称扁平上皮细胞,来自于输尿管下部、膀胱、尿道和阴道的表层。如大量增多并伴有白细胞增多,则提示炎症。女性患者应排除阴道分泌物污染的阴道表层扁平上皮细胞。
(4)柱状上皮细胞:多见于慢性尿道炎症或慢性膀胱炎。
(5)吞噬细胞:分为小吞噬细胞(来自中性粒细胞)、大吞噬细胞(来自单核细胞称为巨噬细胞),尿中吞噬细胞见于泌尿系统急性炎症。如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且常伴白细胞增多、脓细胞和细菌。其数量多少常与炎症程度有密切关系。
(6)多核巨细胞:多见于麻疹、水痘、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性感染患者尿中,亦可见于泌尿系统炎症、放疗后患者尿中。
4.管型管型一般和蛋白(白蛋白、T-H蛋白)尿同时存在,若尿中发现管型而无蛋白尿,应注意是否有假管型存在。
(1)透明管型:又称玻璃管型,主要由T-H蛋白构成,也有清蛋白及氯化钠参与。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肾淤血,恶性高血压,肾动脉硬化和肾淀粉样变性等。
(2)细胞管型:①红细胞管型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肾充血、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结缔组织病、肾梗死、肾静脉血栓形成、IgA肾病等。②白细胞管型提示肾脏有化脓性或细菌感染性病变,如急性肾盂肾炎、肾脓肿、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也可见于非感染性炎症的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性肾炎。③肾上皮细胞管型(又称上皮细胞管型)多见于肾小管病变,如急性肾小管坏死、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毒素反应、高热、子痫、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及肾淀粉样变性等。④混合管型常见于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活动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进行期、缺血性肾坏死、狼疮性肾梗死等。
(3)颗粒管型:提示肾脏有实质性病变,多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小管硬化症、肾盂肾炎等。急性肾衰竭的多尿早期可大量出现宽大颗粒管型。慢性肾炎晚期出现颗粒管型时提示预后不良。若颗粒管型与透明管型同时出现,多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小管硬化症、肾盂肾炎、严重感染以及肾动脉硬化。粗颗粒管型多见于病情较重者,在疾病进展期,此管型数量多且体积大。
(4)蜡样管型:提示肾小管有严重病变及肾单位慢性损害,愈后不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长期无尿或少尿、尿毒症、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
(5)脂肪管型:提示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可见于亚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毒性肾病等,尤其多见于肾病综合征。
(6)宽大管型:提示肾脏病变严重,多见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尿中。
(7)其他管型:如细菌管型、结晶管型、胆固醇管型等均无特殊临床意义。
(8)尿中可出现管型相似物,如类管型、黏液丝、假管型等。
5.结晶
(1)碱性或近中性尿中常出现的磷酸铵镁结晶、非晶形磷酸盐、尿酸钙、碳酸钙和磷酸钙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若尿中出现大量草酸钙结晶并伴红细胞,而又有肾或膀胱刺激时,提示泌尿系结石。新鲜尿中出现尿酸胺结晶提示膀胱中有细菌感染。
(2)酸性尿中出现的非晶形尿酸盐结晶、尿酸钠结晶、磷酸钙结晶、马尿酸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尿酸结晶:大量出现时可产生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引起肾小管堵塞及肾小管间质性病变。
(3)病理性结晶:①胱氨酸结晶:提示肾或膀胱结石,在遗传性胱氨酸尿症、严重肝脏患者、风湿病或梅毒时可见;②胆固醇结晶常见于乳糜尿、膀胱炎、肾盂肾炎,偶见于脓尿患者;③亮氨酸和酪氨酸结晶多见于组织大量坏死的疾病;④胆红素结晶多见于各种黄疸患者,如黄疸性肝萎缩、重型肝炎或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
(4)药物性结晶:新鲜尿中出现大量磺胺类结晶,同时与红细胞或管型并存,多提示肾脏已受磺胺药物的损害,应立即停药,大量饮水,服用碱性药物使尿液碱化,以保护肾脏不受进一步损害。
6.尿液中的其他物质细菌、真菌、寄生虫、精子、纤维状物及混入的前列腺液、粪便、花粉、淀粉颗粒、螨类、鳞片等。
【标本要求】
10ml或10ml以上的晨起第一次或第二次尿,在1小时内送检,或上午11:O0前随机尿门诊送检。
【方法与原理】
1.方法使用流式细胞计数法及利用红色半导体激光分析尿液有形成分。
2.原理
(1)有形成分染色:UF1000i有两种染色试剂分别染色尿液颗粒和细菌,两种染色试剂均含有聚次甲基荧光染料,能对尿液中出现的颗粒进行染色。
(2)有形成分的检测:在对细胞中的特定物质进行荧光染色并调节到悬浮状后,使用鞘液包围此物质后通过喷嘴以单柱形式喷出。此时每个细胞都暴露在高度密集的激光束照射之下,单个细胞会按不同角度发出荧光和散射光,系统将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分析,为各个细胞按照荧光强度生成一维直方图,并按照荧光强度和散射光强度生成二维散点图,以识别各个细胞。
荧光强度(F1): 从染色细胞发出的荧光,反映细胞染色质的强度。
前向荧光脉冲宽度(F1w): 反映细胞染色质的长度。
前向散射光强度(Fsc): 反映细胞大小。
前向散射光脉冲宽度(Fscw): 反映细胞的长度。
电阻抗的大小: 与细胞体积成正比。
【仪器】
日本SYSMEX公司UF-1000i型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试剂】
稀释液、染液、鞘液、配套质控品。
【操作步骤】
1.开机
(1)打开IPU电源。
(2)打开启动开关。仪器进入空白检测约15分钟,这时开关亮起绿灯。
2.质控品测定
(1)在工作列表窗口中点击“手动”出现对话框→质控→确定。
(2)反复充分摇动混匀质控品(若质控液出现气泡不影响测定),将其慢慢滴入试管中约1ml,仪器吸样针浸于有质控品的试管中,按仪器启动开关键进行测定,听到提示音后将试管移开。约30秒后,数据被显示在质控曲线图上。如合格则接受。
(3) LIS电脑会自动接收分析仪传输的质控数据。双击LIS系统软件图标→输入操作者工号及密码→进入主菜单→质控管理→当日质控结果查询→选择测试仪器UF-1000i→观察当日高低值的质控参数是否在控;质控管理→质控查询打印→选择开始日期→结束日期→选择测试仪器UF-1000i→选择测试项目→选择批号→统计→观察各参数在所选择日期内的变化趋势,依据质控规则进行判断;若在控,进行患者标本的检测,若失控,按失控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3.常规标本检测
(1)将标本管编号后,按顺序排列在标本架上,将标本架按顺序码放在仪器进样区(入口)。
(2)确认启动开关指示灯为绿色。如遇仪器休眠状态时(黄灯亮),再按启动开关直至亮绿灯又可恢复工作。
(3)自动进样模式:点击工作列表窗口进样器菜单,依次输入所要测定的标本架号(1~10)和标本号(801~999),点确定开始检测。
手动进样模式:点击工作列表窗口手动菜单输入标本编号一确定;将吸样针充分浸没于混匀标本中,同时按下仪器启动开关,仪器自动吸取标本,听到“嘀嘀嘀”连续六声,将所持标本移开,仪器自动开始计数。测定完成后自动将数据传输到LIS系统。待启动开关指示灯又为绿色时,开始计数下一标本。
(4)将仪器检测完毕需要镜检的标本置于离心机中,在水平转头离心机内以相对离心力(RCF)约为400g离心。根据本实验室离心机离心半径计算转速为1500转/分钟,离心5分钟。倾倒离心后标本上清液,留取沉淀物约0. 2ml,轻轻混匀沉淀物,用吸管吸取沉淀物滴加在FastRead标准定量计数板内,用相差显微镜镜检复核。
(5)操作者应随时观察仪器运行状态,标本测定情况、检测数据、各种参数的散点图及直方图以及样本的异常提示信息等。
(6)检验报告录入与审核:LIS系统中进入主菜单→测定结果→样本信息栏→样品号一栏→输入标本编号→逐项录入患者信息、检测项目,或在医嘱号位置用条形码扫描器扫描患者信息、检测项目等。标本检测完成后,仪器自动将数据按照同样编号传输到LIS系统中。操作人员根据《临检室报告审核程序》签发报告。
4.更换试剂
UFⅡSHEATH(鞘液) UFⅡPACK SED(稀释液)
UFⅡBACK BAC(稀释液) UFⅡSEARCH SED(染液)
UFⅡSEARCH BAC(染液)
当仪器报警提示需要更换试剂时,点击确定,扫试剂盒上的条码,仪器自动灌注。
5.仪器保养及关机
(1)日保养:每天点菜单双击关机自动清洗,约10分钟仪器自动断开电源。
(2)关IPU电源。
(3)记录每日仪器运行状态、质控是否合格、日保养并签字存档。
(4)每周记录离心机运行状态,并签字。
(5)每周记录显微镜使用情况,并签字。
6.录入质控品靶值
(1)在菜单窗口工具栏中双击QC文档,点工具栏中的编辑按钮,输入对话批号信息。
(2)在组合框中选择质控材料UFⅡCONTROL-L或UFⅡCONTROL-H。输入8位数的批号。输入有效期、靶值、限制范围、下限值、各灵敏度参数的下限值、上限值、各灵敏度参数的上限值。在输入批号信息后按下“确定”按钮。
【仪器形态学警报信息】
红细胞形态学信息有:Dysmorphic(不均一小红细胞)、Isomorphic(正常均一红细胞)、Mixed(混合型),对于鉴别血尿来源具有重要价值。
其信息提示与RBC-P70Fsc参数(它反映了大多数红细胞的体积大小)和RBC-Fsc-DW参数(反映红细胞分布宽度)有关。
在RBC-P70Fsc和RBC-Fsc-DW形成的红细胞二维划分图中,以X轴表示RBC-P70Fsc参数,以Y轴表示RBC-Fsc-DW参数。可将红细胞分为正常红细胞(RBC-P70Fsc≥100ch且RBC-Fsc-DW≤50ch),表示均一性红细胞的信息,提示可能来源于非肾小球性血尿;小红细胞(RBC-P70Fsc≤80ch),表示非均一性红细胞的信息,提示可能来源于肾小球性的血尿;其余区域为混合型红细胞(Fsc-P70≥80且Fsc-DWSDFsc≥50),表示混合性红细胞的信息,提示来源于肾小球或非肾小球性血尿均有可能。
仪器主屏幕散点图图像(图2-22):
【参考范围】
尿红细胞(RBC):0~7.5个/μl(男),0~15.9个/μl(女)。
尿白细胞(WBC):0~11.6个/μl(男),0~12.7个/μl(女)。
上皮细胞:O~6.5个/μl(男),0~21.4个/μl(女)。
管型(CAST):0~1.3个/μl。
图2-22 尿液有形成分分布散点图
【临床意义】
1.比重尿比重测定主要用于了解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同时还可用于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正常人尿比重可因饮食和饮水、出汗和排尿等情况的不同而有较大的波动,一般在1. 010到1.025之间,在大量地饮水或少饮水多出汗等特殊情况下,尿比重可能会在1.003到1.030之间波动。
(1)尿比重降低: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可导致远端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使得尿比重常低于1. 010;患尿崩症的患者尿液排出量很大,比重常低于1. 003。
(2)尿比重升高: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高热、脱水、周围血液循环衰竭时。尿量减少也会使尿比重升高。此外,尿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葡萄糖、酮体和各种细胞而使尿比重被动增加。
(3)尿比重固定:尿液比重变化不大,呈等张性,表示肾实质有严重损害。
2.pH(尿酸碱度)尿液的酸碱度变化主要来源于人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的成分。如果常食用荤素杂食,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后可产生硫酸盐或磷酸盐等酸性物质,经由肾脏排出后可使得尿液呈酸性;尿路结石时,以尿酸盐和胱氨酸所形成结石多见于酸性尿中,酸中毒及服用氯化铵等酸性药物时,尿液多呈酸性。如果以素食为主者,植物中的有机酸在体内氧化后产生的酸性物质较少,故尿中排出的酸性物质少,碱基增加而使尿液呈碱性。以草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所形成的结石多出现于碱性尿中;膀胱炎、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泌尿道感染时尿液也多呈碱性;放置时间过久的尿、脓血尿等均可使尿液呈碱性。
尿液酸碱度测定独立应用时往往无明显临床意义,一般常用来与其他项目结合综合判断患者病情变化和用于监测。
3.葡萄糖 阳性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等;此外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急性心肌梗死时可出现暂时性糖尿;静脉大量输入葡萄糖、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精神激动、一次性食人大量糖类食物、哺乳期及妊娠后期,可能会在尿中偶然检测出尿糖。
4.酮体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酸中毒时会出现酮体强阳性;妊娠反应而剧烈呕吐、子痫、严重呕吐、腹泻、长期营养不良、饥饿、剧烈运动后可出现酮体阳性。
5.尿胆红素 肝实质性(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时,尿液中可出现胆红素,而在溶血性黄疸时,尿胆红素一般为阴性,此项和尿胆原共同作为黄疸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依据。
6.尿胆原 阴性常见于阻塞性黄疸。尿胆原增加则多见于溶血性黄疸和肝实质性(肝细胞性)黄疸;充血性心力衰竭,内出血等也可呈阳性。
7.蛋白质
(1)生理性蛋白尿:即暂时性尿蛋白阳性,如妊娠、剧烈运动后、受寒、精神紧张、体位性蛋白尿、青少年快速生长期等。尿蛋白定性不超过+,定量不超过0. 5g/24h。
(2)病理性蛋白尿:提示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肿瘤,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泌尿系炎症,肾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肾淀粉样变,肾动脉硬化及心力衰竭等。蛋白尿还可能是某些病理反应引起的,如:高热、高血压、膀胱炎、尿道炎、肿瘤、骨髓瘤、输血反应等。
(3)污染因素:尿内混入了阴道分泌物或混入了精子,或被其他物质污染也可造成假阳性。
8.亚硝酸盐阳性结果最常见于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有症状或无症状的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菌尿症等。尿亚硝酸盐试验阴性时并不表示没有细菌感染,只是由于某些不具备还原硝酸盐能力的细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不能显示阳性,这类细菌有不动杆菌等非发酵菌,或食物缺少适量的硝酸盐或尿液在膀胱中未能潴留4小时以上。此外标本放置过久或污染可呈假阳性,因此应综合分析其结果。
9.红细胞参考尿沉渣检查中的相关项目。
10.白细胞参考尿沉渣检查中的相关项目。
【标本要求】
1.一次性洁净容器留取新鲜尿液标本,以清晨第一次尿为宜,急诊患者可随时留取。
2.尿标本应避免月经血、白带、精液、粪便等混入。女性患者须冲洗外阴后以留取清洁中段尿为宜,男性患者也以留取中段尿为宜。
3.标本留取后,应及时送检和尽快完成测定。尿液新鲜、且不被污染是保证尿干化学测定准确性的基本要求。
【方法与原理】
1.方法反射光分光光度计法。
2.原理反射分光光度计可检测反射回来的光线颜色和强度。仪器内设有两个阅读器,每个阅读器包括一个白炽灯和一个光电管。阅读器在机械系统控制下扫描试纸条,测定每个反应区的光反射系数。白炽灯将光线投射到试纸反应区,试纸反应区的颜色变化与特定的项目反应颜色和含量有关。颜色越深表明所含物质浓度越高,此反应区域光线被吸收越多,反射回来的光线则越少,反之,颜色浅表明所含物质浓度较低,吸收光线较少而反射回去的光线较多。光电管的作用在于收集这些反射回的光线(Clinitek 200+型采用一个卤素光源和10组光导纤维传导光源和接收反射光信号),每个测定项目有相应的检测波长和特定滤光器(仪器设有四种滤光器以适应不同的检测项目,即400~510nm蓝色、510~586nm绿色、586~660nm红色、825~855nm浅红色)来检测各个反应区的光密度值,经过微机处理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一步转换为相应的临床测定值。仪器特设有两个白色“补偿区”,作为仪器定标和校准颜色的参照。
【仪器和材料】
Siemens公司 Clinitek 500型尿液分析仪和试条。
【试剂及配套品】
Siemens公司Multistix 10 SG试纸、质控品(伯乐公司提供)、配套打印纸。
【操作步骤】
(1)打开电源开关(在仪器后面电源连接线旁边),仪器将自动自检校准,自检校准合格后仪器自动进入主菜单。
(2)如仪器处于暂停状态,此时在屏幕上只显示BAYER,用手轻触屏幕,仪器立即自动恢复到操作菜单。该仪器全部功能和按键均为屏幕触摸方式。
(3)标本台上红光闪烁时,表示可以放入试纸条。
(4)将标本逐一编号,并设置仪器序号与标本号一致。将试纸条浸入盛满尿液的标本管内约1秒后迅速取出,为除去多余的尿液,应将试纸条边缘紧靠容器管壁轻轻迅速取出,放置在标本台上,仪器将自动试纸条推入。此时可进行下一个标本的检测。试纸条随用随开盖拿取,使用后及时拧紧筒盖,防止环境因素影响试纸质量。
(5)其他操作:按菜单键后可进入质控(Controls)、设置(Setup)、打印(Print)、储存(Memory)菜单,在储存菜单中能够找到以前的测定结果,并可打印出来。在进入其他子菜单后,可通过屏幕右上角的一个标有向上箭头的按键返回主菜单。
(6)清洁标本台:按菜单键,使仪器进入暂停状态,取下推纸条的黑色推手,然后向操作者方向拉出标本台,用中性皂液清洁干净后,擦干,注意不要清洗白色方块的校准模块,校准模块用棉签轻轻擦拭即可。将标本台推回原处,插好黑色推手,按屏幕右上角的向上箭头,返回操作状态。
(7)关机:每日工作完毕,清洁仪器后,关闭仪器的电源开关。
【结果判断】
仪器根据试纸条上的颜色反应,通过反射光分析法自动判读结果,自动显示、打印或传输结果。
【注意事项】
干化学法尿常规检测可能受下列因素影响:
(1)比重: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尿崩症等)或过高的尿比重时(干化学法只能达到1. 030),为精确测定尿比重,应该使用和参考物理比重计法或折射仪法测定的尿比重结果。新生儿因尿比重过低,不适宜用干化学法,建议使用折射计法。当pH>7时,应在比重测定的基础上增加0.005作为强碱性尿比重测定的补偿。尿蛋白增加对比重测定有一定影响。
(2)pH:尿液浸泡试纸条时间过长会出现减低现象,陈旧的尿液会使pH假性增高。
(3)尿蛋白:强碱性尿液(pH≥9)可使干化学法出现假阳性结果,强酸性尿液(pH≤5)可使干化学法出现假阴性结果;干化学法对白蛋白敏感,对球蛋白不敏感;大量的青霉素可使该方法产生假阴性或测定结果偏低。
(4)尿糖:本法仅能测定尿液中的葡萄糖;大剂量的维生素C可能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干扰,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尿糖测定结果偏低或呈假阴性,因此静脉大量输入维生素C后5小时内不要进行尿糖测定。
(5)酮体:本法对乙酰乙酸灵敏度为50~100mglL,对丙酮灵敏度为400~700mg/L,不与β-羟丁酸发生反应,应注意所需检查的酮体的成分区别。
(6)尿胆红素:阳光直接照射标本,胆红素会被氧化为胆绿素;尿中高浓度的维生素C和亚硝酸盐可抑制偶氮反应,出现假阴性;某些药物可干扰尿液颜色,影响反应的准确性。
(7)尿胆原:阳光直接照射标本可使尿胆原氧化为尿胆素;尿中胆色素、胆红素、吲哚、血尿等异常颜色可造成假阳性结果;对于完全阻塞性黄疸,尿胆原测定因无阴性结果,不适用干化学法。
(8)亚硝酸盐:尿液在膀胱内潴留4小时以上的标本适用于本方法;大量应用维生素C或抗生素时可出现假阴性结果。外界细菌污染或应用非那吡啶可导致假阳性结果。
(9)红细胞(潜血):可检测尿中完整和破坏了的红细胞。尿中的易热酶、肌红蛋白可引起干化学法潜血法假阳性;大量应用维生素C在一定程度上干扰试验结果。
(10)白细胞(粒细胞酯酶):此试验是根据粒细胞酯酶原理,仅可检测尿液中含有粒细胞酯酶的中性粒细胞,对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白细胞成分不能检出,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尿液被甲醛污染或含有高浓度胆红素、或患者服用呋喃妥因等药物时,可出现假阳性;尿蛋白质含量过高(≥3. 0g/L),尿液中含大剂量头孢霉素Ⅳ、庆大霉素,可使测定结果出现偏低或假阴性。
【参考范围】
蛋白质(PRO):阴性。
亚硝酸盐(NIT):阴性。
葡萄糖(GLU):阴性。
胆红素(BIL):阴性。
酮体(KET):阴性。
尿胆原(URO):≤3. 2U/L。
红细胞(BLD):阴性。
白细胞(LEU):阴性。
比重(SG):1. 010~1. 025。
酸碱度(pH):5.0~9.0。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