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肾内科医疗诊疗规范——第二章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章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简称急进性肾炎)是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剧坏转、早期出现少尿或无尿的肾小球疾病,病理表现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此病进展快速,若无有效治疗患者将于几周至几月(一般不超过半年)进入终末期肾衰竭。
    【诊断标准】
    (1)有前驱感染者常急骤起病,病情迅速进展;否则,患者也可隐袭起病,病初病情相对稳定,至一定时期后才急剧进展。
    (2)临床呈现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表现,即出现急性肾炎综合征(详见第一章“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将急剧坏转,及早期(数周或数月内)出现少尿(每日尿量少于400ml)或无尿(每日尿量少于100ml)。患者常伴随出现中度贫血。
    (3)部分患者(主要为Ⅱ型及Ⅲ型患者)尚能伴随出现肾病综合征。
    (4)B超检查双肾常增大。
    (5)此病确诊必须依靠肾穿刺病理检查,病理类型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50%以上肾小球的肾小囊内出现大新月体)。
    【疾病分型】
    急进性肾炎依据免疫病理检查结果可以分成如下3型。
    Ⅰ型为抗肾小球基底膜型,IgG及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线样沉积。此型好发于青、中年,患者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 GBM)抗体阳性,临床呈现典型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而极少出现肾病综合征。
    Ⅱ型为免疫复合物型,IgG及C3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呈颗粒样沉积。此型好发于中老年,部分患者血清免疫复合物增多,血清补体C3下降。除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外,临床尚常见肾病综合征。
    Ⅲ型为寡免疫沉积物型,肾小球内无或仅见微量免疫沉积物。此型也好发于中老年,约80%患者血清抗中性白细胞胞浆自身抗体(ANCA)阳性。除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外,临床也常见肾病综合征。
    【治疗原则】
    本病为肾内科急重症疾病,应分秒必争,尽早开始正规治疗。
    1.强化治疗
    (1)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每次0.5~1g静脉点滴,每次滴注时间需超过1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间歇3~7天后可行下一疗程,共1~3疗程。此治疗适用于Ⅱ、Ⅲ型急进性肾炎,对抗GBM抗体致病的Ⅰ型急进性肾炎效差。
    (2)强化血浆置换治疗 用离心或膜分离技术分离并弃去患者血浆,用正常人血浆或血浆制品(如白蛋白)置换患者血浆,每次2~4L,每日或隔日1次,直至患者血清致病抗体(抗GBM抗体及ANCA)消失,患者病情好转,一般需置换10次以上。适用于各型急进性肾炎,但是主要用于Ⅰ型以及Ⅲ型伴有咯血的患者。
    (3)双重血浆置换治疗 分离出的患者血浆不弃去,再用血浆成分分离器作进一步分离,将最终分离出的分子量较大的蛋白(包括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弃去,而将富含白蛋白的血浆与自体血球混合回输。
    (4)免疫吸附治疗 分离出的患者血浆不弃去,而用免疫层析吸附柱(如蛋白A吸附柱)将其中致病抗体及免疫复合物清除,再将血浆与自体血球混合回输。
    双重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治疗均能达到血浆置换的相同目的(清除致病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却避免了利用他人大量血浆的弊端。这两个疗法同样适用于各型急进性肾炎,但也主要用于Ⅰ型及Ⅲ型伴有咯血的患者。
    在进行上述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时,尤应注意感染的防治,除可参考第五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相关叙述外,尚应注意患者病房消毒及口腔清洁卫生(如用复方氯已定漱口液及5%碳酸氢钠漱口液交替漱口,预防细菌及霉菌感染)。
    2.基础治疗
    用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或泼尼松龙)配伍细胞毒药物(常用环磷酰胺)做为急进性肾炎的基础治疗,任何强化治疗都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用法参考第五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3.对症治疗
    降血压、利尿治疗可参考第一章“急性肾小球肾炎”,但是,利尿剂对重症病例疗效甚差,此时可用透析超滤来清除体内水分(参见附录二“血液透析治疗”)。
    4.透析治疗
    利用透析治疗清除体内蓄积的尿毒症毒素,纠正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以维持生命,赢得治疗时间。急进性肾炎的透析指征及方法与第五十一章“急性肾损伤”章节叙述相同。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