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肾内科医疗诊疗规范——第三十章 肾动脉血栓栓塞
作者:王泓 日期:2014-06-18
第三十章 肾动脉血栓栓塞
肾动脉血栓栓塞(renal artery thromboembolism)是指肾动脉主干或(和)其分支的血栓或栓塞,前者又可进一步分为创伤性及非创伤性血栓形成。它们常引起急性肾动脉阻塞,诱发肾梗死,临床出现急性肾损害。此病较少见。
【诊断标准】
1.发病诱因
肾动脉血栓栓塞常有明显的发病诱因,明确诱因将有助诊断。
(1)肾动脉栓塞 栓子成分主要为血凝块,其次为胆固醇结晶及脓毒性赘生物等。栓子常来源于如下位点。
①心脏:肾动脉栓塞的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最常由心房纤颤或(和)细菌性心内膜炎引起,前者的附壁血栓及后者的瓣膜赘生物都可脱落形成栓子。
②主动脉或肾动脉:特别是进行血管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术后,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胆固醇结晶栓子。
(2)创伤性肾动脉血栓 常由腹部钝性创伤引起,其中机动车事故最常见。此外,肾动脉外科手术、介入检查及治疗也能促进血栓形成。
(3)非创伤性肾动脉血栓 十分少见,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
①肾动脉内膜损伤,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感染(如梅毒)及炎症(如Takayasu动脉炎及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②高凝状态,包括抗磷脂综合征等。
2.临床表现
肾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与其堵塞部位(主干或分支)及程度(完全或部分堵塞)相关。严重堵塞可导致肾缺血及肾梗塞,出现如下临床表现。
(1)肾脏局部表现 出现剧烈腰胁痛及腹痛,患侧脊肋角叩痛;呈现血尿(包括肉眼血尿,为均一红细胞血尿)及蛋白尿(常为轻度蛋白尿);双侧肾动脉血栓还常导致无尿及急性肾衰竭。
(2)全身表现 伴随腰、腹剧痛,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肾梗死可导致发热及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并可导致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患者出现高血压。创伤性肾动脉血栓还常伴随其他器官外伤。
3.影像学检查
(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包括用或不用对比剂进行超声造影。超声检查诊断可靠性差,易出现假阴性,故仅能作为初筛检查。
(2)核素扫描 可见受损部位灌注减少或缺如,具有一定提示意义。
(3) 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 常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本病,发现肾动脉或其分支闭塞及肾梗死灶(一个或多个楔形低密度灶,无增强效应),但是需要警防对比剂肾病发生(尤其对已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进行检查时更应注意)。
(4)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它是诊断本病的“金指标” (出现充盈缺损或完全阻塞)。做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同样需要警防对比剂肾病危险。
【治疗原则】
肾动脉血栓栓塞确诊后即应尽快开始血运重建治疗,文献报道,肾缺血时间< 12小时,80%病例的肾功能可以恢复,12~18小时,仅57%病例的肾功能可望恢复,而>18小时,则几无恢复可能。
血运重建治疗的措施如下。
(1)外科手术 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血栓。
(2)血管介入 包括肾动脉介入切除血栓,及肾动脉腔给药溶栓。由于肾动脉血栓栓塞较少见,至今没有不同疗法疗效对比观察的临床试验,所以如何选择治疗方法,目前尚无明确的推荐意见,需要据情决定。
除上述切除血栓及溶栓治疗外,尚应配合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及抗凝治疗(参见第二十九章“肾静脉血栓”)。
当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并达到透析指征者,就应及时进行透析治疗(参阅第五十一章“急性肾损伤”),包括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