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神经内科医疗诊疗规范——第一篇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技朮操作常规 第二章 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
作者:王泓 日期:2014-06-17
脑电图是借助电子放大技术,将脑部神经元的自发性生物电活动加以放大100万倍并记录,以研究大脑功能有无障碍。脑电图检查是重要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目前脑电图的描记技术正向数字化发展,具有更高的方便性和实用性。脑电图特别是规范的脑电图检测能为临床提供很大的帮助。
【原理】
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的基础是神经元的电活动,因此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可以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变化和病理变化。脑电图是目前监测脑功能较为敏感的指标,通过放置适当的电极,将神经元综合电位变化放大、记录、显示于屏幕上或描记于纸上。脑电图的电位来自于皮层大锥体细胞顶树突的突触后电位。脑电位的节律则由丘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系统调节。
【适应证】
癫痫;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各种类型的意识障碍;颅内占位性病变;代谢性疾病;颅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病;脱髓鞘病变等神经系统病变,特别是对癫痫及各种类型发作性疾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分类】
脑电图的信号按传递方式可分为有线传递和无线传递,按描记方式可分为有笔描记和无笔描记。
1.常规脑电图
在其清洁去脂后的头皮上,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19个电极(双侧前额,中额,中央,顶,枕,前颞,中颞,后颞以及额中,中央中及顶中)和两个耳极。组成两种基本导联:单极导联和双极导联。描记常规包括睁闭眼、过度换气、闪光刺激的诱发,鉴于睡眠诱发和蝶骨电极有提高脑电图阳性率的优越性,推荐作为常规使用。建议描记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分析波率、波幅、波形、位相、出现部位、出现方式及对生理刺激的反应。
2.定量脑电图
使用计算机将脑电信号经过快速傅利叶转换(FFT),将脑电位的时间函数转变为频率函数。以功率谱的形式表现,即各频段的能量值。定时连续做FFT,绘成压缩谱阵,用于长时间监测。
在FFT的基础上经过内插值计算及成象技术可以绘出头形等电位功率分布图,叫脑电位分布图(BEAM)或脑电地形图。经过统计学Z检验或T检验可绘出显著性概率图(SPM)。定量脑电图除特定的研究外,不主张临床常规应用。
3.脑电图监测
(1)动态脑电图将脑电信号记录于随身携带的磁带记录盒或微型数字磁盘,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而后重放分析。观察到的是自然活动及自然睡眠状态的长时间记录,对于发作性异常的捕捉有意义。在脑电图有变化时看不到当时患者的行为或病情变化以及伪差较多是其缺点。
(2)录像脑电监测在一个荧光屏上同时显示脑电图变化和患者的视频图像。优点是可以进行长时间监测并可同时观察到患者的情况和脑电图变化,对于发作性疾病特别是癫痫的正确诊断极有价值,对危重患者的病情监护也有重要意义。
【电极种类】
安置在头皮上用以导出脑电活动的导体称之为电极。用于脑电记录的电极应该是良好的导体,易于安置、固定,最好不会给患者带来多少痛苦,即使经过长时间反复使用也不易磨损。
常用的头皮电极有针电极、管状电极和盘状电极,盘状电极也叫银盘电极,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通过电极膏粘连于头皮表面。可以进行长时间及卧位睡眠描记,也适宜于意识不清的患者。
特殊电极有蝶骨电极、鼻咽电极及颅内电极。
【电极安放】
1.头皮电极
应遵循国际临床神经电生理协会推荐的21个电极及其安放部位(早产儿及小头畸形例外);这些部位包括前额区、中额区、中央区、顶区、枕区,前颞、中颞和后颞区,还包括额、中央、顶区的中线部位以及无关电极耳极。目前10-20电极放置法已成为世界通用的标准方法,它简单、合理、基于明确的解剖标志,同时其电极间距相等、对称,便于安置及比较。电极的安放需要良好的固定,对不合作的婴幼儿必要时可用绷带固定。对于24小时以上的长时间监测应使用5%的火棉胶固定。
2.特殊电极
当普通头皮EEG结果正常或有疑问时,常借助特殊电极以发现有意义的异常所见。颅外电极主要有蝶骨电极、鼻咽电极、卵圆孔电极,颅内电极主要有硬膜下电极、皮层电极和深部电极。颅内电极主要在专业性诊疗中心应用。蝶骨电极(Sphe- noidal Electrode,SE)能对前颞底部(常见的颞叶癫痫源)的电活动进行较为满意的记录。因电极的尖端应位于卵圆孔区附近,所以要求由受过训练的内科或外科医师插入。一般应采用一根除尖端镀银导电外其余部分均绝缘的细导线,经套管针引导插入,到位后退出套管针头,留下导线备用。从技术角度看蝶骨电极导联记录应令人满意,在患者配合下,一般没有什么无关伪差活动。但蝶骨电极进行精确地定位较为困难,且插入时须局部麻醉及外科操作,这使蝶骨导联的应用受到限制。在临床实践中,蝶骨电极导联的应用多限于某些情况;如颞叶癫痫的诊断,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颞叶癫痫进行术前定位,需要捕捉数次临床颞叶发作。在做皮层电极或深部电极脑电图之前,一般应先进行蝶骨电极导联检查。冯应琨等(1983年)报告2000例使用针灸毫针作为蝶骨电极的临床应用结果,使用5~6cm长的针灸针,用高压蒸气或75%的酒精浸泡半小时消毒,手指和皮肤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后进针。进针部位在颧弓中点下2cm乙状切迹处即“下关穴”,进针时让患者口微张,不要咬牙,垂直进针约向上15度插入4~5cm直达骨壁(卵圆孔附近)。在155例怀疑颞叶癫痫的病例中,蝶骨电极较头皮电极诊断的阳性率提高30. 33%;在765例可疑颞叶癫痫表现为癫痫大发作的病例中,阳性率也提高15.16%。多年临床经验证明针灸毫针作为蝶骨电极使用简便、安全、可靠,可做为短时间常规脑电图检查使用。由于长时间EEG监测安置电极不能影响到病人的睡眠、说话和进食,还应该使用传统的蝶骨电极。
【导联设置】
每道放大器都有两个输入端,可分别接到两个电极上以记录其电位差,通常将这两个输入端称之为第一栅(G1)和第二栅(G2)。根据习惯,当G1的电位比G2为负时,要求记录到的波形是向上的(负相,阴性),反之,若G1比G2为正时,则波形是向下的(正相,阳性)。所以G1是放大器的负端,而G2是正端。
1.单极导联
单极导联为将头皮各活性电极与同侧的无关电极相联结,其描记出的脑电图为各活性电极与无关电极间的电位差。经常使用的无关电极为耳极,设定耳极为零电位,来表示头皮各个活性电极的电位绝对值。但实际上,耳极也非绝对零电位,可能受到除脑电外还有其他的生物电如心电、肌电等的影响。因此,标准单极导联描记的也只是头皮各活性电极与耳极之间的电位差,在数值上有时非常接近活性电极电位的绝对值。
推荐同时使用平均单极导联:即无关电极以各个头皮电极电位通过高电阻输入(0.5-3M)后的平均值作为基准取代耳极,以消除来自耳极的影响。
2.双极导联
双极导联为不使用无关电极而将头皮上的两个活性电极分别联结于脑电图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进行描记的方法。用双极导联法记录下来的是两个活性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在单极导联显示某一部位有异常波时,可以在双极导联上得到印证:即表现为在异常出现的部位可以看到异常波的位相倒置(或针锋相对)。双极导联的优点是较单极导联不易受到其他生物电如心电的影响,并可排除无关电极活性化所引起的伪差。双极导联必须和单极导联合并使用。单极导联是分析脑电图的基础,双极导联应结合单极导联的所见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应根据十字交叉和三角定位的原则进行双极导联设计。推荐使用下列导联设计:
纵联:Fp1 —F7—T3—T5
Fp1—F3—C3—P3—01
Fz—Cz—Pz
Fp2—F8—T4—T6
Fp2—F4—C4—P4—02
02—01—T5
横联:A1—F7—F3—Fz—F4—F8—A2
A1—T3—C3—Cz—C4—T4—A2
T5—P3—Pz—P4—T6
Fp1—Fp2
01—02
环联:01—T5—T3—F7—Fp1—Fp2—F8—T4—T6—02—01
Fz—F7—F8—Fz
Cz—T3—T4—Cz
Fz—Cz—Pz
【脑电图的描记】
1.脑电图仪的操作和保养
主张使用16导联以上同步描记的脑电图仪,任何情况下不应少于8导联。脑电图仪应增设良好的地线。要接专用电源线,电源电压为220V,应用交流电子稳压器时,需待电压稳定后方可开脑电图机的电源开关,操作动作要轻巧准确,开机后不得擅自离开仪器做其他事情。注意保护记录笔,避免因一时干扰或记录纸不平而导致记录笔的变形、折断或墨水溢出等。在描记过程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关闭电源总开关,待供电后应做短时观察,等电源电压稳定后再次开机使用。并在操作前对电极的阻抗进行常规检查,待电极安装好后应测定电极与头皮之间的电阻值,一般要求在20Ω以下,通常不应超过5Ω。对脑电图仪进行调整;检查记录墨水和记录纸是否够用,记录笔是否通畅,并测定定标电压。检查描记笔的位置;全部记录笔尖均应在零位。所有笔的高度应一致,一般50μV定标电压的振幅高度为5mm或7mm,倘若不一致可用增益微调开关调整。每支笔的笔尖应排列在同一条线上。阻尼大小要适中。需要校正时间常数,时间常数设定为0.3是合理的。增益的调节通常采用50μV/5 mm或7mm,但常需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增益。调整高频滤波。调整记录纸速度;常规脑电描记速度为3cn√s,定标电压或进行过度换气时,可采用1.5或2. 0cm/s。在每份EEG的开始和结尾部均应定标,记录前应调整所有的频道,保证定标中各支笔均为一致且有标准的定标信号。在记录过程中如改动了仪器的设置(增益、滤波、时间常数及纸速),应在改变的当时立即在图中标明。最后的定标应为描图结束时的仪器设置。
3.描记规范
(1)工作环境:
脑电图室应设在较安静的区域内,防止噪音,尽可能远离变压室、理疗室和放射科,以避免电磁干扰。工作房间可分为检查室、记录室、读波室和储藏室。室温应适中,避免过冷产生肌电伪差,过热出汗致基线不稳。光线略暗,避免光线对视觉的刺激。
(2)患者准备:
患者来检测前,清洗头发,不搽发油,并告知先进食以避免低血糖对脑电的影响,有特殊情况例外。对患者应详细说明检测方法,要求患者安静少动,对某些特殊试验更应说明注意事项,避免由于精神紧张影响脑电描记。
(3)描记程序(推荐)
1)描记时须写上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描记日期和时间,住院号和(或)门诊号,技术员姓名。附页或会诊单上要记录描记时间和日期,如有癫痫,要记下最后一次发作的日期和时间,患者的精神状态,服用的药物以及其它有关病史。描记过程中的一切变化尽可能予以注明。
2)描记前须作定标,同时将所用条件如增益、滤波、时间常数等予以注明。
3)每次改换导联时应加盖导联章,因为每种仪器的固有导联各不相同。
4)基本描记至少应包括技术操作非常满意的30分钟描记,过度换气、闪光刺激不应包括在这30分钟内,脑电图描记时间越短,出现异常的机会越少。
5)描记过程中应有睁眼和闭眼状态。
6)过度呼吸至少持续3分钟,过度呼吸前至少有基础描记1分钟,持续记录至过度呼吸结束后,至少再描记3分钟。
7)如有可能尽量做睡眠诱发。目前越来越多的资料说明在疲倦和入睡后可增加更多的信息,癫痫和疑似癫痫的患者更是如此。
8)描记过程中对病人的意识状态的改变应予以注明,描记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动作应予以记录,缩写或简写应使他人能看懂。
9)每次使用完毕,在记录纸上应留下几个定标,做为下次使用的参考依据,然后再关掉仪器的总电源。用柔软的清洁布擦拭仪器板面。外溢的墨水要擦干净以免腐蚀仪器零件,将笔托垫好,盖上仪器罩。每天下班时关闭电源总开关,关好室内门窗和自来水管等。
【常用诱发试验】
诱发试验是一组特殊程序,其目的是在进行临床脑电图(EEG)记录时,放大或引出正常或异常的EEG活动。诱发方法更应被认为是临床的EEG程序。而非单纯的EEG试验。在测试期间获得的临床信息往往比所遇到的特殊EEG变化对疾病诊断更有价值。
诱发程序主要包括:①化学方法:过度换气及药物(美解眠、贝美格等)诱发。②改变输入信号:其中有闪光、视觉、图像、听觉、躯体感觉等。③改变状态:睡眠、剥夺睡眠。很多诱发程序已成为常规EEG试验的一部分。
1.睁闭眼诱发试验
主要用于癫痫病人的异常波诱发和了解大脑在视觉刺激时的反应情况。
方法 在单极或双极记录中脑电图描记平稳a节律出现较好且波幅较高时,令受试者睁眼并持续5~10秒令其闭眼,间隔5~10秒后再重复,一般连续做2~3次,检查时室内光线不宜过亮,否则可能导致脑电图的改变不明显。
2.过度换气
由于做过度呼吸,血中二氧化碳经过肺被排出,血中二氧化碳浓度低下成为碱中毒状态,结果引起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造成脑细胞环境的变化,它常使常规EEG中可疑的波形得到增强,有时可诱发出伴有临床发作的癫痫性暴发性活动。
方法 在闭眼情况下让被试者以每分钟20~25次的速度作有规则的深呼吸3分钟,或者不限定时间而只作100~200次深呼吸。在小儿不会主动作深呼吸时,可用纸片、风车或气球放在被试者的嘴前面,让他连续吹气。过度呼吸完毕后还要继续描记3分钟,过度呼吸中及后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状态、主诉、身体活动等,如有变化则应立即记在记录纸上。过度换气试验结束后对每分钟的过度呼吸次数和深度要作“满意”或“不满意”的评价,如果由于过度呼吸作得不满意,不能达到诱发目的者需要复查,但要等5分钟后才可作第2次过度呼吸试验。
3.闪光刺激
用强烈光线闪光刺激视网膜引起脑电图的变化,它可诱发出发作性的异常波,特别是光源性癫痫病人有时可诱发出光敏性临床发作。
方法 将闪光刺激器之闪光灯置于受试者眼前20~30cm处,闪光灯发出的光线一般为青白色,光强10万烛光左右。1次闪光持续时间0.1~10ms,闪光频率在1~50Hz内连续可调,一般采用由低频逐渐改为高频为好。在记录时应使用参考导联,室内灯光应减弱,但应避免黑暗,应尽量避免受试者直接睁眼暴露于闪光之中。对于部分光敏感的患者,如反复闪光刺激有可能会引起癫痫大发作,遇有此类患者应注意及时停止闪光。
4.睡眠及剥夺睡眠
睡眠对EEG中的异常波特别是癫痫样波具有很强的诱发作用。有三种实施方法:常规白天睡眠记录(用或不用安眠药);剥夺睡眠后进行记录;全夜睡眠记录。
5.其他刺激
听觉诱发、躯体感觉诱发、惊吓敏感性诱发和药物诱发。
6.颈动脉压迫试验
颈动脉压迫及头位改变试验主要用于颈动脉系统及椎基底动脉系统有闭塞、狭窄和扭曲等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由于试验时脑电图改变较临床敏感,异常改变出现早、客观,因此在脑电图的监护下进行此试验,较单纯临床观察可靠、安全。病人静坐或仰卧,首先记录常规脑电图和用一支笔记录心电图,然后用拇指在病人的环状软骨平面处向脊横突方向压迫颈总动脉至完全被阻断为止,是否完全被阻断可以通过触摸颞浅动脉是否有搏动来判断。压迫时间一般不超过30秒,两侧分别进行,但两次相隔时间至少3分钟以上。压迫部位也不要过低,因过低时颈总动脉的位置较深,不易完全阻断,可造成假阴性。加压时也不应过快、过猛,要逐渐加压,松开时也应如此,以防意外。本试验要严格控制适应证,年老体弱、血压过高、动脉硬化明显、心脏机能不全者不宜应用。正常时一侧颈总动脉被完全阻断,虽可使该侧脑部的供血量降低1/3,但可通过Wil-lis环从对侧颈动脉系统及椎动脉系统得到代偿,而不出现临床症状和脑电图改变,个别病例可见α波波幅降低,如果一侧颈动脉闭塞、狭窄或扭曲,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和Willis环的代偿机能低下,在阻断健侧颈总动脉时,将使脑部的缺血更为严重(特别是脑皮层深部),患者出现头昏、眩晕、肢体麻木,甚至意识障碍和抽搐等,脑电图上出现局灶性或弥漫性高波幅慢波。
对于脑电图的分析和描述,目前并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够成功的取代目测。
【脑电分析要素】
1.波率
单位:CPS或C/S,即赫兹(Hz)。
α频带8~13Hz
ó频带14~17 Hz
β频带18~30Hz
γ频带> 30Hz
θ波4~7Hz
δ波0.5~3Hz
2.波幅
单位 微伏(μV)
3.波型
(1)单型波
正弦样波 清析圆滑的波。
棘波:时限<80毫秒,波幅一般大于100微伏。为异常波,可以分为负相棘波,正相棘波以及双相棘波。
尖波 波形与棘波相似,时限80~200毫秒。通常为异常波型,但睡眠时顶部尖波、儿童枕部尖波和新生儿额部尖波不应视为异常。
三相波 常为2~3 Hz;第一相为上行较小的负相波,第二相为下行正相,第三相上行且高于第一相的负相波。见于代谢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及缺氧等。
λ波 常为3~5 Hz正性三角形慢波,位于枕部,出现于注视复杂图形时。
(2)复合波
复形波 有一个以上单型波组成,波顶部有切迹和重合。
复合波
棘/尖慢波综合 第一个波为棘或尖波,随后为一慢波。
多棘慢波综合 两个以上棘波为起始波,紧接着为一慢波。
K综合波 慢波睡眠中(二期)大脑两半球出现高波幅1 Hz的慢活动,若有声音刺激会出现短程的12~14 Hz的快活动。
手套形波 睡眠时所出现两侧同步手套形的电波,以顶区最著。
梳形(μ)节律 为7~11 CPS,波幅为20~30微伏的节律,以中央区最明显。
4.位相
(1)同步或同时相 两侧或不同部位异常波于同一时间出现。
(2)负相(阴性) 波形向上。
(3)正相(阳性) 波形向下。为远处传播而来。正相棘/尖波不应作为癫痫样放电。
(4)位相倒置(针锋相对) 双极导联描记时,描记同一电极(导入和导出)的两条记录线同步出现的波形位相相反(呈180度),在棘/尖波时为针锋相对。
5.出现方式
(1)波 单个形式出现的波。
(2)活动 两个相似的波连续出现。
(3)节律 三个以上相同波连续出现。按出现时限区分为
①短程 小于1秒;
②中程 大于1秒,小于3秒;
③长程 大于3秒。
(4)散在出现 单个出现,无规则。
(5)偶见 仅见1~2次。
(6)周期性 有规则的反复出现。
(7)同步性 双侧脑电变化以固定的位相关系和相同的频率出现。
(8)非同步性 双侧脑电变化以非固定的位相关系和非相同的频率出现。
(9)阵发性出现 出现波形相对于背景活动差别不是很大。
(10)暴发性出现 出现波形相对于背景活动有明显差别。
(11)高度(幅)失律(hypsarrhythmia) 波幅、波率、波形不对称,不同步。
6.出现部位
(1)广泛性 两侧半球各区出现,基本对称。
(2)弥散性 两侧半球各区出现,不对称。
(3)对称性 两侧电活动波形、波幅基本相同。
(4)非对称性 两侧电活动波形、波幅不相同。
(5)一侧性 异常电活动出现于一侧大脑半球。
(6)限局性 异常电活动出现于局部。
7.对各种生理刺激的反应
(1)睁闭眼诱发试验
1)正常反应 正常人在睁眼后约0.09~0.17秒的潜伏期后就出现α节律的抑制。
2)异常反应
①出现病理波 睁闭眼后出现棘波、棘慢波综合。
②延缓反应 在睁眼一秒钟以上才出现。节律的抑制。
③反应延迟 在闭眼一秒钟以上a节律仍未恢复正常。
④抑制不完全或完全不抑制。
⑤倒错反应 发作性睡病在睁眼时a节律迅速出现,闭眼时迅速解体。
⑥原有病理波的改变。
(2)过度换气 ·1)正常反应
①α波波幅增高,节律性增强。
②慢波化或δ反应(build-up),在深呼吸停止后30秒慢波完全消失。
③临床上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的症状。
2)异常反应
①暴发性异常波:脑电图上出现暴发性异常波。过度换气对失神小发作诱发效果最显著。
②早期δ反应、δ反应延长、再次δ反应、δ反应不对称;
③局限性慢波 一般额叶的局限性慢波容易被诱发。
④临床发作 部分患者停药做脑电图,过度呼吸常可诱发临床发作。
(3)闪光刺激
1)正常反应 节律同步化反应,即对被试者作反复闪光刺激时,枕、顶部的脑电图将出现与刺激频率相同或成谐调关系。
2)异常反应
①对称性异常 呈现极高波幅的对称的节律同步化反应播散于全脑。
②同步化不对称 其波幅的差异经常超过50%或者是一侧呈现节律同步化反应,一侧减弱缺如。
③出现异常波 闪光刺激引起的异常波主要有多发棘波或棘慢波。此外也有局限性异常波,此种异常波多以暴发的形式出现,有的则可出现闪光肌阵挛反应和闪光搐搦反应。
(4)睡眠诱发
正常睡眠脑电图可分为两个时相和几个阶段。
慢波相或非快速动眼相:
第一期(瞌睡):波幅减低,α波解体,低波幅慢波有所增加。
第二期(浅睡期)表现为对称性慢波节律,尤以后部明显,以及一过性顶尖波和睡眠纺锤。
第三期(中睡期)有50%的脑电节律为对称性慢波。
第四期(深睡期)有75%以上为δ节律。
快波相或快速动眼期:眼球快速运动,脑电表现为低波幅快波和慢波。
大多数异常EEG活动发生于轻睡期或慢波睡眠早期。
8.其它
Wada试验(颈内动脉注射阿米妥试验)
目前仍被认为是确定语言、记忆优势半球的“金标准”。是目前普遍应用的术前(尤其是颞叶手术)检查方法。方法:股动脉插管进入右侧颈内动脉,首先注入造影剂,证实无血管畸形后,注入戊巴比妥(成人100mg,若体重超过80kg则150mg)测验左侧半球的语言、记忆功能;然后插管进入左侧颈内A,首先注入造影剂,证实无血管畸形后,注入戊巴比妥(同右侧剂量一样)检查右侧半球的语言、记忆功能。
【伪差的识别】
伪差即脑电图中的非脑源性电活动。伪差可严重干扰EEG记录,使之难以辨认并无法使用。
伪差的产生有三个基本原因 外部原因;仪器原因;生理学原因。
1.外部原因 最明显的来自外部的伪差是50~60Hz干扰。其他外部伪差可能来自衣服产生的静电,气候干燥或穿着化纤服装时更易引起。在进行任何必要的活动时,均应观察EEG的变化并在图上加以注明。由运动的静电作用产生的电压可引起各种类型和形态的伪差。许多其他原因,例如静脉点滴产生的“棘波”样节律,电扇微风引起的电极线摆动,附近电视台或雷达站(RF超负载)和其他无线传呼干扰,甚至铃响时电话线内电压的变化均会引起EEG的改变。
2.仪器原因 记录系统的任何部分;电极、电极线、开关、放大器、示波器或笔均可引起伪差,有些伪差容易识别,但有些伪差的形态与脑电活动极为相似,仪器所致伪差主要有两类;即与电极有关的伪差和与脑电记录仪有关的伪差。
3.生理学原因 生理性伪差可能不引人注意,也可能部分或全部掩盖EEG活动,还可能被误为脑电活动,从而引起误诊。
(1)皮肤伪差 皮肤引起伪差有两种方式。其一为肌肉如额肌、颞肌运动,使电极在皮肤上移动从而引起电位改变。其二为出汗会产生伪差;汗液内含有高浓度氯化钠和乳酸,能与电极的金属表面发生反应,产生明显的基线摆动,甚至引起节律性活动。
(2)肌性伪差 EEG记录中最常见的伪差来自肌肉组织的放电活动。技术人员的态度严厉,病人的焦虑情绪,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肌肉僵硬或痉挛,均会使这种肌肉性伪差增加。在闪光刺激时,肌肉阵挛性抽动可产生类似阵发性皮层放电样的图形。病人在急性脑缺氧发作之后,如出现严重的全身颤抖或去大脑强直也可引起肌电伪差。
(3)眼性伪差 眼性伪差有三个来源;即眼睑运动,眼球运动和视网膜电图,其中后者对常规EEG的影响很小。由眼球产生的伪差最为常见,发生于正常瞬目时,但通常认为这是由于眼球旋转时角膜和视网膜之间电场的极性发生改变所致。眼球就像一个小电池,角膜属阳极,视网膜属阴极。当发生旋转时,周围组织中的移动性电场就产生了瞬目电位。眼球震颤时会产生节律性伪差。
(4)口舌伪差 小儿最常见的伪差来自吸吮动作,这可能涉及唇、颊运动和肌肉的收缩,但也可能伴有口腔内大电场的改变,后者来自唾液的产生,流动和分布。对成年人,舌在口腔内的活动,舐唇、甚至假牙活动,均会使分布于整个头部的电位发生改变,并主要对耳极产生影响。舌运动所产生的图形(舌动力电位),其特点是频率很低,且常伴有肌电伪差。技术员应注意病人舌活动的情况。
(5) EKG伪差 某些病人,尤其是肥胖和短颈者,在头部有较大的EKG电场。在EEG记录上可出现QRS综合波中的R波。伪差通常有一定振幅,较为明显,并出现于所有带耳极的导联。年轻人的窦性心律不齐使R-R间期产生较大变化,引起的伪差很像EEG棘波样活动。严重心律失常EKG影响下的脑电很像弥漫性节律紊乱的EEG活动,须特别小心以防止这种错误发生,最简单而可靠的方法就是EEG描记的同时描记EKG。
(6)脉搏伪差 如把电极放在搏动的动脉或组织上,在电极一组织界面上会产生微小的运动,这就会在某个适当的导联上记录到一个滑动电位。通常其上支较陡,终末部较缓慢但不发生逆转,形成对称波形。根据其频率和形态很容易识别这种伪差。但是,如果心搏不规则或心排血量不一致会导致动脉搏动波不规则,此脉搏伪差极似脑源性局灶性活动。同时描记EKG有助于确定这种电活动的性质。
(7)心冲击图的影响 这种伪差仅见于为检出ECS而使用高增记录时。通过同步描记EKG可帮助识别这种伪差。
(8)呼吸泵所致伪差 在ICU由呼吸泵产生的伪差酷似暴发性抑制样EEG活动。有时有必要在EEG记录时暂停呼吸泵20~30秒,或代之以捏皮球通气来进行识别。
(9)自发性运动所致伪差 有时伪差来自头皮、头部或身体的自发性、重复性运动而产生的电极和电极线的移动,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抽动或震颤。
医师和技术人员均应以谨慎的态度来努力识别伪差,如不能肯定,则最好以后再作结论。
脑电图正常与否仅是统计学上的概念,对脑电图的分析,有一定的主观性,适当的训练和经验非常重要。
【正常脑电图的判定】
1.成人 觉醒时的正常成人脑电图是以α波为基本波和间有少量散在快波和慢波组成。
(1)基本波 α波或以α波为主,分布正常;两侧对称,左右对称部位的α波频率差不应超过20%,波幅差在枕部不超过50%,其它部位不超过20%;波幅不应过高,α波平均波幅小于100微伏,在睁闭眼、精神活动及感受到刺激时,α波应有正常的反应。
(2)慢波 为散在低波幅慢波,主要见于颞部,多为θ波,任何部位均不应有连续性高波幅θ或δ波。
(3)睡眠时脑波应左右对称。无异常电活动。
(4)发作波 不论在觉醒和睡眠,均不应有棘波、棘慢波综合等。
2.儿童 相对于成人,背景活动较慢,并且根据不同的年龄而不同。一般说来,8岁儿童的α波若低于8Hz应视为异常。
(1)基本波 觉醒时脑波的基本频率与同年龄组正常儿童的平均值相比,其频率差不大于2CPS。
(2)慢波 慢波为非局灶性,也无广泛性高波幅波群。
(3)过度换气 在过度换气中,脑波频率变慢,波幅升高,两侧应大致对称。
(4)睡眠脑波 睡眠波一般应两侧对称。
(5)无发作波 不论在觉醒和睡眠,均不应有棘波、棘慢波综合等。
另外,6Hz的棘慢波综合,小尖棘波,6~7CPS和14CPS的正相棘波,节律性中颞放电不应视为异常。
【异常脑电图的判定】
1.成人
(1)基本节律的平均波幅特别高或特别平坦并有低波幅的慢波混入。
(2)基本节律对于各种生理刺激一侧或两侧性缺乏反应。
(3)基本节律波幅明显不对称,两侧波幅相差>50%。
(4)超过正常量的慢波活动,特别是局灶性出现时。
(5)觉醒和睡眠描记中有肯定的棘波/尖波/棘慢或尖慢波综合。
(6)高波幅的慢波、快波暴发出现。过度换气中出现两次以上的暴发性活动。
(7)睡眠时出现的顶部尖波、睡眠纺锤、K综合波明显不对称。
2.儿童 如果不符合或有异于该年龄组正常脑电图式样,即为儿童异常脑电图。应熟悉儿童在各个年龄组脑电图表现。
【脑电图结果的描述】
对于脑电图结果的描述首先应该遵循客观的原则,其次能够明确正常和异常的严重程度,另外还应该能够为临床提供诊断的思路。目前对脑电图结果的描述并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推荐使用以下的判断结果:
1.正常范围 与相应年龄正常脑电图无异。
2.边缘状态 正常背景活动的轻度量变。如两侧的波率不佳,波幅一过性不对称。
3.轻度不正常 背景活动的改变较为明显。
4.中度不正常 背景活动的量变加上波形的中等度改变。
5.高度不正常 高度的脑波量变和质变。
【异常脑电图对临床的提示】
脑电图记录反应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因此任何疾病只要累及神经元功能的程度相等,就会产生同样的脑电图异常,反之,一种脑电图异常可以有多种病因,故脑电图不能作病因诊断。
1.正常脑电图的临床意义 一般而言,单纯的边缘状态和轻度不正常脑电图临床意义不大,参照临床资料做出诊断时必须谨慎。中度不正常以上的脑电异常有明确的临床意义。
2.对于一些特征性的异常电活动,往往对相关的临床状态有所提示。
(1)高度失律——婴儿痉挛症
(2)双侧性慢棘慢波综合(<3 CPS) ——Lennox-Gastaut综合征
(3)双侧性3CPS棘慢波综合——失神发作,失神癫痫
(4)双侧性规则/不规则多棘波多棘慢波——肌阵挛癫痫
(5)局灶性尖/棘波及尖/棘慢波综合——部分性(局灶性)癫痫
(6)三相波——代谢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及缺氧等
(7)周期性暴发波——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CJD
(8)中央中颞尖波双向尖波——罗兰多区癫痫
(9)慢波睡眠中持续放电——ESES
(10)局限于额颞区周期复合波——单纯疱疹脑炎
(11)持续性电静息:脑死亡
【适应证】
1.前角细胞及其以下(包括前角细胞、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病变;
2.肌肉内注射肉毒毒素的部位选择(部分病人)。
【肌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
1.发现临床下病灶或易被忽略的病变;
2.神经源性损害、肌源性损害及神经肌肉接头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有助于神经根病变节段的定位诊断。
【禁忌证】
血液系统疾病,有出血倾向、血友病及血小板计数<删聊,者;
【肌电图检查注意事项】
1.检测前应询问病史和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2.检查前向病人解释 针电极检查会有疼痛,检测过程中保持肢体放松状态,尽量避免精神紧张。
3.乙型肝炎、艾滋病患者或HIV(+)及克-雅病等疾病应使用一次性针电极。
【肌电图操作方法和测定程序】
受试坐位或卧位,尽量保持放松状态。检查者将针电极插入被检肌肉,观察肌肉放松状态、小力自主收缩状态和大力收缩状态下的电活动。
1.肌肉放松状态下的电活动
(1)插入电位 是针电极插入肌肉时对肌纤维或神经末梢的机械刺激产生的成簇、伴有清脆的声音、持续时间300ms左右的电位,针电极一旦停止移动,插入电位即消失。
(2)自发电位:正常情况下,只可见终板区的电活动如终板噪音和终板电位。
2.肌肉轻度自主收缩状态的电活动称为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otor unit active potential,MUAP),记录MUAP的形态、时限、波幅和多相波的百分比,其结果与正常值对照。大多数MUAP为双相或三相,大于四相称为多相电位或多相波。
3.肌肉大力收缩募集电位 记录相型和波幅。当肌肉大力收缩时,大量的MUAP参与活动,使MUAP相互重叠难以分辨,称为干扰相或干扰型;若受试者不能完全配合,表现为部分MUAP稀疏,称为部分干扰相或混合相。正常人大力收缩时,波幅的范围在2mV~4mV。
【异常肌电图所见】
1.插入电位增多或减少
2.异常自发电位 纤颤电位、正锐波、束颤电位、复合重复放电、肌颤搐放电等。
3.肌强直放电 肌肉在自主收缩后或受到机械刺激后出现的肌肉不自主强直收缩。其特点是:在MUAP连续发放过程中波幅逐渐降低和频率逐渐减慢,伴有轰炸机俯冲的声音或摩托车减速时发出的声音。
4.MUAP的改变 时限增宽或缩短、波幅增高或降低及多相波百分比增高等。
5.大力收缩募集电位 MUAP丢失时肌肉大力收缩可见清晰的单个MUAP,称为单纯相,通常伴有波幅增高;低波幅的干扰相称为病理干扰相。
【神经源性损害和肌源性损害的特点】
1.神经源性损害的典型表现
(1)插入电位增多;
(2)各种自发电位;
(3) MUAP时限增宽、波幅升高及多相波百分比增多;
(4)大力收缩募集电位为单纯相。
2.肌源性损害的典型表现
(1)插入电位增多或减少;
(2)各种自发电位;
(3) MUAP时限缩短、波幅降低及多相波百分比增多;
(4)大力收缩募集电位病理干扰相。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原则】
1.神经干电刺激
(1)常用电极种类 表面电极、环指电极、针电极;
(2)刺激器的种类 恒压刺激器、恒流刺激器;
(3)刺激类型 方波脉冲,时限0.05~1.0ms。
2.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前应以各种方式了解皮肤温度,保证皮肤温度在30~32℃之间。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方法】
1.测定步骤
(1)电极放置 刺激电极阴极置于远端,阳极置于近端。记录电极的动作电极置于肌腹,参考电极置于关节肌腱处。地线置于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之间。
(2)刺激强度 超强刺激,即引起肌肉最大收缩的强度+20%~30%。
2.运动传导速度的测定
(1)M波或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即刺激运动神经在肌肉上记录到的动作电位。波形通常为先负后正。
(2)潜伏期测定 刺激开始至负相波起始的时间。
(3)波幅的测定 基线—负峰或峰—峰值。
3.运动传导速度的计算 同一神经干上远端和近端两个刺激点诱发的M波潜伏期之差(秒)除两点间的距离(米)即为运动传导速度。
公式:速度(米/秒)=距离(米)/时间(秒)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方法】
1.测定步骤
(1)刺激电极 顺行性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Sensor conduction velocity,SCV)电极置于手指或足趾末端,阴极在近端,阳极在远端;逆行性SCV测定刺激电极置于神经干,阴极在远端。
(2)记录电极 顺行性SCV记录电极置于神经干;而逆行性SCV记录电极的位置即为顺行性SCV刺激电极的位置。地线置于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之间。
2.感觉传导速度的测定
(1)感觉神经动作电位 即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在神经干上记录到的动作电位。波形通常为先正后负的三相波,较M波小。
(2)潜伏期测定 刺激开始至正相波峰或起始的时间。
(3)波幅 峰—峰值或基线—负峰。
3.感觉传导速度的计算 刺激电极到记录电极的距离(米)除以潜伏期(秒)。
【异常神经传导速度的判断标准】
1.传导速度或运动末端潜伏期较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均值减慢超过20%以上为异常。
2.M波或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波幅减低超过正常值的低限为波幅降低。
3.波形离散。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1.各种原因所致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髓鞘和轴索损害的判断。
3.结合EMG对神经根的病变节段进行定位诊断。
F波是超强电刺激神经干在M波后的一个晚成分,是运动神经回返放电引起的。因最早在足部小肌肉上记录到,所以称为F波。
【F波测定的方法】
1.F波测定步骤 记录电极的放置同MCV;刺激电极与MCV不同的是阴极置于近端,阳极置于远端(与MCV相反)
2.F波的计算 计算机有现成的程序对其各种参数进行自动分析和记录。观察指标可有:最长、最短和平均潜伏期;F波出现率等。
【F波异常的判断标准】
1.F波潜伏期延长或传导速度减慢。
2.F波出现率降低。
【F波测定的临床意义】
补充常规运动传导速度测定的不足,评价近端运动神经的功能(神经根、神经丛及周围神经近端病变)。
H反射指电刺激胫神经,经过脊髓的单突触反射,导致腓肠肌收缩,并记录到动作电位,因Hoffmann首先发现而得名。
【H反射的测定方法】
1.刺激电位置于腓肠肌,阴极朝向近端,阳极在远端。
2.最佳刺激强度为仅能兴奋Ia传入神经而不兴奋运动神经纤维,通常在出现F波后降低刺激强度,直至F波被H波取而代之。
3.H反射的测定包括潜伏期、波幅和波形等。
【H反射异常的判断标准】
1.H反射潜伏期延长>均值±2.58SD或3SD;
2.两侧差值>均值±2.58SD或3SD;
3.H反射未引出。
【H反射的临床应用】
1.腰骶神经根病变的诊断 S1神经根病变可出现H反射潜伏期延长或波形消失。
2.颈神经根病变的诊断 桡侧腕屈肌H反射异常提示C7水平受累;尺侧腕屈肌H反射异常提示C8水平受累。
3.周围神经病的诊断 可补充常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不足,提供近端神经受累的情况。
指以不同频率的电脉冲重复刺激周围神经,在相应的肌肉上记录动作电位,是诊断神经肌肉接头病变最常用的方法。
【重复神经电刺激测定的方法】
1.电极的放置同MCV的测定。
2.常用的神经 面神经、腋神经、尺神经和副神经等。
3.刺激频率 低频重复电刺激指频率≤5 Hz;高频重复电刺激指频率≥10 Hz。
4.刺激持续时间 低频重复电刺激刺激持续时间为3秒;而高频重复电刺激刺激持续时间为3~20秒。
【重复神经电刺激的判断标准】
1.低频重复电刺激 计算第4、5波比第1波波幅下降的百分比。波幅下降10%~15%以上称为低频重复电刺激波幅递减。
2.高频重复电刺激 计算最末和起始波波幅下降和升高的百分比。波幅下降30%以上称为高频重复电刺激波幅递减;波幅升高>100%称为高频重复电刺激波幅递增。
【重复电刺激测定的临床意义】
1.重症肌无力 低频重复电刺激是诊断重症肌无力的特异性辅助手段,表现为低频和高频刺激均可见波幅递减,但低频重复电刺激波幅递减更明显。
2.Lambert-Eaton综合征(LES) 重复电刺激表现为低频刺激波幅递减,而高频刺激波幅递增,递增的程度在100%以上。对LES病人应进行肿瘤的筛查。
单纤维肌电图(single fiber electromyography,SFEMG)是指用记录面积小的单纤维针电极,选择性地在细胞外记录单个肌纤维的动作电位的技术。是对常规EMG的补充,主要测定指标为颤抖(jitter)和纤维密度(fiber density,FD),前者主要反映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后者反映神经再生的情况。
【单纤维肌电图的方法学】
1.试者卧位或坐位,肌肉完全放松。将针电极插入肌肉后,让其作轻度收缩。为获得成对电位,检测者必须持稳电极,细微转动电极的方向至示波屏上显示出一对声音清脆的单纤维动作电位。通常在每块肌肉不同的部位测定20个电位对。
2.记录部位 常用测定部位是伸指总肌、肱二头肌、三角肌肉、额肌、眼眶周围肌肉、胫前肌及四头肌外侧头等。
3.单纤维肌电图检测中最有价值的参数是jitter和FD,当jitter明显增宽时,一对或一对以上的电位在连续放电的过程中,如一个电位间断出现或脱落称为阻滞(blocking)。
4.单纤维肌电图各参数的测定及正常值
(1)波间期 同一轴索支配的两个肌纤维产生的一对电位稳定的重复发放时,两个电位传导时间的差别称为波间期(IPI)。
(2)平均波间期 连续放电过程中两个电位之间传导时间差别的均值称为平均波间期(MIPI)。
(3) jitter的计算 用平均连续波间期差(mean values of consecutive differences,MCD)的绝对值表示,而不用MIPI±SD表示。
【单纤维肌电图异常的判断标准】
1.平均jitter> +2. 58S;
2.jitter值>55μs占10%以上;
3.blocking存在;
4.FD> +2.58S。
【单纤维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1.重症肌无力(MG) 全身型MG伸指总肌SFEMG的阳性率为84%~99%,额肌或眶肌阳性率达95%。眼肌型伸指总肌阳性率可达50%~68%;额肌或眶肌的阳性率可达75%~88%。单纤维肌电图主要异常表现为jitter增宽和阻滞,FD正常或轻度增高。
2.周围神经病 表现为轻度的jitter增宽,如有神经再生可见FD增高。
3.肌病 表现为轻度的jitter增宽,而FD可有明显的增高。
4.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表现为明显的jitter增宽和阻滞,FD也可见明显的增高。
瞬目反射为刺激眶上神经在眼轮匝肌上记录到的两个反射波,其确切的传导通路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同侧记录到的第一个诱发反应称为R1波,是同侧三叉神经传入至脑干三叉神经感觉核,再经同侧面神经核发出纤维到同侧的眼轮匝肌肉而产生的电位。位于R1波之后的成分称为R2,是多突触皮肤屈肌反射,一侧刺激时双侧出现,在刺激对侧面肌上记录到的R2称为R2’。
【瞬目反射的测定方法】
1.体位 受试者睁眼安静仰卧位,检测中受试者微闭眼具有易化作用。
2.电极放置 刺激眶上神经时阴极置于眶上切迹,阳极置于阴极外上旁开2cm。
3.记录部位 双侧眼轮匝肌。
4.检测项目 R1、R2及R2’各波潜伏期、双侧潜伏期差值及波幅。
【瞬目反射的正常值和异常的判断标准】
1.瞬目反射的正常值(表2-1)
2.瞬目反射异常的判断标准 各波潜伏期延长>均值±2.58SD或3SD;双侧潜伏期差值增宽;任何一个成分未引出。
表2-1 瞬目反射的正常值
R1
|
同侧记录R2
|
对侧记录R2
|
|
潜伏期(ms)
均值
高限
侧间差(ms)
波幅(mV)
|
10.5
11.8
2.0
0.38±0.23
|
31
34.4
3.6
0.52±0.24
|
31
34.6
4.0
0.49±0.24
|
【瞬目反射的临床应用】
1.三叉神经病变 刺激病变侧,同侧记录的R1和R2及对侧记录R2潜伏期均可延长,而非病变侧刺激是正常的。
2.面神经病变 刺激病变侧,同测记录的R1和R2异常,而对侧记录的R2潜伏期正常;非病变侧刺激,同侧R1和R2潜伏期正常,对侧记录的R2异常。
3.脑干病变 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性质。40%~66%多发性硬化病人可伴有R1潜伏期延长或消失;Wallenberg综合征刺激患侧可伴双侧R2异常。
皮肤交感反射(Skin Sympathetic Response,SSR),是检测自主神经病变的电生理方法之一。1888年由法国的Féré首先提出的。SSR是人体接受刺激后出现的皮肤反射性电位,它来源于交感神经传出纤维释放的冲动,诱发汗腺的同步活动。
【皮肤交感反射的测定方法】
1.受试者体位 闭眼放松,卧位或坐位。
2.刺激方式 最常用的是电刺激,通过突然的疼痛诱发SSR。
3.刺激参数 刺激时限为0. 2ms,刺激强度为10 mV~30mV,带通为0.1 Hz~100Hz,扫描速度为1000ms/D。
4.刺激部位 腕部正中神经和腓骨小头处腓总神经。
5.记录部位 正中神经刺激时记录电极置于在对侧掌心,而参考电极置于手背;腓总神经刺激时记录电极置于足心,而参考电极置于足背。
【皮肤交感反射的正常值和异常的判断标准】
1.SSR潜伏期延长>均值±2.58SD;
2.SSR未引出。
【皮肤交感反射的临床应用】
1.各种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 可客观反应自主神经受累和发现临床病灶,特别是对糖尿病患者尽早发现自主神经受累有重要的价值。SSR异常主要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和波形消失,通常下肢较上肢受累明显。
2.神经系统变性病的研究 如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等疾病。
脑诱发电位指中枢神经系统在感觉外在或内在刺激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或者是代表中枢神经系统特定功能状态下的生物电活动。与脑电图不同的是后者为自发电位。
诱发电位包括检测感觉传导通路功能的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检测中枢运动功能的磁刺激和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评价认知功能的事件相关电位(如常用的P300电位)。
诱发电位还可按潜伏期的长短分为:短潜伏期、中潜伏期和长潜伏期诱发电位;按记录电极与诱发电位神经发生源的距离分为近场电位和远场电位。按电位起源部位分为皮层电位和皮层下电位。
诱发电位检测所使用的电极种类和放置的方法与脑电图相同,按国际通用的脑电图10~20系统。诱发电位各波的命名原则通常是极性加平均峰潜伏期,向上的波为负相波(N波),向下的波为正相波(P波),如在第14毫秒出现的P波成为P14;也可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命名,如第一个N波称为N1。对周围和脊髓的诱发电位可按其记录部位或可能的神经发生原来命名。
诱发电位的检测指标或观察的内容主要是各波的潜伏期、波幅和波形。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又称体感诱发电位(SEP)。临床上常用的是短潜伏期SEP,可测定感觉传入通路全长的功能,除可测定中枢段传导时间外,对周围神经尤其是近段的传导也有价值。
【体感诱发电位的测定方法】
1.常用神经 上肢正中神经和下肢的胫后神经。
2.刺激部位 正中神经在腕部刺激;胫后神经在踝部刺激;阴极在近端,阳极在远端。
3.刺激强度 以诱发该神经支配的肌肉轻度收缩为宜。
4.记录部位 正中神经刺激时,记录部位为对侧顶点(C3’或C4’)、C7和同侧锁骨上(Erb's点),参考电极分别置于耳垂和肩峰。胫后神经刺激时,记录部位为Cz’/T12和臀点(Glut),参考电极分别置于耳垂和髂前上棘。
5.重复测定:每侧测定2次,检测其一致性和准确性。
【体感诱发电位的图形辨认和正常值】
1.正中神经SEP顶部(头参考)记录的主要电位是:P14、N20、P25和N35;C7电位为N11/N13;Erb's点电位为N9。
2.胫后神经SEP顶部(Cz’)记录的主要电位是:N31、P40、N48和P55(W形);T12电位为N24;臀点电位为N16。
3.不同年龄和性别有各自的正常值。
【体感诱发电位异常的判断标准】
1.各波潜伏期延长>均值+3SD。
2.波形分化异常或波形消失。
【体感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SEP检测主要用于自周围神经到脑的感觉神经通路病变的诊断和发现临床下病灶,也是对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补充,有助于周围神经近端病变的诊断。临床常用于各种原因周围神经病、脊髓病、神经根脊髓病、大脑和问脑的病变的诊断;还用于脊髓监护和脑死亡的判断。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又称脑干诱发电位(BAEP)。临床上常用的是短潜伏期BAEP,可测定听通路的功能,而不受麻醉镇静药、睡眠和注意力集中程度的影响,对脑干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测定方法】
1.电极种类 一般使用表面电极,昏迷病人可用针电极,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2.电极放置 记录电极置于Cz,参考电极置于耳垂或乳突,地线置于FPz。
3.刺激参数 短声刺激经耳机传出;刺激强度为主观听阈+70dB;刺激频率通常10c/s;带通150~500Hz;分析时间为10ms;叠加1000~2000次。
4.重复测定 每侧测定2次,检测其一致性和准确性。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形辨认及正常值】
1.波形辨认 典型的BAEP由5个主要的波组成。 I波潜伏期1. 5ms左右;V波潜伏期5.5ms左右;Ⅲ波潜伏期介于Ⅰ和Ⅴ波之间。Ⅳ和Ⅴ波的变异较大,两个波可以融和或为小的分叉。
2.正常值 不同年龄和性别有各自的正常值,包括各波潜伏期、波间期和波幅,Ⅰ/Ⅴ波幅比<200%。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判断标准】
1.各波潜伏期延长>均值+3SD;
2.Ⅰ~Ⅲ和Ⅲ~Ⅴ波间期>均值+3SD;
3.Ⅰ/Ⅴ波幅>200%、波形分化异常或波形消失。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各波的起源】
Ⅰ波来自听神经的颅外段;Ⅱ波来自耳蜗核、听神经颅内段或两者均有;Ⅲ波来自上橄榄核;Ⅳ波来自外侧丘系腹侧核群;Ⅴ波与外侧丘系及下丘的中央核有关。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BAEP可用于客观评价听觉功能,特别是对听力检查不能合作的儿童和歇斯底里病人更有意义;桥脑小脑角病变的诊断;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及发现临床下病灶;昏迷和脑死亡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前者BAEP通常是正常的,而后者BAEP消失,早期可能有Ⅱ波。还可用于桥脑小脑角肿瘤手术监护,避免听神经不必要的损害。
视觉诱发电位(VEP)是检测和评价视觉通路的客观手段。临床常用的VEP是长潜伏期诱发电位,因采用黑白棋盘格翻转刺激,具有重复性好、异常率高、波形简单及易于分析和解释等优点。对意识状态差和不能配合的儿童可采用闪光刺激。
【视觉诱发电位的测定方法】
1.电极放置 记录电极(O1、Oz和O2),参考电极置于Cz,地线置于FPz-接地。
2.视力测定 检测必须测定视力,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便于分析。视力校正应在1.0或以上。
3.刺激方式 常用的刺激方式为全视野刺激,部分病人可采用半视野;屏幕和眼的距离一般> 70cm。
4.刺激参数 刺激频率通常1 c/s;带通1~100Hz;分析时间为500ms;叠加100~200次。
5.重复测定 每只眼睛测定两次,保证一致性和准确性。
【视觉诱发电位的波性辨认及正常值】
1.波形命名 黑白棋盘格翻转刺激VEP波形简单,由三相复合波组成(N75、P100和N145),其中P100为主波。命名方式为极性+潜伏期。
2.波形辨认及正常值 N75在部分健康人及多数病人中难以辨认;N145的峰潜伏期和波幅变异较大;P100变异小而且稳定可靠。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可以有各自的正常值。
【视觉诱发电位异常的判断标准】
1.P100潜伏期延长>均值+3SD;
2.波幅<3μV或消失。
【视觉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视通路病变的诊断,特别是对于多发性硬化病人发现临床下损害更有价值。视交叉及以后的病变全视野刺激VEP通常正常。
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指经颅刺激大脑皮层运动细胞、脊髓神经根及周围神经运动通路在相应的肌肉上记录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MEP是近10多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检测技术,可客观评价锥体束的功能,是以往各种脑诱发电位不能取代的。MEP根据刺激的方式不同分为磁刺激和电刺激两种。目前临床大多数使用磁刺激。其优点在于:(1)无衰减穿透头皮及颅骨等,受试者无明显疼痛和不适。(2)磁刺激无需与身体直接接触,不受刺激部位局部皮肤状态和电阻的影响。(3)线圈可随意移动,操作方便省时。(4)磁刺激伪差小,基线平稳等。
【运动诱发电为的测定方法】
1.刺激部位 头部刺激时将线圈置于大脑皮层运动区相应部位;周围刺激的部位包括颈神经根(C7)和腰骶神经根(T12)、Erb点、肘及腘窝等。
2.记录部位 上肢的小指展肌或拇短展肌(头、C7和Erb’点刺激,小指展肌记录);下肢的胫前肌(头、T12和腘窝刺激,胫前肌记录)。记录电极的放置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3.刺激参数 刺激量原则是阈值+20%。上肢刺激量通常为最大输出的65%~75%;下肢为65%~80%;头部为85%~100%。
4.刺激装置 现成的标准化的磁刺激器,目前使用的均为进口仪器。最大刺激输出量是2.2 Tesla。
5.易化现象 是指当给予皮层刺激的同时,嘱患者相应肌肉轻度自主收缩,则较容易诱发出潜伏期短和波幅高的动作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的波形辨认及正常值】
1.波形辨认和潜伏期测定 运动诱发电位波形即为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形,波形辨认同MCV。潜伏期的测定通常取刺激开始至负相波起始的时间。潜伏期正常值与身高和年龄有关。
2.中枢运动传导时间 即运动皮层刺激潜伏期和C7刺激潜伏期之差。中枢运动传导时间不受身高和年龄的影响。
【运动诱发电位异常的判断标准】
1.各波潜伏期延长>均值+2. 58SD;
2.CMCT延长>均值+2.58SD;
3.双侧皮层电位未引出,单侧易化状态下皮皮层电位未测出;
4.两侧潜伏期差>均值+2.58SD为可疑异常。
【运动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MEP主要用于运动通路病变的诊断,可反映锥体束的功能,临床主要用于多发性硬化、颈椎病性神经根脊髓病、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以及运动神经元病等的诊断和研究。
事件相关电位(Evoked-related potentials,ERPS)指人对某种事件或信息进行认知加工(注意、记忆、思维)时,通过叠加和平均技术在头颅表面记录的大脑电位。反映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电生理变化,故称为“认知电位”或称内源性事件相关电位,是长潜伏期电位。ERPs中研究最广泛的是P300,因其为正相波和潜伏期在300ms左右而得名。ERPs与其他短潜伏期诱发电位不同的是前者接受内源性刺激,是大脑对刺激所带信息作出的反应,不受外源性刺激中各种物理参数(刺激强度和频率等)的明显影响。而受精神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 P300的测定方法】
1.刺激形式 可分为视觉刺激、听觉刺激和痛觉刺激,临床应用的通常是听觉刺激。通过耳机给予高调低概率(2000Hz)和低调(1000Hz)纯音刺激,前者为靶刺激,后者为非靶刺激,并形成oddball(OB)序列。靶刺激和非靶刺激出现的概率分别为20%和80%左右。
2.受试者要求 忽视非靶刺激,辨别和计数靶刺激。检测开始前练习2~3次。
3.电极放置 脑电图10~20系统,记录电极置于Fz、Cz、Pz,参考电极置于耳垂,地线置于FPz。
4.重复测定 两次测得的P300潜伏期可相差20ms。
5.仪器参数 刺激频率为0.3~1 H,带通0.5 HZ~100 H,灵敏度100 μV,扫描时间为600~1000ms。
【 P300的波形辨认和正常值】
1.波形辨认 靶刺激可记录N1、P2、N2和四。非靶刺激可记录N1和P2。N2和P3可由不同的复合波组成。P300潜伏期的测定取波幅最高处,波幅取N2-P3峰-峰值。
2.P300正常值 国外报告为400ms~670ms。我们实验室1988年资料提供的正常值为367.7 +47ms。
【 P300的影响因素】
注意力、觉醒程度和反应的准确性。觉醒程度低,波幅低。瞌睡或注意力不集中时,P300可以消失。年龄对潜伏期的影响与其他诱发电位一样,与年龄正相关。
【 P300异常的判断标准】
1.P300潜伏期延长>均值+3SD;
2.波形异常或波幅消失。
【 P300的临床应用】
P300有助于客观评价认知功能障碍,但对轻度病人和重度检查不能合作的病人,该检查仍有局限性。P300还可以用于帕金森和亨廷顿病等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中毒性脑病、多发性硬化、精神分裂症和假性痴呆等。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