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德国作曲家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德国作曲家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同作曲家亨德尔和泰勒曼齐名。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的音乐风格和娴熟的复调技巧。他的音乐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平均律钢琴曲集》、《勃兰登堡协奏曲》、《戈德堡变奏曲》、《马太受难曲》、《大量康塔塔》等,1750年7月28日逝世,享年65岁。
    个人概况    
     姓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外文名:Johann Sebastian Bach国籍:德国出生地:埃森纳赫出生日期:1685年3月21日逝世日期:1750年7月28日
    个人背景    
    作曲家
    代表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勃兰登堡协奏曲》、《戈德堡变奏曲》、《马太受难曲》、《大量康塔塔》等,1750年7月28日逝世,享年65岁。
    1 人物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SebastianBach,也译作巴哈)1685年3月21日出生于德国埃森纳赫,1750年7月28日逝于德国莱比锡,终年65岁。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成功地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溶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来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今天一般认为他是超乎时空的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2 生平经历
  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国中部杜林根森林地带的爱森纳赫。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世家。
  巴赫十岁时便父母双亡,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奥尔德鲁夫他大哥家居住。巴赫在这位当管风琴师的兄长指导下,掌握了键盘乐器的演奏技巧,为日后成为键盘乐器演奏大师奠定了基础。但却不允许翻看音乐资料。小巴赫只得趁哥哥离家外出与深夜熟睡之际,在月光下偷偷地把心爱的曲谱一笔一划地抄下来,历时长达半年之久,因而大大损坏了他的视力。
  由于家庭和经济的原因,巴赫没能像亨德尔那样去接受大学教育,在十五岁时就远行到吕内堡求学。在三年多艰苦的求学历程中,巴赫广泛汲取了前人留下的丰富营养,亲自拜访了附近的一些音乐名师,掌握了精湛的作曲技巧。
  巴赫最初于1703年和1707年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的教堂中人管风琴师,创作当然也以宗教音乐为主。 随著他的演奏技巧和作曲技艺的日趋成熟,巴赫也随之名声鹊起,并且也脱去了教堂乐师的黑色长袍,穿上华丽的制服,成为宫廷乐师。从1708年到1723年的十五年间,巴赫先后在魏玛和柯滕的宫廷中供职。
    2.1 魏玛时代(1708-1717)
  这个是巴赫创作臻于成熟的阶段。
    2.2 柯滕时代(1717-1723)
  在柯滕的日子是巴赫一生中的一个黄金时代。此间他创作了被誉为“键盘乐的旧约圣经”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和在管弦乐发展史上堪称里程碑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等大量出色的世俗和宗教音乐;同时巴赫还在柯滕宫廷任职,柯滕宫的镜厅非常华丽,这里还供有巴赫像。
  1723年,巴赫的主人柯滕亲王对音乐的兴趣似乎淡漠了,于是他辞去了宫廷中的职务,来到莱比锡出任圣托马斯教堂学校的乐监(音乐指导),在那里他度过了一生中余下的27年时间。
  此后,柯滕镇因为巴赫的音乐而充满活力:其合唱团自1908年起就沿用巴赫的名字、1935年创立的“巴赫音乐节”、1967年为纪念巴赫在这里供职250周年轮番举办了“巴赫音乐节”及“巴赫音乐比赛”,并将此作为传统延续至今,而当时的组织者也就此成立下来,即为今天的“柯滕巴赫社团”。1983年柯滕历史博物馆专门开放了“巴赫纪念馆”。
2.3 莱比锡时代(1723-1750)
  莱比锡时期是巴赫一生中最长的一个时期,也是创作最多的时期。此时的巴赫无论演奏技巧还是作曲水平都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在莱比锡谱写的杰作,有感人至深的《b小调弥撒》和《马太受难乐》,《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和体现他高深作曲造诣的《赋格的艺术》等。1747年,这位无冕音乐之王去波茨坦旅行时被另一位国王—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召见,并表演了即兴演奏,在座的观众无不为之折服。第二年,巴赫把这次演奏的主题加以发展,写成了另一部总结他作曲和演奏艺术的作品—《音乐的奉献》。
  在莱比锡,巴赫作为圣托马斯男声合唱团的指挥度过了27年,由于他长期用眼过渡,巴赫视力减退,晚年患白内障失明了,但他仍用口授的方式坚持创作。在逝世的前几天,他还在口授一首众赞歌《走向主的神坛》。乐曲每一个音符都表达出老人生前最后的虔诚祈祷,最后在第二十六小节处嘎然而止,成了大师的绝笔之作。
  1750年7月28日夜,巴赫的一生画上了最后一个休止符,安然的走向了他心中的神坛。三天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下葬。
    3 时代背景
  18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处于一种封建贵族割据的分裂状态,一个城堡便有一国诸侯,领土不大的德国居然被瓜分在 352 个各自独立的小国。大大小小的领主们为了炫耀自己的权势与豪华,一般都设有歌剧团呀宫适乐队。民间艺术家们为求生存,大都沦为宫廷或教会的乐工、奴仆 ( 当时的德国,无论在宫廷还是教堂,都把乐师当作与勤杂工、看门人、厨师等完全相同的奴仆来看待 ) ,巴赫自然也在动难逃。尽管他辗转各地,频繁地更换工作地点,但始终未能摆脱卑微的仆役地位。
  巴赫从未居过高位,不过总能养家糊口,他在有生之年远不如莫扎特和贝多芬(甚至不如弗朗兹 • 李斯特和弗雷德里克 • 萧邦)那样驰名。
  德国大剧作家、政论家莱辛曾经这样讲道: “ 天才即使不是生在极端贫困的阶层,也是生在生活非常艰苦的阶层里。老天好像臆要在这样的阶层里比其他阶层里出更多的天才似的。
    4 作曲风格
  巴赫笃信宗教,是个路德教徒。他希望他的乐曲为教会服务,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宗教音乐。他是最后一位伟大的宗教艺术家,他认为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声音”,赞颂上帝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内容。他的音乐最初就是从被称作赞美诗的路德圣咏而产生的。通过旋律可以看出作曲家结合了当时流行的通俗之声。在音乐形式上他无意创新,而是把现有的形式推上顶峰。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他谱写了许多充满戏剧性因素的大型声乐作品,其中《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是最有影响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巴赫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教徒,通过宗教音乐形式(受难曲、弥撒、经文歌、康塔塔等),抒发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幸福未来的渴望。与前人的作品相比,巴赫这种充满宗教内容及复调音乐思维的作品更为广阔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但同时,他的音乐从来没有脱离德国的音乐传统。《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在“纯音乐”领域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作为一部具有德意志精神的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体现出了那种严谨的德国式思维。另外,巴赫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乐队作品,也都表达了作曲家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祈求与渴望。这些作品在德意志民族人民的内心深处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5 作品案例
  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乐曲。
  巴赫最初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为德国路德教唱诗班配乐的管风琴曲子。他写了各种形式的音乐:从自由奔放的即兴幻想曲到需要精心组织的赋格曲(主题由一个声部接一个声部不断重复)。他写的拨弦古钢琴曲和击弦古钢曲(如今通常由钢琴演奏)有《哥德堡变奏曲》、《两声部或三声部创意曲》、《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和《变奏曲》。
  巴赫的器乐作品和管弦乐作品中有一些技巧性强的奏鸣曲和小提琴独奏变奏曲:《音乐的奉献》(各种器乐作品集)、六首广为流行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由管弦乐或少量器乐伴奏、用于教堂唱诗班的宗教音乐代表了巴赫的最高音乐成就。他写了200多首康塔塔和四首《受难曲》(耶稣受难故事的配乐。)《马太受难曲》有很多圣歌,这是巴赫的最后一部受难曲,也是最伟大的一部受难曲。通常认为《B小调弥撒曲》是巴赫音乐艺术的巅峰之作。《尊主颂》、《圣诞清唱剧》和《圣约翰受难曲》也是名作。
  巴赫流行的其它作品包括《第二号小提琴变奏曲》、《第一号协奏曲》(拨弦古钢琴)、《头两部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协奏曲》(两把小提琴)、《G小调幻想曲与赋格曲》(管风琴)、《耶稣,人类欢乐的泉源》(选自康塔塔147)、《帕萨卡里亚舞曲和C小调赋格曲》(管风琴)、四首管弦乐组曲、两首管风琴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曲。
     6 婚姻家庭
  巴赫的小提琴奏鸣曲
  巴赫二十一岁时同他的叔伯二妹结为伉俪,他们一共生了七个孩子,但是当巴赫三十五岁时妻子不幸夭折。翌年他鸾凤再续,可是他的第二个妻子非但不能帮助抚养头七个孩子,反而又给他生了十三个。巴赫死后只留下九个儿女,其中有四个成为真正著名的音乐家。
  威廉·弗里曼·巴赫
  (1710–1784年),长子。他在德累斯顿、哈勒担任管风琴师、指挥等重要职位。他的作品旋律优美、富于歌唱性,是洛可可风格的典型代表。他创作有奏鸣曲和击弦古钢琴曲、管风琴和唱诗班配乐作品、九首交响曲、室内乐,以及一首未完成的歌剧。
  卡尔·菲利普·伊曼纽尔·巴赫
  (1714–1788 年),巴赫次子。他的作品十分生动,旋律性强,标志着巴洛克时代向古典时代的过渡。《击弦古钢琴演奏真谛散论(Essay on the True Art of Playing the Clavier)》是现代钢琴演奏风格的基础。他在弗雷德里克大帝宫廷当过乐师,后来在汉堡任唱诗班指挥。他创作了拨弦古钢琴和钢琴奏鸣曲、清唱剧和康塔塔、歌曲、室内乐和几首交响乐。
  约翰·克里斯托夫·弗里德里希·巴赫
  (1732–1795年),巴赫第九子,担任比克堡宫廷室内乐乐师。他的作品包括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清唱剧和康塔塔。
  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
  (1735–1782年)成就最大,巴赫幼子。他是著名的宗教音乐和歌剧音乐作曲家,1762年应召前往伦敦,后来成为乔治三世女王夏洛特索菲亚的音乐教师。他写了13部歌剧、49部交响乐、37首协奏曲、宗教音乐、室内乐、康塔塔、钢琴曲(其中包括10首四手联弹奏鸣曲) 。
    7 人物功绩
  第一,把音乐从宗教附属品的位置上解放了出来,使之平民化。音乐不总是歌颂上帝,也歌唱平凡的生命。
  第二,他把复调音乐发展成主调音乐,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第三,他确立了键盘乐器十二平均律原则。
  第四,除了声乐作品外,巴赫奠定了现代西洋音乐几乎所有作品样式的体例基础。
    8 个人评价
  巴赫的居所
  巴赫是集16世纪以来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音乐之大成的最伟大的作曲家,被尊为近代“音乐之父”。他的作品既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结构严密,又具有内在的哲理性,深刻隽永。他笃信宗教,创作多用宗教素材和音响作为构思核心,但又具有世俗的情感和革新的精神;多用复调手法进行创作,但各声部又以主调音乐和大小调为主。他的作品十分丰富,除歌剧外各种形式无不涉猎。
  巴赫在世时,作品不为人们所理解,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是伟大的莫扎特和贝多芬,首先发现了他的宝贵价值。他们被巴赫音乐的深刻,完美与无懈可击所震动。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时,不禁惊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名字德文Bach,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1829年,门德尔松在柏林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出中,使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复活了。肖邦在举行他的音乐会之前练习巴赫的作品,李斯特把巴赫的一些管风琴作品改编为钢琴曲,舒满是巴赫协会的创始人之一,这个组织承担了出版这位大师作品的完整版本的巨大任务。今天,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能听到巴赫的音乐。其中,许多作品早已被列为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必修教材和国际重大音乐比赛的参赛曲目。巴赫被称为“不可超越的大师”,甚至被誉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