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医改】莆田系“游医”何以遍布中国

莆田系“游医”何以遍布中国

2014-06-04 今日话题

评论:莆田游医走遍中国,是他们不知道医疗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他们把医疗当作纯粹的商品,他们用经营商品的思路经营医院,这是中国卫生界的败笔。中国民营医院不可能走莆田不自律之路,这是一条不归路。王泓

摘要各色皮肤病、整容和不孕不育医院广告一直活跃在各都市报、地方台和网络上,让人见怪不怪。而撒下铺天盖地广告的这些医院多属于福建莆田人,他们垄断了中国八成的民营医院,并从中获益颇丰。

 

 

 

 

莆田系传奇:从“游医”发展到垄断中国民营医院

 

 

1、莆田系在中国民营医疗市场举足轻重:6万莆田人从事医疗行业,垄断八成民营医院

 

虽然是从治疗皮肤病的游医起家,但在中国的民营医疗市场,“莆田系”可以说是广为人知。美莱整形整容、曙光男科、和美妇儿、天伦不孕不育、远大心胸……这一连串被广告宣传的让人耳熟能详的医院背后站着同一批老板:均来自福建一个并不大的城市“莆田”,甚至来自同一个小镇。而无论是万好国际集团的创始人与董事局主席翁国亮,还是上海华衡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詹国团、五洲集团董事长黄德峰、博生医疗投资集团董事长林玉明、北京英才医院投资管理集团曙光男科董事长林金宗等人,这些民营医疗市场里的“大佬”也都是莆田富豪榜上的人物。

在更大范围看,根据卫计委对民营医疗产业的统计,截止去年年底,国内共有1万多家民营医院,这其中的80%(8000多家)来自“莆田系”。而根据国家卫计委主管的《健康报》今年初登载的数据,在全国各地从事医疗产业的莆田人也达到了6万多。

 

2、不过虽然莆田系几乎垄断了民营医院市场,但相对于公立医院仍处相当的弱势

 

莆田系在民营医疗市场呼风唤雨,但国内医疗机构仍以政府主办的公立医院为主,在整个医疗市场中他们仍处于弱势。根据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卫生年鉴》的数据,到目前为止,虽然在数量上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基本持平,但是在诊疗人数和资产总量上却呈现出9∶1的结构。而相比公立医院,民营医院诊疗人次数仅占9%,资产仅占总量的7%。

可以说中国民营医疗和莆田系都是在公立医院强势伴生下成长的。而这种状况,也塑造出了中国民营医疗和莆田系的独特生态。

 

传奇背后莆田系医院带有原罪:甚至被视为医患矛盾的推手

 

 

1、不专业、欺诈性的诊断、高价和夸大疗效是莆田系医疗企业被人诟病的特色

 

《财经天下周刊》曾这样概括莆田医院的一些典型特征:以治疗妇科和男科为主;每个月的营业额依赖于巨额户外和电梯广告;员工流失率超过20%;院长每天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处理各种医患纠纷;最关键的是,它一直盈利。

 

 

莆田系一直以来都十分低调(图为莆田系詹国团漫画)

 

私立医院相较于公立医院的专业和权威性是短板,所以为了让消费者接受这些医院,莆田人花费了巨额的广告费。打广告甚至成为额莆田人从游医时代起的“立身之本”。从电线杆贴纸条,到最早投电视广告,时至今日他们的广告遍布电视、电台、网络和路边站牌。而这些广告之中,有相当部分都将疗效夸大。

再加之媒体曾不断曝光的这些医院“来者不拒”的欺诈性诊断和虚高的药价,甚至不时混入假药等问题。早前上海市的数据甚至显示,每年查获的假药中,有2/3都来自于民营医院,且其中大多为没有知名度的药品。

由于这种种原因,民营医院的医生和医院的名声并不好。一组来自医疗门户网站的调查数据甚至显示,在国内,有高达79.3%的人对民营医院抱有不信任的态度。而莆田系的医院更是作为典型,和莆田另一项产业“制造假鞋”,一起被饱受诟病

 

2、为利润不择手段实是莆田系医院的原罪,甚至有人认为其是中国医患矛盾的一大推手

 

为追求利润不择手段,这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的确是莆田系医生和医院的写照。科普作者方舟子曾经写文章这样讽刺以莆田系为主的“游医”和“老军医”们:改革开放之初,在街头巷尾、电线杆上经常能见到流动的“老军医”专治疑难杂症,特别是皮肤病、性病的小广告。而现在的游医都升级为“专家”、“教授”了,小广告也上网了。赚钱的套路也包装的更加高级了。可以说,长久以来,莆田系医院的确将欺诈式的宣传作为营销手段,再加之前面提到的质量不稳定和高价等等问题。而这些都已经成为了莆田系医院的原罪。

特别一些公立医院的医生更是对莆田系恨之入骨。在他们不少人看来:因为曾经众多医院将科室外包给莆田人,莆田系这些游医“不择手段”的诊疗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也破坏了公立医院医生的形象。他们坑骗患者,让这些人投诉无门,也严重损害医生的整体形象。比如协和医院医生@烧伤超人阿宝就如此评价过莆田的民间医院:“游医终成王国莆田系来到人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他们像肿瘤一样疯狂而野蛮的生长。”而知名医生李清晨的拷问也很直接:“如果他们(莆田系)的原罪无人追究,那就是鼓励其他‘帮会’继续步其后尘。”

 

再细观莆田系游医发迹史:得益于政策夹缝,也因此萌生原罪

 

 

一方面,莆田系的野蛮生长得益于政策夹缝:

 

1、得益于政府曾经对赤脚医生吹捧,使得早期莆田系游医能依靠“偏方"发迹

从《创业家》杂志对莆田系“帮主”詹国团的采访看,莆田系最初就是依靠一些“偏方”和简单的药方发家的。而莆田系“游医”能够以此得益其实也是有一定历史基础的:在中国,由于政治和宣传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赤脚医生和游医的角色与作用都是被夸大的。

正是基于对于赤脚医生作用的错误认知,部分人在之后对医生的专业化也有不合理的看法,而这些愚昧的看法也催生这些游医、老军医的盛行,给了“莆田系”发掘第一桶金的机会。

2、又因国内对执业医生行医长久的严格管控,使得莆田系在政策夹缝中快速的壮大

曾有人在微博这样吐槽现在的民营医院怪像:“在国内,真正诡异的地方在于,执业医生想要自己开个诊所都很不容易,而莆田系不靠谱的民营医院倒是开得遍地都是。”

这句话虽然不十分准确,但确实能够勾勒出莆田系得以壮大的一个原因。

由于公立医院的优秀医生对现有平台的留恋,公立医院提供的教学和晋升机会,以及医生“出走”寻求自己发展所面临的种种困难,“靠谱的医生”很难走出公立医院,即便走出公立医院也很难开成靠谱的医院。而这就给莆田系这样敢于打政策擦边球的民营企业以快速成长的机会,也吞噬了一些靠谱的民营医疗机构的快速成长的可能。

3、相对于公立医院,莆田系医院还能提供隐私保障等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

更不要说莆田系的民营医院还相对大医院有一些优势:比如针对一些皮肤病、性病和妇科病提供更私密性的服务;再比如提供了更多元更丰富的服务选择。而这些也是强调实名和僧多粥少的公立医院很难提供的。

 

另一方面,莆田系也因政策的限制,而萌生原罪:

 

1、由于仅在医保不报销的领域才有能力竞争,使得莆田系医院只能剑走偏锋

直至今日,莆田系医院中最常见的仍是男科、妇科、不孕不育。同时,也发展出了整形美容、牙科、眼科和高端产科等科目。而这些专科的共同点是:低风险、高利润、非医保。

“民营医疗只能做‘补药’不能做‘泻药’,一个不成功都承受不起。”相关的民营医院知情人士如是说。所以安全性,是民营医院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莆田系选择的专科基本都是不会伤及性命的。

 

 

整形也是莆田系医院中的常见专科

 

此外,莆田系还会选择非医保范围内的“特需项目”,拼市场。在劳社部2006年发布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中,明确规定不在医保范围内的科目有:美容整容矫形、体检、近视眼手术和不育(孕)症、性功能障碍等。而这些都是莆田系的主攻专科。这其中的原因也不复杂,国内医疗保险还是基本社会医疗保险一统天下,公立医院看病可以社会医疗保险报销,私立医院要不就不能用医保,要是能用医保就得按公立医院一样的收费标准来收费。在加上商业医疗保险发展不足,没有差异化的医疗保险,在医保范畴内私立医院的服务优势无法获得价格上的回报。更不要说,民营营利性医院所需要缴纳的税款和公立医院独有的政府财政补贴,这些都只能逼着莆田系等民营医院去治疗看上去“旁门左道”的专科,才能赚取利润。

2、而所谓“拉帮结伙”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成分,背后的推手是融资困难

莆田系饱受诟病的另一点就是“拉帮结伙式”的经营,这让不少人联想到“帮派”这类的描绘。而这其中,除了本身福建人乐于抱团的经营方式,融资困难也是推手。根据莆田系的代表人物翁国亮介绍,由于银行不授信,目前只有5%左右的民营医院能拿到贷款。在融资困难的前提下,莆田人只能以“蚂蚁雄兵”的办法,以同乡合股的方式抱团进入该行业。也因此,目前莆田很多家族集团的资本流动普遍神秘得令人难以捉摸,帮派式的气质也变得明显。

3、夹缝间的惊险生存使得莆田系不得不和政治走的很近,以此寻求保护伞

《南方周末》曾这样形容莆田系的发迹历史,认为他们是“往政策的门缝里挤”,才闯出了今天财富。莆田系先是游医,再到承包科室打广告,再到直接买医院,可以说每一步都走在“监管政策产生之前”。这就意味着他们的经营其实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早先政府禁止公立医院对外分包科室的政策一出台,就曾让不少民间医疗企业大伤元气。

再加之,私立医院的审批过程其实极其艰难,《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那些繁杂的要求,很多都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每一条含糊的条款都可以成为官员们拒批的理由。此外,还有以医院规模(包括大小、人员配备、硬件设施、科研能力)为主要评判标准的医院等级评定。这些都要求莆田系民营医疗力量如果想要继续发展,都不能走的离权力太远。

 

但正因为莆田系原罪的存在,使其成为中国医改最急迫的利益集团

 

 

1、引入刘永好、冯仑等联盟,平安银行授信,莆田帮自己在谋求转型

 

无论如何,莆田系的民营医院今天的规模已使其成为了中国医疗体系不可忽视的力量,而长期以来游走于公立医院挤压和灰色地带的状况也使得其迫切的寻求改变,力争转型洗白。这种转变或许可以参考同在福建的泉州晋江的制鞋业,作为代工厂最早进驻的城市,泉州晋江曾因为制产假鞋而饱受诟病,但如今,晋江已经做出了安踏、特步、361°等国内知名运动品牌,完成了一次不错的转型。

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福建莆田的医疗产业上。如今,很多莆田系的老板们都产生了做品牌的愿望,希望从散兵游勇进化为高端连锁。2010年,莆田老板陈新贤开始在国内经营圣贝牙科,目前在一线城市已有数家分店。“一直在亏,今年一季度亏了1200万”,他说。即便如此,这仍然是他全力培育的招牌。而自称是“莆系3.0”的卓朝阳,则主攻高端消费,全力投入安琪儿连锁妇产医院。

 

平安银行与中国医健联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给予后者百亿授信

 

而在去年11月,莆田系医疗企业的转型又迎来了一个节点,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和万好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翁国亮等发起中国医健联盟,首批十四家发起会员中超过十家是莆系医疗机构。到了今年2月9日,平安银行与中国医健联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给予后者百亿授信。莆田系集体转型似乎也因此排上了日程。

 

2、虽然莆田系医疗集团有原罪,但其仍可作为改变中国医疗体系的切入点

 

根据《经济学人》今年5月的报道,他们认为,虽然亚洲的经济在放缓,但已经产生的庞大中产阶级已经在开始寻求更好体验的医疗服务,而他们也认为只有更充分开放的医疗市场才能满足中产阶级的需求。

而莆田系的转型正是吻合中产阶级这部分需求的。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分析,目前很多莆田系医疗企业都开始筹建医院,目标就是针对高端消费者。这其中也不乏产生了一些实力很强的医院。比如在2012年,在心外科这一基本医疗和高端医疗交叉的领域,博爱集团旗下的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就在上海杀出重围,其心外科手术量已进入上海前三。这些优秀民营医院的进步,无疑会给病人更多的选择,倒逼目前公立医院占比“举足轻重”的医疗体制产生改变。

第2814期 本期责编 张春续

出品 腾讯评论

 

 

 

 

 

 

结语像中国很多行业一样,莆田系的民营医院在经历过一段游走于灰色地带的野蛮生长后,如今也在寻求转型争取“洗白”。而我们作为医疗市场的消费者,不妨以谨慎乐观的态度去看待这种转型,说到底,能多一些选择肯定不是坏事。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