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绘画:毕加索《三个音乐家》)
20世纪,是一个叛逆的时代。
自1900年以来,没有某一体系能够支配所有音乐作品的音高组织原则。每个作品更可能都有它们自己独立的作曲体系。在传统艺术已不复存在,多意、朦胧占据了主要位置,调性瓦解。噪音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新发明的音色成为作曲家最乐道的追求。原有的体系呈现出很多不同变化方式,新的音高组织技术层出不穷,很难对其简要概括。音乐的语言发生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深刻。
一、印象主义音乐
(20世纪 印象主义绘画:梵高《星空》)
20世纪存在着许多不同的音乐风格,而印象主义是其中最重要的派别之一。
代表人物:德彪西。
德彪西善于营造短暂情绪与朦胧的气氛。音乐灵感来自文学或绘画,听起来自由随性。德彪西重视音色的使用。在和弦的使用上倾向于表现其特殊的色彩和感觉,而不是表现和弦传统的功能。音乐的节奏和调性模糊。
代表作品:《大海》、《弦乐四重奏》、《牧神午后》、歌剧《佩利亚斯与美丽桑德》。
(*唱片信息:德彪西《大海》、《牧神午后》)
二、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绘画:大卫《马拉之死》)
1920年到1950年的新古典主义艺术运动,特征为情感的节制、平衡与清晰;使用早期的音乐形式与风格,特别是18世纪的,即使用早期的技巧来组织20世纪的和声与节奏,同时反对浪漫主义与印象主义。
代表人物:斯特拉文斯基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倾向于干涩而清晰,节奏强烈,节拍大量的变化且没有规则,常将具有高度对比性的音色结合使用。
代表作:《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歌剧《浪子的历程》。
(*唱片信息: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春之祭》)
(*唱片信息:斯特拉文斯基《火鸟》)
三、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绘画:蒙克《呐喊》)
1905-1925年的德国和奥地利,还存在一场被称为表现主义的艺术运动。它强调强烈主观的情感,倾向与探索内在的情感而非描摹外在的表象。可以使用扭曲变形的手法,传达人类精神中的紧张与痛苦。表现主义者拒绝传统的美,作品充斥着疯狂与死亡等题材。
代表人物: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
勋伯格抛弃了调性,并开发出一套更系统的组织无调性音乐方法,称之为“十二音作曲法”。代表作品:交响诗《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五首管弦乐作品》、《月迷彼埃罗》、《华沙幸存者》。
贝尔格:《伍采克》
韦伯恩:《五首管弦乐曲》
(*唱片信息:勋伯格《华沙幸存者》)
(*唱片信息:勋伯格《生化之夜》、《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唱片信息:勋伯格《月迷彼埃罗》)
(*唱片信息:贝尔格作品集)
四、此时期其他代表作
(*唱片信息:巴托克《管弦乐协奏曲》,他的音乐充满了东欧民间音乐的精神)
(*唱片信息:格什温《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唱片信息:科普兰《阿帕拉契亚之春》)
五、1945年以后的音乐
1945年以后,音乐出现了更多风格,包括序列主义音乐、急机遇音乐、极简主义音乐、电子音乐、“声音的解放”等。作曲家又开始创作调式音乐,范围无调性和十二音系统。
代表作:
(*唱片信息: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指南》)
(*唱片信息:布里顿《战争安魂曲》)
(*唱片信息:肖斯塔科维奇《列宁格勒交响曲》)
(*唱片信息:伯恩斯坦:《西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