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届的指挥家
作者:王泓 日期:2014-05-12
【作曲】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届的指挥家
克莱门斯•克劳斯(Clemens Krauss)
指挥时间:1939-1944年,1947-1954年
指挥时间:1939-1944年,1947-1954年
1929年8月11日,克莱门斯•克劳斯作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新任总经理主持了萨尔茨堡艺术节,上演了全部的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1930年,克莱门斯•克劳斯在维也纳又一次显示了指挥施特劳斯作品的才能。后来在1933年,甚至意大利教皇也饶有兴趣地观看了《蓝色多瑙河》圆舞曲。那以后,克劳斯在新年音乐会中加进了约瑟夫•施特劳斯的作品,把施特劳斯两兄弟的作品连在了一起。
1939年年鉴上记载了确立举行“新年音乐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页。12月31日,克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首届施特劳斯音乐会”,受到广大听众的极大欢迎。在1941年元旦新年音乐会上,克劳斯指挥爱乐乐团演奏了施特劳斯兄弟俩的作品,从而扩大了维也纳爱乐乐团中施特劳斯作品的保留节目。1951年1月1日,维也纳爱乐乐团和听众们最后一次欣赏克劳斯那富有灵感激情的指挥才能。
约瑟夫•克雷普斯(Josef Krips)
指挥时间:1946年
克雷普斯于1902年4月8日出生在维也纳的奥地利。1921年他成为weingartner的助手,之后,他指挥几个不同的乐团。在1933年,克雷普斯返回维也纳,1935年成为维也纳美术学院的教授。1938年,他被迫离开奥地利,转移到贝尔格莱德,在那里他与当地的交响乐团合作。1945年战争结束后,他返回奥地利,在当今世界克雷普斯是为数不多的被允许工作的指挥,因为他还没有工作的纳粹政权。克雷普斯是带领维也纳爱乐乐团和萨尔茨堡艺术节在战后时期的第一个指挥。从1950年至1954年克雷普斯是伦敦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之后,他担任水牛城爱乐乐团和三藩市交响乐团的指挥。1963年他首次在科芬园指挥,从1966年大都会歌剧院开始,他成为了频繁客席指挥。1970年和1973年,他是维也纳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
威利·波斯考夫斯基(Willi Boskovsky)
指挥时间:1955-1979年
指挥时间:1955-1979年
波斯考夫斯基以施特劳斯家族音乐的诠释者享誉乐坛,1969年荣任维也纳施特劳斯管弦乐团指挥,两年后自维也纳爱乐引退,从此专心于指挥的职事,并进而赢得了“维也纳音乐”最佳指挥的美誉。自1949年以来一直担任小提琴首席的这位指挥之所以能取代克劳斯,是他广受听众和评论界的普遍欢迎,信誉居高不下所致。哪怕时至今日,不管对波斯考夫斯基的指挥抱有何种异议,他所指挥的施特劳斯圆舞曲和正宗维也纳圆舞曲已经成为同义语,这种业内业外形成的共识是无法推翻的。也正因为如此,波斯考夫斯基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录音也成了爱乐辈最喜欢欣赏和收藏的珍品。从1955年开始,威利•波斯考夫斯基担任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指挥,直至1979年。在这25年间,威利•波斯考夫斯基率领乐团努力进取,使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洛林·马泽尔(Lorin Maazel)
指挥时间:1980-1986年,1994年,1996年,1999年,2005年
指挥时间:1980-1986年,1994年,1996年,1999年,2005年
洛林•马泽尔1930年出生,是法裔美籍指挥家。他很小就练习小提琴和钢琴,对各种乐器十分精通,1937年就以神童的姿态登台指挥,9岁就成功地指挥了纽约爱乐乐团的演出。马泽尔15岁的时候开始潜心学习,各地留学,1965年又亮相于指挥台,先后在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维也纳歌剧院等世界著名的乐团任首席、常任和客座指挥。在1980年至1986年期间,马泽尔一直担任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的指挥。他擅长把握音乐的节奏,强调指挥家表情的重要性。他还是位通晓很多语言的大师,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他常常用世界各地的语言向全世界的观众致以新年的问候。
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
指挥时间:1987
年指挥时间:1987
卡拉扬于1908年4月5日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斯堡。最初卡拉扬在双亲的坚持下,进入普通学校就读。从莫扎特音乐学院毕业后,进入维也纳大学音乐系。卡拉扬开始本想成为一名钢琴家,但最终指挥成为他终生的事业。19岁时,卡拉扬在一次演出中顶替患病的指挥家登台指挥,从此他的指挥生涯便开始了。1946年他任维也纳爱乐乐团指挥,1955年继富特文格勒之后成为柏林爱乐乐团首席指挥,直到去世。他录制了大量唱片,曲目极为广泛,管弦乐、芭蕾歌剧无所不包。卡拉扬是一位魅力十足的指挥家,他虽然没有英俊的面孔,魁梧的身材,但他那专注的神志,简练的手势,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显示出独特的指挥风采。卡拉扬才艺非凡,无论哪个时代的作品,他一律背谱演出,而这些作品也通过他的诠释展示出独特的韵味。
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
指挥时间:1988年,1991年
指挥时间:1988年,1991年
克劳迪奥•阿巴多出生在米兰的一个音乐世家,7岁时就立志要当一位指挥家。他先后在米兰、维也纳的三所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作曲和指挥。25岁那年荣获世界著名指挥比赛大奖——库斯维斯基大奖。这是他第一次出名。但他并没有急于扬名,而是回到祖国继续深造,直到1963年再次在世界指挥大赛上折桂后,才正式踏入国际乐坛,开始他的全球性指挥生涯。阿巴多是当今世界乐坛上最叫好的指挥大师之一。他的指挥风格纯正,技艺娴熟、一棒在手,四处开花。他有“维也纳霸主”的绰号,坐阵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指挥位置达18个年头。1986年出任维也纳歌剧院音乐总监,不久,又被委任维也纳城的音乐总监。对维也纳所有的歌剧院、音乐厅和音乐节的演出拥有最高的权利,从而打破了以前只有奥地利人任该职的惯例。
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
指挥时间:1989年,1992年
克莱伯现在虽地位显赫,但当初为学指挥却颇费周折,而从中作梗的正是他的父亲艾里西•克莱佰。艾里西是与拉斯卡尼尼同时代并齐名的指挥家。因为是犹裔,希特勒一上台便将其从德国赶了出去,不得已只好携家跑到南美的阿根廷过活。艺术家的尊严受辱,父亲不愿儿子再干自己这一行。尽管儿子卡洛斯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及深厚的音乐基础,可是父亲还是硬把他送进一所理工大学去读化学。父命难违,但卡洛斯仍然边念化学边学指挥,并最终辍学拿起了心爱的指挥棒。儿子的坚决使父亲终于正式收他为徒。卡洛斯勤奋好学,不图名利。不久,声名鹊起。24岁终被聘为莱茵国家歌剧院的正式指挥。1974年在科罗伊特音乐节上,成功地指挥了瓦格纳的名剧《特里斯坦》,轰动乐坛,从而一跃跻入世界著名指挥家行列。1978年在美国他与芝加哥交响乐团的三场音乐会,被评论界誉为“一阵克莱伯旋风”。卡洛斯•克莱伯的指挥以细腻严谨见巧,热情奔放见长,富有感召力和磁性。交响乐之外,尤擅长指挥瓦格纳、威尔第、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
祖宾·梅塔(Zubin Mehta)
指挥时间:1990年,1995年,1998年,2007年
指挥时间:1990年,1995年,1998年,2007年
祖宾·梅塔出生于印度孟买的一个音乐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9岁时全家迁居美国,不久成为小提琴家加里米安的学生,并进入米利亚音乐学院业余部读其他课程。几年后,梅塔的兴趣趋向于指挥,18岁以优异成绩考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师从指挥家斯瓦洛夫斯基,由于其好学不倦,多才多艺,很快成为学院乐队的指挥。求学期间,他还受惠于克莱伯、瓦格特、卡拉扬等名家指导,从中掌握了“维也纳风格”的各种奥妙。 1958年与阿巴多双双获英国利物浦国际指挥比赛大奖,一举成名,轰动乐坛。1960年,他出任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两年后接手美国洛杉矶爱乐乐团。1968年成为以色列爱乐乐团终身音乐总监。1978年,梅塔成为美国五大交响乐之一——纽约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在举行就职音乐会那天,当时的美国总统福特给他打去电话说:“你是东方人的骄傲”。梅塔出身乐乡,熟习各种乐器的性能,其指挥手势明晰、利落、感染力强,充满时代气息。
里卡尔多·穆蒂(Riccardo Muti)
指挥时间:1993年,1997年,2000年,2004年
指挥时间:1993年,1997年,2000年,2004年
穆蒂是意大利年轻一代指挥家中异常突出的人物。他1941年出生于那不勒斯,很早就被发现其音乐天赋。8岁时穆蒂开始学习小提琴,后来发现在钢琴上更具才能因而转学。作为早熟的钢琴演奏尖子,穆蒂在少年时代进入了那不勒斯音乐学院。18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穆蒂发现自己与指挥棒很有缘分,于是开始经常在学校的乐队担任指挥。1960年,穆蒂在那不勒斯毕业,进入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主攻作曲和指挥,并以优异成绩从两个专业毕业。永不满足的穆蒂,于1965年在威尼斯投著名指挥家费拉拉门下深造。刻苦努力没有白费,1967年,穆蒂在康泰利国际指挥比赛中获第一名,从此一举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青年指挥家。1975年,穆蒂又被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聘为客座指挥,5年后,老一辈大师奥曼迪退休后,新任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顺理成章的由穆蒂接任。这段时间里,穆蒂除担任以上要职外,还常常在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米兰斯卡拉大歌剧院、伦敦的科汶特花园皇家歌剧院等欧洲著名歌剧院中担任客席指挥,同时他还是著名的萨尔茨堡音乐节和佛罗伦萨音乐节最活跃的指挥家。1986年,阿巴多接替洛林•马泽尔担任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的常任指挥,穆蒂则接任其斯卡拉歌剧院的常任指挥职务。
穆蒂对前辈大师的艺术是无比崇敬的。他在托斯卡尼尼、瓦尔特、富尔特文格勒等艺术家的唱片吸收了很多东西。他说过最为敬佩托斯卡尼尼在指挥上的高度准确性。总的来说,穆蒂本人的艺术风格,更接近于托斯卡尼尼。他有与托氏相似的客观主义意识,和相似的忠于原作的特点;排练和演出时,其百分之百的投入程度也如托氏一般。但是,穆蒂只是沿着托斯卡尼尼的足迹探索自己的路子,而不是纯粹的模仿者。自身的强烈个性,在穆蒂的指挥艺术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1993年,穆蒂以极其潇洒的风度、高于的气质,完美地指挥了当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后,在全球的观众心中,他的大师形象进一步树立起来了。2000年,他再度担任该音乐会的指挥。他精湛的指挥风格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尼可劳斯·哈农库特(Nikolaus Harnoncourt)
指挥时间:2001年,2003年
指挥时间:2001年,2003年
2001年,哈农库特指挥了新世纪的第一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他是继卡拉扬之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唯一的奥地利指挥家。他虽生于柏林,但在奥地利的格拉茨长大,自幼受奥地利的优美风光和音乐传统的熏陶。他既热衷于蒙特威尔第、巴赫、亨德乐这些早期大师的杰作,又能极为精彩地阐释莫扎特、贝多芬、舒曼、德沃夏克,当然,还有他的同胞约翰•施特劳斯。早在求学期间,他就潜心学习古乐器,以每个时代原有的乐器和风格去再现那个时代的作品原貌。1953年,他组建了全部由古乐器组成的乐团---维也纳音乐团。如今,这个乐团已成为全世界古典音乐演奏领域最优秀的团体之一,哈农库特倡导的“本真”演奏风格也已深入人心。可以说,哈农库特已成为一种现象、一种精神。值得注意的是,哈农库特能将古乐演绎得很“现代”,也可将现代作品处理得很“古典”。他的古乐演绎方法用在现代乐队,既深刻表现原作的精神和基本的风格,又具有现代的音响和时代的特征,理性和感性结合得非常之好,那种哲理之美很能激动现代人的心灵。
小泽征尔(Seiji Ozawa)
指挥时间:2002
指挥时间:2002
小泽征尔生于1935年,早年师从卡拉扬,曾经在美国纽约交响乐团做指挥大师伯恩斯坦的助手。1962年在日本广播协会交响乐团担任过短期指挥工作,然后又去了美国,先后在芝加哥交响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多伦多交响乐团等担任过常任或客座指挥。从1973年开始,小泽征尔一直担任美国波士顿爱乐乐团总监之职。小泽征尔曾在2002年第一次亮相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台,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和全世界乐迷们共庆新年。
小泽征尔的指挥风格热情洋溢,奔放中流露出细腻,追求效果,强调情绪。他能恰如其分地控制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善于运用带有表情的目光和“会说话”的双臂表达自己的思想。维也纳爱乐乐团选定小泽征尔,也是相信他对于活泼欢快的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作品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马里斯·杨松斯(Mariss Jansons)
指挥时间:2006年
指挥时间:2006年
杨松斯1943年出生在拉脱维亚的里加,其父亲阿维德•杨松斯也是一位著名的指挥家,早年在列宁格勒(今圣彼德堡)学习音乐小提琴、钢琴和指挥课程。研究生毕业后遂留学维也纳并曾从师于卡拉扬。回国后就任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1969年赴维也纳,并在萨尔茨堡拜卡拉扬为师,在此期间深得大师的信任和栽培。1971年,他在卡拉扬国际指挥大赛中胜出。1973年就被穆特拉文斯基钦点为列宁格勒爱乐的助理指挥。此后他在挪威的奥斯陆爱乐乐团(1979-2000)开始了自己的职业指挥家生涯,并在那里整整呆了21年。他的指挥风格热情洋溢,具有斯拉夫民族特色,擅长演绎俄罗斯古典乐曲与现代作品。
乔治•普莱特
指挥时间:2008年
指挥时间:2008年
乔治•普莱特对于中国爱乐者来说是一个传奇式的名字。他出生在法国,在杜埃和巴黎接受音乐教育,起初主学小号,后转向指挥,拜克路易坦为师,先在马赛与里昂等地任助理指挥,1946年在巴黎喜歌剧院正式登台。1959年指挥普朗克的歌剧《人类之声》后成为闻名的现代音乐作品指挥家,担任过许多现代作品的首演,对歌剧也深有研究,成为法国代表性歌剧指挥。这位60年代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指导曾经是全球最知名的指挥家之一,他最富盛名的阶段是与玛利亚•卡拉斯的长期合作,这使得他们两人的名字在唱片和海报上成了经典组合。
维也纳爱乐乐团在2007年的第一天就急切地对外公布了200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特邀指挥,法国人乔治•普莱特出人意外当选。届时,1924年出生的普莱特将以84岁的高龄第一次指挥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年度音乐盛会,这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又一位新面孔的“老”艺术家担任指挥。指挥家普莱特尤其擅长指挥歌剧及法国音乐,在1956-1963年期间任巴黎歌剧院交响乐团团长,还与歌唱家卡拉斯精诚合作,为其指挥歌剧或演唱会,而且他还对法国现代音乐造诣极深。从1986年到1991年期间,普莱特是维也纳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在2004年普莱特成为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的荣誉会员,在他80岁生日的那年还获得了奥地利科学与艺术的十字一级勋章,与维也纳爱乐乐团有着很深的联系。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指挥时间:2009年
指挥时间:2009年
巴伦博伊姆1942年出生于布宣诺斯艾利斯一个俄裔犹太家庭,自幼在双亲指导下学习钢琴。他年仅七岁便登台首演,被誉为“钢琴神童”。巴伦博伊姆10岁时,他所会的曲目以及作为一个钢琴家所举办音乐会的次数都是同龄人的三倍,同年,巴伦博伊姆获得奖学金,赴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学院深造两年,在此期间还得到指挥大师富特文格勒的赏识,丰富的人生经历对他以后走上指挥台奠定了基础。并通过一系列成功的音乐会和唱片迅速步入世界级钢琴家的行列。在钢琴领域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巴伦博伊姆在指挥领域也开始展露过人天资。
巴伦博伊姆还在法国巴黎音乐学院随著名教授纳迪娅·布朗热(Nadia Boulanger)学习作曲,后又进入意大利罗马著名的西西里亚音乐学院深造,师从卡洛·奇泽(Carlo Zecchi)学习钢琴和指挥,在那里还结识了比他大十岁的克劳迪亚·阿巴多和大六岁的祖宾·梅塔,三人在一起非常投缘,至今仍是关系密切的朋友。巴伦博伊姆还作为独奏音乐家在巴黎和普列茅斯演出,17岁的时候,他还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创下了连续演奏贝多芬全部钢琴奏鸣曲的记录,曾受到钢琴大师阿瑟·鲁宾斯坦的赏识。巴伦博伊姆于1962年开始登台指挥,从此便以指挥家的身份活跃于舞台。
巴伦博伊姆在1965--1975年间以钢琴家和指挥家身份与英国室内乐团频繁合作,并进行国际巡演,后来受邀于英国交响乐团做客座指挥。1975--1989年任巴黎管弦乐团的音乐指导,并与卢托斯拉夫斯基、贝里奥、布列兹、汉斯等合作现代音乐。1991年成功与索尔蒂指挥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担任首席指挥和音乐总监。从1989年开始与维也纳爱乐乐团频繁合作,1991年至2006年担任芝加哥交响乐团音乐总监,1992年起至今担任德国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和德国国家乐团终身首席指挥。
作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丹尼尔·巴伦博伊姆一直以钢琴家、指挥家、室内演奏家令人惊叹的“多重身份”活跃于国际乐坛。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