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明朝 建文朱允炆 孝愍皇帝
作者:王泓 日期:2014-04-28
【历史】明朝 建文朱允炆 孝愍皇帝
【明朝 建文朱允炆 孝愍皇帝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在位: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年号“建文”,在靖难之变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上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1]
中文名朱允炆
别 名朱允文、朱允汶
国 籍中国(明朝)
民 族汉族
出生地京师(今南京)
出生日期1377年12月5日(洪武十年)
逝世日期不详
职 业皇帝
信 仰儒家
主要成就建文新政
庙 号惠宗
年 号建文
谥 号让皇帝、惠皇帝
在位时间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
目录
1人物生平
▪ 继承皇位
▪ 平定叛乱
▪ 被迫下位
2为政举措
▪ 政治
▪ 经济
3人物评价
▪ 史书评价
▪ 其它评价
4个人作品
5家族成员
6轶事典故
▪ 野史传说
▪ 下落之谜
7艺术形象
8史书记载
1人物生平
编辑
继承皇位
朱允炆出生于公元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懿文太子朱标第二个儿子,但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朱标原配常氏死了以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视朱允炆嫡长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性情因此与父同样温文尔雅,即长皆与宽大著称。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1368年2月,朱元璋开始为王朝定下传统,即立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为太子,因为朱标是他的长子。朱元璋的目标是为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一个正式的原则,希望以此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朱标在许多方面都不像他的父亲:他性情温和而有教养,但不很勇武。明太祖虽然对他的第四子朱棣的军事才能有很深的印象,但为了王朝的利益,他仍把朱标看作最恰当的继任人选。使皇帝震悼不已的是,朱标在他的盛年37岁时(即1392年5月17日)死去。按照原则,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子嫡长孙,但是朱标大儿子早夭,而朱元璋看到嫡长子次孙朱允炆表现的十分孝顺而很是喜欢,后来立其为太孙。[3]
朱元璋死前密命驸马梅殷辅佐新君,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驾崩几天后,朱允炆于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即位,时年21岁。他确定下一年为建文元年,并尊封他的母亲二皇妃吕氏(1402年死)为皇太后。关于朱允炆的个性和他在位时的国内发展情况现已无可信材料,因为朱允炆时期的档案文献和起居注全遭毁灭,而私家记述又概遭禁止。[4]
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温和和好思考的脾性。他腼腆,且又毫无国政经验;且不说和他的前皇祖考相比,甚至比起他的雄才大略的叔父们,他也没有那种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甚至也没有那种能力。这位年轻皇帝的温顺性格和儒家教育,因此他衷心向往的是实行理想的仁政。他在政府的言论和行事上努力实行一些较大的变革,但这些变革却招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朱允炆把三位儒家师傅引为心腹,他们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这几位老者对朱允炆关于君之为君的概念起了强有力的作用。黄子澄(1402年死)是一个很受人尊敬的儒家学者,他在1385年举进士第一名。他在明太祖时代担任过很多官职,现在被朱允炆任命为翰林学士,并参与国家政事。齐泰(1402年死)也是1385年的进士,是一位对经书学有大成的学者,特别精于礼和兵法。他在洪武帝弥留之际受顾命,以护卫皇太孙和嗣君,被新皇帝任命为兵部尚书,参与国政。方孝孺(1357—1404年)早在四十来岁的初年就已经是声名卓著的学者,以文章家和政治思想家闻名,未中过举,在他很晚的岁月才开始进入仕宦生涯。朱允炆即位以后被召为翰林侍讲。[5]
这三位儒家学者以各种不同方式影响皇帝。黄子澄和齐泰变成了皇帝的心腹,用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教育他。他们负责研究一些新政策并付诸实施,目的在改组帝国的行政和加强皇帝的权威。方孝孺是《周礼》,一部关于乌托邦式政府的经典著作——专家,他发觉他所见到的是个人专制统治的缺点,因此他建议皇帝应该根据古代经典所提出的理想和形式来实行仁政。所有这三个人都勇敢、正直和满怀着理想。但是,他们都是书呆子,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也没有领导才能;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6]
平定叛乱
令人难以对付的燕王朱棣生于1360年5月2日,他的生母也许是洪武帝的一位贡妃,据说她或者是蒙古人,或者是朝鲜人。他不是像他自己后来所说的那样为马皇后所生;他的这种说法是想在他从他侄子手中夺取了帝位以后按照嫡长子继承原则使他的即位合法化。他长得坚强有力,同时也精通武艺,而且据说在学习儒家经典和文学方面也是出色当行的。他的文学功底在正史中有所表述,因为这种成就符合一个儒家君主的公开的形象。[7]1370年5月,洪武帝把他封为燕王,定他的封地在北平(今北京),让他坐镇北方边境,以保证国内的安全和抵御蒙古人的入侵。
那时的燕王只有10岁,直到他成年以后才于1380年4月去北京就国。到了这时,他在宫廷已经接受了优秀学者和佛教和尚们的最好的通才教育。他在明王朝头等将领们的辅导之下也已经开始表现出军事领导才能;特别是徐达(1332—1385年)对他的教导更有效,因为1376年他在皇帝的意旨下娶了徐达的长女。[8]在往后的数十年中燕王守卫他的藩封时,他经常指挥对蒙古人的战斗,在老将们的辅弼之下很会打仗。他的功绩赢得了他父亲的好评,但也引起了后者的烦恼,因为他越来越变得心志不凡、目中无人和闹独立性。当1392年洪武帝册封他长兄的儿子朱允炆而不是指派他为皇嗣的时候,燕王显然是异常失望的。[9]
1398年末,即朱允炆即位之初的几个月中,皇帝开始考虑怎样增强自己的权力而同时削弱诸封建王国的权力,并且利用或有或无的罪名对那些较小较弱的藩王采取激烈的行动。周王朱橚(1361—1425年)是第一个倒台的,接着另外四个王子也垮了下来:代王朱桂(1374—1446年);湘王朱柏(1371—1399年);齐王朱榑(1364—1428年);以及岷王朱楩(1379—1400年)。一年之内在五个举足轻重的藩封被废之后,燕王便成了下一个目标。朝廷承认他是最棘手的敌人,因此在行动上很小心谨慎;可是,这样一来反而给了燕王集结部队和作准备的时间。[10]
现在不能肯定,燕王何时才开始下定决心对抗朝廷。据有些材料说,他在道衍和尚(后名姚广孝)的影响下很早就有和朝廷对着干的意思;按,道衍是明太祖派到他的王府里来任事的,并博得了他的信任。道衍据说在朱允炆被封为储君以后曾向燕王进言,说他注定会有九五之分;他并且鼓励燕王谋划进一步实现他的雄心壮志。当建文朝廷开始清洗他的兄弟们的时候,燕王马上觉察到他的地位危殆,因而他就商于道衍(这时道衍已是他的主要顾问和谋略家),应该采取什么步骤来对付这一威胁。[11]燕王已经用招降蒙古士兵的办法扩充了他的部队,同时他又和那些对新皇帝已不再抱幻想的宦官内外勾结起来。可是他还无意立即行事,因为他的三个儿子正在南京作为人质,以保证他不乱说乱动。与此同时,双方的间谍和代理人来回打报告。燕王在1398年和1399年搞了许许多多鬼把戏,又是装病,又是装疯,请求遣反他的儿子们。直到1399年6月朱允炆才准许他的几个儿子回到他们父亲身边——历史学家们把这一决定称为愚不可及;燕王这才决心用军事行动抗命朝廷了。
敌对行动爆发于1399年7月末;那时有个忠于建文朝的军官抓到了属于燕王藩国的两名下级官员,并把他们送往南京以煽惑罪处死。燕王抓到了把柄,利用这个机会在8月5日向邻近几个州县发动军事进攻,借口要清除朝廷里的奸佞官员。这标志着在朝廷和燕王之间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持续三年的军事对抗;后来这场战争被掩饰而说成是“靖难”之役。[12]
为了给他的叛乱设词辩解,燕王在后来几个月内精心策划了几篇文告:它们包括在1399年8月和12月致朝廷的两封信,以及后来给官民一体知照的宣言。这位藩王坚持说,他正在进行的是终止内乱的正义行动,而且无论衡之以儒家的孝道,还是衡之以规定诸藩王义务的《祖训录》中的条款,他的行为都是对的。[13]他指责皇帝,特别是指责他没有把他父皇的病情告知他,没有让他奔临丧葬;另外,还指责他毁坏先皇所居之宫室,从而背弃了洪武帝的祖训。
他还指责皇帝受齐泰、黄子澄等宵小之臣的诱惑,对诸皇子进行了迫害,并且错误地指控他在做军事准备来反对皇帝。他争辩说,他所采取的行动是正当的自卫,同时他要求皇帝去掉左右的奸诈顾问们,恢复太祖皇帝的法律和制度。除此之外他还声称,他有义务来执行这次惩戒使命,因为他是马皇后所生的最年长的健在儿子,就责无旁贷;他指天誓日地否认他对帝位感兴趣,只是说他是本诸《祖训录》中的规定而开始清除朝廷中的小人官员的。
根据现代历史学家所提供的材料,他的任何指责是否有充分的事实根据,或者他是否真正能够在当时就把这些论点公诸于世,是值得怀疑的。可是,这些指责对燕王来说却是关系成败的问题;最终地它们要使他对抗朝廷的行动站得住脚,并且还可帮助他纠集能够抗命的人马。这就是为什么这位藩王在篡夺皇位以后要窜改历史记述,把那些和他的言论相矛盾的记载统统去掉,换上支持他的合法继承权利的一些历史说词。[14]
被迫下位
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师抗命,下谕将士,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朝廷和燕王之间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持续三年的军事对峙。在叛乱开始的时期,燕王尚不占兵力上的优势。他的军队只有十万人;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没有能够控制任何其他领土。南京的建文朝廷有一支三倍于燕王军队的常备军,拥有全国的经济,并且已经废除了几个藩国。但燕王的领导能力、高素质的军队却非朱允炆可比。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朝廷指挥不当、兵力孱弱、内部松懈的缺点严重影响了战局。直至节节败退,许多将领投降了燕王。[15]
建文朝廷曾从朝鲜输入许多战马,想以此增强它的战斗力,因为朝鲜国王李芳远公开表示支持朱允炆打燕王。但是这些办法未能影响一败涂地的战争结局。[15]
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huì)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燕兵进京,在燕王军队抵达后的一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朱棣登位后,将忠于建文的诸臣剥皮的剥皮,下油锅的下油锅,把他们的女眷罚到教坊司当官妓,实行残酷的“转营”,即轮流送到军营中去,一个女子每一日一夜要受二十余男子的凌辱,情况还要经常报告朱棣,有被摧残至死的,朱棣就下圣谕将尸体喂狗吃了。[16]
但朱允炆的下落终成为一件悬案。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了;后来对他的帝业抱同情心的历史学家们都说他乔装成和尚逃离南京。当时官方的记载当然只能说皇帝及其长子已死于难中;否则,燕王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朱允炆最后的真正命运仍然是一个谜。[16]
2为政举措
编辑
政治
改革法制
朱允炆改进了明太祖所实行的严厉的法律制度。洪武帝曾经颁行了一整套法典,使之成为全帝国的法律准则。他有时用“诰”的形式来给法典做补充,有时又用“榜文”的形式来发布典型的案例。榜文第一次出现在《大诰》中;这种《大诰》在1385年和1387年之间曾经编纂、修订和扩充。它们出现在1397年版的《大明律》中;《大明律》把这些诰和榜文都收在它的附录中。朱允炆认为他祖父的律令法典的某些部分过于苛严,特别是那些在诰和榜文中所定下的惩罚条款更是如此。据说,他在他祖父生前即已敦促洪武帝从他的法典中取消73条这样的条款。在他即位以后,他禁止以诰文为根据来进行审理和判案,同时停止张贴榜文,这就使他用正式遵守律令的手法,巧妙地掩盖了他事实上对他祖父的指令的否定。这些变革后来被永乐帝一扫而光;他恢复了太祖的所有严厉的诰文和榜文中的法律效力。[17]
实行削藩
朱允炆对诸藩王封地里的行政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设置了宾辅和伴读,并让翰林学士以儒家的为政传统教育和辅导诸幼年王子。王子们还进一步不准参与文、武政事;这个命令显然与《祖训录》中的规定大相径庭。这些加强了皇帝对藩王控制的新条令是意在取消半自治性质的封国的总战略的一部分。[18]
削夺世袭封藩的政策的产生是由于担心几个有野心的皇叔可能要发难,特别是担心燕王朱棣。1370年以后,明太祖陆续分封了他年长的九个儿子(其中包括朱棣),把他们封在西北边境和长江中部,王位世袭;这些藩王都是用来作为抗击蒙古侵略和镇压叛乱的支柱。王子们都享有巨额年俸和广泛的特权;虽然他们在法律上对境内平民百姓不享有直接的行政权力,但他们每人都节制三支辅助部队,其人数在3000到15000之间。[19]
为了确保他对分封诸王的控制,开国皇帝在他的《祖训录》中曾定下了一系列条令规章来管束诸藩王的行为;《祖训录》首次发布于1381年,后来又在1395年做了修改。其中有一条规定:在新皇帝登基以后的三年时间内藩王们不许来朝廷,只能留守藩封。可是,如果有“奸臣”在朝廷当道,诸王得准备他们的兵力,听候新皇帝召他们来“拨乱反正”,而在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和驱逐了奸佞以后,他们仍应返回封地。[20]
对于合法的继承原则定下了一条重要的规矩;它既适用于藩封王子的继承,也适用皇位的继承。其中主要的一条原则是继承人应该是长子,并为嫡妻所生。如果这一点已不可能,嫡妻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将成为合法继承人。为了使这些家法垂诸久远,明太祖对后嗣下了严厉的警告,禁止他们对他的训示有一丝一毫的改动;而且他告诫诸王,对任何违犯者,甚至皇帝本人,他们可以群起而攻之。这位开国皇帝的想法是很不现实的;制度上的调整总是不可避免的。新皇帝现在企图削夺诸王的权力,这就使他与他的叔父们——特别是燕王朱棣——发生了公开的冲突。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在这些藩王看来,他想削夺分封诸王一向享有的权利和特权的行动严重地违反了《祖训录》。人们向来认为削藩的政策是黄子澄和齐泰所出的主意,但是,它也可以说是出自皇帝的圣裁。黄子澄是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拥护者,据说他使皇帝对采取这项政策的重要性获得了很深的印象,因为他向皇帝讲述了公元前154年汉代的七国之乱反对汉景帝(公元前157年—141年在位)的故事,而且也一般地提示了这些强大而又拥有半自治权力的藩封所特有的潜在危险性。他们曾经考虑了两种行动路线:一是彻底废除藩封诸王;一是减少他们的政治和军事大权。主要的目标是燕王;在这个时候,洪武帝的二子和三子均先已故去,只剩下燕王是现在健在的最年长而又权势最大的藩王,同时他也是皇家礼仪上的尊长。几经斟酌之后,朱允炆决定走完全废藩的道路。这样便激起燕王举兵反对皇帝,他表面上是要恢复王朝原来的制度,实际上却是要保持他自己的权力和影响。[21]
经济
在财政方面,建文朝廷也制定了一些新措施,以减轻前朝某些过重的税收。其中最重要的是减少了江南的过度的土地税,尤其是减少了富庶的苏州和松江这两个府的土地重税。这些减税措施是继续了洪武朝即已开始的减免政策,但是它们大大超过了以前的办法。富庶而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自王朝开国以来就被课以重税,从而使这里提供了主要的财源。原来的税款意在实行惩戒。1380年4月洪武帝曾下令减税20%,但是即令如此,这里的土地税仍然过于沉重。例如在1393年,仅苏州一地就得全年交纳281万石粮米,这就是帝国2940万石全部土地赋税的9.5%。这样是太不平等了:苏州仅占帝国登记在册的耕地的1/88。由于这样过重的苛索,当地人民往往不能交足规定的税额,特别在凶荒年代更是如此;他们抛荒了土地,变成了游民,从而更加加重了纳税居民的负担,同时也减少了每年的税收。[22]
1400年初,朱允炆因有人申诉直隶地区(直接隶属于京师南京的地区为直隶,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和浙江等地区赋税不公而采取了行动。他下令按每亩地收一石粮的统一标准在这些府里收土地税。洪武帝曾经禁止苏州或松江人氏被任命为户部尚书,借此防范出身于这些富庶州府的人们把持财政,偏私家乡,从而牺牲了国库的利益,现在朱允炆也解除了这种禁令。很可疑的是,这些新措施是否得到了贯彻;到了1400年,建文朝廷已经深深地卷入了和燕王对阵的军事行动之中。
另外一项财政改革是限制佛、道二教寺观所能拥有的免税土地的数量。这项政策是特别针对佛、道僧侣们在江南富庶州府的情况而发的,因为在洪武帝的庇护下僧道们都攫夺了大量的肥田沃土,从而变成了有权有势的地主。他们的财富激起了人们的不满,因为宗教界的僧侣职事们不仅享有免除土地赋税和徭役的权利,甚至还把不法负担强加给当地居民,即占用他们的土地,强迫他们给自己服劳役。朝中的官员上了两份奏疏,请求限制佛教和道教的土地占有数量,朱允炆在1401年8月发出的一道诏旨中批准了他们的建议。这一新命令只准每一名僧道拥有不超过五亩免除赋税的土地;多余土地应分给需要土地的人民。这个政策又使得燕王找到了另一口实,说他的侄子如何违犯了《祖训录》;它进一步为他提供了对皇帝进行“惩戒行动”的理由。[23]
这些命令未必都曾经付诸实施,因为建文朝廷此后不久就夭折了。但是,由于它们攻击了佛教和道教僧侣们的既得利益,这些政策无疑地疏远了宗教界,特别是得罪了佛教徒。因此,许多佛教僧人都为燕王叛军效劳是不足为奇的:他们的领袖是这位僭主的顾问,即和尚道衍,此人自1382年以来即已为燕王服务(他后来名姚广孝,1335年—1418年)。[24]
3人物评价
编辑
史书评价
赞曰: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又除军卫单丁,减苏、松重赋,皆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后,纪年复称洪武,嗣是子孙臣庶以纪载为嫌,草野传疑,不无讹谬。更越圣朝,得经论定,尊名壹惠,君德用彰,懿哉。[25]
其它评价
永乐时期的官方历史掩盖了建文的年号而人为地把明太祖的统治时期延长了4年,即从洪武32年延长到洪武35年(1399年—1402年):这个时期曾经被历史学家称之为”革除”时期。建文的年号迟至1595年10月才被万历皇帝恢复,那是作为编纂明王朝历史的流产的计划的一部分提出来的。可是,要到242年以后的1644年7月,南明君主福王朱由崧(1646年死)才定朱允炆的庙号为”惠宗”,谥号为”让皇帝”。这后一个尊号之所以被选用是为了适应民间传说,即朱允炆并未死于宫中大火,而是为了解除内战的普遍苦难而自愿逊位给他的叔父的。[26]
到了1736年9月,清朝乾隆帝(1736年—1796年在位)封朱允炆为”恭愍惠帝”时,他的皇帝地位才完全恢复。由于这种种情况,他在明王朝的正史(《明史》,1736年)中被称为”恭愍惠帝”,但在由王鸿绪(1645年—1723年)在1723年完成的更早一些的《明史稿》中还是直截了当地被称为”朱允炆”。[26]
建文皇帝和他的顾问们致力于提倡文官统治,他们放弃了明太祖的政策,并且与燕王发生了冲突。燕王的权力是建立在北方边境上,而且依靠的是军官们的支持;朱允炆及其左右与此不同,他们是以南京为基地,他们依靠的是长江下游的阶层。他们认为搞像洪武帝时期的统治,会大大地危及王朝,因此他们相信只有提高儒家价值观和文官的权威,去掉半自治的诸藩封王子,才能使之得到纠正。他们没有成功,因为他们没有多少实际经验,在战场上缺乏果断的领导、周密的计划和首尾一贯的战略方针。[26]
这次内战对于明王朝所产生的结果已经超出了争夺帝位的阋墙之争。洪武帝封建半自治的藩王已经对王朝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当永乐帝死后,他们再一次提倡儒家关于文官政府的原则,并在洪熙和宣德两朝取得了具体结果。[26]
在通俗性的历史著作中,建文之治通过关于这位命途多舛的皇帝的大量传奇故事而受到人们的怀念——这些传奇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们同情他的苦难遭遇,以及被他的有神秘色彩的命运所吸引。这一传统最初之所以形成,是因为人们天真地相信,在南京陷落时皇帝并没有死于宫中之火,而是乔装成和尚设法逃离了京师;后来情节变得越来越复杂了。1440年末的一个稀奇古怪的事件表明了这个传说有多少人信以为真。有一个90岁的老和尚利用这个传说来到了正统皇帝的朝廷,自称他是从前的皇帝。这个骗子后来被揭露并处死了,但这个事件却助长了人们的幻想,也激发了其他相关传说的产生。[26]
在16世纪以后关于这个题材的小说演义中,朱允炆和他的殉难的随从人士都逐渐变成了悲剧式的英雄人物。这些作品都把这位皇帝描写成为一位勤于政事的和仁慈的君主,对他的叔父慷慨大度,并自动地提出把皇位让给了后者。它们还渲染一个故事,说在京师失守之日他逃脱了叛变者的耳目,当了一位高寿的和尚,死后仍然留有后代。它们也同情地描述建文的殉节者,如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说他们是忠臣义士,声称他们的身后也仍有许多后嗣,尽管他们受到迫害。这些无奇不有的传奇故事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朱允炆及其所信奉的理想的同情。[17]
说朱允炆自动地让位给燕王,这种故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此说甚至被郑晓(1499年—1566年)认为有可信的历史真实性,并把它收于他的《建文逊国记》(约1566年)中。它因此助长了人们给朱允炆重新树立形象的心理,并导致在1595年正式恢复了他的年号的行动。关于建文朝代的幻想故事和传闻轶事在下一个世纪仍然不断地出现。这些传说变成了人们发泄压抑情绪的通风口,是它们在极权统治下对要求仁慈和正义的呼吁。它们不仅戏剧化了这位皇帝的事迹,使他成了悲剧式的人物;由于它们进而想纠正不公正,它们谴责永乐皇帝及其支持者们是一伙叛贼和恶棍。人民群众对这位先前的皇帝的同情是如此普遍,致使它被明末清初的许多叛乱领袖所利用,他们都伪称自己是他的合法后代。在学者精英阶层中,从明代中叶和末叶起,也一直增长着这种谴责永乐皇帝的倾向(虽然只是用掩盖的词句来写的)。清朝乾隆皇帝在1736年决定恢复朱允炆的合法地位,其大部分原因便是士大夫精英怀有这样的情绪。[17]
4个人作品
编辑
《逊国后赋诗》[27-28]
《金竺长官司罗永庵题壁》[29-30]
5家族成员
编辑
关系
人物
封号
祖父
朱元璋
明太祖
祖母
马秀英
孝慈高皇后
父亲
朱标
懿文太子
嫡母
常氏
孝康皇后
生母
吕氏
吕太后
皇后
马皇后
孝愍让皇后
长子
朱文奎
和简太子
次子
朱文圭
润怀王
[31]
6轶事典故
编辑
野史传说
据说,朱允炆逃离京城后,颠沛流离,千方百计逃避追杀,后隐居于湄江的观音崖一带。诚心向佛,终了一生,著名的藏君洞也因此而得名。[32]
朱允炆在当皇太孙时,太祖朱元璋曾出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他和燕王朱棣以对。朱允炆对曰:“雨打羊毛一片膻。“朱棣则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朱棣之对太祖较为满意。从中也看出了朱允炆的懦弱、平庸和朱棣的雄心。太祖驾崩后,皇室想了一些方法来巩固朱允炆的皇位。但后来江山终究被朱棣所得。而上面的对联却成为二人命运的谶语。[32]
话说朱允炆在湄江隐姓埋名,自称应文和尚,留下了许多对联诗话。其中对观音崖风光的描写联“峰如巢风彩,崖似卧龙文。“[32]
在长期的流亡过程中,朱允炆一直以晋公子重耳的故事鞭策自己。希望有东山再起的一天。但后来他慢慢地发现,朱 棣管理国家的能力比自己实在要强得多,也就慢慢地打消了这个念头。有联为证:“有梦难圆,尘世着魔迷木性;无风易醒,洞泉悟道静凡心。“轻风吹拂着平静的心,沉醉于大自然之中,哪还管什么皇权富贵,都是过眼云烟。[32]
多年以后,朱允炆触景伤情,咏联一副:“家从京畿而来,回首五岳峨眉,此等山川甲天下;帝似尧舜以后,伉怀秦皇汉武,如我王孙旷古今。“这既是对湄江美丽风光的衷心赞美,也是对自己一生坎坷命运的高度概括,更是对无奈现实的宣泄、壮志难酬的遗憾的真实写照。[32]
下落之谜
“史书“说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33]
(在燕兵攻陷京师后,朱允炆)“遂阖宫自已焚燃。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34]
朱棣登位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亦曰:“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明实录·太宗实录》。
“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越八日壬申,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
“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35]
“出家为僧“说
(一)湖南新田大观堡说[36-41]
湖南永州新田县发现明代遗址大观堡,该古城堡工程规模宏大,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石头垒成的堡垒周长346米,城墙残高4米左右,疑为建文帝避难行宫。后经部分文物和史学专家多方求证,认为建文帝极有可能避难新田,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认为“建文帝踪迹永州(新田)说出来最晚,但材料最硬”,““在全国多处出现的建文帝‘下落说’中,有的是传说,有的只有族谱,而只有新田县有相关碑刻”, “使建文帝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成为关于建文下落的一种很重要的说法”.
该说主要的证据有(不完全统计):
1、龙池寺遗址碑刻记载“夫山曰安昙寺曰龙池”、“自大明皇朝先师铁峯悟真流亡”、“剃本靖为僧‘燕师’”等;梅木塘碑刻记载“圣帝之寿诞,为同人之嘉节,首士齐集虔诚致祭……誓词惟皇上御极之年岁次月日等谨以……二帝神位前曰,惟二帝职司阴鉴”等。
2、大观堡遗址
3、其他文物:象牙朝笏;道教神仙人物长卷画;
4、《史氏族谱》记载
(二)东明寺说
万历《钱塘县志·纪制》记载:“东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为僧至此,有遗像“。(《杭县志稿》卷八)“相传朱允炆遁迹至此,时旭日始旦,题曰东明。自归国后,方知为帝。今范其遗像。有手植牡丹,色白如银“。明代嘉靖年间《留青日札摘抄》、清代康熙年间《湖堧杂记》中也都有记载。
据2010年12月7日,余杭县史志办张炳林先生从上海图书馆发现《东明寺志》,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东明寺志叙“五个大字。《东明寺志》(三卷)清释湛潜篡,清康熙十二年(1674年)版本。寺志中是如此记载:“迨壬午金川变作,启箧得杨应能度牒及披剃具,佛知运数巳定,乃僧服出逊,由吴兴至钱塘遁栖东明山,亲灸旵祖座下,凡六载,迹渐彰乃辞去。“由此可见,朱允炆到东明寺出家为僧不是空穴来风,是确有其人其事。当年众僧们皆尊称朱允炆为“应能问道老佛“,寺志中还特地将“应能问道老佛“排列在祖师堂的第二位置,仅次于东明禅寺的开法祖师慧旵,明白无疑确定了东明禅寺与朱允炆之间的密切。其中还披露了二个重要信息:所谓“静室“一是当年东明寺开法禅师慧旵禅师的闭关之处,二是朱允炆在东明禅寺出家为僧的居所,这是初闻。
东明寺大雄宝殿内右侧有朱允炆塑像,殿柱上刻有如下对联:僧为帝,帝亦为僧,一再传,衣钵相授,留偈而化;叔负侄,侄不负叔,三百载,江山依旧,到老皆空。
朱允炆亲手植之桂花,经过日寇焚烧,仅剩树干。但大难不死,第二年又绽新枝,现枝高叶茂,秋季花开,香溢四野,且金银双色各半,传为奇谈佳话。[42]
孟将殿,原有座小庙现已毁,不知是否属实?民间称之“骂将殿“。 相传明成祖派一位朱允炆当朝时的武状元出身将军追杀朱允炆。追至东明山,朱允炆痛斥其助纣为虐。他进退两难:逊帝有恩,今上难违。回京又无颜复命,终而自杀。因该将军姓孟,后人建孟将军庙以资纪念。[43]
“自焚而死“说
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朱允炆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朱允炆眼看大势已去,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朱允炆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朱允炆下落。宫内侍人都说朱允炆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44]
“遁入道门“说
据有学者考证,朱允炆晚年化名詹碧云,隐踪在江西上饶玉山三清山任三清宫住持道士,在三清福地借修建道教宫观为掩护,巧妙修筑了“明治山詹碧云藏竹之所“的陵墓和其他相关石雕、楹联、三清山石刻260余处,留下了“风流建水翁承赞,樽酒论文千载同“、“方豪上“、“都俞脱生“、“壶市安井“等一系列可供考研的石刻隐逸文化密码。
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朱允炆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朱允炆削发为僧外逃了。他就把朱允炆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朱允炆下落。并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朱允炆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个晚上,他已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胡濙访得朱允炆离开紫禁宫后,削发为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近年徐作生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后,指出: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朱允炆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也有人指出,朱允炆自焚身亡是历史真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朱允炆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朱允炆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朱允炆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苦心寻找朱允炆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
综上,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朱允炆,这是历史事实。朱允炆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历史之谜。
有的学者认为,朱允炆并没有死,而是走了后门,到了山中去做了和尚,红崖天书就是他写下的。[44]
7艺术形象
编辑
影视形象
影视形象(2张)
电视剧
演员
穿越时空的爱恋
徐峥 [45]
皇朝太医 杨凡
覆雨翻云
李天翔
传奇皇帝朱元璋
姜泰郎
大明奇才
孙庭
帝王之旅
邱心志
大明天子
高虎
三少爷的剑
岳耀利
名扬花鼓
毛乐
洪武三十二 陈山聪
8史书记载
编辑
《明史》[46-62]
参见:《明史*卷四 本纪第四》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
后妃·子女
明朝君主
参考资料
1. 明惠帝(建文) .中国历史故事网 [引用日期2013-10-30] .
2. 建文帝出亡宁德之谜揭秘二:《罪惟录》揭开谜团 .东南网 [引用日期2013-10-31] .
3. 历史上的今天: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出生 .中国青年网 [引用日期2013-10-30] .
4. 《祖训》[385],第1615页。
5. 《国榷》[498],10,第765页。
6. 《明纪》[53],6,第15页。
7. 王崇武编:《奉天靖难记注》[536](上海,1948年),第11—16页;王崇武:《明靖难史事考证稿》[540](上海,1945年),第46—48页;陈大卫(音):《燕王的篡位》[20],第6—8、4—21页;《明人传记辞典》[191],第347、397—398页。
8. 关于这方面历史编纂学的修改问题的彻底的讨论,见王崇武:《奉天靖难记注》[536],《引言》和第16—22页;王崇武:《明靖难史事考证稿》[540],第28—42页。又见陈学霖:《篡位的合法性:永乐帝时期历史编纂学的修改》[23],“关于中华帝国合法性会议”上的论文(美国加州,1975年),第3节。
9. 关于这几位卓越的儒家顾问的简略传记,见吴缉华:《论建文时的宰辅及其对明代政局的影响》[571],载他的《明代制度史论丛》[580](台北,1971年),Ⅰ,第159—166页;《明人传记辞典》[191],第224、426、911页。
10. 关于方孝孺的政治思想,见克劳福德等编:《根据明初社会来看方孝孺》[129],载《华裔学志》,15(1956年),第308—318页;沈刚伯:《方孝孺的政治学说》[464],载《大陆杂志》,22,5(1961年3月),第1—6页。
11. 黄章健:《读〈皇明典礼〉》[246],载他的《明清史研究论丛》[242](台北,1977年),第120—141页。
12. 阪仓笃秀:《建文帝的政策》[444],载《人文研究》,27,3—4(1978年),第10—14页;毛佩琦:《建文新政和永乐继统》[373],载《中国史研究》,2(1982年4月),第41—42页。
13. 王崇武:《明靖难史事考证稿》[540],第8—27页。
14. 黄章健:《〈大明律诰〉考》[245],又《明洪武永乐朝的榜文峻岭》[243],分别见于他的《明清史研究丛稿》[242],第187—190、258—259页;毛佩琦:《建文新政》[373],第38—41页。
15. 建文帝失踪之谜难解 郑和下西洋为追杀? .搜狐网 [引用日期2013-10-31] .
16. 建文帝被叔叔赶尽杀绝 .浩学历史网 [引用日期2013-10-31] .
17. 建文统治时期 .国学网 [引用日期2013-10-31] .
18. 张哲朗:《明朝初年的里老制》[30],第63—72页,以及该书所引用的史料。
19. 清朝顺治皇帝也有同样的六句名言,萧公权已译成英文,见他的《中国农村:19世纪帝国的控制》[212](西雅图,1960年),第186页;这篇译文被张哲朗(音)所引用,但未注明来源,见他的《里老制》[30],第66页。
20. 《国榷》[498],10,第782页。
21. 孟森:《明代史》[375](1957年;重印本,台北,1967年),第89—90页;吴晗:《朱元璋传》[587](1948年;修订本,1965年;重印本,北京,1979年),第297—298页;富路德和房兆楹编:《明人传记辞典》[191](纽约和伦敦,1976年),第346、397页;陈大卫(音):《燕王的篡位,1398—1402年》[20](旧金山,1976年),第1—2页。
22. 《国榷》[498],10,第776页;《明史》[41],121,第3664—3665页。
23. 《国榷》[498],10,第777页;《明纪》[53],6,第16页;传记见《明史》[41],138,第3969—3970页。
24. 原文见明太祖:《教民榜文》[383](1398年);重印于《皇明制书》[37],张卤(1523—1598年)编(1579年;重印本,东京,1966—1967年)。关于它的英译文,见张哲朗(音)所译,载《明朝初年的里老制》[30],载《明代研究》,7(1978年),第63—72页。
25. 张廷玉 .《明史》 .北京 :中华书局 ,1977 .
26.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哪儿了 .深圳晚报 [引用日期2013-10-31] .
27. 建文惠宗让皇帝诗 .中华诗词网 [引用日期2013-11-13] .
28.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华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29. 钱谦益 .《列朝诗集》 :中华书局 ,2007-09 .
30. 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 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 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寄昙标。 南来瘴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 款段久忘飞凤辇,袈娑新换衮龙袍。 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乌早晚朝。
31. 李保贵, 覃巧云 .明史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5-1 .
32. 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 .历史春秋网 [引用日期2013-10-31] .
33. 张廷玉 .明史.第一册成祖本纪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年 .
34. 明太宗实录第九卷奉天靖难事迹
35. 明史·建文皇帝本纪
36. 建文帝避难新田获新证 .湖南日报 [引用日期2013-12-18] .
37. 明建文帝下落说法众多,唯“新田说”或有相关实物,明史专家现场考察 .新华网 [引用日期2013-12-18] .
38. 建文帝真的避难新田吗 .永州新闻网 [引用日期2013-12-18] .
39. 明建文帝避难永州新田? .人民网 [引用日期2013-12-18] .
40. 建文帝长子朱文奎疑似落籍新田 .凤凰网 [引用日期2013-12-18] .
41. 考证“永州说”,那些可能与建文帝有关的遗迹 .凤凰网 [引用日期2013-12-18] .
42. 《东明寺志》寻访记 .余杭史志办 .2011-3-30 [引用日期2012-06-9] .
43. 论朱允炆失踪之缘谜 .纵横中文网 [引用日期2013-10-31] .
44. 不知所终的建文帝朱允炆 .北方网 [引用日期2013-10-31] .
45. 张庭徐峥编织“穿越时空的爱恋” .南方网 [引用日期2013-11-1] .
46. 恭闵惠皇帝讳允炆。太祖孙,懿文太子第二子也。母妃吕氏。帝生颍慧好学,性至孝。年十四,待懿文太子疾,昼夜不暂离。更二年,太子薨,居丧毁瘠。 太祖抚之曰:“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立为皇太孙。二十九年,重定诸王见东宫仪制,朝见后于内殿行家人礼,以诸王皆尊属也。初,太祖命太子省决章奏,太子性仁厚,于刑狱多所减省。至是以命太孙,太孙亦复佐以宽大。尝请于太祖,遍考礼经,参之历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条,天下莫不颂德焉。
47. 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辛卯,即皇帝位。太赦天下,以明年为建文元年。是日,葬高皇帝于孝陵。诏行三年丧。群臣请以日易月。帝曰:“朕非效古人亮阴不言也。朝则麻冕裳,退则齐衰杖绖,食则饘粥,郊社宗庙如常礼。”遂命定仪以进。丙申,诏文臣五品以上及州县官各举所知,非其人者坐之。六月,省并州县,革冗员。兵部侍郎齐泰为本部尚书,翰林院修撰黄子澄为太常卿,同参军国事。
48. 秋七月,召汉中府教授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诏行宽政,赦有罪,蠲逋赋。 八月,周王橚有罪,废为庶人,徙云南。诏兴州、营州、开平诸卫军全家在伍者,免一人。天下卫所军单丁者,放为民。九月,云南总兵官西平侯沐春卒于军,左副将何福代领其众。 冬十一月,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察燕阴事。诏求直言,举山林才德之士。十二月癸卯,何福破斩刀干孟,麓川平。 是月,赐天下明年田租之半,释黥军及囚徒还乡里。 是年,暹罗、占城入贡。
49. 建文元年春正月癸酉,受朝,不举乐。庚辰,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配。 修《太祖实录》。二月,追尊皇考曰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妣常氏曰孝康皇后。 尊母妃吕氏曰皇太后,册妃马氏为皇后。封弟允熥为吴王,允熞衡王,允熙徐王。立皇长子文奎为皇太子。诏告天下,举遗贤。赐民高年米肉絮帛,鳏寡孤独废疾者官为牧养。重农桑,兴学校,考察官吏,振罹灾贫民,旌节孝,瘗暴骨,蠲荒田租。卫所军户绝都除勿勾。诏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更定内外大小官制。
50. 三月,释奠于先师孔子。罢天下诸司不急务。都督宋忠、徐凯、耿王瓛帅兵屯开平、临清、山海关。调北平、永清二卫军于彰德、顺德。侍郎暴昭、夏原吉等二十四人充采访使,分巡天下。甲午,京师地震,求直言。 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齐王榑、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遣燕王世子高炽及其弟高煦、高燧还北平。六月,岷王楩有罪,废为庶人,徙漳州。己酉,燕山护卫百主户倪谅上变,燕旗校于谅等伏诛。诏让燕王棣,逮王府官僚。北平都指挥张信叛附于燕。
51. 秋七月癸酉,燕王棣举兵反,杀布政使张昺、都司谢贵。长史葛诚、指挥卢振、教授余逢辰死之。参政郭资、副使墨麟、佥事吕震等降于燕。指挥马宣走蓟州,佥瑱走居庸。宋忠趋北平,闻变退保怀来。通州、遵化、密云相继降燕。 丙子,燕兵陷蓟州,马宣战死。己卯,燕兵陷居庸关。甲申,陷怀来,宋忠、俞瑱被执死,都指挥彭聚、孙泰力战死,永平指挥使郭亮等叛降燕。壬辰,谷王橞自宣府奔京师。长兴侯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都督甯忠为左、右副将军,帅师讨燕。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削燕属籍。诏曰:“邦家不造,骨肉
52. 周亲屡谋僣逆。去年,周庶人橚僣为不轨,辞连燕、齐、湘三王。朕以亲亲故,止正橚罪。今年齐王榑谋逆,又与棣、柏同谋,柏伏罪自焚死,榑已废为庶人。朕以棣于亲最近,未忍穷治其事。今乃称兵构乱,图危宗社,获罪天地祖宗,义不容赦。是用简发大兵,往致厥罚。咨尔中外臣民军士,各怀忠守义,与国同心,扫兹逆氛,永安至治。”寻命安陆侯吴杰,江阴侯吴高,都督耿瓛,都指挥盛庸、潘忠、杨松、顾成、徐凯、李友、陈晖、平安,分道并进。置平燕布政使司于真定,尚书暴昭掌司事。
53. 八月己酉,耿炳文兵次真定,徐凯屯河间,潘忠、杨松屯鄚州。壬子,燕兵陷雄县,潘忠、杨松战于月漾桥,被执。鄚州陷。壬戌,耿炳文及燕兵战于滹沱河北,败绩,李坚、甯忠、顾成被执,炳文退保真定。燕兵攻之不克,引去。召辽王植、宁王权归京师,权不至,诏削护卫。丁卯,曹国公李景隆为征虏大将军,代耿炳文。九月戊辰,吴高、耿瓛、杨文帅辽东兵,围永平。戊寅,景隆兵次河间,燕兵援永平,吴高退保山海关。
54. 冬十月,燕兵自刘家口间道袭陷大宁,守将朱鉴死之。总兵官刘真、都督陈亨援大宁,亨叛降燕。燕以宁王权及朵颜三卫卒归北平。辛亥,李景隆重围北平,燕兵还救。十一月辛未,李景隆及燕兵战于郑村坝,败绩,奔德州,诸军尽溃。燕王棣再上书于朝。帝为罢齐泰、黄子澄官,仍留京师。
55. 二年春正月丙寅朔,诏天下来朝官勿贺。丁卯,释奠于先师孔子。二月,燕兵陷蔚州,进攻大同。李景隆自德州赴援,燕兵还北平。保定知府雒佥叛降燕。甲子,复以都察院为御史府。均江、浙田赋。诏曰:“国家有惟正之供,江、浙赋独重,而苏、松官田悉准私税,用惩一时,岂可为定则。今悉与减免,亩毋逾一斗。苏、松人仍得官户部。”三月丙寅朔,日有食之。赐胡广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56. 夏四月己未,李景隆及燕兵战于白沟河,败之。明日复战,败绩,都督瞿能、越巂侯俞渊、指挥滕聚等皆战死,景隆奔德州。五月辛未,奔济南。燕兵陷德州,遂攻济南。庚辰,景隆败绩于城下,南走。参政铁铉、都督盛庸悉力御之。六月己酉,遣尚宝丞李得成谕燕罢兵。
57. 秋八月癸巳,承天门灾,诏求直言。戊申,盛庸、铁铉击败燕兵,济南围解,复德州。九月,诏录洪武中功臣罪废者后。辛未,封盛庸历城侯,擢铁铉山东布政使,参赞军务,寻进兵部尚书。以庸为平燕将军,都督陈晖、平安副之。庸屯德州,平安及吴杰屯定州,徐凯屯沧州。 冬十月,召李景隆还,赦不诛。庚申,燕兵袭沧州,徐凯被执。十二月甲午,燕兵犯济宁,薄东昌。乙卯,盛庸击败之。斩其将张玉。丙辰,复战,又败之,燕兵走馆陶。庸军势大振,檄诸屯军合击燕,绝其归路。
58. 三年春正月辛酉朔,凝命神宝成,告天地宗庙,御奉天殿受朝贺。乙丑,吴杰、平安邀击燕兵于深州,不利。辛未,大祀天地于南郊。丁丑,享太庙,告东昌捷。复齐泰、黄子澄官。三月辛巳,盛庸败燕兵于夹河,斩其将谭渊。再战不利,都指挥庄得、楚智等力战死。壬午,复战,败绩,庸走德州。丁亥,都督何福援德州。癸巳,贬齐泰、黄子澄、谕燕罢兵。闰月己亥,吴杰、平安及燕战于藁城,败绩,还保真定。燕兵掠真定、顺德广平、大名。棣上书读召还诸将息兵,遣大理少卿薛岩报之。是月,《礼制》成,颁行天下。
59. 夏五月甲寅,盛庸以兵扼燕饷道,不克。棣复遣使上书,下其使于狱。六月壬申,燕将李远寇沛县,焚粮艘。壬午,都督袁宇邀击之,败绩。秋七月己丑,燕兵掠彰德。丁酉,平安自真定攻北平。壬寅,大同守将房昭帅兵由紫荆关趋保定,驻易州西水寨。九月甲辰,平安及燕将刘江战于北平,败绩,还保真定。冬十月丁巳,真定诸将遣兵援房昭,及燕王战于齐眉山,败绩。十一月壬辰,辽东总兵官杨文攻永平,及刘江战于昌黎,败绩。己亥,平安败燕将李彬于杨村。
60. 十二月癸亥,燕兵焚真定军储。诏中官奉使侵暴吏民者,所在有司系治。是月,驸马都尉梅殷镇淮安。《太祖实录》成。
61. 四年春正月甲申,召故周王橚于蒙化,居之京师。燕兵连陷东阿、东平、汶上、兖州、济阳,东平吏目郑华,济阳教谕王省皆死之。甲申,魏国公徐辉祖帅师援山东。燕兵陷沛县,知县颜伯玮、主簿唐子清、典史黄谦死之。癸丑,薄徐州。二月甲寅,都督何福及陈晖、平安军济宁,盛庸军淮上。己卯,更定品官勋阶。三月,燕兵攻宿州,平安追及于淝河,斩其将王真,遇伏败绩,宿州陷。夏四月丁卯,何福、平安败燕兵于小河,斩其将陈文。甲戌,徐辉祖等败燕兵于齐眉山,斩其将李斌,燕兵惧,谋北归。会帝闻讹言,谓燕兵已北,召辉祖还,何福军亦孤。庚辰,诸将及燕兵大战于灵璧,败绩,陈晖、平安、礼部侍郎陈性善、大理寺卿彭与明皆被执。五月癸未,杨文帅辽东兵赴济南,溃于直沾。己丑,盛庸军溃于淮上,燕兵渡淮,趋扬州。指挥王礼等叛降燕,御史王彬、指挥崇刚死之。辛丑,燕兵至六合,诸军迎战,败绩。壬寅,诏天下勤王,遣御史大夫练子宁、侍郎黄观、修撰王叔英分道徵兵。召齐泰、黄子澄还。苏州知府姚善、宁波知府王琎、徽州知府陈彦回、乐平知县张彦方各起兵入卫。甲辰,遣庆成郡主如燕师,议割地罢兵。六月癸丑,盛庸帅舟师败燕兵于浦子口,复战不利。都督佥事陈瑄以舟师叛附于燕。乙卯,燕兵渡江,盛庸战于高资港,败绩。戊午,镇江守将童俊叛降燕。庚申,燕兵至龙潭。辛酉,命诸王分守都城,遣李景隆及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申前约。壬戌,复遣谷王橞、安王楹往。皆不听。甲子,遣使齐蜡书四出,促勤王兵。乙丑,燕兵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伏诛。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62. 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恩恩知府岑瑛闻于朝。按问,乃钧州人杨行祥,年已九十余,下狱,阅四月死。同谋僧十二人,皆戍辽东。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正德、万历、崇祯间,诸臣请续封帝后,及加庙谥,皆下部议,不果行。大清乾隆元年,诏廷臣集议,追谥曰恭闵惠皇帝。
文章来自: 【明朝 建文朱允炆 孝愍皇帝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在位: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年号“建文”,在靖难之变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上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1]
中文名朱允炆
别 名朱允文、朱允汶
国 籍中国(明朝)
民 族汉族
出生地京师(今南京)
出生日期1377年12月5日(洪武十年)
逝世日期不详
职 业皇帝
信 仰儒家
主要成就建文新政
庙 号惠宗
年 号建文
谥 号让皇帝、惠皇帝
在位时间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
目录
1人物生平
▪ 继承皇位
▪ 平定叛乱
▪ 被迫下位
2为政举措
▪ 政治
▪ 经济
3人物评价
▪ 史书评价
▪ 其它评价
4个人作品
5家族成员
6轶事典故
▪ 野史传说
▪ 下落之谜
7艺术形象
8史书记载
1人物生平
编辑
继承皇位
朱允炆出生于公元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懿文太子朱标第二个儿子,但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朱标原配常氏死了以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视朱允炆嫡长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性情因此与父同样温文尔雅,即长皆与宽大著称。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1368年2月,朱元璋开始为王朝定下传统,即立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为太子,因为朱标是他的长子。朱元璋的目标是为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一个正式的原则,希望以此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朱标在许多方面都不像他的父亲:他性情温和而有教养,但不很勇武。明太祖虽然对他的第四子朱棣的军事才能有很深的印象,但为了王朝的利益,他仍把朱标看作最恰当的继任人选。使皇帝震悼不已的是,朱标在他的盛年37岁时(即1392年5月17日)死去。按照原则,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子嫡长孙,但是朱标大儿子早夭,而朱元璋看到嫡长子次孙朱允炆表现的十分孝顺而很是喜欢,后来立其为太孙。[3]
朱元璋死前密命驸马梅殷辅佐新君,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驾崩几天后,朱允炆于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即位,时年21岁。他确定下一年为建文元年,并尊封他的母亲二皇妃吕氏(1402年死)为皇太后。关于朱允炆的个性和他在位时的国内发展情况现已无可信材料,因为朱允炆时期的档案文献和起居注全遭毁灭,而私家记述又概遭禁止。[4]
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温和和好思考的脾性。他腼腆,且又毫无国政经验;且不说和他的前皇祖考相比,甚至比起他的雄才大略的叔父们,他也没有那种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甚至也没有那种能力。这位年轻皇帝的温顺性格和儒家教育,因此他衷心向往的是实行理想的仁政。他在政府的言论和行事上努力实行一些较大的变革,但这些变革却招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朱允炆把三位儒家师傅引为心腹,他们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这几位老者对朱允炆关于君之为君的概念起了强有力的作用。黄子澄(1402年死)是一个很受人尊敬的儒家学者,他在1385年举进士第一名。他在明太祖时代担任过很多官职,现在被朱允炆任命为翰林学士,并参与国家政事。齐泰(1402年死)也是1385年的进士,是一位对经书学有大成的学者,特别精于礼和兵法。他在洪武帝弥留之际受顾命,以护卫皇太孙和嗣君,被新皇帝任命为兵部尚书,参与国政。方孝孺(1357—1404年)早在四十来岁的初年就已经是声名卓著的学者,以文章家和政治思想家闻名,未中过举,在他很晚的岁月才开始进入仕宦生涯。朱允炆即位以后被召为翰林侍讲。[5]
这三位儒家学者以各种不同方式影响皇帝。黄子澄和齐泰变成了皇帝的心腹,用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教育他。他们负责研究一些新政策并付诸实施,目的在改组帝国的行政和加强皇帝的权威。方孝孺是《周礼》,一部关于乌托邦式政府的经典著作——专家,他发觉他所见到的是个人专制统治的缺点,因此他建议皇帝应该根据古代经典所提出的理想和形式来实行仁政。所有这三个人都勇敢、正直和满怀着理想。但是,他们都是书呆子,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也没有领导才能;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6]
平定叛乱
令人难以对付的燕王朱棣生于1360年5月2日,他的生母也许是洪武帝的一位贡妃,据说她或者是蒙古人,或者是朝鲜人。他不是像他自己后来所说的那样为马皇后所生;他的这种说法是想在他从他侄子手中夺取了帝位以后按照嫡长子继承原则使他的即位合法化。他长得坚强有力,同时也精通武艺,而且据说在学习儒家经典和文学方面也是出色当行的。他的文学功底在正史中有所表述,因为这种成就符合一个儒家君主的公开的形象。[7]1370年5月,洪武帝把他封为燕王,定他的封地在北平(今北京),让他坐镇北方边境,以保证国内的安全和抵御蒙古人的入侵。
那时的燕王只有10岁,直到他成年以后才于1380年4月去北京就国。到了这时,他在宫廷已经接受了优秀学者和佛教和尚们的最好的通才教育。他在明王朝头等将领们的辅导之下也已经开始表现出军事领导才能;特别是徐达(1332—1385年)对他的教导更有效,因为1376年他在皇帝的意旨下娶了徐达的长女。[8]在往后的数十年中燕王守卫他的藩封时,他经常指挥对蒙古人的战斗,在老将们的辅弼之下很会打仗。他的功绩赢得了他父亲的好评,但也引起了后者的烦恼,因为他越来越变得心志不凡、目中无人和闹独立性。当1392年洪武帝册封他长兄的儿子朱允炆而不是指派他为皇嗣的时候,燕王显然是异常失望的。[9]
1398年末,即朱允炆即位之初的几个月中,皇帝开始考虑怎样增强自己的权力而同时削弱诸封建王国的权力,并且利用或有或无的罪名对那些较小较弱的藩王采取激烈的行动。周王朱橚(1361—1425年)是第一个倒台的,接着另外四个王子也垮了下来:代王朱桂(1374—1446年);湘王朱柏(1371—1399年);齐王朱榑(1364—1428年);以及岷王朱楩(1379—1400年)。一年之内在五个举足轻重的藩封被废之后,燕王便成了下一个目标。朝廷承认他是最棘手的敌人,因此在行动上很小心谨慎;可是,这样一来反而给了燕王集结部队和作准备的时间。[10]
现在不能肯定,燕王何时才开始下定决心对抗朝廷。据有些材料说,他在道衍和尚(后名姚广孝)的影响下很早就有和朝廷对着干的意思;按,道衍是明太祖派到他的王府里来任事的,并博得了他的信任。道衍据说在朱允炆被封为储君以后曾向燕王进言,说他注定会有九五之分;他并且鼓励燕王谋划进一步实现他的雄心壮志。当建文朝廷开始清洗他的兄弟们的时候,燕王马上觉察到他的地位危殆,因而他就商于道衍(这时道衍已是他的主要顾问和谋略家),应该采取什么步骤来对付这一威胁。[11]燕王已经用招降蒙古士兵的办法扩充了他的部队,同时他又和那些对新皇帝已不再抱幻想的宦官内外勾结起来。可是他还无意立即行事,因为他的三个儿子正在南京作为人质,以保证他不乱说乱动。与此同时,双方的间谍和代理人来回打报告。燕王在1398年和1399年搞了许许多多鬼把戏,又是装病,又是装疯,请求遣反他的儿子们。直到1399年6月朱允炆才准许他的几个儿子回到他们父亲身边——历史学家们把这一决定称为愚不可及;燕王这才决心用军事行动抗命朝廷了。
敌对行动爆发于1399年7月末;那时有个忠于建文朝的军官抓到了属于燕王藩国的两名下级官员,并把他们送往南京以煽惑罪处死。燕王抓到了把柄,利用这个机会在8月5日向邻近几个州县发动军事进攻,借口要清除朝廷里的奸佞官员。这标志着在朝廷和燕王之间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持续三年的军事对抗;后来这场战争被掩饰而说成是“靖难”之役。[12]
为了给他的叛乱设词辩解,燕王在后来几个月内精心策划了几篇文告:它们包括在1399年8月和12月致朝廷的两封信,以及后来给官民一体知照的宣言。这位藩王坚持说,他正在进行的是终止内乱的正义行动,而且无论衡之以儒家的孝道,还是衡之以规定诸藩王义务的《祖训录》中的条款,他的行为都是对的。[13]他指责皇帝,特别是指责他没有把他父皇的病情告知他,没有让他奔临丧葬;另外,还指责他毁坏先皇所居之宫室,从而背弃了洪武帝的祖训。
他还指责皇帝受齐泰、黄子澄等宵小之臣的诱惑,对诸皇子进行了迫害,并且错误地指控他在做军事准备来反对皇帝。他争辩说,他所采取的行动是正当的自卫,同时他要求皇帝去掉左右的奸诈顾问们,恢复太祖皇帝的法律和制度。除此之外他还声称,他有义务来执行这次惩戒使命,因为他是马皇后所生的最年长的健在儿子,就责无旁贷;他指天誓日地否认他对帝位感兴趣,只是说他是本诸《祖训录》中的规定而开始清除朝廷中的小人官员的。
根据现代历史学家所提供的材料,他的任何指责是否有充分的事实根据,或者他是否真正能够在当时就把这些论点公诸于世,是值得怀疑的。可是,这些指责对燕王来说却是关系成败的问题;最终地它们要使他对抗朝廷的行动站得住脚,并且还可帮助他纠集能够抗命的人马。这就是为什么这位藩王在篡夺皇位以后要窜改历史记述,把那些和他的言论相矛盾的记载统统去掉,换上支持他的合法继承权利的一些历史说词。[14]
被迫下位
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师抗命,下谕将士,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朝廷和燕王之间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持续三年的军事对峙。在叛乱开始的时期,燕王尚不占兵力上的优势。他的军队只有十万人;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没有能够控制任何其他领土。南京的建文朝廷有一支三倍于燕王军队的常备军,拥有全国的经济,并且已经废除了几个藩国。但燕王的领导能力、高素质的军队却非朱允炆可比。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朝廷指挥不当、兵力孱弱、内部松懈的缺点严重影响了战局。直至节节败退,许多将领投降了燕王。[15]
建文朝廷曾从朝鲜输入许多战马,想以此增强它的战斗力,因为朝鲜国王李芳远公开表示支持朱允炆打燕王。但是这些办法未能影响一败涂地的战争结局。[15]
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huì)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燕兵进京,在燕王军队抵达后的一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朱棣登位后,将忠于建文的诸臣剥皮的剥皮,下油锅的下油锅,把他们的女眷罚到教坊司当官妓,实行残酷的“转营”,即轮流送到军营中去,一个女子每一日一夜要受二十余男子的凌辱,情况还要经常报告朱棣,有被摧残至死的,朱棣就下圣谕将尸体喂狗吃了。[16]
但朱允炆的下落终成为一件悬案。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了;后来对他的帝业抱同情心的历史学家们都说他乔装成和尚逃离南京。当时官方的记载当然只能说皇帝及其长子已死于难中;否则,燕王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朱允炆最后的真正命运仍然是一个谜。[16]
2为政举措
编辑
政治
改革法制
朱允炆改进了明太祖所实行的严厉的法律制度。洪武帝曾经颁行了一整套法典,使之成为全帝国的法律准则。他有时用“诰”的形式来给法典做补充,有时又用“榜文”的形式来发布典型的案例。榜文第一次出现在《大诰》中;这种《大诰》在1385年和1387年之间曾经编纂、修订和扩充。它们出现在1397年版的《大明律》中;《大明律》把这些诰和榜文都收在它的附录中。朱允炆认为他祖父的律令法典的某些部分过于苛严,特别是那些在诰和榜文中所定下的惩罚条款更是如此。据说,他在他祖父生前即已敦促洪武帝从他的法典中取消73条这样的条款。在他即位以后,他禁止以诰文为根据来进行审理和判案,同时停止张贴榜文,这就使他用正式遵守律令的手法,巧妙地掩盖了他事实上对他祖父的指令的否定。这些变革后来被永乐帝一扫而光;他恢复了太祖的所有严厉的诰文和榜文中的法律效力。[17]
实行削藩
朱允炆对诸藩王封地里的行政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设置了宾辅和伴读,并让翰林学士以儒家的为政传统教育和辅导诸幼年王子。王子们还进一步不准参与文、武政事;这个命令显然与《祖训录》中的规定大相径庭。这些加强了皇帝对藩王控制的新条令是意在取消半自治性质的封国的总战略的一部分。[18]
削夺世袭封藩的政策的产生是由于担心几个有野心的皇叔可能要发难,特别是担心燕王朱棣。1370年以后,明太祖陆续分封了他年长的九个儿子(其中包括朱棣),把他们封在西北边境和长江中部,王位世袭;这些藩王都是用来作为抗击蒙古侵略和镇压叛乱的支柱。王子们都享有巨额年俸和广泛的特权;虽然他们在法律上对境内平民百姓不享有直接的行政权力,但他们每人都节制三支辅助部队,其人数在3000到15000之间。[19]
为了确保他对分封诸王的控制,开国皇帝在他的《祖训录》中曾定下了一系列条令规章来管束诸藩王的行为;《祖训录》首次发布于1381年,后来又在1395年做了修改。其中有一条规定:在新皇帝登基以后的三年时间内藩王们不许来朝廷,只能留守藩封。可是,如果有“奸臣”在朝廷当道,诸王得准备他们的兵力,听候新皇帝召他们来“拨乱反正”,而在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和驱逐了奸佞以后,他们仍应返回封地。[20]
对于合法的继承原则定下了一条重要的规矩;它既适用于藩封王子的继承,也适用皇位的继承。其中主要的一条原则是继承人应该是长子,并为嫡妻所生。如果这一点已不可能,嫡妻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将成为合法继承人。为了使这些家法垂诸久远,明太祖对后嗣下了严厉的警告,禁止他们对他的训示有一丝一毫的改动;而且他告诫诸王,对任何违犯者,甚至皇帝本人,他们可以群起而攻之。这位开国皇帝的想法是很不现实的;制度上的调整总是不可避免的。新皇帝现在企图削夺诸王的权力,这就使他与他的叔父们——特别是燕王朱棣——发生了公开的冲突。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在这些藩王看来,他想削夺分封诸王一向享有的权利和特权的行动严重地违反了《祖训录》。人们向来认为削藩的政策是黄子澄和齐泰所出的主意,但是,它也可以说是出自皇帝的圣裁。黄子澄是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拥护者,据说他使皇帝对采取这项政策的重要性获得了很深的印象,因为他向皇帝讲述了公元前154年汉代的七国之乱反对汉景帝(公元前157年—141年在位)的故事,而且也一般地提示了这些强大而又拥有半自治权力的藩封所特有的潜在危险性。他们曾经考虑了两种行动路线:一是彻底废除藩封诸王;一是减少他们的政治和军事大权。主要的目标是燕王;在这个时候,洪武帝的二子和三子均先已故去,只剩下燕王是现在健在的最年长而又权势最大的藩王,同时他也是皇家礼仪上的尊长。几经斟酌之后,朱允炆决定走完全废藩的道路。这样便激起燕王举兵反对皇帝,他表面上是要恢复王朝原来的制度,实际上却是要保持他自己的权力和影响。[21]
经济
在财政方面,建文朝廷也制定了一些新措施,以减轻前朝某些过重的税收。其中最重要的是减少了江南的过度的土地税,尤其是减少了富庶的苏州和松江这两个府的土地重税。这些减税措施是继续了洪武朝即已开始的减免政策,但是它们大大超过了以前的办法。富庶而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自王朝开国以来就被课以重税,从而使这里提供了主要的财源。原来的税款意在实行惩戒。1380年4月洪武帝曾下令减税20%,但是即令如此,这里的土地税仍然过于沉重。例如在1393年,仅苏州一地就得全年交纳281万石粮米,这就是帝国2940万石全部土地赋税的9.5%。这样是太不平等了:苏州仅占帝国登记在册的耕地的1/88。由于这样过重的苛索,当地人民往往不能交足规定的税额,特别在凶荒年代更是如此;他们抛荒了土地,变成了游民,从而更加加重了纳税居民的负担,同时也减少了每年的税收。[22]
1400年初,朱允炆因有人申诉直隶地区(直接隶属于京师南京的地区为直隶,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和浙江等地区赋税不公而采取了行动。他下令按每亩地收一石粮的统一标准在这些府里收土地税。洪武帝曾经禁止苏州或松江人氏被任命为户部尚书,借此防范出身于这些富庶州府的人们把持财政,偏私家乡,从而牺牲了国库的利益,现在朱允炆也解除了这种禁令。很可疑的是,这些新措施是否得到了贯彻;到了1400年,建文朝廷已经深深地卷入了和燕王对阵的军事行动之中。
另外一项财政改革是限制佛、道二教寺观所能拥有的免税土地的数量。这项政策是特别针对佛、道僧侣们在江南富庶州府的情况而发的,因为在洪武帝的庇护下僧道们都攫夺了大量的肥田沃土,从而变成了有权有势的地主。他们的财富激起了人们的不满,因为宗教界的僧侣职事们不仅享有免除土地赋税和徭役的权利,甚至还把不法负担强加给当地居民,即占用他们的土地,强迫他们给自己服劳役。朝中的官员上了两份奏疏,请求限制佛教和道教的土地占有数量,朱允炆在1401年8月发出的一道诏旨中批准了他们的建议。这一新命令只准每一名僧道拥有不超过五亩免除赋税的土地;多余土地应分给需要土地的人民。这个政策又使得燕王找到了另一口实,说他的侄子如何违犯了《祖训录》;它进一步为他提供了对皇帝进行“惩戒行动”的理由。[23]
这些命令未必都曾经付诸实施,因为建文朝廷此后不久就夭折了。但是,由于它们攻击了佛教和道教僧侣们的既得利益,这些政策无疑地疏远了宗教界,特别是得罪了佛教徒。因此,许多佛教僧人都为燕王叛军效劳是不足为奇的:他们的领袖是这位僭主的顾问,即和尚道衍,此人自1382年以来即已为燕王服务(他后来名姚广孝,1335年—1418年)。[24]
3人物评价
编辑
史书评价
赞曰: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又除军卫单丁,减苏、松重赋,皆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后,纪年复称洪武,嗣是子孙臣庶以纪载为嫌,草野传疑,不无讹谬。更越圣朝,得经论定,尊名壹惠,君德用彰,懿哉。[25]
其它评价
永乐时期的官方历史掩盖了建文的年号而人为地把明太祖的统治时期延长了4年,即从洪武32年延长到洪武35年(1399年—1402年):这个时期曾经被历史学家称之为”革除”时期。建文的年号迟至1595年10月才被万历皇帝恢复,那是作为编纂明王朝历史的流产的计划的一部分提出来的。可是,要到242年以后的1644年7月,南明君主福王朱由崧(1646年死)才定朱允炆的庙号为”惠宗”,谥号为”让皇帝”。这后一个尊号之所以被选用是为了适应民间传说,即朱允炆并未死于宫中大火,而是为了解除内战的普遍苦难而自愿逊位给他的叔父的。[26]
到了1736年9月,清朝乾隆帝(1736年—1796年在位)封朱允炆为”恭愍惠帝”时,他的皇帝地位才完全恢复。由于这种种情况,他在明王朝的正史(《明史》,1736年)中被称为”恭愍惠帝”,但在由王鸿绪(1645年—1723年)在1723年完成的更早一些的《明史稿》中还是直截了当地被称为”朱允炆”。[26]
建文皇帝和他的顾问们致力于提倡文官统治,他们放弃了明太祖的政策,并且与燕王发生了冲突。燕王的权力是建立在北方边境上,而且依靠的是军官们的支持;朱允炆及其左右与此不同,他们是以南京为基地,他们依靠的是长江下游的阶层。他们认为搞像洪武帝时期的统治,会大大地危及王朝,因此他们相信只有提高儒家价值观和文官的权威,去掉半自治的诸藩封王子,才能使之得到纠正。他们没有成功,因为他们没有多少实际经验,在战场上缺乏果断的领导、周密的计划和首尾一贯的战略方针。[26]
这次内战对于明王朝所产生的结果已经超出了争夺帝位的阋墙之争。洪武帝封建半自治的藩王已经对王朝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当永乐帝死后,他们再一次提倡儒家关于文官政府的原则,并在洪熙和宣德两朝取得了具体结果。[26]
在通俗性的历史著作中,建文之治通过关于这位命途多舛的皇帝的大量传奇故事而受到人们的怀念——这些传奇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们同情他的苦难遭遇,以及被他的有神秘色彩的命运所吸引。这一传统最初之所以形成,是因为人们天真地相信,在南京陷落时皇帝并没有死于宫中之火,而是乔装成和尚设法逃离了京师;后来情节变得越来越复杂了。1440年末的一个稀奇古怪的事件表明了这个传说有多少人信以为真。有一个90岁的老和尚利用这个传说来到了正统皇帝的朝廷,自称他是从前的皇帝。这个骗子后来被揭露并处死了,但这个事件却助长了人们的幻想,也激发了其他相关传说的产生。[26]
在16世纪以后关于这个题材的小说演义中,朱允炆和他的殉难的随从人士都逐渐变成了悲剧式的英雄人物。这些作品都把这位皇帝描写成为一位勤于政事的和仁慈的君主,对他的叔父慷慨大度,并自动地提出把皇位让给了后者。它们还渲染一个故事,说在京师失守之日他逃脱了叛变者的耳目,当了一位高寿的和尚,死后仍然留有后代。它们也同情地描述建文的殉节者,如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说他们是忠臣义士,声称他们的身后也仍有许多后嗣,尽管他们受到迫害。这些无奇不有的传奇故事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朱允炆及其所信奉的理想的同情。[17]
说朱允炆自动地让位给燕王,这种故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此说甚至被郑晓(1499年—1566年)认为有可信的历史真实性,并把它收于他的《建文逊国记》(约1566年)中。它因此助长了人们给朱允炆重新树立形象的心理,并导致在1595年正式恢复了他的年号的行动。关于建文朝代的幻想故事和传闻轶事在下一个世纪仍然不断地出现。这些传说变成了人们发泄压抑情绪的通风口,是它们在极权统治下对要求仁慈和正义的呼吁。它们不仅戏剧化了这位皇帝的事迹,使他成了悲剧式的人物;由于它们进而想纠正不公正,它们谴责永乐皇帝及其支持者们是一伙叛贼和恶棍。人民群众对这位先前的皇帝的同情是如此普遍,致使它被明末清初的许多叛乱领袖所利用,他们都伪称自己是他的合法后代。在学者精英阶层中,从明代中叶和末叶起,也一直增长着这种谴责永乐皇帝的倾向(虽然只是用掩盖的词句来写的)。清朝乾隆皇帝在1736年决定恢复朱允炆的合法地位,其大部分原因便是士大夫精英怀有这样的情绪。[17]
4个人作品
编辑
《逊国后赋诗》[27-28]
《金竺长官司罗永庵题壁》[29-30]
5家族成员
编辑
关系
人物
封号
祖父
朱元璋
明太祖
祖母
马秀英
孝慈高皇后
父亲
朱标
懿文太子
嫡母
常氏
孝康皇后
生母
吕氏
吕太后
皇后
马皇后
孝愍让皇后
长子
朱文奎
和简太子
次子
朱文圭
润怀王
[31]
6轶事典故
编辑
野史传说
据说,朱允炆逃离京城后,颠沛流离,千方百计逃避追杀,后隐居于湄江的观音崖一带。诚心向佛,终了一生,著名的藏君洞也因此而得名。[32]
朱允炆在当皇太孙时,太祖朱元璋曾出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他和燕王朱棣以对。朱允炆对曰:“雨打羊毛一片膻。“朱棣则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朱棣之对太祖较为满意。从中也看出了朱允炆的懦弱、平庸和朱棣的雄心。太祖驾崩后,皇室想了一些方法来巩固朱允炆的皇位。但后来江山终究被朱棣所得。而上面的对联却成为二人命运的谶语。[32]
话说朱允炆在湄江隐姓埋名,自称应文和尚,留下了许多对联诗话。其中对观音崖风光的描写联“峰如巢风彩,崖似卧龙文。“[32]
在长期的流亡过程中,朱允炆一直以晋公子重耳的故事鞭策自己。希望有东山再起的一天。但后来他慢慢地发现,朱 棣管理国家的能力比自己实在要强得多,也就慢慢地打消了这个念头。有联为证:“有梦难圆,尘世着魔迷木性;无风易醒,洞泉悟道静凡心。“轻风吹拂着平静的心,沉醉于大自然之中,哪还管什么皇权富贵,都是过眼云烟。[32]
多年以后,朱允炆触景伤情,咏联一副:“家从京畿而来,回首五岳峨眉,此等山川甲天下;帝似尧舜以后,伉怀秦皇汉武,如我王孙旷古今。“这既是对湄江美丽风光的衷心赞美,也是对自己一生坎坷命运的高度概括,更是对无奈现实的宣泄、壮志难酬的遗憾的真实写照。[32]
下落之谜
“史书“说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33]
(在燕兵攻陷京师后,朱允炆)“遂阖宫自已焚燃。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34]
朱棣登位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亦曰:“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明实录·太宗实录》。
“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越八日壬申,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
“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35]
“出家为僧“说
(一)湖南新田大观堡说[36-41]
湖南永州新田县发现明代遗址大观堡,该古城堡工程规模宏大,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石头垒成的堡垒周长346米,城墙残高4米左右,疑为建文帝避难行宫。后经部分文物和史学专家多方求证,认为建文帝极有可能避难新田,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认为“建文帝踪迹永州(新田)说出来最晚,但材料最硬”,““在全国多处出现的建文帝‘下落说’中,有的是传说,有的只有族谱,而只有新田县有相关碑刻”, “使建文帝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成为关于建文下落的一种很重要的说法”.
该说主要的证据有(不完全统计):
1、龙池寺遗址碑刻记载“夫山曰安昙寺曰龙池”、“自大明皇朝先师铁峯悟真流亡”、“剃本靖为僧‘燕师’”等;梅木塘碑刻记载“圣帝之寿诞,为同人之嘉节,首士齐集虔诚致祭……誓词惟皇上御极之年岁次月日等谨以……二帝神位前曰,惟二帝职司阴鉴”等。
2、大观堡遗址
3、其他文物:象牙朝笏;道教神仙人物长卷画;
4、《史氏族谱》记载
(二)东明寺说
万历《钱塘县志·纪制》记载:“东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为僧至此,有遗像“。(《杭县志稿》卷八)“相传朱允炆遁迹至此,时旭日始旦,题曰东明。自归国后,方知为帝。今范其遗像。有手植牡丹,色白如银“。明代嘉靖年间《留青日札摘抄》、清代康熙年间《湖堧杂记》中也都有记载。
据2010年12月7日,余杭县史志办张炳林先生从上海图书馆发现《东明寺志》,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东明寺志叙“五个大字。《东明寺志》(三卷)清释湛潜篡,清康熙十二年(1674年)版本。寺志中是如此记载:“迨壬午金川变作,启箧得杨应能度牒及披剃具,佛知运数巳定,乃僧服出逊,由吴兴至钱塘遁栖东明山,亲灸旵祖座下,凡六载,迹渐彰乃辞去。“由此可见,朱允炆到东明寺出家为僧不是空穴来风,是确有其人其事。当年众僧们皆尊称朱允炆为“应能问道老佛“,寺志中还特地将“应能问道老佛“排列在祖师堂的第二位置,仅次于东明禅寺的开法祖师慧旵,明白无疑确定了东明禅寺与朱允炆之间的密切。其中还披露了二个重要信息:所谓“静室“一是当年东明寺开法禅师慧旵禅师的闭关之处,二是朱允炆在东明禅寺出家为僧的居所,这是初闻。
东明寺大雄宝殿内右侧有朱允炆塑像,殿柱上刻有如下对联:僧为帝,帝亦为僧,一再传,衣钵相授,留偈而化;叔负侄,侄不负叔,三百载,江山依旧,到老皆空。
朱允炆亲手植之桂花,经过日寇焚烧,仅剩树干。但大难不死,第二年又绽新枝,现枝高叶茂,秋季花开,香溢四野,且金银双色各半,传为奇谈佳话。[42]
孟将殿,原有座小庙现已毁,不知是否属实?民间称之“骂将殿“。 相传明成祖派一位朱允炆当朝时的武状元出身将军追杀朱允炆。追至东明山,朱允炆痛斥其助纣为虐。他进退两难:逊帝有恩,今上难违。回京又无颜复命,终而自杀。因该将军姓孟,后人建孟将军庙以资纪念。[43]
“自焚而死“说
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朱允炆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朱允炆眼看大势已去,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朱允炆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朱允炆下落。宫内侍人都说朱允炆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44]
“遁入道门“说
据有学者考证,朱允炆晚年化名詹碧云,隐踪在江西上饶玉山三清山任三清宫住持道士,在三清福地借修建道教宫观为掩护,巧妙修筑了“明治山詹碧云藏竹之所“的陵墓和其他相关石雕、楹联、三清山石刻260余处,留下了“风流建水翁承赞,樽酒论文千载同“、“方豪上“、“都俞脱生“、“壶市安井“等一系列可供考研的石刻隐逸文化密码。
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朱允炆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朱允炆削发为僧外逃了。他就把朱允炆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朱允炆下落。并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朱允炆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个晚上,他已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胡濙访得朱允炆离开紫禁宫后,削发为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近年徐作生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后,指出: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朱允炆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也有人指出,朱允炆自焚身亡是历史真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朱允炆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朱允炆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朱允炆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苦心寻找朱允炆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
综上,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朱允炆,这是历史事实。朱允炆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历史之谜。
有的学者认为,朱允炆并没有死,而是走了后门,到了山中去做了和尚,红崖天书就是他写下的。[44]
7艺术形象
编辑
影视形象
影视形象(2张)
电视剧
演员
穿越时空的爱恋
徐峥 [45]
皇朝太医 杨凡
覆雨翻云
李天翔
传奇皇帝朱元璋
姜泰郎
大明奇才
孙庭
帝王之旅
邱心志
大明天子
高虎
三少爷的剑
岳耀利
名扬花鼓
毛乐
洪武三十二 陈山聪
8史书记载
编辑
《明史》[46-62]
参见:《明史*卷四 本纪第四》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
后妃·子女
明朝君主
参考资料
1. 明惠帝(建文) .中国历史故事网 [引用日期2013-10-30] .
2. 建文帝出亡宁德之谜揭秘二:《罪惟录》揭开谜团 .东南网 [引用日期2013-10-31] .
3. 历史上的今天: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出生 .中国青年网 [引用日期2013-10-30] .
4. 《祖训》[385],第1615页。
5. 《国榷》[498],10,第765页。
6. 《明纪》[53],6,第15页。
7. 王崇武编:《奉天靖难记注》[536](上海,1948年),第11—16页;王崇武:《明靖难史事考证稿》[540](上海,1945年),第46—48页;陈大卫(音):《燕王的篡位》[20],第6—8、4—21页;《明人传记辞典》[191],第347、397—398页。
8. 关于这方面历史编纂学的修改问题的彻底的讨论,见王崇武:《奉天靖难记注》[536],《引言》和第16—22页;王崇武:《明靖难史事考证稿》[540],第28—42页。又见陈学霖:《篡位的合法性:永乐帝时期历史编纂学的修改》[23],“关于中华帝国合法性会议”上的论文(美国加州,1975年),第3节。
9. 关于这几位卓越的儒家顾问的简略传记,见吴缉华:《论建文时的宰辅及其对明代政局的影响》[571],载他的《明代制度史论丛》[580](台北,1971年),Ⅰ,第159—166页;《明人传记辞典》[191],第224、426、911页。
10. 关于方孝孺的政治思想,见克劳福德等编:《根据明初社会来看方孝孺》[129],载《华裔学志》,15(1956年),第308—318页;沈刚伯:《方孝孺的政治学说》[464],载《大陆杂志》,22,5(1961年3月),第1—6页。
11. 黄章健:《读〈皇明典礼〉》[246],载他的《明清史研究论丛》[242](台北,1977年),第120—141页。
12. 阪仓笃秀:《建文帝的政策》[444],载《人文研究》,27,3—4(1978年),第10—14页;毛佩琦:《建文新政和永乐继统》[373],载《中国史研究》,2(1982年4月),第41—42页。
13. 王崇武:《明靖难史事考证稿》[540],第8—27页。
14. 黄章健:《〈大明律诰〉考》[245],又《明洪武永乐朝的榜文峻岭》[243],分别见于他的《明清史研究丛稿》[242],第187—190、258—259页;毛佩琦:《建文新政》[373],第38—41页。
15. 建文帝失踪之谜难解 郑和下西洋为追杀? .搜狐网 [引用日期2013-10-31] .
16. 建文帝被叔叔赶尽杀绝 .浩学历史网 [引用日期2013-10-31] .
17. 建文统治时期 .国学网 [引用日期2013-10-31] .
18. 张哲朗:《明朝初年的里老制》[30],第63—72页,以及该书所引用的史料。
19. 清朝顺治皇帝也有同样的六句名言,萧公权已译成英文,见他的《中国农村:19世纪帝国的控制》[212](西雅图,1960年),第186页;这篇译文被张哲朗(音)所引用,但未注明来源,见他的《里老制》[30],第66页。
20. 《国榷》[498],10,第782页。
21. 孟森:《明代史》[375](1957年;重印本,台北,1967年),第89—90页;吴晗:《朱元璋传》[587](1948年;修订本,1965年;重印本,北京,1979年),第297—298页;富路德和房兆楹编:《明人传记辞典》[191](纽约和伦敦,1976年),第346、397页;陈大卫(音):《燕王的篡位,1398—1402年》[20](旧金山,1976年),第1—2页。
22. 《国榷》[498],10,第776页;《明史》[41],121,第3664—3665页。
23. 《国榷》[498],10,第777页;《明纪》[53],6,第16页;传记见《明史》[41],138,第3969—3970页。
24. 原文见明太祖:《教民榜文》[383](1398年);重印于《皇明制书》[37],张卤(1523—1598年)编(1579年;重印本,东京,1966—1967年)。关于它的英译文,见张哲朗(音)所译,载《明朝初年的里老制》[30],载《明代研究》,7(1978年),第63—72页。
25. 张廷玉 .《明史》 .北京 :中华书局 ,1977 .
26.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哪儿了 .深圳晚报 [引用日期2013-10-31] .
27. 建文惠宗让皇帝诗 .中华诗词网 [引用日期2013-11-13] .
28.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华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29. 钱谦益 .《列朝诗集》 :中华书局 ,2007-09 .
30. 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 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 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寄昙标。 南来瘴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 款段久忘飞凤辇,袈娑新换衮龙袍。 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乌早晚朝。
31. 李保贵, 覃巧云 .明史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5-1 .
32. 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 .历史春秋网 [引用日期2013-10-31] .
33. 张廷玉 .明史.第一册成祖本纪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年 .
34. 明太宗实录第九卷奉天靖难事迹
35. 明史·建文皇帝本纪
36. 建文帝避难新田获新证 .湖南日报 [引用日期2013-12-18] .
37. 明建文帝下落说法众多,唯“新田说”或有相关实物,明史专家现场考察 .新华网 [引用日期2013-12-18] .
38. 建文帝真的避难新田吗 .永州新闻网 [引用日期2013-12-18] .
39. 明建文帝避难永州新田? .人民网 [引用日期2013-12-18] .
40. 建文帝长子朱文奎疑似落籍新田 .凤凰网 [引用日期2013-12-18] .
41. 考证“永州说”,那些可能与建文帝有关的遗迹 .凤凰网 [引用日期2013-12-18] .
42. 《东明寺志》寻访记 .余杭史志办 .2011-3-30 [引用日期2012-06-9] .
43. 论朱允炆失踪之缘谜 .纵横中文网 [引用日期2013-10-31] .
44. 不知所终的建文帝朱允炆 .北方网 [引用日期2013-10-31] .
45. 张庭徐峥编织“穿越时空的爱恋” .南方网 [引用日期2013-11-1] .
46. 恭闵惠皇帝讳允炆。太祖孙,懿文太子第二子也。母妃吕氏。帝生颍慧好学,性至孝。年十四,待懿文太子疾,昼夜不暂离。更二年,太子薨,居丧毁瘠。 太祖抚之曰:“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立为皇太孙。二十九年,重定诸王见东宫仪制,朝见后于内殿行家人礼,以诸王皆尊属也。初,太祖命太子省决章奏,太子性仁厚,于刑狱多所减省。至是以命太孙,太孙亦复佐以宽大。尝请于太祖,遍考礼经,参之历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条,天下莫不颂德焉。
47. 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辛卯,即皇帝位。太赦天下,以明年为建文元年。是日,葬高皇帝于孝陵。诏行三年丧。群臣请以日易月。帝曰:“朕非效古人亮阴不言也。朝则麻冕裳,退则齐衰杖绖,食则饘粥,郊社宗庙如常礼。”遂命定仪以进。丙申,诏文臣五品以上及州县官各举所知,非其人者坐之。六月,省并州县,革冗员。兵部侍郎齐泰为本部尚书,翰林院修撰黄子澄为太常卿,同参军国事。
48. 秋七月,召汉中府教授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诏行宽政,赦有罪,蠲逋赋。 八月,周王橚有罪,废为庶人,徙云南。诏兴州、营州、开平诸卫军全家在伍者,免一人。天下卫所军单丁者,放为民。九月,云南总兵官西平侯沐春卒于军,左副将何福代领其众。 冬十一月,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察燕阴事。诏求直言,举山林才德之士。十二月癸卯,何福破斩刀干孟,麓川平。 是月,赐天下明年田租之半,释黥军及囚徒还乡里。 是年,暹罗、占城入贡。
49. 建文元年春正月癸酉,受朝,不举乐。庚辰,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配。 修《太祖实录》。二月,追尊皇考曰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妣常氏曰孝康皇后。 尊母妃吕氏曰皇太后,册妃马氏为皇后。封弟允熥为吴王,允熞衡王,允熙徐王。立皇长子文奎为皇太子。诏告天下,举遗贤。赐民高年米肉絮帛,鳏寡孤独废疾者官为牧养。重农桑,兴学校,考察官吏,振罹灾贫民,旌节孝,瘗暴骨,蠲荒田租。卫所军户绝都除勿勾。诏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更定内外大小官制。
50. 三月,释奠于先师孔子。罢天下诸司不急务。都督宋忠、徐凯、耿王瓛帅兵屯开平、临清、山海关。调北平、永清二卫军于彰德、顺德。侍郎暴昭、夏原吉等二十四人充采访使,分巡天下。甲午,京师地震,求直言。 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齐王榑、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遣燕王世子高炽及其弟高煦、高燧还北平。六月,岷王楩有罪,废为庶人,徙漳州。己酉,燕山护卫百主户倪谅上变,燕旗校于谅等伏诛。诏让燕王棣,逮王府官僚。北平都指挥张信叛附于燕。
51. 秋七月癸酉,燕王棣举兵反,杀布政使张昺、都司谢贵。长史葛诚、指挥卢振、教授余逢辰死之。参政郭资、副使墨麟、佥事吕震等降于燕。指挥马宣走蓟州,佥瑱走居庸。宋忠趋北平,闻变退保怀来。通州、遵化、密云相继降燕。 丙子,燕兵陷蓟州,马宣战死。己卯,燕兵陷居庸关。甲申,陷怀来,宋忠、俞瑱被执死,都指挥彭聚、孙泰力战死,永平指挥使郭亮等叛降燕。壬辰,谷王橞自宣府奔京师。长兴侯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都督甯忠为左、右副将军,帅师讨燕。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削燕属籍。诏曰:“邦家不造,骨肉
52. 周亲屡谋僣逆。去年,周庶人橚僣为不轨,辞连燕、齐、湘三王。朕以亲亲故,止正橚罪。今年齐王榑谋逆,又与棣、柏同谋,柏伏罪自焚死,榑已废为庶人。朕以棣于亲最近,未忍穷治其事。今乃称兵构乱,图危宗社,获罪天地祖宗,义不容赦。是用简发大兵,往致厥罚。咨尔中外臣民军士,各怀忠守义,与国同心,扫兹逆氛,永安至治。”寻命安陆侯吴杰,江阴侯吴高,都督耿瓛,都指挥盛庸、潘忠、杨松、顾成、徐凯、李友、陈晖、平安,分道并进。置平燕布政使司于真定,尚书暴昭掌司事。
53. 八月己酉,耿炳文兵次真定,徐凯屯河间,潘忠、杨松屯鄚州。壬子,燕兵陷雄县,潘忠、杨松战于月漾桥,被执。鄚州陷。壬戌,耿炳文及燕兵战于滹沱河北,败绩,李坚、甯忠、顾成被执,炳文退保真定。燕兵攻之不克,引去。召辽王植、宁王权归京师,权不至,诏削护卫。丁卯,曹国公李景隆为征虏大将军,代耿炳文。九月戊辰,吴高、耿瓛、杨文帅辽东兵,围永平。戊寅,景隆兵次河间,燕兵援永平,吴高退保山海关。
54. 冬十月,燕兵自刘家口间道袭陷大宁,守将朱鉴死之。总兵官刘真、都督陈亨援大宁,亨叛降燕。燕以宁王权及朵颜三卫卒归北平。辛亥,李景隆重围北平,燕兵还救。十一月辛未,李景隆及燕兵战于郑村坝,败绩,奔德州,诸军尽溃。燕王棣再上书于朝。帝为罢齐泰、黄子澄官,仍留京师。
55. 二年春正月丙寅朔,诏天下来朝官勿贺。丁卯,释奠于先师孔子。二月,燕兵陷蔚州,进攻大同。李景隆自德州赴援,燕兵还北平。保定知府雒佥叛降燕。甲子,复以都察院为御史府。均江、浙田赋。诏曰:“国家有惟正之供,江、浙赋独重,而苏、松官田悉准私税,用惩一时,岂可为定则。今悉与减免,亩毋逾一斗。苏、松人仍得官户部。”三月丙寅朔,日有食之。赐胡广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56. 夏四月己未,李景隆及燕兵战于白沟河,败之。明日复战,败绩,都督瞿能、越巂侯俞渊、指挥滕聚等皆战死,景隆奔德州。五月辛未,奔济南。燕兵陷德州,遂攻济南。庚辰,景隆败绩于城下,南走。参政铁铉、都督盛庸悉力御之。六月己酉,遣尚宝丞李得成谕燕罢兵。
57. 秋八月癸巳,承天门灾,诏求直言。戊申,盛庸、铁铉击败燕兵,济南围解,复德州。九月,诏录洪武中功臣罪废者后。辛未,封盛庸历城侯,擢铁铉山东布政使,参赞军务,寻进兵部尚书。以庸为平燕将军,都督陈晖、平安副之。庸屯德州,平安及吴杰屯定州,徐凯屯沧州。 冬十月,召李景隆还,赦不诛。庚申,燕兵袭沧州,徐凯被执。十二月甲午,燕兵犯济宁,薄东昌。乙卯,盛庸击败之。斩其将张玉。丙辰,复战,又败之,燕兵走馆陶。庸军势大振,檄诸屯军合击燕,绝其归路。
58. 三年春正月辛酉朔,凝命神宝成,告天地宗庙,御奉天殿受朝贺。乙丑,吴杰、平安邀击燕兵于深州,不利。辛未,大祀天地于南郊。丁丑,享太庙,告东昌捷。复齐泰、黄子澄官。三月辛巳,盛庸败燕兵于夹河,斩其将谭渊。再战不利,都指挥庄得、楚智等力战死。壬午,复战,败绩,庸走德州。丁亥,都督何福援德州。癸巳,贬齐泰、黄子澄、谕燕罢兵。闰月己亥,吴杰、平安及燕战于藁城,败绩,还保真定。燕兵掠真定、顺德广平、大名。棣上书读召还诸将息兵,遣大理少卿薛岩报之。是月,《礼制》成,颁行天下。
59. 夏五月甲寅,盛庸以兵扼燕饷道,不克。棣复遣使上书,下其使于狱。六月壬申,燕将李远寇沛县,焚粮艘。壬午,都督袁宇邀击之,败绩。秋七月己丑,燕兵掠彰德。丁酉,平安自真定攻北平。壬寅,大同守将房昭帅兵由紫荆关趋保定,驻易州西水寨。九月甲辰,平安及燕将刘江战于北平,败绩,还保真定。冬十月丁巳,真定诸将遣兵援房昭,及燕王战于齐眉山,败绩。十一月壬辰,辽东总兵官杨文攻永平,及刘江战于昌黎,败绩。己亥,平安败燕将李彬于杨村。
60. 十二月癸亥,燕兵焚真定军储。诏中官奉使侵暴吏民者,所在有司系治。是月,驸马都尉梅殷镇淮安。《太祖实录》成。
61. 四年春正月甲申,召故周王橚于蒙化,居之京师。燕兵连陷东阿、东平、汶上、兖州、济阳,东平吏目郑华,济阳教谕王省皆死之。甲申,魏国公徐辉祖帅师援山东。燕兵陷沛县,知县颜伯玮、主簿唐子清、典史黄谦死之。癸丑,薄徐州。二月甲寅,都督何福及陈晖、平安军济宁,盛庸军淮上。己卯,更定品官勋阶。三月,燕兵攻宿州,平安追及于淝河,斩其将王真,遇伏败绩,宿州陷。夏四月丁卯,何福、平安败燕兵于小河,斩其将陈文。甲戌,徐辉祖等败燕兵于齐眉山,斩其将李斌,燕兵惧,谋北归。会帝闻讹言,谓燕兵已北,召辉祖还,何福军亦孤。庚辰,诸将及燕兵大战于灵璧,败绩,陈晖、平安、礼部侍郎陈性善、大理寺卿彭与明皆被执。五月癸未,杨文帅辽东兵赴济南,溃于直沾。己丑,盛庸军溃于淮上,燕兵渡淮,趋扬州。指挥王礼等叛降燕,御史王彬、指挥崇刚死之。辛丑,燕兵至六合,诸军迎战,败绩。壬寅,诏天下勤王,遣御史大夫练子宁、侍郎黄观、修撰王叔英分道徵兵。召齐泰、黄子澄还。苏州知府姚善、宁波知府王琎、徽州知府陈彦回、乐平知县张彦方各起兵入卫。甲辰,遣庆成郡主如燕师,议割地罢兵。六月癸丑,盛庸帅舟师败燕兵于浦子口,复战不利。都督佥事陈瑄以舟师叛附于燕。乙卯,燕兵渡江,盛庸战于高资港,败绩。戊午,镇江守将童俊叛降燕。庚申,燕兵至龙潭。辛酉,命诸王分守都城,遣李景隆及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申前约。壬戌,复遣谷王橞、安王楹往。皆不听。甲子,遣使齐蜡书四出,促勤王兵。乙丑,燕兵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伏诛。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62. 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恩恩知府岑瑛闻于朝。按问,乃钧州人杨行祥,年已九十余,下狱,阅四月死。同谋僧十二人,皆戍辽东。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正德、万历、崇祯间,诸臣请续封帝后,及加庙谥,皆下部议,不果行。大清乾隆元年,诏廷臣集议,追谥曰恭闵惠皇帝。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