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皇帝

【历史】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皇帝
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皇帝即爱新觉罗·玄烨。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šengzu gosin hūwangdi 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人物关系
中文名爱新觉罗·玄烨
外文名The Kangxi Emperor;Kayser King
别    名康熙帝;恩赫阿木古朗汗
国    籍中国(清朝)
民    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景仁宫
出生日期1654年5月4日(甲午年)
逝世日期1722年12月20日
职    业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主要成就蠲免赋税、发展经济
主要成就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收复台湾,开府设县
抵制沙俄侵略,大败准噶尔汗国
编修文化典籍
代表作品《四书讲疏义序》、《庭训格言》等
年    号康熙
庙    号清圣祖
陵    墓清景陵
前    任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
后    任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
目录
1人物生平
▪ 早期经历
▪ 智擒鳌拜
▪ 平定三藩
▪ 统一台湾
▪ 驱逐沙俄
▪ 大破准噶尔
▪ 九子夺嫡
2为政举措
▪ 政治
▪ 军事
▪ 经济
▪ 文化
3人物评价
▪ 总评
▪ 历代评价
4个人作品
5家族成员
▪ 家世
▪ 后妃
▪ 子女
6轶事典故
▪ 外貌
▪ 废长城
▪ 狩猎
▪ 养生之道
7艺术形象
▪ 相关影视
▪ 相关书籍
1人物生平
编辑

早期经历

少年康熙的画像
少年康熙的画像
玄烨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庶妃,顺治帝生前没有册立太子。顺治十八年,顺治帝接受汤若望的建议,因玄烨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选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顺治十八年正月玄烨即位时只有6岁(虚岁八岁),次年正月(1662年2月)改元康熙。遗诏同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康熙8岁丧父(存疑),10岁丧母。母亲重病时,玄烨“朝夕虔侍,亲尝汤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病故后,玄烨昼夜守灵,水米不进,哀哭不停。康熙后来回忆说,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1]
智擒鳌拜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辅索尼病故。七月初七,十四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赦天下。但亲政仅十天后,鳌拜即擅杀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数天后与遏必隆一起进位一等公,实际政局并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时常召集少年侍卫在宫中作扑击之戏,不过在五月十六日(6月14日),突然下令这些侍卫在鳌拜进见时将其逮捕。大臣商议鳌拜大罪三十条,请求诛其族,康熙帝念鳌拜功劳,赦死罪而拘禁,但诛杀了鳌拜的很多弟侄亲随及党羽。仅存的另一辅政大臣遏必隆因为长期勾结鳌拜,被削去太师、一等公。康熙帝由此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2]
平定三藩

爱新觉罗·玄烨
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但请求留其子之信继续镇守广东为引线,引发了是否撤藩的激烈争论。最后康熙帝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决定下令“撤藩”。
同年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提出反清复明,并于次年派将率军进攻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声讨清朝。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等许多地方大员纷纷反清。接着,福建耿精忠亦反。在短短数月之内,滇、黔、湘、桂、闽、川六省丢失,一时间清帝国危在旦夕。随后,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尚之信等也相继反叛,叛乱扩大到广东、江西和陕西、甘肃等省。
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月,福建耿精忠在清军进攻下,被迫投降。广东的尚之信也于1677年投降。闽、粤以及江西都先后陷落。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吴三桂死,其部将迎立其孙吴世璠继位,退居云贵。此后,清军先后收复湖南、广西和四川。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3]
统一台湾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中风而死,台湾郑氏王朝发生政变,年仅12岁的郑克塽继任延平王,大权实际上为冯锡范、刘国轩掌握,郑氏官员向心力开始动摇,负责与清朝谈和的傅为霖甚至愿当内应。[4]姚启圣认为是进攻台湾的好时机,向康熙帝推荐施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海军,收复了台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即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5]
驱逐沙俄

从明末开始,沙俄远征军曾多次入侵黑龙江流域,烧杀抢劫,四处蚕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勒令盘踞在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军撤离清领土。侵略军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窜至爱珲劫掠,清将萨布素将其击败,并将黑龙江下游侵略军建立的据点均予焚毁,使雅克萨成为孤城。但侵略军负隅顽抗。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正月二十三日,为了彻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命都统彭春赴爱珲,数日攻克雅克萨城,即行回师,留部分兵力驻守爱珲,另派兵在爱珲、墨尔根(今黑龙江嫩江)屯田,加强黑龙江一带防务。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沙俄卷土重来,再次占领雅克萨城。俄军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愤慨。次年初,康熙接到奏报,即下令反击。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七月二十四日,清军2000多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托尔布津不理。八月,清军开始攻城,托尔布津中弹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挥,继续顽抗。八月二十五日,清军考虑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且考虑隆冬冰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侵略军被围困,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俄军, 最后只剩66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俄国摄政王索菲亚急忙向清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清答应所请,准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
雅克萨之战结束后,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七月二十四日缔结了《中俄尼布楚约》,规定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6]
大破准噶尔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尔喀蒙古内部又分为扎萨克图、土谢图、车臣等三部,漠西厄鲁特蒙古内部又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清军入关之前,漠南蒙古就已归附大清,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各部,也与清政府关系密切。
40岁的康熙
40岁的康熙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底,沙俄参加中俄边界谈判的全权代表戈洛文,在伊尔库茨克专门接见了噶尔丹的代表,阴谋策动噶尔丹叛乱,支持他进攻喀尔喀蒙古。在沙皇俄国的唆使下,噶尔丹终于率兵进攻喀尔喀蒙古。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亲率骑兵三万自伊犁东进,越过杭爱山,进攻喀尔喀,占领整个喀尔喀地区。喀尔喀三部首领仓皇率众数十万分路东奔,逃往漠南乌珠穆沁(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旗)一带,向清廷告急,请求保护。康熙一面把他们安置在科尔沁(今内蒙古科尔沁旗)放牧,一面责令噶尔丹罢兵西归。但噶尔丹气焰嚣张,置之不理,反而率兵乘势南下,深入乌珠穆沁境内。对于噶尔丹的猖狂南犯,康熙一面下令就地征集兵马,严行防堵,一面调兵遣将,准备北上迎击,先后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破准噶尔。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二月,康熙鉴于噶尔丹拒不投降,再次下诏亲征。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服毒自杀而死。至此康熙时期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战始告结束,喀尔喀地区重新统一于清朝。
噶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便成为准噶尔部的统治者。随着他的统治地位的巩固和地盘的不断扩大,又滋长了分裂割据的野心,沙皇俄国也积极支持其叛乱。策妄阿拉布坦在沙俄支持下,不断袭击清军据守的科布多、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哈密等军事重镇,并派兵侵入西藏,进行分裂叛乱活动。由于康熙及时派兵进藏协同藏军进行围剿,才将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势力赶出西藏。[7]
九子夺嫡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立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2岁),日后皇太子变得骄纵与蛮横并结党营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杀索额图,父子关系趋于紧张。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除太子。之后众多阿哥开始了对于皇位的觊觎。
皇寺广场大型的康熙石雕
皇寺广场大型的康熙石雕
大阿哥胤褆是庶长子,一向不被康熙喜欢,自知无望,向康熙提议八阿哥胤祀,理由是“术士张明德尝相允祀必大贵”,又说要替父杀掉胤礽,让康熙极为寒心,严加训斥,同时对胤祀严加提防。这时三阿哥胤祉揭发大阿哥搞魇镇加害胤礽之事,康熙将大阿哥囚禁。康熙厌胤祀勾结胤褆,也将其关押,后又释放。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恢复胤礽太子地位。康熙五十年末被告与刑部尚书齐世武、步军统领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结党营私。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下诏废太子。从此废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三阿哥胤祉见此乱局,主动退出竞争。
胤礽再度被废之后,八阿哥胤祀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祯(四阿哥同母弟),九阿哥、十阿哥附庸八阿哥。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废后,敢于为胤礽说好话,属太子党。胤礽二度被废之后,胤禛看到胤礽绝无复立之可能,开始结党营私,窥视储位。这时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祀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1722年【壬寅年】12月20日)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零10月(1661年2月5日-1722年12月20日)。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祯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康熙遗嘱宣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2]
2013年8月29日,辽宁省档案馆新馆首度展出的“康熙遗诏”,上面写着:“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8]
2为政举措
编辑

政治

康熙亲政不久后,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他还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了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骗,康熙还亲自出京巡视,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还有三次东巡、一次西巡,以及数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此举极大的促进了康熙对民情的了解,他还亲自巡视黄河河道,督察河工,并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9]
康熙晚年倦勤,导致官吏贪污,吏治败坏。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御史参劾户部堂官希福纳等侵贪户部内仓银六十四万余两,牵连的官吏多达一百一十二人。康熙说“朕反复思之,终夜不寐,若将伊等审问,获罪之人甚多矣”[10]。最后只把希福纳革职,其余官吏则勒限赔款。
军事

康熙戎装
康熙戎装
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为康熙帝决定撤藩,导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抗清朝政府,其他二藩相继响应,三藩之乱最终在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被完全扑灭,国家也因此遭受了较大的损失,不过维护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康熙采纳了安溪大学士李光地的意见,授明郑降将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出兵攻克台湾。在西藏问题上,康熙除了承继顺治帝尊敬并册封达赖政策外,还派兵于康熙五十七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718年至1720年)间入藏,击败了占据西藏北部的准噶尔汗国军队。此后,清朝分兵驻藏,并任命康济鼐和颇罗鼐二人协助达赖班禅分理前后藏事务。[3]
经济

康熙认为“家给人足,而后世济”,在继续采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的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体现了他仁爱的一面。其一,是废止“圈田令”,即废止贵族圈近京州县田地的特权,将土地让与百姓耕种;康熙在诏书上说:“自后圈占民间房地,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已圈者,悉令给还民间。”其二,延长垦荒的免税时间。清初规定垦荒三年内免税,以后改为六年;康熙十二年重申新垦荒田十年后征税。这一政策刺激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使耕地面积迅速增加。其三,实行更名地政策。对于农民耕种的原先属于明朝宗室的土地,康熙下诏农民可以不必支付田价,照常耕种。
文化

康熙强调兴礼教。他在康熙十八年下诏说:“盛治之世,余一余三。盖仓廪足而礼教兴,水旱乃可无虞。比闻小民不知积蓄,一逢歉岁,率致流移。夫兴俭化民,食时用礼,惟良有司是赖。”康熙自幼就对儒家学说充满浓厚兴趣,认为“殊觉义理无穷,乐此不倦”[11]。康熙十六年十二月,他在御制《日讲四书解义序》中,明确宣布清廷要将治统与道统合一,以儒家学说为治国之本。
康熙晚年画像
康熙晚年画像[12]
他曾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康熙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
康熙对西方文化也十分感兴趣,向来华传教士学习代数、几何、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 ,并颇有著述。不过这只限于个人兴趣,康熙并不鼓励对国民进行科学教育。对基督宗教也很有好感,后来康熙逐渐发现罗马教廷试图过多的干预清朝政治,并且皇子信仰基督后以此作为争权夺利的工具,遂开始有所抵制天主教。
康熙对于宗教基本上是宽容的,不仅仅是满洲的藏传佛教信仰,他也大致接受基督宗教传教士讲道,还褒封道教白云观方丈王常月,并依于门下。
康熙时文字狱则相对有所减轻,比较著名的有《南山集》案,以及亲政前鳌拜等顾命大臣发起的《明史》案。[13]
3人物评价
编辑

总评

康熙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汉族政权,显示了康熙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时就挫败了政治对手鳌拜,年老时利用“文字狱”打击汉族异议人士。康熙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他开创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14]
历代评价

《清史稿》:“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觏。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后世想望流连,至于今不能已。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又曰:‘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于戏,何其盛欤!”[15]
《全球通史》:“康熙有理由这样自信。他统治的大清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就连那些自命不凡的欧洲来访者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16]“他在‘康熙’这一年号下,统治中国60多年,并成为17世纪的伟大人物。同时康熙又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一位精细的管理者,一位渊博的学者。”[17]“康熙曾有过几回巡视,他不但视察公共工程、宽赦囚犯、聆听民间疾苦,而且还亲自审阅那些有志向的举子的科考卷子。一位为此而吃惊的教士写道:‘康熙甚至会召见那些地位低下的劳工和农夫,并以一种友善可亲的态度同他们交谈,这使他深得人心。’也许是因为经常外出巡行,并能亲临下层,康熙学会了识别18个省中的13个省的方言。”[18]
《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玄烨是中华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他的统治时间不仅仅是最长的,而且也是最具有活力的,在中华帝国的历史上更是最复杂的。也许同时他是冷酷而且粗心大意的,
美国圣人群体像中的康熙
美国圣人群体像中的康熙
在判断的时候会犯错误,但是他却拥有敏锐的自我分析能力以及对帝国的使命感,这都标志着他是少有的可以随心所欲的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人!而且被众多历史学家(包括中国,日本和西方的史家)所注意的是,康熙的统治可与俄国的彼得大帝以及法国的路易十四相媲美,而他们三人的共同特点标志着前工业时代,传统君主王权的最高阶段。”[19]“而且,康熙在很多事上,行事果断,对于统治和文化做出了许多有益的事,而他的人品与品格则成为理解导致清朝秩序巩固的众多因素的入口点。”[20]
南怀仁:“(康熙)亲切地接近老百姓,力图让所有人都能看见自己,就像在北京时的惯例一样,他谕令卫兵们不许阻止百姓靠近。所有的百姓,不管男女,都以为他们的皇帝是从天而降的,他们的目光中充满异常的喜悦。为一睹圣容,他们不惜远涉跑来此地,因为,对他们来讲,皇帝亲临此地是从不曾有过的事情。皇帝也非常高兴于臣民们赤诚的感情表露,他尽力撤去一切尊严的夸饰,让百姓们靠近,以此向臣民展示祖先传下来的朴质精神。”[21]
白晋:“具备天下所有人的优点,在全世界的君主中,康熙帝应列为第一等的英主。”“康熙皇帝的孝顺和感恩是如此罕见,他因此获得了举国百姓的尊敬和拥戴。”[22-23]
金昌业:“以康熙之俭约,守汗宽简之规模,抑商贸以劝农,节财用以爱民,其享五十年太平,宜矣!”[24]
伏尔泰:“北京的耶稣会教士,由于精通历算而博得康熙皇帝的欢心,以致这位以善良仁慈、行高德美而驰名遐迩的君主,准许他们在中国传教,并公开讲授基督教义。”[25]
马嘎尔尼:“时至今日,正如耶稣会的传教士们所讲,康熙皇帝对科技有很浓厚的兴趣,但无论如何他的后世子孙并没有继承他的这一优点,甚至也没有继承他的其他优秀品质与聪明才智;因为现在他们的国家政策与王室的虚荣感正在共同抵触着我们所表现出的优秀杰出方面的一切事物,尽管他们毫不怀疑我们的卓越,但是他们还是没有学习会如何利用这些(优秀的科技)。”
曾国藩:“我朝六祖一宗,集大成于康熙。而雍乾以后,英贤辈出,皆若沐圣祖之教,此在愚氓亦似知之。其所以然者,虽大智莫能名也。”“凡前圣所称至德纳行,范无一而不备。上而天象、地舆、历算、音乐、考礼、行师、刑律、农政,下至射御、医药、奇门、王遁,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且无一不创立新法,别启律途。后来高才绝艺,终莫能出其范围。”[26]
吕思勉:“圣祖是个聪明特达的君主。他乐于求学,勤于办事。于天文、地理、律历、算术……学问,多所通晓。又颇能采用西洋的学问。……他能励精图治,确是实在的。……他能俭于用财,也确是真的。所以当三藩平后,国内已无战事,政治亦颇清明,百姓就得以休养生息。”[27]
毛泽东:“康熙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28]
田淼:“康熙作为一代有作为的封建帝王,在政务之余,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习西方数学和天文学知识,为西方数学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不能不说是非常可贵的。”[29]
柏杨:“玄烨大帝,这个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年轻气壮,有刘邦豁达大度的胸襟和李世民知人善任的智慧。”
高阳:“与唐太宗均是第一流的君主,其个人修养和道德言行也是无可挑剔。论述缺点时,谓其晚年因传位而至吏治渐坏。”
钱宗范:“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自然科学方面的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地理、农学、医学、工程技术;人文方面的经、史、子、集;艺术方面的声律、书法、诗画。他几乎都有所研究。他写出了八九十篇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论著,他亲自审定了多种历史方面的书籍,他还精通多种民族语言。”[30]
日本人对康熙帝极为尊重和推崇,翻译了《圣谕》,并且称呼康熙帝为“上国圣人”。[31]
4个人作品
编辑

《弹琴峡》
《登海楼》[32]
《登澄海楼观海》[33]
《天宁寺》[34]
《十架颂》[35]
《滇平》[36]
《中秋日闻海上捷音》[37]
《御赐施琅》[38]
《瀚海》[39]
《班师次拖陵》[40]
《赐将士食》
《剿平噶尔丹大捷》[41]
《示诸皇子》[42]
《生命之宝》
5家族成员
编辑

家世

家世
祖母:孝庄文皇后(昭圣太皇太后)
父亲: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帝)
嫡母:孝惠章皇后(仁宪皇太后)
生母:孝康章皇后(慈和皇太后)
      
兄弟
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母为庶妃巴氏
皇二子,爱新觉罗·福全,和硕裕亲王,谥“宪”,母为宁悫妃佟鄂氏
皇四子,和硕荣亲王,未取名,幼年逝,母为孝献皇后董鄂氏
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和硕恭亲王,母为庶妃陈氏
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母为庶妃唐氏
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和硕纯亲王,谥“靖”母为庶妃钮氏
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母为庶妃穆克图氏
      
姊妹
皇长女(1652~1653),顺治九年三月十五生,母庶妃陈氏,顺治十年十月殇
皇二女和硕恭悫长公主,母庶妃杨氏,15岁时下嫁给瓜尔佳氏讷尔杜
皇三女(1653~1658),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三生,母庶妃巴氏,顺治十五年三月殇
皇四女(1654~1661),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二生,母庶妃乌苏氏,顺治十八年三月殇
皇五女(1654~1660),顺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十生,母庶妃王氏,顺治十七年十二月殇
顺治养女一:和硕和顺公主,13岁时下嫁尚之隆,承泽亲王硕塞之二女,其母为纳喇氏
顺治养女二:和硕柔嘉公主,12岁时下嫁耿聚忠,安郡王岳乐之第二女
顺治养女三:固伦端敏公主,18岁时下嫁博尔济吉特氏班第,简亲王济度之第二女
 
后妃

初婚:11岁
皇后(4位)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1654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
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之女,世袭一等公索额图的亲侄女,康熙首辅索尼的孙女。生于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康熙四年册封为皇后,时年13岁。康熙八年生皇二子(未序齿)承祜(早殇);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生皇七子(序齿皇次子)胤礽后,因难产去世享年22岁。葬清东陵之景陵。初谥“仁孝皇后”,雍正元年改谥“孝诚”,全部谥号: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1653年-1678年3月18日)
康熙画像
康熙画像
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生于顺治十年。初为妃,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皇后,仅半年,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薨。葬清东陵之景陵。初谥“孝昭皇后”,后雍正、乾隆、嘉庆累加谥,全部谥号: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1689年8月24日)
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嫡亲侄女,康熙帝的表妹。生年不详。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贵妃,二十年晋升为皇贵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早殇)。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册为皇后,次日即去世。葬清东陵之景陵。初谥“孝懿皇后”,后雍正、乾隆、嘉庆累加谥,全部谥号: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1660年-1723年6月25日)
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生于顺治十七年。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十八年封为德嫔。次年生皇六子胤祚;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殇;二十二年生皇九女温宪公主;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殇;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胤祯。雍正帝即位后,尊为仁寿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丑刻薨,享年64岁。葬清东陵之景陵。全部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皇贵妃(3位)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1699),满洲镶黄旗人,参领海宽之女。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三子允祥。后又生生二女,下嫁仓津,多尔济。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薨,追封敏妃。雍正初年,雍正帝因为胤祥的缘故,追封章佳氏为皇考敬敏皇贵妃,并祔葬景陵,开了清朝皇贵妃陪葬的先例。章佳氏是唯一一个陪葬康熙的妃子。
敦怡皇贵妃(1683——1768),三品协领祜满之女。瓜尔佳氏。侍奉康熙时为和妃,世宗雍正帝尊为皇考贵妃,高宗乾隆尊为皇祖温惠皇贵太妃,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生一女,殇。
悫惠皇贵妃(1668——1743),佟佳氏,孝懿仁皇后的妹妹。康熙三十九年册为贵妃,雍正时尊为皇考皇贵妃,乾隆时尊为皇祖寿祺皇贵太妃。乾隆八年薨,享年七十六岁。死后,谥为悫惠皇贵妃。
贵妃(1位)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1694), 满洲镶黄旗人,孝昭仁皇后的妹妹,康熙二十年册为贵妃,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去世。一子,允礻我,一女,夭折。
妃(11位)
顺懿密妃,王氏。初为密嫔,后尊封为密妃。三子,允禑、允禄、允衸,允衸八岁夭折。
纯裕勤妃,陈氏。初为勤嫔,被雍正尊封为勤妃。一子,允礼。
惠妃,纳喇氏(?——1732),郎中索尔和之女,初为庶妃。康熙十六年册为惠嫔;二十年为惠妃。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薨。享年在70岁以上。二子,承庆、允褆。
荣妃,马佳氏(?——1727),员外郎盖山之女。康熙十六年册为荣嫔;二十年为荣妃。雍正五年闰三月初六去世。享年在70岁以上。生有五子一女,其中只有允祉成人,一女下嫁乌尔衮。
平妃,赫舍里氏(?——1696),孝诚仁皇后的妹妹,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噶布拉之女,幼年时待年宫中,康熙三十年生下允玑(示字旁),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卒,当月追封为平妃。
宜妃,郭络罗氏(?——1733),满洲镶黄旗人,佐领三官保之女。康熙十六年册为宜嫔;二十年为宜妃。雍正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薨。享年在70岁以上。三子,允祺、允禟、允禌。
宣妃,博尔济吉特氏(?——1736),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塔之女,顺治皇帝悼妃的侄女。康熙的表姐妹。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宣妃。乾隆元年八月初八薨,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奉安。
慧妃,博尔济吉特氏(?——1670),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幼年被选进宫,尚未册封,于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五月初九追封为慧妃。
成妃,戴佳氏(?——1740),满洲镶黄旗人,司库卓奇之女,初进宫为嫔。康熙十九年生皇七子。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成妃。乾隆五年十月三十日薨,享年当在70岁以上。乾隆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奉安。皇七子允佑(示字旁),生有残疾(脚跛),康熙三十七年封为贝勒,四十八年晋升为淳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晋升为亲王,八年四月初二卒,享年51岁,谥曰“度”。
定妃(1661——1757),万琉哈氏,满洲正黄旗人,郎中拖尔弼之女。康熙在时为嫔,雍正时尊为皇考定妃,后来随儿子履亲王允裪住,轮到自己的生日的时候,还会被迎进宫去祝贺,但再未进尊封,薨时九十七岁,她也时康熙诸妃中最长寿的。
良妃(1665——1711),卫氏,内管领阿布鼐女,本辛者库罪籍,入侍宫中。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胤禩。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良嫔,四十三年册封为良妃。
嫔(10位)
熙嫔(1670年——1736年)陈氏,陈玉卿之女,康熙九年,三月生。康熙四十三年生皇二十一子慎郡王胤禧,六十一年十二月,被雍正皇帝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尊为皇祖熙嫔,乾隆二年正月二十二薨。
僖嫔,赫舍里氏 (?——1702),赉(lai)山之女。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僖嫔,康熙四十一年九月薨,四十四年二月初九日奉安。享年当在40以上。
端嫔,董氏,员外郎董达齐女。康熙十年生皇二女,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端嫔。卒年不详,享年在60岁以上。康熙五十九年九月初九日奉安。
静嫔,石氏(?——1758),石怀玉之女。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皇二十三子,六十一年十二月被雍正帝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被乾隆尊为皇祖静嫔,二十三年六月初八薨,享年当在60岁以上。次年三月二十二日奉安。
安嫔,李氏,李永芳孙女,汉军正蓝旗,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敬嫔,王佳氏,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襄嫔(?——1746),高氏,高廷秀之女。乾隆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薨,享年在40岁以上。二子,允禝、胤祎,一女,未成年即夭折。
穆嫔,陈氏(?——1727前),陈歧山之女,享年在30岁以上,二子,皇三十四子(序齿)二十四子胤袐、皇三十五子胤褑。
通嫔,纳喇氏(?——1744),监生常保素之女。侍奉圣祖康熙时为贵人。雍正二年,因其女婿有功,受到尊封。乾隆九年六月二十三日薨,享年在80岁以上。一女,固伦纯悫公主。
谨嫔,色赫图氏(?——1739),员外郎多尔济之女。乾隆四年三月十六日薨,享年在40岁以上。一子,允祜。
贵人(6位)
郭贵人,郭络罗氏,宜妃的妹妹,满洲镶黄旗人,生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皇 十九子允礻禹。卒年不详。
易贵人,易氏(?——1728),雍正六年四月卒,享年约70多岁。
贵人,纳喇氏。骁骑校昭格之女,生万黼、胤禶,二子皆早夭,未序齿。
贵人,纳喇氏,那丹珠之女。
布贵人兆佳氏,兆佳氏(即布贵人,?——1717),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康熙五十六年正月 十一日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生皇九女和硕悫靖公主。
庶妃(4位)
庶妃,钮祜禄氏,满族。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生皇二十女(早夭)。卒年不详。
庶妃,张氏,汉族。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皇长女,十三年二月初十日生皇四女(均殇)。卒年不详。
庶妃,王氏,汉族。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生皇十六女(早夭)。卒年不详。
庶妃,刘氏,汉族。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生皇十七女(早夭),卒年不详。
子女

子女:35子,20女(写上宗谱的有24子11女)
继位人: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帝)(第四子)
太子:爱新觉罗·胤礽(两立两废)(第二子)
注: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辈的,改为“允”字;惟皇十三子怡亲王胤祥与雍正最为亲密,去世后雍正又命复其名中胤字。[15]
儿子
康熙诸子
排序/序齿
名字
生卒年月
生母
1
承瑞

康熙06年09月那时候康熙才13岁
荣妃

康熙09年05月
2
承祜

康熙08年12月13日
孝诚仁皇后

康熙11年02月05日
3
承庆

康熙09年02月
惠妃

康熙10年04月
4
赛音察浑

康熙10年12月
荣妃

康熙13年01月
5/1
胤禔【ti】(保清)

康熙11年02月14日
惠妃

雍正12年11月01日
6
长华

康熙13年04月
荣妃

当天夭折
7/2
胤礽【réng】(保成)

康熙13年05月03日
孝诚仁皇后

雍正02年12月14日
8
长生

康熙14年06月
荣妃

康熙16年03月
9
万黼

康熙14年10月
贵人纳喇氏

康熙18年01月
10/3
胤祉【zhǐ】

康熙16年02月19日
荣妃

雍正10年闰05月11日
11/4
胤禛【zhēn】

康熙17年10月30日
孝恭仁皇后

雍正13年08月23日
12
胤禶

康熙18年02月
贵人纳喇氏

康熙19年02月
13/5
胤祺【qí】

康熙18年12月04日
宜妃

雍正10年闰05月
14/6
胤祚【zuò】

康熙19年02月05日
孝恭仁皇后

康熙24年05月14日
15/7
胤祐【yòu】

康熙19年07月25日
成妃

雍正08年04月02日
16/8
胤禩【sì】

康熙20年02月10日
良妃

雍正04年09月08日
17/9
胤禟【táng】

康熙22年08月27日
宜妃

雍正04年08月27日
18/10
胤俄

康熙22年10月11日
温僖贵妃

乾隆06年09月9日
19
胤䄔【jǔ】

康熙22年11月
贵人郭络罗氏

康熙23年06月
20/11
胤禌

康熙24年05月07日
宜妃

康熙35年07月25日
21/12
胤裪

康熙24年12月04日
定妃

乾隆28年07月24日
22/13
胤祥

康熙25年10月01日
敬敏皇贵妃

雍正08年05月04日
 
23/14
胤禵【tí】

康熙27年01月09日
孝恭仁皇后 [43]

乾隆20年01月06日
24
胤禨

康熙30年01月26日
平妃

康熙30年03月
25/15
胤禑【xú】

康熙32年11月28日
顺懿密妃

雍正09年02月01日
26/16
胤禄

康熙34年06月18日
顺懿密妃

乾隆32年02月21日
27/17
胤礼

康熙36年03月02日
纯裕勤妃

乾隆03年02月02日
28/18
胤衸【jiè】

康熙40年08月08日
顺懿密妃

康熙47年09月04日
29/19
胤禝

康熙41年09月05日
襄嫔

康熙43年3月23日
30/20
胤祎

康熙45年07月25日
襄嫔

乾隆20年01月09日
31/21
胤禧

康熙50年01月11日
熙嫔

乾隆23年05月21日
32/22
胤祜

康熙50年12月03日
谨嫔

乾隆08年12月29日
33/23
胤祁

康熙52年11月28日
静嫔

乾隆50年07月27日
34/24
胤袐

康熙55年05月16日
穆嫔

乾隆38年10月20日
35
胤褑

康熙57年02月01日
贵人陈氏

当天夭折
女儿
康熙诸女
排序/序齿
生卒年月
生母
封号
夫婿
1
康熙07年11月-康熙10年10月
庶妃张氏
      
2
康熙10年03月-康熙12年02月
端嫔
      
3/2
康熙12年05月06日-雍正06年04月
荣妃
固伦荣宪公主
乌尔衮
4
康熙13年02月-康熙17年
庶妃张氏
      
5/3
康熙13年05月06日-康熙49年03月
贵人兆佳氏
和硕端静公主
噶尔臧
6/4
康熙18年05月27日-雍正13年03月
贵人郭络罗氏
固伦恪靖公主
敦多布多尔济
7
康熙21年06月-康熙21年08月
孝恭仁皇后
      
8
康熙22年06月-康熙22年闰06月
孝懿仁皇后
      
9/5
康熙22年09月22日-康熙41年07月
孝恭仁皇后
固伦温宪公主
舜安颜
10/6
康熙24年02月26日-康熙49年03月
通嫔
固伦纯悫公主
策凌
11
康熙24年09月-康熙25年05月
温僖贵妃
      
12/7
康熙25年04月-康熙36年03月
孝恭仁皇后
      
13/8
康熙26年11月27日-康熙48年06月
敬敏皇贵妃
和硕温恪公主
仓津
14/9
康熙28年12月07日-乾隆元年11月
贵人袁氏
和硕悫靖公主
孙承运
15/10
康熙30年01月06日-康熙48年12月
敬敏皇贵妃
和硕敦恪公主
多尔济
16/11
康熙34年10月-康熙46年
庶妃王氏
      
17
康熙37年-康熙39年
庶妃刘氏
      
18
康熙40年-生即殇
敦怡皇贵妃
      
19
康熙42年-康熙44年
襄嫔
      
20
康熙47年-同年
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1
康熙10年10月28日-乾隆06年12月
恭亲王福晋晋氏
固伦纯禧公主
班第

  
6轶事典故
编辑

外貌

法国传教士白晋:“他威武雄壮,仪表堂堂,身材高大,举止不凡。他的五官端正,双目炯炯有神,鼻尖略圆而稍显鹰钩状。虽然脸上有一点天花留下的痘痕,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美好形象。”
青年康熙朝服像(局部)
青年康熙朝服像(局部)
荷兰使节《鞑靼旅行记》:“皇帝中等人材,是位慈祥、稳重、举止端庄的人,他那威严的外表,无论从那一方面看,即使放在千人之中,也与众不同,能够立即分辨出来,这是由于他想使自己的容态和举止,让人—看便是心地高尚的人所造成的。”[44]
法国耶稣会士李明《中国现状》:“据我所见皇帝身材比普通人稍高,堪称恣态优美,比我们稍胖些,但还达不到中国人所谓的‘富态’的程度。脸也稍宽,有痘痕,前额宽大,鼻子和眼睛比中国普通人小些。嘴美,颐和霭,动作温柔,一切容态举止,都象是位君主,一见便引人注目。”
朝鲜使节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广颡,颐稍杀,疏髯犯颊而斑白,雌雄眼,神气清明。”[45]
废长城

清以前历代王朝的国家“大一统”,表面上是为长城所阻,实际上是传统、狭隘的民族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这种由区分“内中国外夷狄”到“天下一家”的破局,是从清朝的康熙帝开始的。
康熙帝即位时,除了台湾,全国大陆重新实现了统一,当台湾归入版图后,清朝对全国的统一始告完成。清朝的“大一统”能否巩固,尤其是能否进一步发展,同历代一样,关键取决于“三北”游牧民族的动向和清朝所采取的政策,其中如何看待长城又是一大关键。
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朝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三北”之一的东北趋于安定。二十九年,以噶尔丹为首的准噶尔割据势力公然发动战争,侵夺内外蒙古,直接威胁京师。康熙帝毅然决策征伐,很快就阻挡住了噶尔丹的攻势。次年,康熙帝率诸王、贝勒、大臣前往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约集内外蒙古来此“会盟”,定疆界,制法律,为外蒙的喀尔喀蒙古诸部编制盟旗,使其接受清朝的管辖,从而实现了北部乃至西北的空前统一。蒙古问题宣告解决。
就在这次“会盟”之后,有大臣看到长城年久失修,建议拨款修理。康熙帝继承皇太极、顺治帝提出的“满汉一家”的民族思想,进而又发展成为“中外一视”“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思想,发现长城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尤其不利于与“三北”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于是否定了修长城的建议,并说出了一段意义深远的话: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法养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也。”(《清圣祖实录》)
康熙帝总结历代修长城的历史教训,悟出一个治国的大道理:长城再坚固,也无法保障国家的安全,惟有“养好”百姓,让他们高兴,才会得到治国之本,边境自固而无忧。这就是“众志成城”的意思。康熙帝决策废弃长城,实际是拆除了分割广大汉人与“三北”少数民族的一道隔离墙,不再有内外之分,迅速形成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康熙帝废除土石工程长城,力主构筑一道“众志成城”的思想长城,是“大一统”理论的划时代突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46]
狩猎

康熙善射。他晚年对近御侍卫说:“我自幼至老,用鸟枪弓箭射死老虎135只,熊20只,豹25只,猞狲10只,麋鹿14只,狼132只,吹哨引来而射死的鹿几百只。射获其余野兽不计其数。曾一天之内射兔318只。”
养生之道

康熙在位61年(1661—1722),是帝国时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玄烨活到69岁,他寿命长与其含性养身,饮食、起居咸成规度,洁衣净宝,注意生活细节不无关系。康熙的养生之道,在《庭训格言》中有多处记载,对于我们今天养生有可吸取的东西。
一、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1699年康熙皇帝读书像(45岁)
1699年康熙皇帝读书像(45岁)
这是康熙的养生之要。康熙曰:“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也。”他说,不可暴饮暴食,要“起居有常,”不可“贪睡”、“贪食”,更不可“沉湎于酒席中”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二、衣着洁净,室内温馨。
爱干净,讲卫生,成习惯是康熙的健康之友。康熙曰:“凡居家在外,惟宜洁净。”就是说,不论在家里或出门在外,都应该干净整洁。他说:“人平日洁净,则清气著身,若近污秽,则为沌气所染。”
三、饮酒有度,药补慎用。
康熙不反对饮酒,而反对沉湎于酒中及不节制,常常喝得酩酊大醉。康熙能饮酒而不多饮,只是“平日膳后,或遇年节、筵宴之日饮小杯一杯。”他厌恶贪杯之辈。康熙曰:“大抵嗜酒,则心志为其所乱而昏昧,或致病疾。
四、清虚栖心,神静心和。
“寡虑”、“寡嗜欲”、“寡言”,是康熙养生之道的另一招方。他引庚桑子之言日:“毋使思虑营营。”就是说,不要使你的思虑焦忧不安。康熙以“寡思虑”养神,以“寡嗜欲”养性,以“寡言语”养气,方可以“养生”。因为,形体是感放生命的器具,而心是形体的主宰,精神则是心聚会的东西。康熙曰:“心静则心和”,“心和而形全”。[47]
康熙南巡归朝图(局部)
康熙南巡归朝图(局部)
7艺术形象
编辑

相关影视

康熙影视形象
康熙影视形象(28张)
播出时间
影视剧名
扮演者
1984
鹿鼎记(梁朝伟版)
刘德华
1989    庄妃轶事    苏可
1990    满清十三皇朝    白彪、陈俊年
1992
鹿鼎记(周星驰电影)    
温兆伦
1993
康熙大帝
陈建军、蔺达诺
1994    天子屠龙    张智霖
1994    君临天下    潘志文
1994    书剑恩仇录    刘大刚
1997    雍正王朝    焦晃[48]
1997    康熙遗妃五台山    王光辉
1997    康熙情锁金殿    温兆伦
1998    鹿鼎记(陈小春版)    马浚伟
2000    怀玉公主    孙耀威
2001
康熙王朝
陈道明、李楠、陈韦辰
2001
小宝与康熙
谭耀文
2002    李卫当官    焦晃
2002    刺虎    李德旗
1997-2002    康熙微服私访记1-4    张国立
2003    跃龙门    寇振海
2003
少年康熙
邓超、陈韦辰
2003    皇太子秘史    刘德凯
2003    施琅大将军    宋昊林
2003    布衣知县梵如花    王绘春
2003    宫廷画师郎世宁    许还山
2004    康熙传奇    许还山
2004    满汉全席    张铁林
2004    天下无双    袁弘
2003-2005    青天衙门1-2    保剑锋
2005    烟花三月    吕行
2005    御前四宝    赵文卓
2006    新九品芝麻官    吕行
2006    康熙秘史    夏雨
2007
康熙微服私访记5    尊龙
2007    廉吏于成龙    贾致罡
2008    鹿鼎记(黄晓明版)    钟汉良[49]、史磊
2011    少林寺传奇之大漠英豪    雷恪生
2011    公主出山    敖翔
2011    梦回鹿鼎记(微电影)    吴奇隆
2011    宫锁心玉    汤镇业
2011    步步惊心    刘松仁
2011    紫禁惊雷    陈国邦
2013    宫锁沉香(电影)    赵文瑄
2013    清宫绝恋    王新
2013    填四川    聂远
2014
鹿鼎记(韩栋版)
魏千翔
2014    食为奴    岳华
相关书籍

《康熙皇帝》 作者:(法)白晋
《康熙皇帝》 作者:孟昭信
《康熙皇帝一家人》 作者:杨珍
《康熙大帝》 作者:二月河
《康熙大帝》 作者:阎崇年
《康熙写真》 作者:陈捷先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清朝君主
中国10岁以下皇帝
参考资料
1.  顺治之死  .中国网 [引用日期2013-11-4] .
2.  康熙皇帝驾崩  .历史上的今天 [引用日期2013-11-4] .
3.  康熙介绍知道  .陕西教育网 [引用日期2013-11-5] .
4.  周雪玉 .《施琅攻台的功和过》 :台原出版社 ,1990年 :176页 .
5.  康熙帝及其时代  .人民网 [引用日期2013-11-4] .
6.  雅克萨之战[图](2)  .中华网 [引用日期2012-03-16] .
7.  剿抚并用 为国家统一而战:平定准噶尔叛乱之战(2)  .中华网 [引用日期2012-03-16] .
8.  “康熙遗诏”首曝光 雍正没有篡位  .凤凰网 [引用日期2012-03-16] .
9.  康熙  .新浪网 [引用日期2013-11-4] .
10.  《圣祖实录》卷二四二
11.  《康熙起居注》第1册第80页
12.  康熙  .中华英烈祠 [引用日期2012-03-16] .
13.  什么是文字狱? 清朝哪几个皇帝大兴文字狱?  .雷霆军事网 [引用日期2013-11-4] .
14.  爱新觉罗·玄烨  .新华网 [引用日期2013-11-4] .
15.  清史稿 卷八 圣祖本纪三  .国学网 [引用日期2013-04-30] .
16.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授权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0年1月版,第十五册 :第35页 .
17.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授权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0年1月版,第十五册 :第46页 .
18.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授权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0年1月版,第十五册 :第54页 .
19.  Hsüan-yeh, born in 1654, reigned from 1661 to 1722 as the K’ang-hsi Emperor. He was one of China’s greatest rulers, and his reign was not only the longest but also one of the most vibrant and complex in the 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Though he could be callous or negligent at times, and made errors of judgment, he possessed a self-analytical acuity and a sense of imperial mission that mark him as one of those rare individuals who, by acts of will, change the course of human history.It has not escaped the notice of numerous historians – Chinese, Japanese, and Western – that his reign coincided chronologically with those of Tsar Peter the Great in Russia and King Louis XIV in France, and that the three shared certain common characteristics that marked perhaps the apogee of traditional kingship in pre-industrial societies.1(120页)
20.  Nevertheless, the K’ang-hsi Emperor acted decisively in so many matters, and took so great an interest in affairs of governance and of culture, that his actions and his personality serve as a valid entry point for comprehending the myriad elements that led to the consolidation of Ch’ing rule.2
21.  南怀仁 .《鞑靼旅行记》载《老老外眼中的康熙大帝》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8年版 :第63页 .
22.  白晋(JoachimBouvet)《康熙皇帝》
23.  康熙与路易十四的相“遇”  .人民网 [引用日期2013-04-30] .
24.  金昌业 .稼斋燕行日记 .汉城 :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 ,1989年 .
25.  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
26.  曾国藩文选  .河南省先锋国学文化研究院 [引用日期2014-03-3] .
27.  吕思勉 .《白话本国史》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9年10月 .
28.  毛泽东:我们继承的版图是康熙皇帝打下的  .凤凰网 [引用日期2012-03-16] .
29.  田淼 .《中国数学的西化历程》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2年 .
30.  康熙(圣祖)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奠定了清朝兴  .岩系地标 [引用日期2013-11-5] .
31.  东龟年:《兰田文集》二稿,卷1,心赋一节。转引自中村久四郎:《近世支那の日本文化に及ぼしたる势力影响(近世支那を背景としたる日本文化史)》,《史学杂志》第25编,第2号,第12页。
32.  危楼千尺压洪荒,聘目云霞入渺茫。 吞吐百川归领袖,往来万国奉梯航。 波涛滚滚乾坤大,星宿煌煌日月光。 阆苑蓬壶何处是?岂贪汉武觅神方。
33.  朱栏画栋最高楼,海色天容万象收。海底鱼龙应变化,天中云雨每蒸浮。无波不具全潮势,此日真成广汉游。 仙客钓鳌非我意,凭轩帷是羡安流。
34.  小艇沿流画桨轻,鹿园钟磐有余清。 门前一带邗沟水,脉脉常含万古情。
35.  功成十字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两番鸡。 五千鞭挞寸肤裂,六尺悬垂二盗齐。 惨恸八垓惊九品,七言一毕万灵啼。
36.  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未衿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 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
37.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38.  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 降帆来蜃市, 露布彻龙楼。 上将能宣力,奇功本伐谋。伏波名共美, 南纪尽安流。
39.  四月天山路,今朝翰海行。 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40.  战马初闲甲士欢,挥戈早已破楼兰。弥天星斗销兵器,照彻边山五月寒。
41.  文史研究论著序文一组  .中国文学网 [引用日期2014-01-4] .
42.  勤俭守家法,为仁勉四箴。读书须立体,学问便从心。 佻达愆非浅,浮华罪渐深。人皆知此道,何必论古今
43.  康熙的儿子 十四阿哥胤禵  .商都网 [引用日期2013-11-5] .
44.  外国使节眼中的康熙帝:慈祥、稳重、举止端庄  .形象网 [引用日期2012-03-16] .
45.  朝鲜使臣笔下的康熙:由蛮夷暴君到上国英主  .凤凰网 [引用日期2012-03-16] .
46.  康熙帝缘何废长城? 为实现国家"大一统"  .腾讯 [引用日期2013-11-14] .
47.  康熙养生之道:不滥用补药  .凤凰网 [引用日期2012-03-16] .
48.  盘点:征战银幕的“康熙皇帝”们  .搜狐网 [引用日期2014-01-4] .
49.  康熙又来了  .东方文化周刊 [引用日期2013-11-5] .
词条标签:
清朝历史名人皇帝帝王中国历代帝王中国10岁以下皇帝顺治帝皇子清朝历代皇帝清朝君主历史人物 政治家
康熙帝朝服像
爱新觉罗·玄烨图册
相关皇帝
雍正s
雍正
乾隆s
乾隆
顺治s
顺治
相关历史人物
苏麻喇姑s
苏麻喇姑
爱新觉罗·胤禩s
爱新觉罗·胤禩
鳌拜s
鳌拜
相关人物
爱新觉罗·胤祥s
爱新觉罗·胤祥
爱新觉罗·启笛s
爱新觉罗·启笛
爱新觉罗·启星s
爱新觉罗·启星
清朝
国旗国歌
历史
行政区划
君主
追尊帝    
孟特穆     肇祖原皇帝
福满     兴祖直皇帝
觉昌安     景祖翼皇帝
塔克世     显祖宣皇帝
多尔衮     成宗义皇帝
统治帝    
努尔哈赤     太祖高皇帝
皇太极     太宗文皇帝
顺治帝     世祖章皇帝
康熙帝     圣祖仁皇帝
雍正帝    世宗宪皇帝
乾隆帝     高宗纯皇帝
嘉庆帝     仁宗睿皇帝
道光帝    宣宗成皇帝
咸丰帝     文宗显皇帝
同治帝     穆宗毅皇帝
光绪帝     德宗景皇帝
宣统帝     逊帝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