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清朝
作者:王泓 日期:2014-04-26
【历史】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末农民将领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清军趁势入关,政治上推行剃发易服,军事上打击农民军和南明诸政权,逐步统一中国。然后历经康雍乾三朝,发展到鼎峰,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版图,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但是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思想停滞逐步落后于世界。1840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中国从此进入近代,多遭列强入侵,主权严重丧失。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地主阶级进行了洋务运动。[1]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开始进行戊戌变法,但是变法失败。1900年夏天八国联军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侵略中国。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3]清朝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
中文名称大清王朝
英文名称Qing Dynasty
简 称清
所属洲亚洲
首 都北京
主要城市盛京,北京,广州
国 歌《巩金瓯》
官方语言满语,汉语,藏语,蒙语
货 币乾隆通宝
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
国家领袖努尔哈赤等
人口数量四亿三千万(1851年)
主要民族汉、满、蒙、回、藏等
主要宗教喇嘛教,佛教等
国土面积1300万平方千米
行政机构军机处,六部
军事制度八旗制度
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八股取士)
国 旗黄龙旗
目录
1简介
2历史
▪ 后金时期
▪ 统一全国
▪ 康熙时期
▪ 雍正时期
▪ 乾隆时期
▪ 开启近代
▪ 改良中兴
▪ 日薄西山
3疆域
▪ 范围
▪ 行政区划
▪ 藩属国
4政治
▪ 国旗与国歌
▪ 决策机关
▪ 执行机关
▪ 刑律
▪ 文字狱
▪ 签订条约
5军事
▪ 八旗制度
▪ 汉军绿营和团练乡勇
▪ 清末新军和海军
▪ 对外战争
6经济
7文化
▪ 小说
▪ 诗歌
▪ 京剧
▪ 绘画
▪ 建筑
8科技
▪ 医学
▪ 地理
▪ 农学
▪ 铁路
9民族
▪ 首崇满洲
▪ 蒙古政策
▪ 西藏政策
▪ 汉族政策
▪ 西南土司
10帝王世系
1简介
编辑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
清朝疆域(1820年)
清朝疆域(1820年)[4]
清”。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打败大顺农民军;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5]入关后20年时间里,清朝先后灭亡大顺、大西和南明等政权,基本统一全国。[6]
清朝最初建都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1621年迁都辽阳,1625年迁都沈阳(改称“盛京”),1644年定都北京。以盛京为陪都。[5-6]
清朝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鼎盛时领土达1300万平方公里。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5-6]
清朝的人口数也是历代封建王朝最高,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纪后期,已达到三亿左右,清末时达到四亿以上。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中叶,清朝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7]。于是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稳定。康熙年间,统一了台湾,并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乾隆中叶,平定准噶尔、回部,统一了新疆。这不仅一举解决了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而具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文化上,康乾时期编纂了几部集大成之作,像《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对清理和总结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8]
清朝也有很多弊病。明代后期的君权有一定的松懈,而清朝又把封建专制推向了最高峰[7]。清朝初期大力推行圈地、投充等恶政,极大破坏了中原地区的经济;重农抑商,制约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9]。制造了多起文字狱,加强对文人思想控制,导致思想上“万马齐喑”;在编撰古籍时又大肆销毁古籍。[10]最典型的就是明末可以和春秋时代相比的晚明思潮在清代终结。知识分子不敢发表独立见解而是钻进故纸堆去考究古书,这就是所谓的乾嘉学派。剃发易服,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汉族的文化传统;首崇满洲政策[11]和给旗人寄养的特权,使其迅速腐化。统治者轻视科技和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科技极大落后西方。1840年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大量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民负担更为沉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2]。[13]
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同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清朝灭亡。清朝共历经十二帝,统治全国268年。[13-14]
2历史
编辑
后金时期
主词条: 后金
明朝初期,女真族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15]后又按地域分为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祖努尔哈赤[16]
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明朝在东北设立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作为管理机构,女真各部皆臣服于明朝。清朝统治者为出身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建州女真首领猛哥帖木儿(努尔哈赤六世祖,后被追封为肇祖原皇帝)时为明朝建州卫左都督[5],1433年因部族冲突被害。1440年建州部南移,最终定居于赫图阿拉。南移后,建州女真部与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13][17]
1583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袭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东海女真部,统一了女真各部。[17-18]他还筑城池、设大臣、定法律、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5]。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13]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公开反叛明朝政府。[17]1618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的讨明檄文,誓师伐明,举国震惊。1619年,明朝在萨尔浒之战惨败,几年间丧失辽东七十余城。[13]
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沈阳,迁都于辽阳。1625春,努尔哈赤不顾贝勒诸臣异议,决定迁都沈阳。当年农历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后,便率亲族百官自东京(辽阳)起程,夜宿虎皮驿,翌日抵沈阳。从此沈阳成为后金政权的统治中心。不过,努尔哈赤在1626年的宁远战役中被明军的大炮打成重伤,不久逝世。[19]第八子皇太极继位。他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并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不断扩大。[13][17]
统一全国
主词条: 清军入关、剃发易服、甲申国难、南明、清朝统一战争
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5]。1636年,清降服漠南蒙古。同年皇太极称帝且改“金”国号为“清”,正式建立清朝,改年号为崇德。[13][17]
1640年,明清松锦之战爆发,1642年洪承畴在松山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松锦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13]1643年皇太极病死,第九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由其叔多尔衮摄政。[20]
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陷北京,明朝崇祯帝在农民军的攻城炮声中自杀于皇城后的景山。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14]。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八旗劲旅,兼程入关,以吴三桂为前导,击败大顺农民军,进占北京。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已是全中国的君主。[13][17]
接着,清军南下剿杀农民军,北方的地主、官僚纷纷迎降,
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帝
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帝[21]
勾结清军,镇压农民军。与此同时,在南方,一些明朝遗臣拥立皇族建立几个小朝廷,史称南明(弘光、隆武、绍武、永历)[22-23]。此外还有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清朝于1645年灭大顺、南明弘光;1646年灭大西、南明隆武、南明绍武;1662年灭南明永历;1664年消灭大顺残余势力。清朝入关后历经20多年的战争,基本统一全国。[13]
李自成死后,余部与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明抗清。1647年大败清军于全州,次年几乎收复湖南全境。江西金声桓和在广州李成栋先后反正,出现了南明时期第一次抗清斗争的高潮。但永历政权不能团结对敌,给了清军以喘息之机。1649—1650年,何腾蛟、瞿式耜先后牺牲。1652年,李定国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克复川南。东南沿海的张煌言等的抗清军队也发动攻势,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这时孙可望同李定国之间矛盾爆发,破坏了大好形势。孙可望降清后,云贵虚实尽为清军所知。由於华南反清势力较大,清帝册封吴三桂、耿仲明与尚可喜为王以镇守云南、广东与福建等地,史称三藩。[24]1658年,吴三桂率清军攻入云南,1662年南明永历帝被杀,南明灭亡。[13][25]
清军进军江南的过程中,无恶不作,激起江南人民的强烈反抗,特别是剃发令强制执行,各地燃起抗清的熊熊烈火。清廷残酷镇压,在扬州、嘉定、江阴等地进行了大肆屠城,史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此后清军各地“剃发易服”,清军采取多次屠杀以镇压之,造成人口骤减,发生西南地区民生萧条、万里无人的景象。史称甲申国难,1659年,清军占领西南地区。并迁移湖广人口填川,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视为历史上的第二次“湖广填四川”。[13]清廷制定的圈地和投充政策使人民放弃土地,增加更多流民。为此又制定严禁奴仆逃亡的逃人法,激化京畿地区的民族矛盾。後来清廷下令停止这些政策,并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并且正式开科取士,追尊崇祯帝与明朝忠臣。[25]
明延平王郑成功在1661年收复了当时为荷兰殖民地的台湾。永历帝被害后,郑成功之子郑经继续使用南明永历年号,尊前明宁靖王朱术桂为监国。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1684年设立台湾府。[5][13]
康熙时期
主词条: 康熙、施琅攻台、三藩之乱、平定准噶尔、雅克萨之战、文字狱
康熙帝读书像
康熙帝读书像[26]
1662年康熙帝8岁即位,在位期间,平三藩,[27]收台湾,[25]三征准噶尔叛乱,抵抗沙俄侵略,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和《康熙字典》。
康熙帝巩固和加强了中国的统一。对内平定了三藩之乱,平定台湾郑氏政权,设立台湾府,使中国重新归于统一[5];1685年和1686年,他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雅克萨的俄军,遏制了沙俄对华侵略的野心;1689年,他派代表与沙俄代表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边界线;平定了回疆、准噶尔等贵族的叛乱。自康熙时期至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在北起外兴安岭,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东抵鄂霍次克海、库页岛和台湾广大的领土内,实现巩固了全国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国家。[28]
康熙帝注意恢复和发展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措施。鼓励垦荒,从1671年起,陆续放宽垦荒起科年限,并规定垦荒有成绩,据开垦多少,给予不同官职,这促进了垦荒的积极性,到康熙末年,全国荒地基本上得到开辟。1669年,康熙下令废除圈地令,以后永远停止圈地,并规定所圈土地应退还给农民。1685年,康熙又规定民间新垦田亩,“自后永不许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旗主的经济扩张,有利于自耕农民。康熙还下令将明朝藩王的庄田改为“更名田”。[28]
康熙皇帝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进行一系列统一战争,使局势趋向稳定,清政府大为巩固,又通过一系列的文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29]
康熙中期以后,因战乱而遭到严重破坏的手工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至乾隆年间,江宁、苏州、杭州、佛山、广州等地的丝织业都很发达。江南的棉织业、景德镇的瓷器都达到了历史高峰。至18世纪中叶,清朝人口也大大增加。[28]
雍正时期
主词条: 军机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文字狱、改土归流、海禁
1723年雍正帝盛年登基,在位13年。[29]对外方面,雍正初年青海亲王罗卜藏丹津意图复兴和硕特汗国而乱,隔年年羹尧与岳钟琪等人平定。为此雍正帝占领部分西康地区,又在西宁与拉萨分置办事大臣与驻藏大臣以管理青藏地区。听从鄂尔泰建议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具自治性质的土司,以地方官管理少数民族。将喀尔喀蒙古并入清朝;于1727年与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确立塞北疆界。1729年听从张廷玉建议,以傅尔丹与岳钟琪兵分二路于科布多对抗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最后于和通泊之战战败。1732年噶尔丹策零东征喀尔喀蒙古,兵至杭爱山,被喀尔喀亲王策棱击败。1734年清准和谈,以阿尔泰山为界,西北大致和平[29]。
另外,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改革,可谓大刀阔斧,快刀斩麻。他对许多的事情做了重大的改革,特别是对一些制度方面做了些改革。雍正起了“康雍乾”三代承上启下的作用。[30-31]
第一,整顿吏治。康熙晚年,身患中风,标榜宽仁,吏治松弛,贪
雍正帝
雍正帝[32]
污腐败,已然成风。雍正在长年皇子生活中,对皇父晚年弊政,看得较为清楚。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他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地连续颁布11道谕旨,训谕各级文武官员:不许暗通贿赂,私受请托;不许库钱亏空,私纳苞苴;不许虚名冒饷,侵渔贪婪;不许纳贿财货,戕人之罪;不许克扣运费,馈遗纳贿;不许多方勒索,病官病民;不许恣意枉法,恃才多事等。严诫:如因循不改,必定重罪严惩。[33-34]
第二,密折制度。雍正朝密折制度加以完善。皇帝特许的官员才有资格上奏折。具折奏事的官员雍正朝增加到1200多人。奏折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诸如刮风下雨、社会舆情、官场隐私、家庭秘事等。皇帝通过奏折可以直接同官员对话,更加了解和掌握下面的实际情况。官员之间互相告密、互相监督,强化了皇帝专制权力。[29][34]
第三,设军机处。雍正创设军机处,作为辅助皇帝决策与行政的机构。地点在紫禁城隆宗门内北侧。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皇权专制走向极端。[29][34]
第四,改土归流。在云、贵、粤、桂、川、湘、鄂等省少数民族地区,雍正全面实行“改土归流”制度,就是革除土司制度,在上述地区分别设立府、厅、州、县,委派有任期的、非世袭的“流官”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同内地大体一样。雍正帝的改土归流,打击了土司的世袭特权和利益,减轻了西南少数民族的负担和灾难,促进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进步。[29][34]
第五,摊丁入地。实行“摊丁入地”制度之后,社会人口,急剧增长。道光年间,人口之数,突破4亿。[34-35]
第六,废除贱籍。缓和阶级矛盾。雍正废除了贱籍。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监察御史年熙上书请除豁山西、陕西乐户的贱籍。山西、陕西乐户的祖先,是明朝永乐帝登基后,加害建文忠臣本人外,还将他们的妻女罚入教坊司,充当官妓,世代相传,久习贱业。年羹尧之子年熙在奏疏中说她们是忠义之士的后代,沉沦至此,无由自新,请求雍正帝开豁她们的贱籍,准许她们改业从良。雍正帝看到奏折后,很是赞同,于元年(1723年)四月发出第一道“豁贱为良”的谕旨。雍正帝在下令开豁乐户贱籍的同时,又令各省检查,如发现本地也存在类似乐户的贱民,也准许他们出贱为良。[29][34]
乾隆时期
主词条: 十全武功、大小和卓之乱、金瓶掣签、闭关锁国、八旗生计、川楚白莲教起义、嘉道中衰
1735年雍正帝去世,其子弘历继位,即乾隆帝。[29]乾隆帝执政60年,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树,为巩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编纂《四库全书》,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为
乾隆帝
乾隆帝[26]
清理和总结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很多珍贵材料丧失。乾隆帝酷爱汉文,勤于写诗,留下了约42613首各体诗作。由于清朝的文字狱,诗选的编选者不敢收录、评价当朝皇帝的诗,而原著(《御制诗集》)又卷帙浩繁,所以乾隆的诗没有流传开来,大部分是帝王体打油诗[36]。然而为维护统治却严厉控制思想,编书期间藉机割裂焚毁大量不符其思想的书籍。此外大兴文字狱使如戴名世等人被株连杀害或者流放。这些都让文人思想受到严厉阻碍,迟滞文化的发展。[36]乾隆六下江南,并仿制江南园林广修园林,劳民伤财[36]。
乾隆帝于1757年粉碎了准葛尔贵族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1759年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自从1762年起,清朝陆续派遣大批军队进驻新疆。永久驻军的官兵携带家眷,主要来自东北、河北等地的达斡尔族、满族等。这些驻军为保卫中国、开发边陲作出了巨大贡献。[30]
1771年,西迁伏尔加河下游的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在杰出领袖渥巴锡的率领下,为摆脱沙俄的统治,踏上了回归祖国的征途。他们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历经艰险,万里跋涉,终于回到中国。土尔扈特部回归,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37]
清朝于1792年打退了廓尔喀对西藏的进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清朝
乌什酋长献城降图
乌什酋长献城降图[38]
中央政府制定和颁行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对西藏地方的人事、行政、财政、军事、对外关系等各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并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主要内容包括清政府掌握确定西藏各大活佛包括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去世后认定转世灵童和批准继位的大权,一切西藏涉外事宜均由驻藏大臣全权处理等。该章程是中国对西藏行使主权的重要历史文献证明。[39-40]
西方传教士将中国文化介绍给欧洲人,引发18世纪中国风的热潮。[41-42]欧洲人追崇中国文化、思想与艺术,[43]在1769年更有人写道:“中国比欧洲本身的某些地区还要知名”。到18世纪末,康雍乾盛世进入尾声,欧洲人出现负面评价。与乾隆帝不欢而散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认为清朝已经衰落。[44]
康乾盛世虽然人口数倍于明朝,然而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却始终未能恢复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康乾盛世结束不久,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无论是在繁荣的质上还是量上,“康乾盛世”都远逊明代,具有历史上罕见的全面颓废崩溃之势。 [28]
清朝从乾隆末年开始有衰落的现象,政治日渐腐败[36][45]。当时人口暴增与乡村土地兼并严重,使得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加上贪官和珅等官员腐败,于乾隆晚期到嘉庆时期陆续爆发民变。白莲教于1770年代举兵,后来又于1796年爆发川楚教乱,八年后被清军镇压,领袖王三槐被处死。台湾天地会领袖林爽文于1787年发动林爽文事件。1795年乾隆帝禅位於子顒琰,[46]即嘉庆帝。乾隆至1799年去世,嘉庆帝方得以亲政。然而嘉庆帝未能解决弊端,清朝继续走向衰退。[39] 道光帝也失去了早期君主锐意进取的精神,掌政风格日趋保守和僵化[2][47-48]。官场中,结党营私、相互倾轧、买官售爵、贿赂成风。[49]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财政上,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阶级矛盾激化,民变四起。[13]
开启近代
主词条: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
1839年,道光帝为解决鸦片贸易的弊端,派林则徐到贸易中心广州宣布禁烟,此即虎门销烟。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1年,清政府战败,被迫求和。1842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50]。
太平天国玉玺
太平天国玉玺[51]
西方各国迫使清政府开港通商,加上地方官吏地主兼并土地,使得传统农村经济受到破坏。各地乘机纷纷起事,其中华北以捻乱为主,华中华南以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与云南杜文秀、马如龙的云南回变为主。[47]洪秀全改造基督教教义,1851年于广西金田起义,联和天地会、三合会北伐。两年后攻陷并定都江宁,并且发动两次西征;1853年5月8日,林凤祥、李开芳等奉命率师两万余人北伐。北伐军虽然一度进至天津附近,因孤军深入,被清军围困。后来曾国藩、左宗棠与李鸿章为保护儒家文化,纷纷组织湘军与淮军抵抗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后国力衰退,部分势力转入捻军。太平天国最后于1864年被湘军、淮军以及外国人组成的常胜军、常捷军围攻之下而亡。[52]
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共同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860年,英法联军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俄罗斯趁火打劫,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侵吞中国北方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根据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大量领土、主权和财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50]。
改良中兴
主词条: 洋务运动、同治中兴、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1861年,咸丰帝去世,其六岁之子载淳继位,即同治帝。咸丰帝本任命肃顺等八大臣
李鸿章与英国首相、外交副大臣寇松合影
李鸿章与英国首相、外交副大臣寇松合影[53]
赞襄政务,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两宫垂帘听政,最后由两宫之一的慈禧太后获得实权。被称为洋务派的奕䜣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部分汉臣在消灭太平军时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并且鉴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师夷长技以制夷[54]”、中体西用为方针展开自强运动(又称洋务运动)[52][55]。当时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随后的北洋通商大臣负责对外关系与自强运动的策划与推行,先后引入国外科学技术,建立现代银行体系、现代邮政体系、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建立翻译机构同文馆、新式教育(新学),培训技术人才并派遣留学生到欧美日等先进工业国家,培育出唐绍仪与詹天佑等人才。开设矿业、建立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总局与汉阳兵工厂等等制造工厂与兵工厂,同时也建立新式陆军与北洋舰队等海军。[56]洋务运动使得中国社会出现较安定的局面。其间太平天国于1864年灭亡。1865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八旗兵)中捻军埋伏后全歼,赖洋务派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灭西、东捻,捻乱到1868年为止。1862年-1878年间左宗棠先后平定陕甘回变,平定新疆回乱,并收回伊犁。[57]
洋务运动使得清朝的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增强,到慈禧太后与恭亲王联合执政的同治年间,清朝在文武齐心合力之下,一度出现了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同治中兴”[58]。其间清朝在西方人的帮助下成功消灭太平军、平定捻军之乱,并收复新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有相当大的改善。至19世纪80年代,清朝军队的装备和洋务运动之前相比已有了明显的提高;在1884年至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的一系列战役中,清军和法军互有胜负。战后,清朝设立了海军衙门[52]。[2][13]
对外方面,1884年,清朝和法国为越南(安南)主权爆发中法战争。清朝失去藩属国越南,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台湾也宣布建省。1885年英国入侵缅甸,清朝驻英公使曾纪泽向英国抗议无效,隔年被迫签订《中英缅甸条约》,承认缅甸为英国所有。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增,1872年日本强迫清朝藩国琉球改属日本,清朝拒不承认,中日交恶。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最后以清军落败而告终[57][59]。
日薄西山
主词条: 戊戌变法、义和团、庚子国变、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清政府于1895年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清朝割让台湾和澎湖,失去藩属国朝鲜和租界。[60]洋务派李鸿章建立的北洋舰队全面瓦解,也宣告自强运动最终失败。[59]随后,由光绪帝与梁启超和康有为领导发动的政治改革运动:戊戌变法又因为慈禧太后和保守派的反对,而软禁了光绪帝,变法因此失败,因为只有103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59]。[2]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1901年签订了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61]
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朝于八国联军后国势大坠,知识分子莫不提出各种方法拯救中国,主要分成立宪派与革命派两种改革路线。1901年立宪派康有为、梁启超推动立宪运动,梁启超发表《立宪法议》,希望让光绪帝成为立宪君主。而慈禧太后为挽清朝衰落危局,有意效仿欧日的改革而推行清末新政。新政主要推行君主立宪、建立清朝新军、废除科举、整顿财政等一系列改革。而革命派对清廷的改革失望,他们鼓励推翻清朝,建立中华共和。1894年孙文于夏威夷檀香山建立兴中会[62]、1904年黄兴于长沙成立的华兴会、1904年蔡元培于上海成立光复会,此外还有其他革命团体。1905年孙文在日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中国同盟会,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革命派联合旧有反清势力如三合会、洪门等,在华南地区发起十次起事,并将势力渗入华中、华南的清朝新军[62]。[13]
当时立宪派与革命派为改革方式发生争执,一开始立宪派占上风,清廷也承诺实行立宪。1907年清廷筹设资政院,预备立宪,并筹备在各省开办咨议局。1908年7月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命令各省在一年之内成立咨议局。同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以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成立代议会。在立宪派成员的请愿下,清廷宣布把预备立宪缩短三年,预定在1913年召开国会。同年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皆去世,溥仪继位,即宣统帝,其父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1911年5月清廷组成由庆亲王奕劻领导的“责任内阁”,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君主立宪。不过,该内阁中的很多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皇族内阁”,引发立宪派的不满和失望,很多转向于革命派合作[63]。
同年5月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清廷急派新军入川镇压。10月,革命派于湖北发起武昌起义,南方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廷任命北洋新军统帅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成立内阁并统领清军。袁世凯一方面于阳夏战争压迫革命军,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形成南北议和。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立国,孙文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灭亡,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度正式结束。[13][64]
1917年张勋组织辫子军,于北京拥护宣统帝溥仪,复辟清朝(史称张勋复辟),但只持续12天而终。[2][65]日本於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2年扶持溥仪建立满洲国,其最终随著1945年苏联的八月风暴行动而亡。[66]
3疆域
编辑
主词条: 清朝行政区划
范围
1759年乾隆时期的清朝疆域达到最大范围,东北与俄罗斯帝国(沙俄)分界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与外兴安岭,这条疆线直到鄂霍次克海与库页岛。
清朝疆域变化图
清朝疆域变化图(5张)
正北与沙俄分界萨彦岭、沙毕纳依岭、恰克图与额尔古纳河。西北与哈萨克汗国等西北藩属国分界萨彦岭、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至帕米尔高原。西南与印度的蒙兀儿帝国、喜马拉雅山诸国家分界喜马拉雅山至野人山,正南大致上与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分界相同,但清朝尚获得缅甸北部的南坎、江心坡等地。东与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与东海,与朝鲜王朝沿图们江、鸭绿江分界,清朝还领有台湾、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诸岛(时称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极盛时期总面积可达1310万平方公里[47]。
行政区划
内地省份
清朝内地省份
直隶省、江苏省、安徽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
陕西省、甘肃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
四川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省、云南省、贵州省
土司
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湖北、甘肃等省设有土司,分为宣慰司、宣抚司、招讨司、安抚司和长官司(长官为武职),与土府、土州、土县(长官为文职)。土司的长官以当地各族头人充任,可以世袭,由朝廷或地方官府颁给印信,归所在地方之督抚、驻扎大臣管辖。宣慰等司的长官隶属于兵部、土知府、土知州等官隶属于吏部。雍正年间,云南、贵州、广西等省的土司开始改行流官制,史称改土归流。光绪、宣统之际,赵尔丰出任川滇边务大臣,四川西部的藏人土司、西藏东部的宗也开始改土归流[67]。
东北
东北为清朝龙兴之地。顺治年间入关后,以驻防八旗留守盛京沈阳。康熙至乾隆年间,逐渐形成三个相当于行省的将军辖区: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之下设专城副都统分驻各城,并管理各城的临近地区。副都统下有总管统领各旗。在汉民聚居之处,置府、州、县、厅,如同内地。居于黑龙江、嫩江中上游的巴尔虎、达斡尔、索伦(鄂温克)、鄂伦春、锡伯等族,编入八旗,由布特哈总管、呼伦贝尔总管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及库页岛的赫哲、费雅喀、库页、奇楞等渔猎部落则分设姓长、乡长,由三姓副都统管辖[68]。
藩属国
主词条: 清朝藩属国
清朝的藩属国方面,早在皇太极与康熙时期就有朝鲜与琉球国。到乾隆时期扩充到东南亚地区的安南(即越南)、南掌(今老挝)、暹罗(今泰国)、缅甸以及南洋群岛的兰芳共和国(柬埔寨被安南与暹罗瓜分,吕宋与苏禄于西班牙统治菲律宾群岛后相继消失);西南喜马拉雅山有廓尔喀(尼泊尔)、哲孟雄(锡金)、不丹等国;中亚地区有哈萨克汗国、布鲁特汗国、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爱乌罕(今阿富汗)、巴达克山、乾竺特与拉达克等国。[69]
4政治
编辑
国旗与国歌
主词条: 黄龙旗、巩金瓯
与中国历史上的其它朝代一样,清朝本来并无法定的国旗与国歌。近代以后,随着清朝与西方国家的交往
黄龙旗
黄龙旗[70]
,清朝逐渐引入西方国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国旗与国歌。1888年(光绪十四年),清政府认定“黄底蓝龙戏红珠图”(即俗称的清朝“黄龙旗”)为大清国旗。[30-31]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清朝曾先后使用《普天乐》、《李中堂乐》、《颂龙旗》作为半官方国歌或代国歌[22]。直到1911年,清政府定《巩金瓯》为正式国歌,不过由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巩金瓯》后来没有流行开来。[71]
决策机关
主词条: 军机处
南书房
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康熙皇帝设立南书房,起初是康熙帝为了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而设。因在乾清宫西南角特辟房舍故名南书房。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南书房“权势日崇”。南书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72-73]。
军机处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军在西北与准噶尔蒙古激战,为及时处理军报雍正皇帝始设军机房,雍正十
军机处
军机处[74]
年改称军机处[75]。乾隆皇帝即位后服孝,安排数位“总理事务王大臣”进入军机处,故改名总理事务处。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乾隆服满亲政,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自请罢职,恢复军机处名称,自此遂成定制,军机处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核心权力机构,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地位更被削弱至几乎可忽略不计,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成为清代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四月初十清廷宣布成立“责任内阁”,军机处废止[72-73]。
责任内阁
宣统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18日),清政府宣布废除军机处,实行内阁制,任命内阁总理大臣和诸大臣组成内阁。由庆亲王奕劻组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内阁。然而,由於内阁成员中过半数为皇族或满人,时人讥之为“皇族内阁”。该内阁在辛亥革命後倒台,由袁世凯组成的新内阁所取代[72]。
执行机关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为清朝最高执行机关,各部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以前尚书均由满人担任,顺治元年(1644年)规定尚书及侍郎满、汉各一。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都察院。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72-73]。
刑律
顺治四年(1647年)《大清律例》编修完成。《大清律》基本上承袭《明律》的内容。後经康熙、雍正两朝屡次增删,并於雍正五年公布。但清朝最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胡林翼说:“《大清律》易遵,而例难尽悉。”胥吏都谙熟例案,常可执例以压制长官。《大清律》还表现出民族歧视和压迫的特色。满、汉人在法律上不平等。清廷对各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各种特订的法律,如蒙古族有“蒙古律”,维吾尔族有“回律”,藏族有“番律”等等,以加强对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统治[76]。
文字狱
主词条: 文字狱
清朝皇帝为打压汉人反清复明运动与防止散播不利皇帝的消息,屡兴文字狱以控制士大夫的思想。文字狱之案件常是无中生有,小人造谣所为。较大规模的文字狱甚至可以牵连成千上万人受害。柳诒徵称:“前代文人受祸之烈,殆未有若清代者。故雍乾以来,志节之士,荡然无存。……稍一不慎,祸且不测。”[77]。顺治四年(1647年),发生第一起文字狱“函可案”。一位法号函可的和尚因藏有“逆书”《变记》而被逮捕,後来流放到渖阳。顺治末年又发生庄廷鑨明史案,并惊动朝廷中的辅政大臣鰲拜等人。清朝诸例文字狱中,有名的有康熙时期的南山案、雍正时期的查嗣庭试题案和吕留良案等。[78]
签订条约
中国与外国签订的平等条约
条约名称 时间 国家 内容
尼布楚条约
1689年
中俄
划定中俄东段边界
布连斯奇条约
1727年
中俄
划定中俄中段边界
恰克图条约
1728年
中俄
划定中俄中段边界
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
1909年
中日,日代韩
明确中国对间岛(吉林延边)的领土主权,中韩以图们江为界
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览
条约名称 中方签约人 失地 赔款 时间
中英广州和约
余保纯
—
六百七十万两
1841年5月27日
中英 南京条约
耆英,伊里布
香港岛
二千一百万圆
1842年8月29日
中英 南京条约补充条款
耆英
—
六百七十万两
1843年7月22日
中美望厦条约
耆英
—
—
1844年7月3日
中英虎门条约
耆英
—
—
1844年10月24日
中法黄埔条约
耆英
—
—
1844年10月24日
中俄瑷珲条约
奕山
60万平方公里(黑龙江以北)
—
1858年5月28日
中俄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
—
1858年6月13日
中美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
—
1858年6月18日
中英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
四百万两
1858年6月26日
中法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
二百万两
1858年6月27日
中英 天津条约补充
桂良
—
—
1858年11月8日
中英北京条约
奕
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
一千叁百万两
1860年10月24日
中法 北京条约
奕
—
八百万两
1860年10月25日
中俄 北京条约
奕
40万平方公里(乌苏里江以东,含库页岛)
—
1860年11月4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明谊
44万平方公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
1864年10月7日
中美 增续条约
前美公使蒲安臣
—
—
1868年7月28日
中英 新修条约普后章程
—
—
—
1869年10月23日
中日 修好条约
李鸿章
—
—
1871年8月13日
中日 北京条约
奕
—
—
1874年10月31日
中英烟台条约
李鸿章
—
二十万两
1876年9月13日
中俄里瓦几亚条约
崇厚
—
1879年10月2日
中俄伊犁条约
曾纪泽
7万平方公里
九百万卢布
1881年2月24日
中法 会议简明条款
李鸿章
—
—
1884年11月5日
中日 天津条约
李鸿章
—
—
1885年4月18日
中法新约
李鸿章
—
—
1885年6月9日
中英 烟台条约 续增条约
桂良
—
—
1885年6月9日
中葡 北京条约
奕劻
—
—
1887年12月1日
中英 印藏条约
升泰
—
—
1890年3月17日
中美 华工条约
杨儒
—
—
1894年3月7日
中日 马关条约
李鸿章
3.6万平方公里(台湾及澎湖列岛)
二亿两
1895年4月7日
中日 辽南条约
李鸿章
赎回辽东半岛
叁千万两
1895年11月8日
中俄密约
李鸿章
—
—
1896年6月3日
中德胶澳租借条约
李鸿章
—
—
1896年6月3日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李鸿章
新界(租借九十九年)
—
1898年6月9日
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
李鸿章
—
十亿两,实际赔付约60%
1901年9月7日
中英 续订藏印条约
唐绍仪
—
—
1904年7月9日
中日满州善后条约 又称《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
奕劻、瞿鸿禨、袁世凯
—
—
1905年12月22日
中俄满洲里界约
宋小濂
1400平方公里(额尔古纳河北部)
—
1911年12月20日
表格来源[79]
5军事
编辑
八旗制度
主词条: 八旗
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在女真牛录制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政治权力集中于王公贵族,重大决策由贵族共同讨论决定,是为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后皇太极于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仿明朝制度设立六部,试图逐渐削弱满洲贵族权力。皇帝试图实行中央集权的努力主要集中于清朝前期。[73][80]
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顺治皇帝对八旗制度进行改革,由自己亲自掌握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改变了以前八旗由不同王公掌握的局面,同时加强上三旗的实力,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有所削弱。[73][80]
经济上由于把关外落后的奴隶制带入中原,大力推行圈地投充等恶政,强抓人作奴隶,以供八旗子弟白白吃饷,他们常年寄生虫般的生活造成了清朝武力的退步(乾隆视察八旗军发现他们驰马坠地,箭箭虚发)也使得清朝越来越依靠汉族军兵。[81]
汉军绿营和团练乡勇
主词条: 绿营、团练
清前期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二种。八旗又分为满洲
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之战[82]
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旗设都统(固山额真),由中央八朴诩统衙门掌握,地方督抚无权征调。绿营兵,主要是清军入关后收编的明朝降军和各省改编的队伍,用绿色军旗,故称绿旗兵或绿营兵。兵种有马兵、步兵和水师。在各省者,由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所统辖。[83]清朝中叶以后,又有汉族地主自募自练的团练乡勇。后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由于八旗长期由政府供养,游手好闲,不习武事,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在镇压太平军时屡败,于是南北各地地主团练武装迅速发展,曾国藩的湘军便应运而生了。还有象李鸿章组织的淮军,左宗棠组织的楚军等,这些地主团练武装后改编为练军与防军。光绪中叶后,因甲午战争惨败,防﹑练军均又改为次要的巡防队,由袁世凯编练新军,作为主要国防力量。[84]
清末新军和海军
主词条: 北洋舰队
清末新政时,袁世凯在华北组建新建陆军(即北洋军),张之洞在南方组建自强军。[85]到清帝国灭亡前夕,其陆军可以号称100万,但大概只有60万战斗人员,其中只有17.5万人是现代化的正规军。并非所有新军均效忠清廷,部分是暗中支持革命军的。[86]
1651年顺治帝令沿江沿海各省循明制,各设水师,此为清朝水师之始。内河防务以长江为主体,沿岸各设水师。[87]洋务运动时期清朝才有新建海军的动作。为建立船舰自制能力,1866年清廷在福州马尾成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以沈葆祯为船政大臣。同年,李鸿章要求其江南制造局建造炮舰。1868年8月,第一艘中国制造的蒸汽军舰,“恬吉”号下水。随后的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分别摧毁南洋舰队与北洋舰队,这也标志自强运动的失败。[88]
对外战争
对外战争
时间 战争 交战国 结果
1627年
丁卯之役
李氏朝鲜
朝鲜败,求和,约为兄弟之国
1636年
丙子之役
李氏朝鲜
朝鲜败,成为清朝附属国
1685年-1686年
雅克萨之战
沙俄
沙俄败,《尼布楚条约》
1765年-1770年
清缅战争
缅甸
签订和约
1788年-1789年
清攻安南阮惠之战
安南(阮惠)
安南求和
1788年-1792年
清反击廓尔喀之战
廓尔喀(今尼泊尔)
中国胜,保卫了西藏领土
1840年-1842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
英国胜,《南京条约》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国、法国(俄美支持)
英法胜,俄国渔利,《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75年-1878年
清军反击阿古柏收复新疆之战
浩罕国(俄英支持)
中国胜,收复新疆
1883年-1885年
中法战争
法国
中国不战而败,《中法新约》等
1894年-1895年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
日本胜,《马关条约》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法、德、俄、美、日、意、奥
八国胜,《辛丑条约》
1900年
东北军民抗击沙俄入侵之战
沙俄
沙俄胜,但未能实现其“黄俄罗斯计划”,《中俄收交东三省条约》
6经济
编辑
主词条: 清朝经济
清朝人口大增,乾隆时期已达三亿,相对使粮食作物的产量需要更加提升。清朝采取开垦荒地、移民边区及推广新作物以提高生产量。由於国内与国外的贸易提升,经济农业也相对发达[89]。手工业方面改工匠的徭役制为代税役制。产业以纺织和瓷器业为重,棉织业超越丝织业,瓷器以珐琅画在瓷胎上,江西景德镇为瓷器中心。清朝商业发达,分成十大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支配中国的金融业,闽商、潮商掌握海外贸易[90]。清朝曾实施海禁政策,直到占领台湾後,沿海贸易才稍为活络,货币方面采银铜双本位制。康熙晚期为防止民变,推行禁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工商业的发展。[91]
7文化
编辑
主词条: 清朝文化
小说
清朝小说杰出者众,曹雪芹等著《红楼梦》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水平。《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晚清谴责小说均有很大影响。[70][92]
诗歌
清朝的诗歌在中国历史上影响不大。早期,纳兰性德的《饮水词》为后人称颂。乾隆皇帝酷爱作诗,他的《御制诗五集》共41863首,但很少有佳作。 被成为“诗界革命”的诗歌改良运动产生于戊戌变法前后,其代表有黄遵宪的诗,其余如谭嗣同、唐才常、康有为、黄遵宪、蒋智由、丘逢甲、夏曾佑均有作品。[93]
京剧
京剧源于明朝的昆曲和京腔,形成于乾隆、嘉庆年间。
同光十三绝
同光十三绝[94]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而成,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形象鲜明、栩栩如生。[95]
绘画
清代的绘画水准很高。画坛由文人画占主导地位,山水画科和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更多画家追求笔墨情趣,在艺术形式上翻新出奇,并涌现出诸多不同风格的流派。清初朱耷、石涛的山水花鸟画,中期的“扬州八怪”,清末任伯年,吴昌硕的仕女花鸟画及杨柳青、桃花坞和民间年画均对后人有很大影响。[96]
建筑
主词条: 圆明园、三山五园
清代的园林建筑在世界上是享有盛名的。如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圆明园周围广达三十里,拥有150多座精美的宫殿、台阁、宝塔等建筑。前后经历一百余年,耗费白银约二亿两。“圆明园”,是由康熙皇
圆明园大水法复原图
圆明园大水法复原图[97]
命名的。玄烨御书三字匾额,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对这个园名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98]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1723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99]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同治帝时欲修复圆明园,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官僚、军阀巧取豪夺的毁灭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100]
8科技
编辑
医学
乾隆时官修的《医宗金鉴》九十卷,征集了不少新的秘籍及经验良方,并对《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书作了许多考订,是一部介绍中医临床经验的重要著作。清代名医王清任在医学上有突出的成就,著有《医林改错》一书。他强调解剖学知识对医病的重要性,并对古籍中有关脏腑的记载提出了疑问。他通过对尸体内脏的解剖研究,绘制成《亲见改正脏腑图》二十五种,改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为祖国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30][101]
地理
康熙时,曾组织人力对全国进行大地测量,经过三十余年的筹划、测绘工作,制成了《皇舆全览图》。这
清朝皇舆全览图(部分)
清朝皇舆全览图(部分)[102]
部地图“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103]。最后在《皇舆全览图》的基础上,根据测绘的新资料,制成了《乾隆内府皇舆全图》。在这份地图里第一次详细地绘出了中国的新疆地区。这两份地图,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104]
农学
清代的农书约有一百多部,尤以康熙、雍正两朝为繁盛。有《钦定授时通考》《广群芳谱》《补农书》等著作。[104]
其中大型综合性农书《钦定授时通考》,是乾隆二年(1737),由乾隆帝弘历召集一班文人编纂的。全书规模比《农政全书》稍小。因是皇帝敕撰的官书,各省大都有复刻,流传很广,国际上也颇有声名。[105]
铁路
清朝末年,中国的交通事业有所发展。詹天佑是个中国第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工程之艰巨是当时世界铁路史上罕见的。詹天佑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轨道,减缓了坡度,降低了造价,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工。京张铁路是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技术力量修成的,在中国铁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06]
9民族
编辑
首崇满洲
作为统治族群和八旗军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满洲人尤其被历代皇帝视为国家根本、朝廷柱石。满洲将士为清朝定鼎中原、以及之后平三藩、灭回部等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故终清一代,“首崇满洲”(又称“满洲根本”[107])是清朝的既定国策。[7][76]
清朝时期,满洲子弟在政治或生活领域主要享有一下几类特权:
教育:清廷为宗室子弟特设宗学;觉罗子弟有觉罗学;普通八旗子弟有咸安宫官学等八旗官学;内务府子弟有景山官学等[107-108];[40]
科考:除科举之外,另有笔帖式供满洲子弟进入仕途[109-110];
补缺:清朝高级文武官职一向有满(旗)汉缺之分。满洲人可任汉缺,反之除个别情况外[111-112],理论上是不可能的;
律法:清代满汉(旗民)不同刑。例如正身旗人[113]犯充军、流刑罪者有免发遣以枷号代替的特权[114]。此外,旗人司法权也独立于民人之外。如驻防旗人触法不归当地督抚管制,而由该地区驻防将军、都统负责。京旗子弟由步军都统衙门处理、宗室则由宗人府全权裁决。
生活待遇:清廷分拨满洲子弟以旗地,免赋税。旗地受国家保护,不得私自买卖[115]。除了旗地之外,清廷还负责分配房屋以供居住。此外,满洲子弟未成年者有养育兵政策,按月可得一定薪资[116]。
隔离居住:清廷在全国各处八旗驻防地均设置“满城”供兵丁居住,汉人不得随意出入满城。[117]东北满洲故地无满城之分则设置柳条边,防止汉人进入“龙兴之地”[118]。
过份安逸的生活终使满洲人的风俗从骑射民族的勤俭朴实变为奢华糜废[119],以至于可用于国事之人越来越少。随着国力日衰,清政府对满洲人的生计问题已然鞭长莫及。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逊位,民国建立,“首崇满洲”之国策也随之寿终正寝。
蒙古政策
主词条: 清朝蒙古
清政府对内蒙古地区实行特殊管理。一方面以联姻来笼络蒙古各部首领,以宗室女外嫁各部首领及其子侄。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实行分而治之的“扎萨克制”,亦即盟旗制度。[10]
按照这种制度,原蒙古各部称为盟,是内蒙古地区最基本的行政单位,旗设旗长,即“札萨克”,为世袭之职位。旗下设佐、什,受旗长管制。若干相邻的旗为一盟,盟有盟长,由中央直接任命,多选旗长中势力大、威望高、与中央关系亲密者任之。盟为监察区,不属行政单位。当时主要有哲里木、昭乌达、锡林郭勒等盟。各盟旗直接对中央负责,受中央理藩院的管理。另外,在内蒙古地区设热河都统、察哈尔都统和绥远副将军,率军驻防要地,以加强军事控制。但各都统、将军不干涉行政事务。[10]
清王朝统一了蒙古各部后,对蒙古的统治策略是,既要使其不再成为朔方边患的势力,又要笼络其奴隶主们统治蒙古族人民,使蒙古成为清政府统治全国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和清帝国北部疆域不设防的屏障。包括在蒙古大力扶植推广喇嘛教,有效的收服了人心,维护了蒙古地区安定局面。[10]
西藏政策
主词条: 驻藏大臣
清朝对西藏管辖的三大有力举措是册封制度、驻藏大臣和金瓶掣签制度。
册封制度
清朝初年,五世达赖来京朝贺,顺治帝隆重接待并正式赐予他“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赐以册印;从此,“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称号正式固定下来,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10]
设驻藏大臣
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驻藏大臣,办理西藏事务;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10][120]
金瓶掣签制度
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此乃清王朝改革西藏行政管理体制,确立系统治藏法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制度一直延续至今。[10]
乾隆年间。清政府陆续颁布《西藏善后章程》和《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确定了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共同处理政务的平等地位,巩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统治。[10]
清政府振兴西藏经济的措施有改革乌拉、租赋、钱法、贸易制度;活跃民族贸易;创报、兴学、发展农牧工矿业和加强交通、邮电事业的开发等。[10]
汉族政策
主词条: 剃发易服
剃发易服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
外国人眼中的剃头风景
外国人眼中的剃头风景[121]
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122]
满族人在入关之前,满族统治者在关外已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对被征服的汉人一律强令改变发式、更换服装,投降的明朝将士也必须剃发易服,作为臣服的标志。
清军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因引起汉人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123]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汉臣孙之獬受到其他汉大臣的排挤,恼羞成怒之下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剃发令”。于是,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族人民为保护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斗争。清朝统治者对此进行了暴力镇压,例如1645年发生的嘉定三屠事件[123]即与“剃发易服”有关。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几十年,最终结果是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123]。[122]
清朝满族统治者推行“剃发易服”的原因:
清朝女子
清朝女子[124]
一般认为,满族统治者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后来的历史表明,满族统治者的这一措施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汉人逐渐淡忘本民族服饰,习惯了满族的发式和服装。到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国,号召民众剪去辫子时,仍然有许多人不愿意剪,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剪去辫子后被官府杀头,可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易服”政策对汉族影响极深。[125]
“剃发易服”是清初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针对当时各地汉人的抗争此起彼伏的情况,当时的陈名夏曾说过:“免剃头复衣冠,天下即可太平”。然而不久他就因为说了这句话而被满门抄斩。[125]
文字狱
清朝虽然依靠武力开疆扩土,但在人文精神上比前朝后期确有了较大退步。清朝初期和中期,推行民族牢狱式的统治。清朝文字狱的兴起旨在震慑反清势力,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
清朝前期重要官员
清朝前期重要官员(12张)
其特征是:罪状由权力人物对文字的歪曲解释而起,证据也由权力人物对文字的歪曲解释而成。一个单字或一个句子一旦被认为诽谤元首或讽刺政府,即构成刑责。清朝历史中,顺治、康熙时期的“文字狱”还只是个别现象,到雍正时则成为一种普遍的“制度”。在文字狱浪潮中表现得最为疯狂的人物则是乾隆皇帝,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30]
清朝汉族重臣
满清为夺取和巩固对全中国的统治,除起用范文程等汉族民间精英外,在入关过程中先后招降了前明军将领吴三桂、李成栋、尚可喜、耿仲明及其统领的汉族军队。后因其叛乱而由康熙剪除其中三个主要的藩王,被称为平三藩。带兵收复台湾的施琅也是汉族前明军官。清初汉族重臣还有洪承畴等。[126]
晚清重要官员
晚清重要官员(14张)
清政府为了长久统治中国,大力尊崇儒学,按历代汉族王朝传统开设科举,从中选拔士人以赢得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预防反抗。[126]
清廷任用的汉族官员林则徐曾从英国人手里收缴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126]
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平叛太平天国及洋务运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126]
甲午战争后清廷实行新式练军,亦以汉族官兵为主。其中如袁世凯、留学普鲁士学习军事的段祺瑞、冯国璋、 留学日本的王士珍,和黎元洪均在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中起到关键作用,并成为后来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核心人物。[10]
西南土司
主词条: 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时期羁縻州县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朝廷中央的敕诏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贯彻。但有些土官以世袭故,恣肆虐杀百姓,为患边境,“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127]。
清康雍乾盛世时期,国力强盛,中央政府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雍正四年(1726年),鄂尔泰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128]即由中央政府选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制苗之法,固应恩威并用”[129]。
10帝王世系
编辑
清显祖
塔克世
?-1583
清太祖
努尔哈赤
1559-1626
礼烈亲王
代善
颖毅亲王
萨哈璘
克勤郡王
岳托
清太宗
皇太极
1592-1643
肃武亲王
豪格
承泽裕亲王
硕塞
顺治帝
福临
1638-1661
康熙帝
玄烨
1654-1722
雍正帝
胤禛
1678-1735
乾隆帝
弘历
1711-1796
嘉庆帝
颙琰
1760-1820
惇恪亲王
绵恺
瑞怀亲王
绵忻
道光帝
旻宁
1820-1850
恭忠亲王
奕訢
咸丰帝
奕詝
1850-1861
同治帝
载淳
1861-1875
惇勤亲王
奕誴
醇亲王
载沣
宣统帝
溥仪
1908-1912
醇贤亲王
奕譞
光绪帝
载湉
1875-1908
庆僖亲王
永璘
不入八分辅
国公绵性
庆密亲王
奕劻
庆贞亲王
载振
怡贤亲王
胤祥
睿忠亲王
多尔衮
豫通亲王
多铎
庄亲王
舒尔哈齐
郑献亲王
济尔哈朗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
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
太宗文皇帝皇太极
太宗文皇帝皇太极
世祖章皇帝福临
世祖章皇帝福临
圣祖仁皇帝玄烨
圣祖仁皇帝玄烨
世宗宪皇帝胤禛
世宗宪皇帝胤禛
高宗纯皇帝弘历
高宗纯皇帝弘历
仁宗睿皇帝颙琰
仁宗睿皇帝颙琰
宣宗成皇帝旻宁
宣宗成皇帝旻宁
文宗显皇帝奕詝
文宗显皇帝奕詝
穆宗毅皇帝载淳
穆宗毅皇帝载淳
德宗景皇帝载湉
德宗景皇帝载湉
逊帝溥仪
逊帝溥仪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皇陵
清太祖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追尊)
努尔哈赤(1559-1626)
1616年~1626年
天命
福陵
清太宗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皇太极(1592—1643)
1626年~1643年
天聪 崇德
昭陵
清成宗
义皇帝
世称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
追尊,不久废
清世祖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福临(1638—1661)
1643年~1661年
顺治
孝陵
清圣祖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玄烨(1654—1722)
1661年~1722年
康熙
景陵
清世宗
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胤禛(1678—1735)
1722年~1735年
雍正
泰陵
清高宗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弘历(1711—1799)
1735年~1795年
乾隆
裕陵
清仁宗
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颙琰(1760—1820)
1796年~1820年
嘉庆
昌陵
清宣宗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旻宁(1782—1850)
1820年~1850年
道光
慕陵
清文宗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奕詝(1830—1861)
1850年~1861年
咸丰
定陵
清穆宗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
载淳(1856—1875)
1861年~1875年
祺祥 同治
惠陵
清德宗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载湉(1871—1908)
1875年~1908年
光绪
崇陵
无
无
溥仪(1906—1967)
1908年~1912年
宣统
华龙陵园[130]
文章来自: 清 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末农民将领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清军趁势入关,政治上推行剃发易服,军事上打击农民军和南明诸政权,逐步统一中国。然后历经康雍乾三朝,发展到鼎峰,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版图,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但是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思想停滞逐步落后于世界。1840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中国从此进入近代,多遭列强入侵,主权严重丧失。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地主阶级进行了洋务运动。[1]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开始进行戊戌变法,但是变法失败。1900年夏天八国联军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侵略中国。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3]清朝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
中文名称大清王朝
英文名称Qing Dynasty
简 称清
所属洲亚洲
首 都北京
主要城市盛京,北京,广州
国 歌《巩金瓯》
官方语言满语,汉语,藏语,蒙语
货 币乾隆通宝
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
国家领袖努尔哈赤等
人口数量四亿三千万(1851年)
主要民族汉、满、蒙、回、藏等
主要宗教喇嘛教,佛教等
国土面积1300万平方千米
行政机构军机处,六部
军事制度八旗制度
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八股取士)
国 旗黄龙旗
目录
1简介
2历史
▪ 后金时期
▪ 统一全国
▪ 康熙时期
▪ 雍正时期
▪ 乾隆时期
▪ 开启近代
▪ 改良中兴
▪ 日薄西山
3疆域
▪ 范围
▪ 行政区划
▪ 藩属国
4政治
▪ 国旗与国歌
▪ 决策机关
▪ 执行机关
▪ 刑律
▪ 文字狱
▪ 签订条约
5军事
▪ 八旗制度
▪ 汉军绿营和团练乡勇
▪ 清末新军和海军
▪ 对外战争
6经济
7文化
▪ 小说
▪ 诗歌
▪ 京剧
▪ 绘画
▪ 建筑
8科技
▪ 医学
▪ 地理
▪ 农学
▪ 铁路
9民族
▪ 首崇满洲
▪ 蒙古政策
▪ 西藏政策
▪ 汉族政策
▪ 西南土司
10帝王世系
1简介
编辑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
清朝疆域(1820年)
清朝疆域(1820年)[4]
清”。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打败大顺农民军;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5]入关后20年时间里,清朝先后灭亡大顺、大西和南明等政权,基本统一全国。[6]
清朝最初建都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1621年迁都辽阳,1625年迁都沈阳(改称“盛京”),1644年定都北京。以盛京为陪都。[5-6]
清朝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鼎盛时领土达1300万平方公里。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5-6]
清朝的人口数也是历代封建王朝最高,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纪后期,已达到三亿左右,清末时达到四亿以上。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中叶,清朝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7]。于是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稳定。康熙年间,统一了台湾,并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乾隆中叶,平定准噶尔、回部,统一了新疆。这不仅一举解决了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而具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文化上,康乾时期编纂了几部集大成之作,像《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对清理和总结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8]
清朝也有很多弊病。明代后期的君权有一定的松懈,而清朝又把封建专制推向了最高峰[7]。清朝初期大力推行圈地、投充等恶政,极大破坏了中原地区的经济;重农抑商,制约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9]。制造了多起文字狱,加强对文人思想控制,导致思想上“万马齐喑”;在编撰古籍时又大肆销毁古籍。[10]最典型的就是明末可以和春秋时代相比的晚明思潮在清代终结。知识分子不敢发表独立见解而是钻进故纸堆去考究古书,这就是所谓的乾嘉学派。剃发易服,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汉族的文化传统;首崇满洲政策[11]和给旗人寄养的特权,使其迅速腐化。统治者轻视科技和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科技极大落后西方。1840年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大量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民负担更为沉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2]。[13]
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同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清朝灭亡。清朝共历经十二帝,统治全国268年。[13-14]
2历史
编辑
后金时期
主词条: 后金
明朝初期,女真族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15]后又按地域分为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祖努尔哈赤[16]
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明朝在东北设立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作为管理机构,女真各部皆臣服于明朝。清朝统治者为出身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建州女真首领猛哥帖木儿(努尔哈赤六世祖,后被追封为肇祖原皇帝)时为明朝建州卫左都督[5],1433年因部族冲突被害。1440年建州部南移,最终定居于赫图阿拉。南移后,建州女真部与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13][17]
1583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袭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东海女真部,统一了女真各部。[17-18]他还筑城池、设大臣、定法律、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5]。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13]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公开反叛明朝政府。[17]1618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的讨明檄文,誓师伐明,举国震惊。1619年,明朝在萨尔浒之战惨败,几年间丧失辽东七十余城。[13]
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沈阳,迁都于辽阳。1625春,努尔哈赤不顾贝勒诸臣异议,决定迁都沈阳。当年农历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后,便率亲族百官自东京(辽阳)起程,夜宿虎皮驿,翌日抵沈阳。从此沈阳成为后金政权的统治中心。不过,努尔哈赤在1626年的宁远战役中被明军的大炮打成重伤,不久逝世。[19]第八子皇太极继位。他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并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不断扩大。[13][17]
统一全国
主词条: 清军入关、剃发易服、甲申国难、南明、清朝统一战争
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5]。1636年,清降服漠南蒙古。同年皇太极称帝且改“金”国号为“清”,正式建立清朝,改年号为崇德。[13][17]
1640年,明清松锦之战爆发,1642年洪承畴在松山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松锦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13]1643年皇太极病死,第九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由其叔多尔衮摄政。[20]
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陷北京,明朝崇祯帝在农民军的攻城炮声中自杀于皇城后的景山。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14]。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八旗劲旅,兼程入关,以吴三桂为前导,击败大顺农民军,进占北京。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已是全中国的君主。[13][17]
接着,清军南下剿杀农民军,北方的地主、官僚纷纷迎降,
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帝
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帝[21]
勾结清军,镇压农民军。与此同时,在南方,一些明朝遗臣拥立皇族建立几个小朝廷,史称南明(弘光、隆武、绍武、永历)[22-23]。此外还有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清朝于1645年灭大顺、南明弘光;1646年灭大西、南明隆武、南明绍武;1662年灭南明永历;1664年消灭大顺残余势力。清朝入关后历经20多年的战争,基本统一全国。[13]
李自成死后,余部与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明抗清。1647年大败清军于全州,次年几乎收复湖南全境。江西金声桓和在广州李成栋先后反正,出现了南明时期第一次抗清斗争的高潮。但永历政权不能团结对敌,给了清军以喘息之机。1649—1650年,何腾蛟、瞿式耜先后牺牲。1652年,李定国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克复川南。东南沿海的张煌言等的抗清军队也发动攻势,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这时孙可望同李定国之间矛盾爆发,破坏了大好形势。孙可望降清后,云贵虚实尽为清军所知。由於华南反清势力较大,清帝册封吴三桂、耿仲明与尚可喜为王以镇守云南、广东与福建等地,史称三藩。[24]1658年,吴三桂率清军攻入云南,1662年南明永历帝被杀,南明灭亡。[13][25]
清军进军江南的过程中,无恶不作,激起江南人民的强烈反抗,特别是剃发令强制执行,各地燃起抗清的熊熊烈火。清廷残酷镇压,在扬州、嘉定、江阴等地进行了大肆屠城,史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此后清军各地“剃发易服”,清军采取多次屠杀以镇压之,造成人口骤减,发生西南地区民生萧条、万里无人的景象。史称甲申国难,1659年,清军占领西南地区。并迁移湖广人口填川,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视为历史上的第二次“湖广填四川”。[13]清廷制定的圈地和投充政策使人民放弃土地,增加更多流民。为此又制定严禁奴仆逃亡的逃人法,激化京畿地区的民族矛盾。後来清廷下令停止这些政策,并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并且正式开科取士,追尊崇祯帝与明朝忠臣。[25]
明延平王郑成功在1661年收复了当时为荷兰殖民地的台湾。永历帝被害后,郑成功之子郑经继续使用南明永历年号,尊前明宁靖王朱术桂为监国。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1684年设立台湾府。[5][13]
康熙时期
主词条: 康熙、施琅攻台、三藩之乱、平定准噶尔、雅克萨之战、文字狱
康熙帝读书像
康熙帝读书像[26]
1662年康熙帝8岁即位,在位期间,平三藩,[27]收台湾,[25]三征准噶尔叛乱,抵抗沙俄侵略,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和《康熙字典》。
康熙帝巩固和加强了中国的统一。对内平定了三藩之乱,平定台湾郑氏政权,设立台湾府,使中国重新归于统一[5];1685年和1686年,他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雅克萨的俄军,遏制了沙俄对华侵略的野心;1689年,他派代表与沙俄代表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边界线;平定了回疆、准噶尔等贵族的叛乱。自康熙时期至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在北起外兴安岭,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东抵鄂霍次克海、库页岛和台湾广大的领土内,实现巩固了全国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国家。[28]
康熙帝注意恢复和发展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措施。鼓励垦荒,从1671年起,陆续放宽垦荒起科年限,并规定垦荒有成绩,据开垦多少,给予不同官职,这促进了垦荒的积极性,到康熙末年,全国荒地基本上得到开辟。1669年,康熙下令废除圈地令,以后永远停止圈地,并规定所圈土地应退还给农民。1685年,康熙又规定民间新垦田亩,“自后永不许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旗主的经济扩张,有利于自耕农民。康熙还下令将明朝藩王的庄田改为“更名田”。[28]
康熙皇帝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进行一系列统一战争,使局势趋向稳定,清政府大为巩固,又通过一系列的文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29]
康熙中期以后,因战乱而遭到严重破坏的手工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至乾隆年间,江宁、苏州、杭州、佛山、广州等地的丝织业都很发达。江南的棉织业、景德镇的瓷器都达到了历史高峰。至18世纪中叶,清朝人口也大大增加。[28]
雍正时期
主词条: 军机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文字狱、改土归流、海禁
1723年雍正帝盛年登基,在位13年。[29]对外方面,雍正初年青海亲王罗卜藏丹津意图复兴和硕特汗国而乱,隔年年羹尧与岳钟琪等人平定。为此雍正帝占领部分西康地区,又在西宁与拉萨分置办事大臣与驻藏大臣以管理青藏地区。听从鄂尔泰建议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具自治性质的土司,以地方官管理少数民族。将喀尔喀蒙古并入清朝;于1727年与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确立塞北疆界。1729年听从张廷玉建议,以傅尔丹与岳钟琪兵分二路于科布多对抗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最后于和通泊之战战败。1732年噶尔丹策零东征喀尔喀蒙古,兵至杭爱山,被喀尔喀亲王策棱击败。1734年清准和谈,以阿尔泰山为界,西北大致和平[29]。
另外,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改革,可谓大刀阔斧,快刀斩麻。他对许多的事情做了重大的改革,特别是对一些制度方面做了些改革。雍正起了“康雍乾”三代承上启下的作用。[30-31]
第一,整顿吏治。康熙晚年,身患中风,标榜宽仁,吏治松弛,贪
雍正帝
雍正帝[32]
污腐败,已然成风。雍正在长年皇子生活中,对皇父晚年弊政,看得较为清楚。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他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地连续颁布11道谕旨,训谕各级文武官员:不许暗通贿赂,私受请托;不许库钱亏空,私纳苞苴;不许虚名冒饷,侵渔贪婪;不许纳贿财货,戕人之罪;不许克扣运费,馈遗纳贿;不许多方勒索,病官病民;不许恣意枉法,恃才多事等。严诫:如因循不改,必定重罪严惩。[33-34]
第二,密折制度。雍正朝密折制度加以完善。皇帝特许的官员才有资格上奏折。具折奏事的官员雍正朝增加到1200多人。奏折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诸如刮风下雨、社会舆情、官场隐私、家庭秘事等。皇帝通过奏折可以直接同官员对话,更加了解和掌握下面的实际情况。官员之间互相告密、互相监督,强化了皇帝专制权力。[29][34]
第三,设军机处。雍正创设军机处,作为辅助皇帝决策与行政的机构。地点在紫禁城隆宗门内北侧。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皇权专制走向极端。[29][34]
第四,改土归流。在云、贵、粤、桂、川、湘、鄂等省少数民族地区,雍正全面实行“改土归流”制度,就是革除土司制度,在上述地区分别设立府、厅、州、县,委派有任期的、非世袭的“流官”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同内地大体一样。雍正帝的改土归流,打击了土司的世袭特权和利益,减轻了西南少数民族的负担和灾难,促进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进步。[29][34]
第五,摊丁入地。实行“摊丁入地”制度之后,社会人口,急剧增长。道光年间,人口之数,突破4亿。[34-35]
第六,废除贱籍。缓和阶级矛盾。雍正废除了贱籍。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监察御史年熙上书请除豁山西、陕西乐户的贱籍。山西、陕西乐户的祖先,是明朝永乐帝登基后,加害建文忠臣本人外,还将他们的妻女罚入教坊司,充当官妓,世代相传,久习贱业。年羹尧之子年熙在奏疏中说她们是忠义之士的后代,沉沦至此,无由自新,请求雍正帝开豁她们的贱籍,准许她们改业从良。雍正帝看到奏折后,很是赞同,于元年(1723年)四月发出第一道“豁贱为良”的谕旨。雍正帝在下令开豁乐户贱籍的同时,又令各省检查,如发现本地也存在类似乐户的贱民,也准许他们出贱为良。[29][34]
乾隆时期
主词条: 十全武功、大小和卓之乱、金瓶掣签、闭关锁国、八旗生计、川楚白莲教起义、嘉道中衰
1735年雍正帝去世,其子弘历继位,即乾隆帝。[29]乾隆帝执政60年,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树,为巩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编纂《四库全书》,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为
乾隆帝
乾隆帝[26]
清理和总结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很多珍贵材料丧失。乾隆帝酷爱汉文,勤于写诗,留下了约42613首各体诗作。由于清朝的文字狱,诗选的编选者不敢收录、评价当朝皇帝的诗,而原著(《御制诗集》)又卷帙浩繁,所以乾隆的诗没有流传开来,大部分是帝王体打油诗[36]。然而为维护统治却严厉控制思想,编书期间藉机割裂焚毁大量不符其思想的书籍。此外大兴文字狱使如戴名世等人被株连杀害或者流放。这些都让文人思想受到严厉阻碍,迟滞文化的发展。[36]乾隆六下江南,并仿制江南园林广修园林,劳民伤财[36]。
乾隆帝于1757年粉碎了准葛尔贵族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1759年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自从1762年起,清朝陆续派遣大批军队进驻新疆。永久驻军的官兵携带家眷,主要来自东北、河北等地的达斡尔族、满族等。这些驻军为保卫中国、开发边陲作出了巨大贡献。[30]
1771年,西迁伏尔加河下游的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在杰出领袖渥巴锡的率领下,为摆脱沙俄的统治,踏上了回归祖国的征途。他们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历经艰险,万里跋涉,终于回到中国。土尔扈特部回归,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37]
清朝于1792年打退了廓尔喀对西藏的进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清朝
乌什酋长献城降图
乌什酋长献城降图[38]
中央政府制定和颁行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对西藏地方的人事、行政、财政、军事、对外关系等各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并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主要内容包括清政府掌握确定西藏各大活佛包括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去世后认定转世灵童和批准继位的大权,一切西藏涉外事宜均由驻藏大臣全权处理等。该章程是中国对西藏行使主权的重要历史文献证明。[39-40]
西方传教士将中国文化介绍给欧洲人,引发18世纪中国风的热潮。[41-42]欧洲人追崇中国文化、思想与艺术,[43]在1769年更有人写道:“中国比欧洲本身的某些地区还要知名”。到18世纪末,康雍乾盛世进入尾声,欧洲人出现负面评价。与乾隆帝不欢而散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认为清朝已经衰落。[44]
康乾盛世虽然人口数倍于明朝,然而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却始终未能恢复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康乾盛世结束不久,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无论是在繁荣的质上还是量上,“康乾盛世”都远逊明代,具有历史上罕见的全面颓废崩溃之势。 [28]
清朝从乾隆末年开始有衰落的现象,政治日渐腐败[36][45]。当时人口暴增与乡村土地兼并严重,使得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加上贪官和珅等官员腐败,于乾隆晚期到嘉庆时期陆续爆发民变。白莲教于1770年代举兵,后来又于1796年爆发川楚教乱,八年后被清军镇压,领袖王三槐被处死。台湾天地会领袖林爽文于1787年发动林爽文事件。1795年乾隆帝禅位於子顒琰,[46]即嘉庆帝。乾隆至1799年去世,嘉庆帝方得以亲政。然而嘉庆帝未能解决弊端,清朝继续走向衰退。[39] 道光帝也失去了早期君主锐意进取的精神,掌政风格日趋保守和僵化[2][47-48]。官场中,结党营私、相互倾轧、买官售爵、贿赂成风。[49]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财政上,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阶级矛盾激化,民变四起。[13]
开启近代
主词条: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
1839年,道光帝为解决鸦片贸易的弊端,派林则徐到贸易中心广州宣布禁烟,此即虎门销烟。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1年,清政府战败,被迫求和。1842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50]。
太平天国玉玺
太平天国玉玺[51]
西方各国迫使清政府开港通商,加上地方官吏地主兼并土地,使得传统农村经济受到破坏。各地乘机纷纷起事,其中华北以捻乱为主,华中华南以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与云南杜文秀、马如龙的云南回变为主。[47]洪秀全改造基督教教义,1851年于广西金田起义,联和天地会、三合会北伐。两年后攻陷并定都江宁,并且发动两次西征;1853年5月8日,林凤祥、李开芳等奉命率师两万余人北伐。北伐军虽然一度进至天津附近,因孤军深入,被清军围困。后来曾国藩、左宗棠与李鸿章为保护儒家文化,纷纷组织湘军与淮军抵抗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后国力衰退,部分势力转入捻军。太平天国最后于1864年被湘军、淮军以及外国人组成的常胜军、常捷军围攻之下而亡。[52]
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共同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860年,英法联军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俄罗斯趁火打劫,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侵吞中国北方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根据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大量领土、主权和财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50]。
改良中兴
主词条: 洋务运动、同治中兴、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1861年,咸丰帝去世,其六岁之子载淳继位,即同治帝。咸丰帝本任命肃顺等八大臣
李鸿章与英国首相、外交副大臣寇松合影
李鸿章与英国首相、外交副大臣寇松合影[53]
赞襄政务,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两宫垂帘听政,最后由两宫之一的慈禧太后获得实权。被称为洋务派的奕䜣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部分汉臣在消灭太平军时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并且鉴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师夷长技以制夷[54]”、中体西用为方针展开自强运动(又称洋务运动)[52][55]。当时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随后的北洋通商大臣负责对外关系与自强运动的策划与推行,先后引入国外科学技术,建立现代银行体系、现代邮政体系、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建立翻译机构同文馆、新式教育(新学),培训技术人才并派遣留学生到欧美日等先进工业国家,培育出唐绍仪与詹天佑等人才。开设矿业、建立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总局与汉阳兵工厂等等制造工厂与兵工厂,同时也建立新式陆军与北洋舰队等海军。[56]洋务运动使得中国社会出现较安定的局面。其间太平天国于1864年灭亡。1865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八旗兵)中捻军埋伏后全歼,赖洋务派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灭西、东捻,捻乱到1868年为止。1862年-1878年间左宗棠先后平定陕甘回变,平定新疆回乱,并收回伊犁。[57]
洋务运动使得清朝的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增强,到慈禧太后与恭亲王联合执政的同治年间,清朝在文武齐心合力之下,一度出现了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同治中兴”[58]。其间清朝在西方人的帮助下成功消灭太平军、平定捻军之乱,并收复新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有相当大的改善。至19世纪80年代,清朝军队的装备和洋务运动之前相比已有了明显的提高;在1884年至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的一系列战役中,清军和法军互有胜负。战后,清朝设立了海军衙门[52]。[2][13]
对外方面,1884年,清朝和法国为越南(安南)主权爆发中法战争。清朝失去藩属国越南,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台湾也宣布建省。1885年英国入侵缅甸,清朝驻英公使曾纪泽向英国抗议无效,隔年被迫签订《中英缅甸条约》,承认缅甸为英国所有。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增,1872年日本强迫清朝藩国琉球改属日本,清朝拒不承认,中日交恶。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最后以清军落败而告终[57][59]。
日薄西山
主词条: 戊戌变法、义和团、庚子国变、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清政府于1895年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清朝割让台湾和澎湖,失去藩属国朝鲜和租界。[60]洋务派李鸿章建立的北洋舰队全面瓦解,也宣告自强运动最终失败。[59]随后,由光绪帝与梁启超和康有为领导发动的政治改革运动:戊戌变法又因为慈禧太后和保守派的反对,而软禁了光绪帝,变法因此失败,因为只有103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59]。[2]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1901年签订了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61]
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朝于八国联军后国势大坠,知识分子莫不提出各种方法拯救中国,主要分成立宪派与革命派两种改革路线。1901年立宪派康有为、梁启超推动立宪运动,梁启超发表《立宪法议》,希望让光绪帝成为立宪君主。而慈禧太后为挽清朝衰落危局,有意效仿欧日的改革而推行清末新政。新政主要推行君主立宪、建立清朝新军、废除科举、整顿财政等一系列改革。而革命派对清廷的改革失望,他们鼓励推翻清朝,建立中华共和。1894年孙文于夏威夷檀香山建立兴中会[62]、1904年黄兴于长沙成立的华兴会、1904年蔡元培于上海成立光复会,此外还有其他革命团体。1905年孙文在日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中国同盟会,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革命派联合旧有反清势力如三合会、洪门等,在华南地区发起十次起事,并将势力渗入华中、华南的清朝新军[62]。[13]
当时立宪派与革命派为改革方式发生争执,一开始立宪派占上风,清廷也承诺实行立宪。1907年清廷筹设资政院,预备立宪,并筹备在各省开办咨议局。1908年7月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命令各省在一年之内成立咨议局。同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以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成立代议会。在立宪派成员的请愿下,清廷宣布把预备立宪缩短三年,预定在1913年召开国会。同年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皆去世,溥仪继位,即宣统帝,其父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1911年5月清廷组成由庆亲王奕劻领导的“责任内阁”,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君主立宪。不过,该内阁中的很多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皇族内阁”,引发立宪派的不满和失望,很多转向于革命派合作[63]。
同年5月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清廷急派新军入川镇压。10月,革命派于湖北发起武昌起义,南方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廷任命北洋新军统帅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成立内阁并统领清军。袁世凯一方面于阳夏战争压迫革命军,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形成南北议和。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立国,孙文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灭亡,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度正式结束。[13][64]
1917年张勋组织辫子军,于北京拥护宣统帝溥仪,复辟清朝(史称张勋复辟),但只持续12天而终。[2][65]日本於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2年扶持溥仪建立满洲国,其最终随著1945年苏联的八月风暴行动而亡。[66]
3疆域
编辑
主词条: 清朝行政区划
范围
1759年乾隆时期的清朝疆域达到最大范围,东北与俄罗斯帝国(沙俄)分界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与外兴安岭,这条疆线直到鄂霍次克海与库页岛。
清朝疆域变化图
清朝疆域变化图(5张)
正北与沙俄分界萨彦岭、沙毕纳依岭、恰克图与额尔古纳河。西北与哈萨克汗国等西北藩属国分界萨彦岭、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至帕米尔高原。西南与印度的蒙兀儿帝国、喜马拉雅山诸国家分界喜马拉雅山至野人山,正南大致上与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分界相同,但清朝尚获得缅甸北部的南坎、江心坡等地。东与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与东海,与朝鲜王朝沿图们江、鸭绿江分界,清朝还领有台湾、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诸岛(时称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极盛时期总面积可达1310万平方公里[47]。
行政区划
内地省份
清朝内地省份
直隶省、江苏省、安徽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
陕西省、甘肃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
四川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省、云南省、贵州省
土司
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湖北、甘肃等省设有土司,分为宣慰司、宣抚司、招讨司、安抚司和长官司(长官为武职),与土府、土州、土县(长官为文职)。土司的长官以当地各族头人充任,可以世袭,由朝廷或地方官府颁给印信,归所在地方之督抚、驻扎大臣管辖。宣慰等司的长官隶属于兵部、土知府、土知州等官隶属于吏部。雍正年间,云南、贵州、广西等省的土司开始改行流官制,史称改土归流。光绪、宣统之际,赵尔丰出任川滇边务大臣,四川西部的藏人土司、西藏东部的宗也开始改土归流[67]。
东北
东北为清朝龙兴之地。顺治年间入关后,以驻防八旗留守盛京沈阳。康熙至乾隆年间,逐渐形成三个相当于行省的将军辖区: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之下设专城副都统分驻各城,并管理各城的临近地区。副都统下有总管统领各旗。在汉民聚居之处,置府、州、县、厅,如同内地。居于黑龙江、嫩江中上游的巴尔虎、达斡尔、索伦(鄂温克)、鄂伦春、锡伯等族,编入八旗,由布特哈总管、呼伦贝尔总管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及库页岛的赫哲、费雅喀、库页、奇楞等渔猎部落则分设姓长、乡长,由三姓副都统管辖[68]。
藩属国
主词条: 清朝藩属国
清朝的藩属国方面,早在皇太极与康熙时期就有朝鲜与琉球国。到乾隆时期扩充到东南亚地区的安南(即越南)、南掌(今老挝)、暹罗(今泰国)、缅甸以及南洋群岛的兰芳共和国(柬埔寨被安南与暹罗瓜分,吕宋与苏禄于西班牙统治菲律宾群岛后相继消失);西南喜马拉雅山有廓尔喀(尼泊尔)、哲孟雄(锡金)、不丹等国;中亚地区有哈萨克汗国、布鲁特汗国、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爱乌罕(今阿富汗)、巴达克山、乾竺特与拉达克等国。[69]
4政治
编辑
国旗与国歌
主词条: 黄龙旗、巩金瓯
与中国历史上的其它朝代一样,清朝本来并无法定的国旗与国歌。近代以后,随着清朝与西方国家的交往
黄龙旗
黄龙旗[70]
,清朝逐渐引入西方国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国旗与国歌。1888年(光绪十四年),清政府认定“黄底蓝龙戏红珠图”(即俗称的清朝“黄龙旗”)为大清国旗。[30-31]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清朝曾先后使用《普天乐》、《李中堂乐》、《颂龙旗》作为半官方国歌或代国歌[22]。直到1911年,清政府定《巩金瓯》为正式国歌,不过由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巩金瓯》后来没有流行开来。[71]
决策机关
主词条: 军机处
南书房
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康熙皇帝设立南书房,起初是康熙帝为了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而设。因在乾清宫西南角特辟房舍故名南书房。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南书房“权势日崇”。南书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72-73]。
军机处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军在西北与准噶尔蒙古激战,为及时处理军报雍正皇帝始设军机房,雍正十
军机处
军机处[74]
年改称军机处[75]。乾隆皇帝即位后服孝,安排数位“总理事务王大臣”进入军机处,故改名总理事务处。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乾隆服满亲政,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自请罢职,恢复军机处名称,自此遂成定制,军机处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核心权力机构,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地位更被削弱至几乎可忽略不计,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成为清代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四月初十清廷宣布成立“责任内阁”,军机处废止[72-73]。
责任内阁
宣统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18日),清政府宣布废除军机处,实行内阁制,任命内阁总理大臣和诸大臣组成内阁。由庆亲王奕劻组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内阁。然而,由於内阁成员中过半数为皇族或满人,时人讥之为“皇族内阁”。该内阁在辛亥革命後倒台,由袁世凯组成的新内阁所取代[72]。
执行机关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为清朝最高执行机关,各部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以前尚书均由满人担任,顺治元年(1644年)规定尚书及侍郎满、汉各一。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都察院。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72-73]。
刑律
顺治四年(1647年)《大清律例》编修完成。《大清律》基本上承袭《明律》的内容。後经康熙、雍正两朝屡次增删,并於雍正五年公布。但清朝最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胡林翼说:“《大清律》易遵,而例难尽悉。”胥吏都谙熟例案,常可执例以压制长官。《大清律》还表现出民族歧视和压迫的特色。满、汉人在法律上不平等。清廷对各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各种特订的法律,如蒙古族有“蒙古律”,维吾尔族有“回律”,藏族有“番律”等等,以加强对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统治[76]。
文字狱
主词条: 文字狱
清朝皇帝为打压汉人反清复明运动与防止散播不利皇帝的消息,屡兴文字狱以控制士大夫的思想。文字狱之案件常是无中生有,小人造谣所为。较大规模的文字狱甚至可以牵连成千上万人受害。柳诒徵称:“前代文人受祸之烈,殆未有若清代者。故雍乾以来,志节之士,荡然无存。……稍一不慎,祸且不测。”[77]。顺治四年(1647年),发生第一起文字狱“函可案”。一位法号函可的和尚因藏有“逆书”《变记》而被逮捕,後来流放到渖阳。顺治末年又发生庄廷鑨明史案,并惊动朝廷中的辅政大臣鰲拜等人。清朝诸例文字狱中,有名的有康熙时期的南山案、雍正时期的查嗣庭试题案和吕留良案等。[78]
签订条约
中国与外国签订的平等条约
条约名称 时间 国家 内容
尼布楚条约
1689年
中俄
划定中俄东段边界
布连斯奇条约
1727年
中俄
划定中俄中段边界
恰克图条约
1728年
中俄
划定中俄中段边界
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
1909年
中日,日代韩
明确中国对间岛(吉林延边)的领土主权,中韩以图们江为界
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览
条约名称 中方签约人 失地 赔款 时间
中英广州和约
余保纯
—
六百七十万两
1841年5月27日
中英 南京条约
耆英,伊里布
香港岛
二千一百万圆
1842年8月29日
中英 南京条约补充条款
耆英
—
六百七十万两
1843年7月22日
中美望厦条约
耆英
—
—
1844年7月3日
中英虎门条约
耆英
—
—
1844年10月24日
中法黄埔条约
耆英
—
—
1844年10月24日
中俄瑷珲条约
奕山
60万平方公里(黑龙江以北)
—
1858年5月28日
中俄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
—
1858年6月13日
中美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
—
1858年6月18日
中英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
四百万两
1858年6月26日
中法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
二百万两
1858年6月27日
中英 天津条约补充
桂良
—
—
1858年11月8日
中英北京条约
奕
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
一千叁百万两
1860年10月24日
中法 北京条约
奕
—
八百万两
1860年10月25日
中俄 北京条约
奕
40万平方公里(乌苏里江以东,含库页岛)
—
1860年11月4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明谊
44万平方公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
1864年10月7日
中美 增续条约
前美公使蒲安臣
—
—
1868年7月28日
中英 新修条约普后章程
—
—
—
1869年10月23日
中日 修好条约
李鸿章
—
—
1871年8月13日
中日 北京条约
奕
—
—
1874年10月31日
中英烟台条约
李鸿章
—
二十万两
1876年9月13日
中俄里瓦几亚条约
崇厚
—
1879年10月2日
中俄伊犁条约
曾纪泽
7万平方公里
九百万卢布
1881年2月24日
中法 会议简明条款
李鸿章
—
—
1884年11月5日
中日 天津条约
李鸿章
—
—
1885年4月18日
中法新约
李鸿章
—
—
1885年6月9日
中英 烟台条约 续增条约
桂良
—
—
1885年6月9日
中葡 北京条约
奕劻
—
—
1887年12月1日
中英 印藏条约
升泰
—
—
1890年3月17日
中美 华工条约
杨儒
—
—
1894年3月7日
中日 马关条约
李鸿章
3.6万平方公里(台湾及澎湖列岛)
二亿两
1895年4月7日
中日 辽南条约
李鸿章
赎回辽东半岛
叁千万两
1895年11月8日
中俄密约
李鸿章
—
—
1896年6月3日
中德胶澳租借条约
李鸿章
—
—
1896年6月3日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李鸿章
新界(租借九十九年)
—
1898年6月9日
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
李鸿章
—
十亿两,实际赔付约60%
1901年9月7日
中英 续订藏印条约
唐绍仪
—
—
1904年7月9日
中日满州善后条约 又称《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
奕劻、瞿鸿禨、袁世凯
—
—
1905年12月22日
中俄满洲里界约
宋小濂
1400平方公里(额尔古纳河北部)
—
1911年12月20日
表格来源[79]
5军事
编辑
八旗制度
主词条: 八旗
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在女真牛录制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政治权力集中于王公贵族,重大决策由贵族共同讨论决定,是为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后皇太极于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仿明朝制度设立六部,试图逐渐削弱满洲贵族权力。皇帝试图实行中央集权的努力主要集中于清朝前期。[73][80]
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顺治皇帝对八旗制度进行改革,由自己亲自掌握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改变了以前八旗由不同王公掌握的局面,同时加强上三旗的实力,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有所削弱。[73][80]
经济上由于把关外落后的奴隶制带入中原,大力推行圈地投充等恶政,强抓人作奴隶,以供八旗子弟白白吃饷,他们常年寄生虫般的生活造成了清朝武力的退步(乾隆视察八旗军发现他们驰马坠地,箭箭虚发)也使得清朝越来越依靠汉族军兵。[81]
汉军绿营和团练乡勇
主词条: 绿营、团练
清前期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二种。八旗又分为满洲
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之战[82]
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旗设都统(固山额真),由中央八朴诩统衙门掌握,地方督抚无权征调。绿营兵,主要是清军入关后收编的明朝降军和各省改编的队伍,用绿色军旗,故称绿旗兵或绿营兵。兵种有马兵、步兵和水师。在各省者,由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所统辖。[83]清朝中叶以后,又有汉族地主自募自练的团练乡勇。后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由于八旗长期由政府供养,游手好闲,不习武事,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在镇压太平军时屡败,于是南北各地地主团练武装迅速发展,曾国藩的湘军便应运而生了。还有象李鸿章组织的淮军,左宗棠组织的楚军等,这些地主团练武装后改编为练军与防军。光绪中叶后,因甲午战争惨败,防﹑练军均又改为次要的巡防队,由袁世凯编练新军,作为主要国防力量。[84]
清末新军和海军
主词条: 北洋舰队
清末新政时,袁世凯在华北组建新建陆军(即北洋军),张之洞在南方组建自强军。[85]到清帝国灭亡前夕,其陆军可以号称100万,但大概只有60万战斗人员,其中只有17.5万人是现代化的正规军。并非所有新军均效忠清廷,部分是暗中支持革命军的。[86]
1651年顺治帝令沿江沿海各省循明制,各设水师,此为清朝水师之始。内河防务以长江为主体,沿岸各设水师。[87]洋务运动时期清朝才有新建海军的动作。为建立船舰自制能力,1866年清廷在福州马尾成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以沈葆祯为船政大臣。同年,李鸿章要求其江南制造局建造炮舰。1868年8月,第一艘中国制造的蒸汽军舰,“恬吉”号下水。随后的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分别摧毁南洋舰队与北洋舰队,这也标志自强运动的失败。[88]
对外战争
对外战争
时间 战争 交战国 结果
1627年
丁卯之役
李氏朝鲜
朝鲜败,求和,约为兄弟之国
1636年
丙子之役
李氏朝鲜
朝鲜败,成为清朝附属国
1685年-1686年
雅克萨之战
沙俄
沙俄败,《尼布楚条约》
1765年-1770年
清缅战争
缅甸
签订和约
1788年-1789年
清攻安南阮惠之战
安南(阮惠)
安南求和
1788年-1792年
清反击廓尔喀之战
廓尔喀(今尼泊尔)
中国胜,保卫了西藏领土
1840年-1842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
英国胜,《南京条约》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国、法国(俄美支持)
英法胜,俄国渔利,《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75年-1878年
清军反击阿古柏收复新疆之战
浩罕国(俄英支持)
中国胜,收复新疆
1883年-1885年
中法战争
法国
中国不战而败,《中法新约》等
1894年-1895年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
日本胜,《马关条约》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法、德、俄、美、日、意、奥
八国胜,《辛丑条约》
1900年
东北军民抗击沙俄入侵之战
沙俄
沙俄胜,但未能实现其“黄俄罗斯计划”,《中俄收交东三省条约》
6经济
编辑
主词条: 清朝经济
清朝人口大增,乾隆时期已达三亿,相对使粮食作物的产量需要更加提升。清朝采取开垦荒地、移民边区及推广新作物以提高生产量。由於国内与国外的贸易提升,经济农业也相对发达[89]。手工业方面改工匠的徭役制为代税役制。产业以纺织和瓷器业为重,棉织业超越丝织业,瓷器以珐琅画在瓷胎上,江西景德镇为瓷器中心。清朝商业发达,分成十大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支配中国的金融业,闽商、潮商掌握海外贸易[90]。清朝曾实施海禁政策,直到占领台湾後,沿海贸易才稍为活络,货币方面采银铜双本位制。康熙晚期为防止民变,推行禁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工商业的发展。[91]
7文化
编辑
主词条: 清朝文化
小说
清朝小说杰出者众,曹雪芹等著《红楼梦》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水平。《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晚清谴责小说均有很大影响。[70][92]
诗歌
清朝的诗歌在中国历史上影响不大。早期,纳兰性德的《饮水词》为后人称颂。乾隆皇帝酷爱作诗,他的《御制诗五集》共41863首,但很少有佳作。 被成为“诗界革命”的诗歌改良运动产生于戊戌变法前后,其代表有黄遵宪的诗,其余如谭嗣同、唐才常、康有为、黄遵宪、蒋智由、丘逢甲、夏曾佑均有作品。[93]
京剧
京剧源于明朝的昆曲和京腔,形成于乾隆、嘉庆年间。
同光十三绝
同光十三绝[94]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而成,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形象鲜明、栩栩如生。[95]
绘画
清代的绘画水准很高。画坛由文人画占主导地位,山水画科和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更多画家追求笔墨情趣,在艺术形式上翻新出奇,并涌现出诸多不同风格的流派。清初朱耷、石涛的山水花鸟画,中期的“扬州八怪”,清末任伯年,吴昌硕的仕女花鸟画及杨柳青、桃花坞和民间年画均对后人有很大影响。[96]
建筑
主词条: 圆明园、三山五园
清代的园林建筑在世界上是享有盛名的。如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圆明园周围广达三十里,拥有150多座精美的宫殿、台阁、宝塔等建筑。前后经历一百余年,耗费白银约二亿两。“圆明园”,是由康熙皇
圆明园大水法复原图
圆明园大水法复原图[97]
命名的。玄烨御书三字匾额,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对这个园名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98]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1723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99]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同治帝时欲修复圆明园,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官僚、军阀巧取豪夺的毁灭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100]
8科技
编辑
医学
乾隆时官修的《医宗金鉴》九十卷,征集了不少新的秘籍及经验良方,并对《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书作了许多考订,是一部介绍中医临床经验的重要著作。清代名医王清任在医学上有突出的成就,著有《医林改错》一书。他强调解剖学知识对医病的重要性,并对古籍中有关脏腑的记载提出了疑问。他通过对尸体内脏的解剖研究,绘制成《亲见改正脏腑图》二十五种,改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为祖国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30][101]
地理
康熙时,曾组织人力对全国进行大地测量,经过三十余年的筹划、测绘工作,制成了《皇舆全览图》。这
清朝皇舆全览图(部分)
清朝皇舆全览图(部分)[102]
部地图“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103]。最后在《皇舆全览图》的基础上,根据测绘的新资料,制成了《乾隆内府皇舆全图》。在这份地图里第一次详细地绘出了中国的新疆地区。这两份地图,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104]
农学
清代的农书约有一百多部,尤以康熙、雍正两朝为繁盛。有《钦定授时通考》《广群芳谱》《补农书》等著作。[104]
其中大型综合性农书《钦定授时通考》,是乾隆二年(1737),由乾隆帝弘历召集一班文人编纂的。全书规模比《农政全书》稍小。因是皇帝敕撰的官书,各省大都有复刻,流传很广,国际上也颇有声名。[105]
铁路
清朝末年,中国的交通事业有所发展。詹天佑是个中国第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工程之艰巨是当时世界铁路史上罕见的。詹天佑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轨道,减缓了坡度,降低了造价,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工。京张铁路是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技术力量修成的,在中国铁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06]
9民族
编辑
首崇满洲
作为统治族群和八旗军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满洲人尤其被历代皇帝视为国家根本、朝廷柱石。满洲将士为清朝定鼎中原、以及之后平三藩、灭回部等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故终清一代,“首崇满洲”(又称“满洲根本”[107])是清朝的既定国策。[7][76]
清朝时期,满洲子弟在政治或生活领域主要享有一下几类特权:
教育:清廷为宗室子弟特设宗学;觉罗子弟有觉罗学;普通八旗子弟有咸安宫官学等八旗官学;内务府子弟有景山官学等[107-108];[40]
科考:除科举之外,另有笔帖式供满洲子弟进入仕途[109-110];
补缺:清朝高级文武官职一向有满(旗)汉缺之分。满洲人可任汉缺,反之除个别情况外[111-112],理论上是不可能的;
律法:清代满汉(旗民)不同刑。例如正身旗人[113]犯充军、流刑罪者有免发遣以枷号代替的特权[114]。此外,旗人司法权也独立于民人之外。如驻防旗人触法不归当地督抚管制,而由该地区驻防将军、都统负责。京旗子弟由步军都统衙门处理、宗室则由宗人府全权裁决。
生活待遇:清廷分拨满洲子弟以旗地,免赋税。旗地受国家保护,不得私自买卖[115]。除了旗地之外,清廷还负责分配房屋以供居住。此外,满洲子弟未成年者有养育兵政策,按月可得一定薪资[116]。
隔离居住:清廷在全国各处八旗驻防地均设置“满城”供兵丁居住,汉人不得随意出入满城。[117]东北满洲故地无满城之分则设置柳条边,防止汉人进入“龙兴之地”[118]。
过份安逸的生活终使满洲人的风俗从骑射民族的勤俭朴实变为奢华糜废[119],以至于可用于国事之人越来越少。随着国力日衰,清政府对满洲人的生计问题已然鞭长莫及。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逊位,民国建立,“首崇满洲”之国策也随之寿终正寝。
蒙古政策
主词条: 清朝蒙古
清政府对内蒙古地区实行特殊管理。一方面以联姻来笼络蒙古各部首领,以宗室女外嫁各部首领及其子侄。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实行分而治之的“扎萨克制”,亦即盟旗制度。[10]
按照这种制度,原蒙古各部称为盟,是内蒙古地区最基本的行政单位,旗设旗长,即“札萨克”,为世袭之职位。旗下设佐、什,受旗长管制。若干相邻的旗为一盟,盟有盟长,由中央直接任命,多选旗长中势力大、威望高、与中央关系亲密者任之。盟为监察区,不属行政单位。当时主要有哲里木、昭乌达、锡林郭勒等盟。各盟旗直接对中央负责,受中央理藩院的管理。另外,在内蒙古地区设热河都统、察哈尔都统和绥远副将军,率军驻防要地,以加强军事控制。但各都统、将军不干涉行政事务。[10]
清王朝统一了蒙古各部后,对蒙古的统治策略是,既要使其不再成为朔方边患的势力,又要笼络其奴隶主们统治蒙古族人民,使蒙古成为清政府统治全国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和清帝国北部疆域不设防的屏障。包括在蒙古大力扶植推广喇嘛教,有效的收服了人心,维护了蒙古地区安定局面。[10]
西藏政策
主词条: 驻藏大臣
清朝对西藏管辖的三大有力举措是册封制度、驻藏大臣和金瓶掣签制度。
册封制度
清朝初年,五世达赖来京朝贺,顺治帝隆重接待并正式赐予他“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赐以册印;从此,“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称号正式固定下来,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10]
设驻藏大臣
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驻藏大臣,办理西藏事务;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10][120]
金瓶掣签制度
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此乃清王朝改革西藏行政管理体制,确立系统治藏法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制度一直延续至今。[10]
乾隆年间。清政府陆续颁布《西藏善后章程》和《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确定了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共同处理政务的平等地位,巩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统治。[10]
清政府振兴西藏经济的措施有改革乌拉、租赋、钱法、贸易制度;活跃民族贸易;创报、兴学、发展农牧工矿业和加强交通、邮电事业的开发等。[10]
汉族政策
主词条: 剃发易服
剃发易服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
外国人眼中的剃头风景
外国人眼中的剃头风景[121]
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122]
满族人在入关之前,满族统治者在关外已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对被征服的汉人一律强令改变发式、更换服装,投降的明朝将士也必须剃发易服,作为臣服的标志。
清军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因引起汉人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123]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汉臣孙之獬受到其他汉大臣的排挤,恼羞成怒之下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剃发令”。于是,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族人民为保护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斗争。清朝统治者对此进行了暴力镇压,例如1645年发生的嘉定三屠事件[123]即与“剃发易服”有关。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几十年,最终结果是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123]。[122]
清朝满族统治者推行“剃发易服”的原因:
清朝女子
清朝女子[124]
一般认为,满族统治者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后来的历史表明,满族统治者的这一措施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汉人逐渐淡忘本民族服饰,习惯了满族的发式和服装。到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国,号召民众剪去辫子时,仍然有许多人不愿意剪,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剪去辫子后被官府杀头,可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易服”政策对汉族影响极深。[125]
“剃发易服”是清初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针对当时各地汉人的抗争此起彼伏的情况,当时的陈名夏曾说过:“免剃头复衣冠,天下即可太平”。然而不久他就因为说了这句话而被满门抄斩。[125]
文字狱
清朝虽然依靠武力开疆扩土,但在人文精神上比前朝后期确有了较大退步。清朝初期和中期,推行民族牢狱式的统治。清朝文字狱的兴起旨在震慑反清势力,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
清朝前期重要官员
清朝前期重要官员(12张)
其特征是:罪状由权力人物对文字的歪曲解释而起,证据也由权力人物对文字的歪曲解释而成。一个单字或一个句子一旦被认为诽谤元首或讽刺政府,即构成刑责。清朝历史中,顺治、康熙时期的“文字狱”还只是个别现象,到雍正时则成为一种普遍的“制度”。在文字狱浪潮中表现得最为疯狂的人物则是乾隆皇帝,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30]
清朝汉族重臣
满清为夺取和巩固对全中国的统治,除起用范文程等汉族民间精英外,在入关过程中先后招降了前明军将领吴三桂、李成栋、尚可喜、耿仲明及其统领的汉族军队。后因其叛乱而由康熙剪除其中三个主要的藩王,被称为平三藩。带兵收复台湾的施琅也是汉族前明军官。清初汉族重臣还有洪承畴等。[126]
晚清重要官员
晚清重要官员(14张)
清政府为了长久统治中国,大力尊崇儒学,按历代汉族王朝传统开设科举,从中选拔士人以赢得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预防反抗。[126]
清廷任用的汉族官员林则徐曾从英国人手里收缴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126]
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平叛太平天国及洋务运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126]
甲午战争后清廷实行新式练军,亦以汉族官兵为主。其中如袁世凯、留学普鲁士学习军事的段祺瑞、冯国璋、 留学日本的王士珍,和黎元洪均在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中起到关键作用,并成为后来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核心人物。[10]
西南土司
主词条: 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时期羁縻州县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朝廷中央的敕诏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贯彻。但有些土官以世袭故,恣肆虐杀百姓,为患边境,“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127]。
清康雍乾盛世时期,国力强盛,中央政府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雍正四年(1726年),鄂尔泰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128]即由中央政府选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制苗之法,固应恩威并用”[129]。
10帝王世系
编辑
清显祖
塔克世
?-1583
清太祖
努尔哈赤
1559-1626
礼烈亲王
代善
颖毅亲王
萨哈璘
克勤郡王
岳托
清太宗
皇太极
1592-1643
肃武亲王
豪格
承泽裕亲王
硕塞
顺治帝
福临
1638-1661
康熙帝
玄烨
1654-1722
雍正帝
胤禛
1678-1735
乾隆帝
弘历
1711-1796
嘉庆帝
颙琰
1760-1820
惇恪亲王
绵恺
瑞怀亲王
绵忻
道光帝
旻宁
1820-1850
恭忠亲王
奕訢
咸丰帝
奕詝
1850-1861
同治帝
载淳
1861-1875
惇勤亲王
奕誴
醇亲王
载沣
宣统帝
溥仪
1908-1912
醇贤亲王
奕譞
光绪帝
载湉
1875-1908
庆僖亲王
永璘
不入八分辅
国公绵性
庆密亲王
奕劻
庆贞亲王
载振
怡贤亲王
胤祥
睿忠亲王
多尔衮
豫通亲王
多铎
庄亲王
舒尔哈齐
郑献亲王
济尔哈朗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
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
太宗文皇帝皇太极
太宗文皇帝皇太极
世祖章皇帝福临
世祖章皇帝福临
圣祖仁皇帝玄烨
圣祖仁皇帝玄烨
世宗宪皇帝胤禛
世宗宪皇帝胤禛
高宗纯皇帝弘历
高宗纯皇帝弘历
仁宗睿皇帝颙琰
仁宗睿皇帝颙琰
宣宗成皇帝旻宁
宣宗成皇帝旻宁
文宗显皇帝奕詝
文宗显皇帝奕詝
穆宗毅皇帝载淳
穆宗毅皇帝载淳
德宗景皇帝载湉
德宗景皇帝载湉
逊帝溥仪
逊帝溥仪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皇陵
清太祖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追尊)
努尔哈赤(1559-1626)
1616年~1626年
天命
福陵
清太宗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皇太极(1592—1643)
1626年~1643年
天聪 崇德
昭陵
清成宗
义皇帝
世称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
追尊,不久废
清世祖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福临(1638—1661)
1643年~1661年
顺治
孝陵
清圣祖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玄烨(1654—1722)
1661年~1722年
康熙
景陵
清世宗
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胤禛(1678—1735)
1722年~1735年
雍正
泰陵
清高宗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弘历(1711—1799)
1735年~1795年
乾隆
裕陵
清仁宗
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颙琰(1760—1820)
1796年~1820年
嘉庆
昌陵
清宣宗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旻宁(1782—1850)
1820年~1850年
道光
慕陵
清文宗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奕詝(1830—1861)
1850年~1861年
咸丰
定陵
清穆宗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
载淳(1856—1875)
1861年~1875年
祺祥 同治
惠陵
清德宗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载湉(1871—1908)
1875年~1908年
光绪
崇陵
无
无
溥仪(1906—1967)
1908年~1912年
宣统
华龙陵园[130]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681